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理综生物训练题四
(北京市东城区)
1.人体某蛋白质在细胞中合成后必须经过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进一步加工方能分泌到细胞外,欲通过转基因技术使编码该蛋白质的基因得以表达最终获得成熟蛋白,下列适于充当受体细胞的是 ( B )
A.大肠杆菌 B.酵母菌 C.噬菌体 D.质粒
2.下列关于动物激素的来源及其生理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选项 | 激素 | 分泌腺体 | 生理作用 |
A | 胰岛素 | 胰岛B细胞 | 抑制肝糖元分解和细胞对葡萄糖分解利用 |
B | 催乳素 | 垂体 | 调控动物对幼仔的照顾行为,促进乳腺发育和泌乳等 |
C | 促性腺激素 | 垂体 | 促进性腺生长发育,调节性激素的合成和分泌等 |
D |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 下丘脑 | 促进垂体合成并分泌促甲状腺激素 |
3.下图表示几种相关物质之间的部分转化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D )
A.在③、④过程中发挥作用的是细胞内的同一种酶
B.经途径⑦可以使细胞内氨基酸的种类和数量增多
C.图中⑤过程的完成需经过脱氢经过脱氨基作用或转氨基作用
D.能完成⑥过程的生物,CO2可以作为其碳源,NH3可作为其能源物质
29.(16分)在保证温度等其他条件均适宜的情况下,利用下图所示装置对某植物的部分代谢过程进行研究(其中NaHCO3溶液可为植物提供CO2),请据图回答问题:
(1)为确保图中植物吸收矿质元素的过程顺利进行,应适时向培养夜中 。若将完全培养液换成镁元素不足的培养液,则该植株的新叶将从 处获得所需镁元素。下表中数据是将该种植物分别放在不同溶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后的结果,由表中数据可知该植物生长过程受 元素和 元素影响最大。
最初干重(g) | 2个月后的干重(g) | ||||
只含水 | 含N、P不含K | 含N、K不含P | 含P、K不含N | 含N、P、K | |
0.083 | 0.12 | 0.81 | 0.13 | 0.14 | 0.83 |
(2)若将装置中的1%NaHCO3溶液换成等量的1%NaOH溶液,则在开始的短暂时间内,植物叶绿体中C3(三碳化合物)与C5(五碳化合物)相对含量的变化情况分别是:C3含量 ,C5含量 。
(3)显微镜下观察图中植物的横切片,发现其维束鞘细胞内含有叶绿体,若用同位素
①O2 ②CO2 ③水蒸气 ④葡萄糖 ⑤氨基酸 ⑥脂肪
29.(16分)通入空气 培养液,老叶(缺一不可) N P(两空顺序可调) (2)下降 上升
(3)四碳化合物 (或“C
30.(14分)科学研究表明,小分子RNA可以干扰细胞中某些基因的表达过程,从而导致基因“沉默”。2006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将授予了两名美国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发现了这种RNA干扰现象。下图为小分子RNA干扰基因表达过程的示意图,请根据图解回答问题。
(1)上述过程中,导致基因“沉默”的小分子RNA片段的基本组成单位是
。图中③过程发生了碱基互补配对,其中碱基A与 进行配对。
(2)由图可推知RISC与小分子RNA的一条链结合后所形成的“复合体”发挥了RNA 酶的催化作用,
(3)这种RNA干扰细胞中基因表达的调控发生在转录过程之 (前/后)。影响的是基因表达的 过程。
(4)人工合成的具特定序列的小分子RNA同样可用来阻断特定基因的表达,该技术可被用于基因治疗的研究,针对肿瘤、癌症、AIDS及一些遗传病等发挥作用。如艾兹病毒(HIV)能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特别是能够侵入 细胞,使用这种RNA干扰技术,可避免其对机体 免疫过程的破坏,使治疗该疾病的可行性大大增加。
30.(14分,每空2分) (1)(4种)核糖核苷酸 U (2)内切(或“水解”)
(3)后 翻译 (4)丁(淋巴) 特异性(或“体液、细胞”)
31.(18分)苏丹红又名苏丹,分为Ⅰ、Ⅱ、Ⅲ、Ⅳ号,因其代谢产物有一定的致癌性,故多数国家禁止将其用于食品生产。实验表明“苏丹红Ⅳ号”会导致鼠类患癌,且在人类肝细胞研究中也显现出可能致癌的特性。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
(2)肝炎病毒感染久治不愈也会使病毒DNA整合到肝细胞中,引发肝癌,与“苏丹红Ⅳ号”致癌机理相比,从变异角度看,前者属于 ,后者属于 。
|
|
根据实验设计的思路,完成下列具体实验方案(提示:癌细胞和小鼠肝细胞都能传代培养,但癌细胞形态会发生明显改变。如何观察细胞形态不作为实验设计要求)
A.实验准备:①配制动物细胞培养液:此培养液中除含有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维生素等,通常还应添加的是 。②制备单个细胞:用 分别处理机体组织,使之分散成单个细胞。
B.实验方案①分别使单个癌细胞和单个肝细胞核质分离,将癌细胞核和肝细胞质形成重组细胞甲,癌细胞质和肝细胞核形成重组细胞乙。②取两个培养瓶分别编号为甲、乙(与重组细胞甲、乙对应),各加入等量的培养液。③ 。④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用显微镜观察两瓶中的细胞形态。
C.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
①若甲瓶中细胞形态发生明显变化,则说明 ;
②若乙瓶中细胞形态发生明显变化,则说明 ;
③若甲、乙两瓶中细胞形态均发生明显变化,则说明 ;
④若甲、乙两瓶中细胞形态均没有明显变化,则无法确定基因所在位置而需进一步实验,但可推断该调控基因的表达需要细胞核和细胞质的共同参与。
31.(18分,每空2分) (1)脂肪(或“脂质”) (2)基因重组 基因突变 (3)A: ①(动物)血清 ② 胰蛋白酶 B: ③取等量组细胞甲和重组细胞乙,分别加入甲、乙两个培养瓶中进行细胞培养(合理即可) C: ①调控基因存在于细胞核中②调控基因存在于细胞质中
③调控基因可能同时存在于细胞核和细胞质中
3、白瓶为透明玻璃瓶,黑瓶为黑布罩住的玻璃瓶。用采水器取某水层水样,分别注满500ml的黑、白瓶各10个并密封。将装满水样的黑、白瓶挂回原水层,24小时后取出测得白瓶溶解氧浓度平均值为X mg/L,黑瓶(假定瓶内生物生活状态与24小时前一样)溶解氧浓度平均值为Y mg/L。则一昼夜每升水样中的生产者真正光合作用制造的氧气量是 ( B)
A、X+Y B、X-Y C、X D、因未测起始溶解氧浓度,所以无法得知
27.(17分)右图所示的一株花斑紫茉莉的枝条上,常有白色枝条、绿色枝条和花斑枝条(紫茉莉枝条颜色由细胞质遗传物质控制)。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一植株上同时出现三种不同类型的枝条,
从细胞水平上分析,其原因是 。
(2)用
间后,在植物体叶片a、b、c中能检测到
(3)图中可见,主根粗壮,侧根细小,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 。若根的右侧水分相对较多,则根尖的放大部分图中。X和Y两处生长素浓度的关系为 。
(4)请用上述植株为实验材料,设计实验证明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实验用具:碘液、酒精、清水、烧杯、加热装置、培养皿等。
实验步骤:① ;
②用适当浓度的三氯乙酸,点涂用于实验的叶的叶柄,以阻止光合产物的运输;
③给予一定时间光照后, ;
④ ,观察两叶片的颜色变化。
实验结果: 。
27.(除注明外每空2分,共17分)(1)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质随机地进行分配(2)abc(1分) 有机物在植物体内能够运输(3)顶端优势 Y处生长素多于X处(4)实验步骤:①先将整株植物放在暗处饥饿处理一昼夜③摘取叶片a和c,放入盛有酒精的烧杯中,水浴加热④经上述处理后的叶片a和c用清水冲洗,分别滴加碘液实验结果:叶片a不变色,叶片c呈蓝色
34.(8分)柠檬油是植物芳香油中的一种,它是一种广谱性的杀虫剂,可杀死蚊子、苍蝇、蟑螂和臭虫等传播传染病的害虫,以及危害粮食、蔬菜的常见害虫,包括幼虫、蛹等,被称为一种绿色杀虫剂。
(1)提取柠檬油常见的原料是柠檬花与柠檬果皮,嫩的花朵在蒸馏过程中,精油易被水蒸气分子破坏。所以益采用
法。柠檬果皮精油的提取适宜采用压榨法,此种方法将液相柠檬油从固液两相混合物中分离出来,必经步骤为:
据实验流程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图中A的目的是 。
②图中B(加入小苏打和无水硫酸钠)的目的是 。
(2)采用柠檬油作为杀虫剂,可以解决其他杀虫剂给人类带来的隐患,其突出的优点是
34.(每空2分,共8分)(1)萃取①破坏细胞结构,分解果胶,防止压榨时果皮滑脱,提高出油率
②使精油易与水分离(2)对人和动物、植物均无毒性;减小农药对环境的污染
35(8分)【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如图所示,图I为植物组织培养流程图,图II为植物组织培养过程的部分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植物组织培养依据的原理是 。
(2)图I中外植体是指从植物分离出来的。
(3)图I中的②和图IIA中培养基上的培养物都是无特定形态与功能的细胞组成,称为 。
(4)图II中D培养物已经形成幼体。请根据植物组织过程对图II重新排序:
35.(每空2分,共8分)(1)植物细胞的全能性(2)器官、组织、细胞、原生质体
(3)愈伤组织(4)B→A→D→C〖Z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