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生物试卷 - 高中三年级生物试题 - 正文*

高三理综生物第二次联合模拟考试

2014-5-11 0:36:32下载本试卷

高三理综生物第二次联合模拟考试试卷

哈师大附中、东北师大附中、辽宁省实验中学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31题,共300分,共12页。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  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  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第Ⅰ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题包括13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6分,计78分)

1.下列对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原核细胞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B.原核细胞较真核细胞简单,细胞内只具有一种核酸

 C.真核细胞具有染色体;原核细胞具有染色质

 D.真核细胞才可以进行减数分裂或有丝分裂

2.下列对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性行为是以性激素为生理基础的行为,因而动物在完成性行为时主要靠性激素调节

 B.在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经常处于变动之中,但都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

 C.已获得免疫的机体,再次受到相同抗原刺激即发生过敏反应

 D.在血糖调节过程中,甲状腺激索与胰岛素之间表现拮抗作用

3.根据现代生物技术原理,为解决如下四个问题:①快速培养名贵花卉 ②克服远缘植物有性杂交不亲和的障碍 ③提高农作物的抗病能力 ④干扰素的工业化生产。依次可以应用的技术手段是

技术

组织培养

基因工程

发酵工程

体细胞杂交

A

B

C

D

4.豌豆的种皮灰色(G)对白色(g)为显性,现有基因型分别为GG和gg两个亲本杂交产生F1,然后再连续自交,根据基因的分离定律,豌豆种皮灰色:白色=3:1的分离比出现于

  A.F­1代每株植株所结种子

  B.F1代所有植株所结种子

  C.F2代每株植株所结种子

  D.F2代所有植株所结种子

5.乙肝疫苗是将乙肝表面蛋白抗原基因在酵母菌中克隆和表达得到的乙肝表面抗原,实际上是中空的病毒颗粒。请判断以下选项不正确的是

  A.乙肝属于获得性免疫缺陷病

  B.乙肝疫苗需要低温保存

  C.乙肝病毒内部的核酸储存着病毒的全部遗传信息,控制着病毒的一切性状

D.感染乙肝病毒后通常需要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共同发挥作用

II卷(非选择题)

30.回答Ⅰ、Ⅱ小题。

  Ⅰ.(8分)某学生研究小组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和根尖分生区细胞后,提出以下问题,请分析回答:

  (1)将两种细胞分别置于0.3g/mL蔗糖溶液中,则能发生质壁分离现象的细胞是_____________,与另一细胞相比,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在其中起重要作用。

  (2)两种细胞共同具有的双层膜结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各种生命活动现象,正常情况下表皮细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尖分生区细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人编号)

a.不能继续增殖  b.能继续增殖  c.细胞核DNA只转录不复制

d.出现染色体结构  e.有mRNA经核孔进入细胞质中

Ⅱ.(14分)下图为某农田生态系统模式图,据图分析回答:


  (1)该生态系统未标明的生物成分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秸杆可作为有机肥,若用15N标记该生态系统中农作物秸杆中的含氮有机物,则这些有机物经______________(生态系统的成分)的作用,再经过_________________(生物名称)作用形成15NO3,该生物与高等植物体细胞中基因结构的区别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2)问中,15NO3以__________方式进人植物根细胞内,在植物体内经复杂变化,形成植物蛋白。如果人食用了该植物,则15N可能在人的__________________中发现(多选)。

  A.呼出气体  B.尿液  C.汗液  D.唾液

  (4)从能量流动的角度阐述该农田生态系统中及时除草灭虫的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20分)根据下图动物呼吸作用强度测定装置、下列实验材料用具,完成哺乳动物呼吸作用强度与外界环境温度关系的实验并回答有关问题。

  一、实验目的

  验证哺乳动物随外界环境温度升高呼吸强度降低。

  二、实验原理

  1.哺乳动物的体温能在一定范围内保持相对的恒定,这种体温的相对恒定是由于完善的调节制。制实现的机体产热量和散热量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当处于炎热环境中,皮肤里的接受刺激后,将兴奋传入_____________中的体温调节中枢,通过中枢的调节,使皮肤血管舒张,增加皮肤的血流量,从而使散热量增加,保持体温相对恒定。

  2.动物产热的主要方式为细胞的有氧呼吸,请写出细胞有氧呼吸过程的反应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动物有氧呼吸作用强度可以通过单位时间耗氧量作为标定,耗氧量可用动物呼吸作用强度测定装置进行测定并按内筒与外筒高度差计数。

  三、实验材料与用具

  动物呼吸作用强度测定装置4套、恒温培养箱4个、大小生理状态相近的小白鼠4只、计时器、标签纸等。

  四、实验步骤

  1.将4个恒温培养箱分别调节成10℃20℃30℃40℃恒温,并编号为甲、乙、丙、丁组。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实验结果

设计表格用于结果统计:

六、实验结论并进行解释

1.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D  2.B  3.C  4.D  5.A

30.(22分)I.(8分)(1)表皮细胞(1分) 大液泡(1分) (2)线粒体和细胞核(2分) (3)a、c、c(2分) b、d、e(全对才各得2分)

  Ⅱ.(14分)(1)消费者(1分) 分解者(1分)  (2)分解者(2分) 硝化细菌(2分)  基因的编码区是连续的,无外显子和内含子(2分)  (3)主动运输(2分) BCD(2分)  (4)人们管理农田生态系统,其目的在于使农田中的能量更多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除草灭虫都是为了保护农作物,减免杂草、害虫争夺物质和能量,从而提高粮食产量。(2分)

31.(20分)

二、实验原理

 
  1.温觉感受器(2分) 下丘脑(2分)

  2.C6H12O6+6H2O+O2   6CO2+12H2O+能量(2分)

四、实验步骤 

  2.将4只大小生理状态相近的小白鼠分别装入4套呼吸作用强度测定装置(2分)

  3.将4套装有小白鼠的装置分别放人4个不同温度的恒温培养箱中(2分)

  4.计时一段时间:并观察记录数据(2分)

五、表格(2分)

组别

耗氧量

六、实验结论并进行解释

  1.结论:哺乳动物随外界环境温度升高呼吸强度降低(3分)

  2.解释:哺乳动物体温恒定是机体产热与散热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当外界温度升高时,散热量少,因而机体产热相应降低。(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