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综合考试模拟测试生物试题
1.人的个体发育的起点是
A.刚出生的婴儿 B.胎儿 C.卵细胞 D.受精卵
2.如果一个种群的密度愈来愈小,下列选项中与之无关的是
A.种群处于衰退期 B.种群内雄性趋于不育
C.种群死亡率超过出生率 D.群落结构太复杂
3.下列生理过程中,不需要消耗ATP的是
A.暗反应 B.小肠吸收葡萄糖 C.蒸腾作用 D.主动运输
4.观察垂体激素对蛙排卵的影响时,不是对照组的操作是
A.选择同种等量的蝌蚪作实验材料
B.注射生理盐水的部位及容量与实验组相同
C.放在相同条件下饲养
D.统计蛙排卵前的饲养时间要相同
5.假如某种疾病使一个地区的全部兔子都死去了,在食物链中,首先受害的是
A.生产者 B.初级消费者 C.次级消费者 D.分解者
6.细胞分裂过程中不会出现的变化是
A.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
B.随着着丝点的分裂,DNA分子数加倍
C.同源染色体分离
D.在赤道板的位置上出现细胞板
26.(7分)人体物质代谢的部分过程如图所示,其中A~E表示有关物质,①~⑦表示有关生理过程,请分析后回答下列问题:
|
|

|

|
(1)A的分子结构通式为
。
|


|

|
|

(3)若过程③发生在核糖体,该过程产
|
|
机物是
|
|
|

|
|
|
|

|


|
|
(5)通常情况下,A、B、C三者供能的
顺序是 。
27.(7分)下图为在—个可控制温度和空气成分并相对密闭的温室(这个温室可看成一个生态系统)内进行无土栽培的某一实验装置图及培养过程中培养液里几种矿质元素的浓度变化曲线图,请分析回答:
(1)若不改变图示任何装置和条件,通过较长时间培养后,可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除培养液减少、叶片发黄等元素缺乏症外,主要的还有: 。
(2)从物质的量浓度变化曲线中,分析植株对A—E五种矿质元素的吸收情况:在实验初期植株对__________的吸收最快。
(3)流经该生态系统的能量归根到底来自作物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 。
(4)若该实验装置因故需保留更长时间,改进的措施有更换培养液,向溶液中通入
,以满足根细胞呼吸的需求。
(5)夜晚可通过适当降低温室的 ,减少植物体内有机物的消耗来提
高农作物产量。
![]() |
(6)下图为光合作用过程图解。当阴雨连绵,光照不足时,植物光反应产生的氢和[ ] 较少,从而降低了暗反应中有机物的生成。([ ]内填标号, 上填名称)
(7)如果晴天日出和日落的时间分别为清晨6时左右和傍晚18时左右,在清晨日出前、正午、傍晚日落后以及午夜四个时段分别测定温室内二氧化碳的浓度,预计二氧化碳浓度最高的时段将出现在 。
28.(6分)糖尿病是一种严重影响人体健康的疾病。请回答下列问题:
(1)17~18世纪,人们发现糖尿病病人的尿常常会招来一些蚂蚁,其原因是尿中含有
。
(2)经检测发现糖尿病病人的血液中胰岛素含量比正常人的 。
(3)英国科学家Sanger经过10年的努力终于搞清了胰岛素的结构,他发现胰岛素(其合成场所是 )共有A、B两条肽链组成,A链有21个氨基酸,B链有30个氨基酸,胰岛素分子中共有肽键 个,控制A链合成的DNA片段中最多有 种碱基。
(4)糖尿病病人的遗传物质是 。
生物答案
1.A 2.D 3.C 4.A 5.C 6.B
26.(7分)(1)
(2)⑥
(3)蛋白质(或多肽) 水
(4)③ ④⑤⑥⑦[写全给分]
(5)B、C、A
27.(7分)(1) 植物的向光性
(2) E
(3) 太阳能(或光能)
(4)氧气
(5)温度
(6)② ATP
(7)清晨日出前
28.(6分)
(1)葡萄糖(糖)
(2)低
(3)核糖体 49 4(提示:问的是多少种碱基,而不是多少个碱基)
(4)D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