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经检测,刚挤出的鲜牛奶中有两种分子式分别是:C12H22011和C1864H3012N1680221的化学物质,它们分别是:( )
A、脂肪和核酸 B、乳糖和核酸 C、乳糖和蛋白质 D、蔗糖和蛋白质
2、人体精子、卵子的DNA都是23个,精原细胞在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最多的个数是:( )
A、23 B、
3、用
A、光反应必须有光才进行 B、暗反应不需要光 C、能量传递 D、CO2被还原为糖
|
A.动物细胞、高等植物细胞、单细胞藻 B.高等植物细胞、动物细胞、单细胞藻类
C.动物细胞、单细胞藻类、高等植物细胞 D.单细胞藻类、动物细胞、高等植物细胞
5.下列有关激素和氨基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胃蛋白酶能够在适宜pH和温度条件下将蛋白质水解成各种氨基酸
B.人体内没有酪氨酸就无法合成黑色素,所以酪氨酸属于必需氨基酸
C.人的生长激素和胰岛素均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
D.当血液中甲状腺激素浓度升高时,引起垂体分泌促甲状激素增加
6.下表为学生探究影响酶活性因素的一组实验,请据表分析,如要探究pH值对酶活性的
影响,应选择表中的哪些试管 ( )
试管 | 步骤1 | 步骤2 | 步骤3 |
1 | 1mL清水 | | 1mL10%鸡蛋清溶液 |
2 | 1mL胰蛋白酶 | | 1mL10%鸡蛋清溶液 |
3 | 1mL胰蛋白酶 | | 1mL10%鸡蛋清溶液 |
4 | 1mL胰蛋白酶 | | 1mL10%鸡蛋清溶液 |
5 | 1mL胰蛋白酶 | | |
6 | 1mL纤维素酶 | | |
7 | 1mL胰蛋白酶 | | 1mL10%鸡蛋清溶液 |
A.1、4和5 B.2、3和
7.可以成为人体第三道防线的结构或物质是:( )
①骨髓 ②扁桃体 ③淋巴细胞 ④抗体 ⑤红细胞 ⑥吞噬细胞 ⑦抗原决定簇
A.①③④⑤⑥ B.③④⑥⑦ C.①②③④⑥ D.①③⑤⑥
8.有一瓶混有酵母菌的葡萄糖培养液,当通入不同浓度的氧气时,其产生的C2H5OH和CO2
的量如下表所示。通过对表中数据分析可得出的结论是 ( )
氧浓度(%) | a | b | c | d |
产生CO2的量 | 9mol | 12.5 mol | 15 mol | 30 mol |
产生酒精的量 | 9 mol | 6.5 mol | 6 mol | 0 mol |
A.a浓度时酵母菌有氧呼吸速率等于无氧呼吸速率
B.b浓度时酵母菌有氧呼吸速率大于无氧呼吸速率
C.c浓度时有50%的葡萄糖用于酵母菌的酒精发酵
D.d浓度时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未进行无氧呼吸
9.假设三对基因(Aa、Cc和Dd)分别位于不同对的同源染色体上,右图表示某个生物的精细胞,请根据细胞内的基因组成情况,判断其至少来自几个精原细胞:
A.2个 B.3个 C.4个 D.8个
10.如图所示,茎a侧生长素在B点以下的浓度范 围内,下列对b侧生长素浓度范围的描述哪项较为准确?
A.在OA段范围内 B.在BC段范围内
C.在BD段范围内 D.在BA段范围内
11、下图乙示细胞分裂过程中核内DNA量的变化,处于e段的细胞最可能是图甲中:
12、有一位遗传学家,在实验中发现一种致死现象,黄色毛皮的老鼠不能纯种传代,可杂种传代,而灰色皮毛的老鼠能够纯种传代。黄鼠和黄鼠交配,其后代黄鼠2896只,灰鼠1235只,那么整个子代中致死出现的概率是:( )
A、26% B、33% C、66.7% D、75%
13、某生物个体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种类及其比例是Ab:aB:AB:ab为4:4:1:1,若这个生物进行自交,其后代出现纯合体的概率是:( )
A、1/16 B、1/
14.转录和翻译是真核细胞中基因表达的两个重要步骤,判断下列有关叙述( )
①两者需要的原料不同 ②两者所需酶的种类相同
③两者在同一场所中进行 ④两者碱基配对的方式相同
A.只有一种说法正确 B.只有两种说法正确
C.只有三种说法正确 D.只有四种说法正确
|
A.青霉菌在诱变剂作用下发生的变异可能还有基因重组
B.诱变剂决定了青霉菌的变异方向,加快了变异频率
C.由a变为b、c、d体现了基因突变的不定向性
D.b代表的类型是最符合人们生产要求的变异类型
16.下列各项依次是实验用剂、该用剂目的和实验目的,其中错误的是( )
A、无水乙醇:作有机溶剂,提取叶绿体色素
B、生长素:促子房发育,培育单倍体无籽果实
C、醋酸洋红:使核物质染色,观察有丝分裂
D、30%蔗糖液:洋葱表皮细胞失水,观察质壁分离
17.在正常人体内环境稳态的调节中,前者随后者变化情况中与下图中走势不符的是:( )
A、抗利尿激素——饮水量
B、T细胞浓度——HIV浓度
C、促甲状腺激素浓度——甲状腺激素浓度
D、胰岛素浓度——血糖浓度
18、要想让秋菊“五一”期间开花,应作如何处理:( )
A、适当降低温度 B、一段时间短日照
C、降低光照强度 D、适当浇水
19.对于染色体和DNA分子的关系叙述中,正确的是 ( )
①DNA分子数目加倍时,染色体数目一定加倍
②染色体数目减半时,DNA分子数目一定减半
③染色体数目加倍时,DNA分子数目一定加倍
④染色体复制完成时,DNA分子复制一定完成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20.某种甲虫以土壤中的落叶为主要食物,假如没有这些甲虫,落叶层将严重堆积,最终导致落叶林生长不良。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这种甲虫与落叶树之间为捕食关系 B.这种甲虫属于次级消费者
C.这种甲虫对落叶林的物质循环有促进作用 D.这种甲虫在能量金字塔中位于底部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题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全选对者得3分,其他情况不给分。
A、染色体 B、内质网 C、核糖体 D、高尔基体
22、2006年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发现的化学干扰技术,可望使人体致病基因沉默,该干扰技术很可能干扰了细胞内的 ( )
A、某种的RNA合成过程 B、许多DNA复制过程 C、RNA翻译过程 D、ATP分解作用
23.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人类遗传病属于先天性疾病
B.人类遗传病包括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
C.21三体综合征患者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47条
D.单基因病是指受一个基因控制的疾病
24.下图示某植物光合作用速度与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据图分析,下列正确的是 ( )
A.甲图表示在光线弱的情况下,光合作用速率受光强度的限制
B.甲图可见,强光照下因光反应阶段受到限制光合作用速率不再增加
C.乙图中C点表示光照强度为甲图的B时,植物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
D.乙图出现CD段的原因是温度过高影响光合作用有关的酶的活性
25.下列各选项与所给模型相符的是 ( )
A.若X表示酶的活性,则a代表pH大于7,b代表pH小于7
B.若X表示血糖含量,则a代表胰高血糖素,b代表胰岛素
C.若X表示初级消费者,则a代表生产者增多,b代表次级消费者增多
D.若X表示促甲状腺激素,则a代表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b代表甲状腺激素
26.下图是某陆生生态系统食物网的结构模式图。下列各项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此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不止一个
B.丁和辛之间既存在竞争关系又存在捕食关系
C.若丙种群数量下降10%,辛种群数量将会大大减少
D.辛从食物链甲→丙→乙→丁→辛获得的能量最多
27.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海洋对于调节大气CO2含量起重要作用
B.森林生态系统有着丰富的种群基因资源
C.越富有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系统其恢复力稳定性越低
D.生态系统内营养级越高的生物种群所获得的能量越多
28.能体现物质在植物体内的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的事实是( )
A.成熟的香蕉能催熟混放在一起的未成熟的果实
B.有实验证明:在加入呼吸抑制剂的情况下生长素的运输会受影响
C.顶端优势现象 D.向光源弯曲生长现象
29.下列实验试剂或材料与其实验名称相符合的是( )
A.甲基绿吡罗红——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B.澄清石灰水——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C.碘液——探究温度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D.紫色的洋葱表皮细胞——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30.下列关于细胞知识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硝化细菌、酵母菌、水绵的细胞都含有核糖体、DNA和RNA
B.新陈代谢旺盛的细胞中,核内DNA分子的含量会上升
C.细胞衰老的特征之一是细胞的含水量降低、色素含量减少
D.细胞膜功能的复杂程度主要取决于膜上的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
三、综合题:本大题包括11个小题,其中31—39为必做题,第40题和41题为选做题,选其中一道答题,考生共作答10题,80分。
|
(1)图中[2 ]、[4 ]、[7 ]、[9 ]等一些结构共同构成了细胞的 系统,其中结构
[2 ]在细胞与环境之间进行物质运输、能量交换和 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
(2)与自然界中碳循环直接相关的细胞器是 (填编号);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有 (填编号)。
(3)如果乙细胞属于人的效应B细胞和人的骨髓瘤细胞融合后的杂交瘤细胞,该杂交瘤细胞从培养基中吸收葡萄糖、氨基酸的主要方式是 ,在培养杂交瘤细胞生产单克隆抗体的过程中,杂交瘤细胞中染色体组数最多是 个。
(4)临床研究发现一种叫“神经性肌肉衰弱”的疾病只能通过母亲遗传给后代,据此推测它的致病基因可能在图中[ ] 上。
32.(6分)下图表示碳元素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中的循环流动,请据图回答问题:
|
(1)若图中的X是在胰岛A细胞中合成的,且与血糖调节有关,则X是 ;若X是生长激素,则e过程发生在 的细胞中。
(2)b过程的发生需要光反应提供 。g过程主要发生在人体
的细胞中。
(3)人进食后,胰岛素的分泌量增加,可促进 、hc和hd等过程进行。(填图中字母)
(4)在生态系统中,能发生c过程的成分有 。
33.(5分)为合理利用水域资说,某调查小组对一个开放性水库生态系统进行了初步调查,部分数据如下表:
进水口浮游藻类数量 | 出水口浮游藻类数量 | 水库淤泥真菌、细菌数量 |
年均:1.93mg (干重)/L | 年均:1.02mg (干重)/L | 10 13~1015个/m2 |
(1)浮游藻类属于该生态系统成分中的 。
(2)浮游藻类数量少.能从一个方面反映水质状况好。调查数据分析表明:该水体具有一定的
能力。
(3)浮游藻类所需的矿质营养可来至细菌、真菌等生物的 ,生活在水库淤泥中的细菌代谢类型主要为 。
(4)该水库对游人开放一段时间后,检测发现水体已被氮、磷污染。为确定污染源是否来自游人,应检测 处浮游藻类的种类和数量。
34.(10分)颜色的变化常被作为生物实验过程中结果观察的一项重要指标。下面是一些学生在生物实验中碰到有关颜色变化的问题,请分析回答:
(1)在做蛋白质鉴定实验时,在2mL蛋白稀释液中加入2mL双缩脲试剂A后,又加入2mL双缩脲试剂B,振荡均匀,溶液颜色呈蓝色,最可能原因是 。
(2)在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取材合适且提取色素的过程很规范,但得到的滤纸条上的色素带颜色均非常淡,可能的原因有:①滤纸条湿度大,没有预先干燥处理;② 。
(3)在含有DNA的氯化钠(浓度为0.015mol/L)溶液中加入二苯胺试剂后,一段时间后溶液并没有呈蓝色,最可能的原因是 。
(4)用棕色的广口瓶按课本要求规范地制作小生态瓶,摸拟池塘生态系统,各成分比例适合,取村良好,制好后放在卧室的装饰柜里,一星期后发现水质和藻类颜色异常,为了维持小生态瓶的稳定性,至少应作下列改进:
① ;② 。
(5)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中,观察经解离、染色后制成的洋葱根尖临时装片,在其分生区细胞中看不到被明显染成深色的染色体,其原因最可能是 。
35. (8分) 为了验证植物向光性与植物生长素的关系,有人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一)方法步骤 取6个小花盆,各栽入一株品种、粗细和大小都相同的玉米幼苗(要求幼苗的真叶未突破胚芽鞘)。按下图所示方法进行实验处理。接通台灯电源24h后,打开纸盒,观察并记录6株玉米幼苗的生长情况。
(二)实验结果预测 在以上装置中,玉米幼苗保持直立生长的是______________装置,而玉米幼苗基本停止生长的是______________装置。
(三)部分实验结果的分析与推论
(1)根据 号和 号装置之间实验记录的对照分析,可以说明玉米幼苗产生向光性是由单侧光照射引起的。
(2)根据 号与 号装置实验记录的对照分析,可以说明玉米幼苗感光部位在尖端。
(3)根据5号和6号装置之间实验记录的对照分析,只能说明
。
|
|
(1)在较强光照下,每组装置中液滴右移的生理原因是 。
第8、9组的结果相同,限制第9组装置光合作用的主要因素是 。
(2)根据表中数据可以看出,当装置中CO2浓度为0.03%时,光照强度增大到 lx
时,光合作用速度不再增加。
(3)若给大豆苗添加H218O,一段时间后,密闭装置内能否出现18O2?并请说明理由
。
(4)若将该装置放置于黑暗条件下,则装置中毛细刻度管内的液滴应向 方向移动,为什么?
(5)若在第6、7组之间增加一组实验,光强为800lx,CO2为0.05%,预期这一条件下装置中液滴向右移动的范围是 mm/h之间。
37.(6分)果蝇(2n=8)的两对性状:红眼(A)对白眼(a)为显性,位于X染色体上;长翅(B)对残翅(b)为显性,位于常染色体上。
(1)红眼长翅的雌果蝇与红眼长翅的雄果蝇交配,后代的表现型比例如下表:
表现型 | 红眼长翅 | 红眼残翅 | 白眼长翅 | 白眼残翅 |
雄果蝇 | 3 | 1 | 3 | 1 |
雌果蝇 | 3 | 1 | 0 | 0 |
①推测亲本基因型为 ,从理论上推算它们的后代中与亲本表现型
不同的个体占 ,与亲本基因相同的个体占 。
②若要使子代果蝇雌雄各一种眼色,则选作亲本的眼色基因型为 。
(2)若一只雄果蝇基因型为BbXaY,减数分裂时产生了一个BbbXa的精子,则另外三个精子的基因型为 这些精子受精后,会引起后代发生变异,这种变异属于 。
38、(5分)在一个海岛上,一种海龟中有的脚趾是连趾(ww),有的脚趾是分趾(WW、Ww),连趾便于划水,游泳能力强,分趾则游泳能力较弱。若开始时,连趾和分趾的基因频率各为0.5,当海龟数量增加到岛上食物不足时,连趾的海龟容易从海水中得到食物,分趾的海龟则不易获得食物而饿死,若干万年后,基因频率变化成W为0.2,w为0.8。请问:
(1)这种群中所有海龟所含的基因称为该种群的 。基因频率变化后,从理论上计算,海龟种群中连趾占整个种群的比例为 。
(2)现代进化论认为:进化的基本单位是 ,进化的原材料由 提供,进化的实质是 。
39.(10分)植物的叶一般都是绿色的,因为叶片内含有叶绿素。研究发现叶绿素必须在有光的条件下才能形成,但不确定不同颜色的光对植物体内叶绿素形成的影响是否有差别。根据上述材料,请你完成下列过程,探究红光、绿色光与叶绿素形成的关系。
(一)提出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请根据所提供的实验材料和用具,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你的假设。
材料和用具:红、绿二种光源、盛有沙土的花盆、大豆种子、清水及其他所需条件。
实验步骤:
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果预测及结论:
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下面40、41题中任选一题,两题都做以40题给分。
40.(15分) 本题适用于《选修I·生物技术实践》教材
A1.(8分)PCR技术是把某一DNA片段在体外酶的作用下,合成许多相同片段的一种方法,利用它能快速而特异的扩增任何要求的目的基因或DNA分子片段;电泳技术则是在外电场作用下,利用分子携带的净电荷不同,把待测分子的混合物放在一定的介质(如琼脂糖凝胶)中进行分离和分析的实验技术,利用它可分离氨基酸、多肽、蛋白质、核苷酸、核酸等物质和作亲子鉴定。右图是电泳装置及相应电泳结果。
⑴电泳和叶绿体色素分离采用的纸层析法比较,后者使用的介质是___________;电泳过程中分子的迁移速率除与本身所带净电荷的多少有关外,你认为还受什么因素影响(至少列出两种)? 。
⑵PCR技术能把某一DNA片段进行扩增,依据的原理是 ____________。
⑶图3是把含有21个氨基酸的多肽进行水解,得到的氨基酸混合物进行电泳的结果,故可推知该多肽由_________种氨基酸构成。
⑷图4通过提取某小孩和其母亲,以及待测定的四位男性的DNA,分别由酶处理后,生成若干DNA片段,并进行扩增得到的混合物,然后进行电泳得到的一组DNA指纹图谱。请分析,在F1~F4中谁最可能是该小孩真正的生物学父亲?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2.(7分)下面是古代家庭酿酒的具体操作过程:先将米煮熟,待冷却至
⑴在中间挖一个洞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发酵坛没有密封,那么坛内无氧发酵的环境是由什么造成的?________________。
写出发酵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请你用文字或坐标曲线的形式来说明在发酵坛内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此消彼长的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1.(15分)本题适用于《选修Ⅲ·现代生物科技专题》教材。
B1.(8分)下图所示为人类“治疗性克隆”的大概过程,请据图作答。
⑴人类“治疗性克隆”的核心技术是胚胎工程中的________________技术。
⑵“治疗性克隆”的结果说明高度分化的体细胞的核仍然具有___________。相同的胚胎干细胞,“克隆”的结果各种各样,如有的是胰岛细胞,有的是血细胞,有的是心肌细胞,究其本质原因是基因_________的结果。
⑶若将上述技术用于白血病人的骨髓移植,且图中患者是A型血(IAi),提供卵细胞的女性是AB型血(IAIB)的,则骨髓移植成功后患者的血型是______________型。
⑷科学家为何要将患者的体细胞的核植入去核的卵细胞,而不直接用体细胞进行细胞培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按上述方法克隆器官在器官移植方面的主要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
B2.(7分)1979年,科学家将动物体内的能够合成胰岛素的基因与大肠杆菌的DNA分子重组,并且在大肠杆菌体内表达成功。请根据图回答问题:
|


高考生物第一次模拟考试答案卡
班级____________ 座号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______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70分)
1 [A] [B] [C] [D] 2 [A] [B] [C] [D] 3 [A] [B] [C] [D] 4 [A] [B] [C] [D] 5 [A] [B] [C] [D] 16 [A] [B] [C] [D] 17 [A] [B] [C] [D] 18 [A] [B] [C] [D] 19 [A] [B] [C] [D] 20 [A] [B] [C] [D] | 6 [A] [B] [C] [D] 7 [A] [B] [C] [D] 8 [A] [B] [C] [D] 9 [A] [B] [C] [D] 10 [A] [B] [C] [D] 21 [A] [B] [C] [D] 22 [A] [B] [C] [D] 23 [A] [B] [C] [D] 24 [A] [B] [C] [D] 25 [A] [B] [C] [D] | 11 [A] [B] [C] [D] 12 [A] [B] [C] [D] 13 [A] [B] [C] [D] 14 [A] [B] [C] [D] 15 [A] [B] [C] [D] 26 [A] [B] [C] [D] 27 [A] [B] [C] [D] 28 [A] [B] [C] [D] 29 [A] [B] [C] [D] 30 [A] [B] [C] [D] |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80分)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1个小题,其中31—39为必做题,第40题和41题为选做题,选其中一道答题,考生共作答10题,80分。
31.(7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___________________。
32.(6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5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10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① ;② 。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8分)
(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1)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6.(8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7.(6分)
(1)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8.(5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9. (10分)
(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实验步骤: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果预测及结论: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0.(15分)
A1.(1)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
(4) 。
A2.(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1.(15分)
B1.(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
(4) 。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2. (1)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答案 | C | D | D | A | C | B | C | D | C | C |
题号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答案 | C | A | D | A | C | B | D | B | C | C |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题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全选对者得3分,其他情况不给分。
题号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答案 | BCD | AC | BC | ACD | BCD | AB | ABC | BCD | ABC | BC |
三、综合题:本大题包括11个小题,其中31—39为必做题,第40题和41题为选做题,选其中一道答题,考生共作答10题,80分。
31.(7分)(1)生物膜 信息传递
(2)6和8 5、6、8 (3)主动运输 8 (4) 6 线粒体
32.(6分) (1)胰高血糖素 垂体
(2)ATP、NADPH([H])(缺一不得分) 肝脏和肌肉
(3)g (4)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33.(5分)(l)生产者 (2)自动调节(或自净化)
(3)分解作用 异养厌氧型 (4)入水口
34.(10分) (1)加入的双缩脲试剂B过量[生成过多的Cu(OH)2]
(2)②画色素滤液细线次太少(只画一次滤液细线)
(3)没有加热煮沸一段时间
(4)①棕色的广口瓶换成无色的广口瓶
②应放在较强的散射光处
(5)解离后染色前没有漂洗
35.(8分)
(二)3、4、5 (全对才给分) 2
( 三)(1)1与3 (2)1与4
(3)玉米幼苗发生弯曲生长与生长素在玉米幼苗胚芽鞘两侧分布不均有关。
36.(8分)
(1)光合作用产生的O2量大于呼吸作用消耗的O2量 CO2浓度
(2)1000
(3)能,光反应水分解产生18O2
(4)左 因为黑暗条件下只能进行呼吸作用,消耗装置内的O2,产生的CO2被缓冲溶液吸收,气体减少,气压降低。
(5)60~112
37.(6分)
(1)①BbXAXa、BbXAY 7/16 1/4 ②XaXa、XAY
(2)BXa、Y、Y 染色体变异
38、(5分)(1)基因库 64% (2) 种群 突变和基因重组 基因频率的改变
39.(10分)
(一)红、绿色光对植物叶绿素形成的影响是相同的(或:不同的)
(二)步骤:
(1)将大豆种子各30粒,用清水浸泡后,种入盛有沙土的A、B两个花盆中,并分别放置在只有红光或只有绿光的条件下培养,在每天定时浇适量的水。(2分)
(2)数天后,统计并记录A、B盆中的大豆幼苗的叶片是绿色的植株数量。
结论:
(1)A、B盆中的大豆幼苗的叶片全部是绿色的;说明红、绿色光对植物叶绿素形成的影响是相同的,都能促进叶绿素的形成。
(2)只有A盆中的大豆幼苗的叶片是绿色的;说明红光能促进叶绿素的形成,而绿光不能。
(3)只有B盆中的大豆幼苗的叶片是绿色的;说明绿光能促进叶绿素的形成,而红光不能。(其他正确结果预测及结论,可酌情给分)
40.(15分)
A1:(8分)
(1)层析液;分子的大小、形状(凝胶的种类、密度;电泳的电压大小等)(2分)
(2)DNA复制的基本原理 (3)6 (4)F:;因为C和F2两者之间的DNA指纹图谱完全相同(2分)
A2:(7分)
(1)在坛中挖洞的目的是增加透氧性,保证酵母菌在开始生长时有足够的氧气进行有氧呼吸,代谢繁殖快。(2分)
(2)酵母菌有氧呼吸时产生的水逐渐增加,发酵基质液面逐渐升高最后没入水中,水中的氧被耗尽后造成无氧环境。(2分)
酶
发酵反应式为:C6H12O6 →
(3)开始时进行有氧呼吸,随着氧气逐渐减少,当氧气被完全消耗时就转入发酵,产生大量的酒精。(2分)
41.(15分)
B1:(8分)
(1)胚胎于细胞培养 (2)全能性;选择性表达 (3)A
(4)卵细胞体积大,含养分多,并含有控制细胞核基因程序性表达的物质(2分)
(5)解决了临床上供体器官不足和器官移植后免疫排斥的问题(2分)
B2:(7分)
(1)人工 原胰岛素目的 (2)原胰岛素mRNA 逆转录
(3)重组 原胰岛素基因 (4)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