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类型:A
08届高三生物学复习测试题3
一.单项选择题:本小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07江苏高考)对于多细胞生物而言,下列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细胞分化导致细胞中的遗传物质发生改变 B.细胞癌变是所有细胞都要经历的一个阶段
C.细胞衰老时细胞呼吸的速率减慢 D.细胞死亡是细胞癌变的结果
2.(07上海高考)下列细胞中属于暂不增殖细胞的是:
A.肾细胞 B.筛管细胞 C.神经细胞 D.骨髓细胞
3.(07全国理综)某种抗癌药可以抑制DNA的复制,从而抑制癌细胞的增殖,据此判断短期内使用这种药物对机体产生最明显的副作用是:
A.影响神经递质的合成,抑制神经系统的兴奋
B.影响胰岛细胞合成胰岛素,造成糖代谢紊乱
C.影响血细胞生成,使机体白细胞数量减少 D.影响脂肪的合成,减少脂肪的贮存
4.(07广东理基)某人体检结果显示,其红细胞有的是正常的圆饼状,有的是弯曲的镰刀型。出现镰刀型红细胞的直接原因是:
A.环境影响 B.细胞分化 C.细胞凋亡 D.蛋白质差异
5.美、英两位科学家因发现了与细胞周期调控机制有关的几种物质,对“细胞周期”研究作出了重大贡献,获得了2001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他们的研究如下图所示。如将此原理用于癌症治疗,最佳方法是使哪一物质的含量降低?
A.②和③ B.② C.①和③ D.③
6.右图为某动物细胞结构示意图。如果让该细胞吸收含放射性同位素15N标记的氨基酸,同位素示踪可以发现,这种氨基酸首先出现在图中哪一序号所示的细胞器中?
7.下列哪项的组成含有糖类物质?
A.RNA B.性激素 C.胰岛素 D.生长激素
8.(05四川理综)连续分裂的动物体细胞的生长即体积增大,发生在细胞周期的:
A.分裂间期 B.分裂前期 C.分裂中期 D.分裂后期
9.(05广东高考)细胞有丝分裂完成后.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的物质是:
A.线粒体DNA B.细胞核DNA C.核糖体RNA D.叶绿体DNA
10.(05广州一模)下列各图中,横坐标表示细胞周期,纵坐标表示一个细胞核中的DNA含量或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情况。其中,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DNA含量变化的曲线以及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DNA含量变化的曲线依次是:
A.④①③② B.④②③① C.③②④① D.③①④②
11.右图所示的两盆植物被完全密封,甲无色透明可透光,乙不透光。充足光照两小时后,其结果是:
A.甲植物增重,装置内气体的量减少
B.乙植物增重,装置内气体的量减少
C.甲植物减轻,装置内气体的量不变
D.乙植物减轻,装置内气体的量不变
12.(07江苏高考)下列为某一遗传病的家系图,已知1为携带者。可以准确判断的是:
A.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B.4是携带者
C.6是携带者的概率为
D.8是正常纯合子的概率为
13.(07上海高考)在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收集到的滤液绿色过浅,其原因可能是:①未加石英砂、研磨不充分 ②一次加入大量的无水酒精提取 ③分次加入少量无水酒精提取 ④使用放置数天的菠菜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4.(07宁夏理综)人长时间运动后,产生品渴感觉的原因是:
A.血浆CO2浓度升高 B.血浆乳酸浓度升高
C.血浆渗透压升高 D.血糖浓度升高
15.(07广东理基)丙氨酸进入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和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共同点是:
A.需要载体,消耗能量 B.需要载体,不消耗能量
C.不需要载体,消耗能量 D.不需要载体,不消耗能量
16.(03韶关二模)青春期生长发育的特征是身高、体重剧增,脑功能增强,第二性征出现,女生月经初潮,男生出现遗精等。影响青春期生长发育的激素主要有:①生长激素 ②甲状腺激素 ③胰岛素 ④性激素
A.①④ B.②④ C.③④ D.①②④
17.用15N标记某种碱基,让其进入分裂旺盛的细胞中,起初出现在细胞核中,然后逐渐转移到细胞质基质和核糖体上。一般地说,不被标记的碱基可能是:
A.腺嘌呤 B.胸腺嘧啶 C.鸟嘌呤 D.尿嘧啶
18.水体富营养化是指水中含有大量的:
A.藻类需要的无机物 B.水生动物需要的有机物
C.有机物和无机物 D.植物和动物
19.市售酸奶的生产需要用到的微生物是:
A.硝化细菌 B.酵母菌 C.乳酸菌 D.醋酸菌
20.(05南昌模考)下列关于细胞免疫的叙述,错误的是:
A.进行细胞免疫时,抗原也需经吞噬细胞的摄取和处理
B.细胞免疫主要消灭侵入人体细胞内部的抗原
C.效应T细胞可直接消除抗原
D.记忆细胞接受同一抗原再次刺激时,会迅速增殖分化成效应T细胞
二.多项选择题:本小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21.(07江苏高考)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会或可能会出现:
A.同源染色体配对(联会) B.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交叉、互换
B.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 D.姐妹染色单体分离
22.(07汕头二模)小李同学做了一个用以测定光照强度与生态系统稳定关系的实验。将若干小球藻、水草及小鱼各一份(三种材料的用量完全相同)放入甲、乙两个相同的盛有河水的玻璃缸内,使之处于气密状态,并对乙缸进行遮光处理。实验在温度适宜的暗室中进行,从距玻璃缸
15W | 20W | 25W | 30W | 35W | 40W | 45W | |
甲缸 | -6 | -4 | -2 | 0 | +2 | +5 | +10 |
乙缸 | -10 | -10 | -10 | -10 | -10 | -10 | -10 |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甲缸和乙缸中都有生产者和消费者,但没有分解者
B.实验中乙缸是用来测定该生态系统呼吸作用耗氧量的
C.甲缸在45W时氧气的产生量与消耗量相等
D.光照强度至少大于30W时才能维持甲缸生态系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
23.为使草原持续发展,牧民提出了用飞机播种的方法。先计算一定面积上的播种量,然后把不同植物种子混合在一起用飞机播种。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有利于丰富草原的生物多样性 B.六年后播种的植物全部茂盛生长
C.不同生物可利用不同的环境资源 D.草原上动物种类和数量逐渐增加
24.(07广州二模)在寒冷条件下,下列有关人体体温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体的产热量远远高于散热量 B.人体内的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多
C.下丘脑和垂体是体温调节的中枢 D.效应器有皮肤血管、骨胳肌等
25.(07广州二模)关于突触及其传递过程的正确描述是:
A.突触释放的神经递质能与突触前膜的特异性受体结合
B.突触通过神经递质把前一个神经元的信息传到下一个神经元
C.突触通过神经递质将兴奋从树突传到下一个神经元的轴突
D.突触释放的神经递质可以使肌肉收缩
26.(07汕头一模)下列是有关显微镜使用的叙述,前一项是操作,后一项是目的,其中正确的是:
A.转动转换器——换用不同放大倍数的目镜 B.调节细准焦螺旋——调节视野中物象的焦距
C.调节反光镜——调节视野的亮度 D.调节光圈——调节视野的大小
27.下列生物学研究选择的技术(方法)恰当的是:
A.用3H标志的尿嘧啶核糖核苷酸研究DNA的复制
B.用标记重捕法进行鼠的种群密度的调查 C.用无毒的染料研究动物胚胎发育的过程
D.用利用纸层析法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
28.(06广州一模)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开展“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活动,他们的方案如下,其不足之处有:
A.调查某一种遗传病的发生情况
B.根据这个家庭的数据得出人群中该遗传病的发病率
C.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 D.只选取一个家庭作为调查对象
29.烟草叶片受到某种蛾幼虫的采食刺激后,会释放出挥发性的化学物质,这种化学物质白天会吸引此种蛾幼虫的天敌。对此现象解释合理的是:
A.蛾的幼虫与烟草之间是捕食和竞争关系 B.烟草叶片释放出物质属于化学信息
C.烟草的此种特性能使其免于各种昆虫的侵害
D.自然选择会使控制烟草这种形状的基因频率提高
30.(07惠州调研1)右图是某一家族遗传系谱图,其可能的遗传方式是:
A.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
B.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C.伴Y染色体遗传
D.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三.非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共80分。
31.(8分)(07江苏高考)细胞内的各种生物膜在结构上既有明确的分工,又有紧密的联系。结合下面关于溶酶体(一类含多种水解酶、具有单层膜的囊状细胞器)发生过程和“消化”功能的示意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b是刚形成的溶酶体,它起源于细胞器a;e是由膜包裹着衰老细胞器d的小泡,而e的膜来源于细胞器c。由图示可判断:a是 ,c是 ,d是 。
(2)f表示b与e正在融合,这种融合过程反映了生物膜在结构上具有 特点。
(3)细胞器a、b、c、d膜结构的主要成分是 等。
(4)细胞器膜、 和 等结构,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生物膜的研究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如可以模拟生物膜的 功能对海水进行淡化处理。
32.(8分)有人做了如下的实验以研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准备5支盛有等量胃蛋白酶溶液但pH各不相同的试管,每支试管加1块lcm3的正方体凝固蛋白质,试管均置于记录于下表:
酶溶液的pH | 1 | 2 | 3 | 4 | 5 |
蛋白块消失的时间(min) | 13 | 9 | 11 | 45 | 60 |
(1)请根据表中数据,在右上方的坐标图中画出pH与酶活性(表示
出相对强弱即可)的关系曲线。
(2)提供两种使实验能在更短时间内完成的方法:
方法1:
方法2:
(3)如果要确认上述实验中蛋白块的消失是由于酶的作用而不是其他因素的作用,还应补充怎样的对照实验?
33.(4分)(06重庆理综)甲病是一种伴性遗传病(致病基因为b),乙病是一种常染色体遗传病(致病基因为r)。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下一个既患甲病又患乙病的孩子。则这对夫妇再生育一个孩子,该孩子患病的概率是 ,只患乙病的概率是 。
34.(8分)2001年诺贝尔生理和医学奖授予三位科学家,这三位科学家发现了调控细胞周期的一系列基因以及相关的酶和蛋白质。根据下列的细胞分裂图,回答有关问题:
(1)如果上图分别表示某一动物内三个正在进行分裂的细胞,则①和③细胞的名称分别叫做:① , ③ 。
(2)如果其中一个细胞的调控细胞周期的基因发生了突变,那么就很有可能导致该细胞发生 。这种现象最可能发生图中的 细胞里。
(3)治疗恶性肿瘤的途径之一,是用药物抑制 的合成,从而将癌细胞的细胞周期阻断在分裂间期。
(4)如果用药物抑制纺锤体的形成,那么癌细胞的细胞周期将阻断在 期。
35.(6分)200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理查德·阿克塞尔和琳达·巴克,以表彰两人在气味受体和嗅觉系统组织方式研究中作出的贡献。他们发现,一种嗅觉受体细胞只拥有一种类型的气味受体,即每个单独的嗅觉受体细胞只表达一种气味受体基因。气味受体有多少,就有多少类型的嗅觉受体细胞。当气味分子流动到我们的鼻端黏膜处的嗅觉受体细胞处时,气味分子可以粘附于细胞膜上特殊的气味受体上;我们基因的3%被用来编码嗅觉受体细胞细胞膜上的不同气味受体。下图为嗅觉受体细胞膜模式图(局部)。请据图回答:
(1)A代表细胞膜上的 分子,C代表 。
(2)气味物质分子首先要与图中A结合,才有产生嗅觉的可能,所以准确地说,A应称为 。
(3)图中A具有特异性,这种特异性最终是由________决定的。
(4)气味物质分子一旦与嗅觉受体细胞结合后,该细胞膜内外的电位状况是 。
(5)某些有机溶剂(如苯酚)可溶解B,造成膜的损伤,使嗅觉分辨能力下降,B的完整化学名称是 。
36.(8分)某小组把调查某一农田生态系统作为研究性学习课题,他们认真考察了水稻从播种到稻秆还田的全过程,下面是该小组的部分调查内容及其感想和建议。
(1)早春农民开始浸种、催芽,种子主要靠 作用吸水,经研究分析,
(2)在稻田分蘖期间,农民下田拔草,捕捉稻苞虫,喷洒农药,目的是调整农田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使能量更多地流向 。
(3)八月中旬,稻田不灌溉,还排放稻田积水,进行搁田(亦称“烤田”),发现从稻田中流入沟渠的水不久呈绿色,这可能是 的缘故。
(4)中秋季节,有不少农民在田里焚烧稻秆,其主要弊处是 , 。
(5)为了减少稻田害虫的危害,防止农药污染环境,最好采用的措施是 。
37.(12分)
(1)艾滋病是由HIV即 (写中文名称)引起的,主要通过性滥交、 、
等途径传染。
(2)HIV能攻击人体的 细胞,该细胞是由骨髓中的 细胞进入
发育而成的。
(3)HIV进入细胞后,能以 为模板,在 酶的作用下合成 ,且整合到人的基因组中。然后它按照 原则进行复制,并 蛋白质的合成。
(4)第19个世界艾滋病日的宣传主题是 。
38.(12分)请根据给定的食物网回答:
(1)此食物网中共有 条食物链。
(2)属于次级消费者的生物是 。
(3)属于第三营养级的生物有 。
(4)青蛙与昆虫的关系属于 ,羊和兔的关系属于 。
(5)由于某种原因,鹰全部迁走,鸭的数量将 。
(6)占有两个及两个以上营养级的生物有 。
39.(8分)2004年2月,玉米育种、栽培专家李登海的“高产玉米新品种掖单13号的选育和推广”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该品种在较高密度下提高了单株生产力,创造并保持着夏玉米单产1096.29公斤的世界纪录。从1991年至2001年,在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累计推广面积2.26亿亩,粮食增产224.5亿公斤,增加社会效益244.5亿元,为我国粮食生产和农民增收做出了重要贡献。
(1)在玉米种群中发现了“大果穗”这一突变性状后,连续培育到第三代才选出能稳定遗传的纯合突变类型,该突变应是 (①显性突变:b→B;②隐性突变:B→b)。
(2)“紧凑型”、“大果穗”等原来分别存在于不同玉米品种中的性状被完美地结合到一个新品种中,这一过程使用的主要技术是 ,其遗传学原理是 。经过大面积种植,依然保持着各种优良性状,而没有发生性状分离。说明掖单13号玉米是精心选育得到的 。
(3)“紧凑型”玉米(叶片夹角小,上冲)克服了“平展型”玉米植株间互相遮挡阳光的缺点,在新品种增产方面起主要作用。“紧凑型”有利于增产的原因是 。除此之外,还有什么措施可以提高玉米的产量?请指出两点:① ;② 。
(4)若玉米“紧凑型”(A)与“平展型”(a)是一对相对性状,“小果穗”与“大果穗”是另一对相对性状,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则“紧凑型”、“小果穗”与“平展型”、“大果穗”两个纯合亲本杂交,得到子一代,子一代自交得子二代,子二代中性状表现符合农民种植要求的植株出现的比例为 。
40.(6分)番茄在运输和储藏过程中,由于过早成熟而易腐烂。应用基因工程技术,通过抑制某种促进番茄果实成熟的激素的合成能力,可使番茄储存时间延长,培育成耐贮藏的番茄新品种,这种转基因番茄已于1993年在美国上市。请回答:
(1)促进果实成熟的激素的结构式是 。
(2)在培育转基因番茄的基因操作中,所用的基因的“剪刀”是 ,基因的“针线”是 ,基因的“运输”工具是 。
(3)与杂交育种,诱变育种相比,通过基因工程来培育新品种的主要优点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