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理综模拟生物单科卷一
1. 牛奶中含有乳球蛋白和酪蛋白等物质,在奶牛的乳腺细胞中,与上述物质合成有密切关系的细胞器是
A. 线粒体、内质网、中心体、高尔基体 B. 线粒体、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
C. 核糖体、中心体、内质网、高尔基体 D. 线粒体、核糖体、中心体、高尔基体
2.正常人体内的造血干细胞能分裂产生各种血细胞,在体外某些因素的诱导下,却可以分化为神经细胞和肝细胞.其根本原因是这些造血干细胞
A.有旺盛的分裂能力
B.还没有分化
C.能合成神经细胞或肝细胞需要的蛋白质
D.具有与受精卵相同的全套遗传基因
3.右图为叶肉细胞中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的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完整单位,它能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贮存在植物细胞内
B.光合作用的光反应是在图中①上进行的,而暗反应是图中②上进行的
C.图中叶绿体产生的氧气扩散到相邻细胞中去,并参与有氧呼吸要穿过8层生物膜
D.是最终电子供体,而NADP+是最终电子受体
4.人类的皮肤含有黑色素,黑人含量最多,白人含量最少.皮肤中黑色素的多少,由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A和a,B和b)所控制;显性基因A和B可以使黑色素量增加,两者增加的量相等,并且可以累加.若一纯种黑人与一纯种白人配婚,后代肤色为黑白中间色;如果该后代与同基因型的异性婚配,其子代可能出现的基因型种类和不同表现型的比例为
A.3种 3:1 B.3种 1:2:1
C.9种 9:3:3:1 D.9种 1:4:6:4:1
5.下列有关性染色体组成为XY的受精卵和初级精母细胞形成精子的分裂过程的叙述中,哪项与正常情况下的事实不符
A.产生染色单体和染色单体变成染色体的过程一定发生在同一个细胞中
B.进行卵裂的细胞中性染色体不会只有XX(或只有YY)
C.出现X和Y分离现象,发生在初级精母细胞形成精子的过程中
D.出现着丝点分裂的同时含XXYY的细胞,发生在卵裂过程中
6. 如图1所示,能正确表示生存斗争、种间斗争、种内斗争和竞争关系的是
7、下图为某患者血液中某种抗体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记忆细胞增殖并分化为效应B细胞的过程,最可能从第2天开始
B.记忆细胞增殖并分化为效应B细胞的过程,最可能从第18天开始
C.该抗体的合成受遗传物质控制,其中由A、G、T、U四种碱基参与组成的核苷酸种类有7种
D.效应B细胞都是由B细胞增殖分化来的
8.现有4瓶失去标签的无色透明液体,分别装有:溶解着DNA分子的NaCl溶液、大肠杆
菌超标的自来水、葡萄糖溶液及淀粉酶溶液.下列用于鉴别这4种溶液的方法的叙述,不恰当的是
A.各取4种液体少许,分别倒入4支试管中,再缓慢加入蒸馏水,出现丝状物的为溶解着DNA的NaCl溶液
B.各取4种液体少许,分别加入4个含有伊红-美蓝的培养基中,把培养基放在适宜条件下一段时间,出现深紫色菌落的培养基中加入的液体是大肠杆菌超标的自来水
C.各取4种液体少许,分别放入4支试管中,加入斐林试剂,并在沸水中加热,出现砖红色沉淀的为葡萄糖溶液
D.各取4种液体少许,分别放入4支试管中,滴入少量碘液,溶液变蓝的为淀粉酶溶液
9、为探究0.1mg/L的萘乙酸(生长素类似物之一)对种子萌发的影响,某生物兴趣小组要进行实验研究。若你是其中一员,请你根据下面提供的实验材料和用具完成实验方案的设计,并预测可能的实验结果。
材料用具:干燥的萝卜种子若干,小烧杯2个,垫有滤纸的培养皿2个,0.1mg/L的萘乙酸溶液,蒸馏水,量筒。
(1)实验假设: 。
(2)方法步骤:
第一步: 。
第二步:在两个小烧杯中各放入若干粒干燥的萝卜种子,浸泡24h。
第三步:取2个垫有滤纸的培养皿,
,然后,盖上培养皿盖,放在
第四步:一周后, 。
(3)预测可能的实验结果:
① ;
② ;
③ 。
(4)方法步骤的第三步中“盖上培养皿盖”的目的是 。
(5)若该浓度萘乙酸对萝卜种子萌发有促进作用,要进一步探索萘乙酸促进种子萌发的最适浓度,应该对上述实验方案中的方法步骤做哪些主要补充。
。
10、某种植物果实甜味对酸味为显性(A),子叶宽大对狭窄为显性(B),经研究证实,A(a)与B(b)遵循独立遗传,结合以下植物杂交实验的简要图示,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1)果实1的味道是 ;果实2的味道是 。
(2)果皮1、种皮1的基因组成分别是
其基因型与双受精时花粉来源有关吗? 。
(3)胚乳1的基因型是 ;胚1的基因型是
(4)果皮2、种皮2的基因组成是 ,胚2发育成的植株的表现型有 种。
11、我国第一头转基因牛“滔滔”的培育程序如图所示。请回答:
(1)写出图中b、c、d所指生物技术名称:b ,c ,d 。
(1) 从遗传学原理说明转基因牛“滔滔”与亲本A、B的最根本的区别是什么?
(2) 用什么方法鉴定出所生的动物是否整合了外源基因?
(4)如果要使出生的动物整合率在理论上提高到100%,那么在什么时候鉴定为宜?
(5)基因工程会对人类产生哪些影响?试举例说明。
试卷答案:
1.B 乳球蛋白和酪蛋白合成的场所是核糖体,蛋白质合成后再经过内质网的运输通道,送至高尔基体加工形成分泌物储存到囊泡中,最后分泌到细胞外。在一系列合成、运输、加工过程中,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
2.D
3.C 叶绿体产生的氧气扩散到相邻细胞中去,并参与有氧呼吸要穿过6层膜(线粒体、叶绿体各2层膜,进入细胞各1层膜)
4.D 根据题中条件可知,纯种黑人与纯种白人婚配后,后代的基因型为AaBb,那么与同基因型的人婚配后的基因型种类为9种,分别为AABB1/16、AaBB2/16、AaBb4/16、AAbb1/16、Aabb2/16、aaBB1/16、aaBb2/16、aabb1/16、AABb2/16。根据题中显隐性关系,表现型相同的有AaBB(2/16)与AABb(2/16);AAbb(1/16)与aaBB(1/16)、AaBb(4/16);Aabb(2/16)与aaBb(2/16);还有AABB1/16和aabb1/16两种表现型,因此应该有5种表现型,其比例为1:4:6:4:1
5.A 性染色体为XXY的无色盲男孩的基因型为XBXbY,故该受精卵是由一个基因型为XBY的异常精子与一个基因型为Xb的卵细胞结合而成;卵裂是受精卵进行的有丝分裂,在该过程中没有同源染色体的分离,所以细胞中性染色体除了在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含有XXYY外,其它时期都是XY,不会只有XX(或只有YY);减数分裂中产生染色单体和染色单体变成染色体的过程就发生在不同的细胞中。故B、C、D正确,A错误。
6.D此题实际是考查生存斗争、种间斗争、种内斗争、竞争四个概念的内涵及其之间的关系。生存斗争是指生物与环境(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之间的斗争;种内斗争是指同一物种不同个体之间的斗争;种间斗争是指不同物种之间的斗争;竞争是两种生物由于争夺资源、a生活空间而发生的斗争关系,结果对一方有害,甚至是致死的。只要对上述四个概念的内涵分析清楚,就能选出答案为D项。
7.B本题以人体免疫功能为核心命题点,考查体液免疫过程及图文转换能力。体液免疫的过程分三个阶段,第二阶段是B细胞受抗原刺激增殖分化成记忆细胞和效应B细胞的过程。记忆细胞再次受到相同抗原的刺激,则会增殖分化成效应B细胞和记忆细胞,效应B细胞产生抗体,这叫二次免疫。二次免疫较之第一次免疫反应更强,所以A、D错。A、G、T、U四种碱基组成的核苷酸的种类是6种。
8.D
9、 (1)实验假设:一定浓度(或0.1mg/L)的萘乙酸溶液对种子的萌发有促进(或抑制)作用。只写出“一定浓度(或0.1mg/L)的萘乙酸溶液对种子的萌发有影响”不给分。
(2)第一步:取两个小烧杯,编号。在1号烧杯和2号烧杯中分别加入等量且适量的0.1mg/L的萘乙酸溶液和蒸馏水。
第三步:将现款个培养皿编号,1号培养皿内的滤纸用0.1mg/L的萘乙酸溶液浸湿,2号培养皿内滤纸用蒸馏水浸湿。将从1、2号烧杯中取出等量(例如各20粒)的种子,分别放入与之对应的培养皿中,均匀摆放。
第四步:进行观察,统计种子萌发的数量。
(3)预测可能的实验结果:
①1号培养皿萌发种子数多于2号培养皿,说明0.1mg/L的萘乙酸溶液对种子的萌发有促进作用。
②1号培养皿萌发种子数少于2号培养皿,说明0.1mg/L萘乙酸溶液对种子的萌发有抑制作用。
③1号培养皿萌发种子数等于2号培养皿,说明0.1mg/L的萘乙酸溶液对种子的萌发没有作用。
(4)防止水分挥发,使萘乙酸浓度升高,影响实验结果
(5)多设计几个不同浓度的实验组,作为相互对照。即分别配制0.01mg/L、0.05mg/L、0.1mg/L、0.5mg/L、1mg/L的不同浓度梯度的萘乙酸溶液,重复上述实验步骤。
解析:对该实验题的解答要明确生长素及生长素类似物的生理作用。要注意在设计实验的过程中,要科学的设计实验方法以及保持单一变量和实验对照原则。
10、(1)酸味;甜味 (2)aabb和aabb;无关 (3)AaaBbb;AaBb (4)AaBb和
AaBb;9
11、(1)体外受精 显微注射法或病毒感染法 胚胎移植
(2)含有外源基因。
(3)分子生物学测定法。
(4)在胚胎移植前,对外源基因在胚胎体内是否已经整合到胚胎的DNA中去,作出分子生物学测定,从中挑选出有外源基因整合的胚胎进行移植为宜。
(5)有利:①通过转基因动物来生产人类所需的各类物质,如激素、抗体、酶等;②培育人们所需要的各种优良品质的动物,如具抗病能力,高产仔率,高产奶率的动物;③为人类进行基因诊断和治疗。不利:①食品安全性,用基因工程方法生产的产品,特别是农产品,对人类是否有不良影响,有待于进一步论证;②生态问题,转基因植物是否会影响到生物多样性,从而破坏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