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第一轮总复习讲座之十九
【教学内容】
生物的新陈代谢(第二部分)
高等动物体内物质代谢、内环境稳态、呼吸作用、代谢类型
【重点与难点】
1、 人和动物体内糖类代谢、蛋白质代谢。
2、 内环境的稳态。
3、 细胞有氧呼吸作用。
4、 新陈代谢的基本类型。
5、
【延伸与拓展】
与人和动物体的新陈代谢直接有关的血液循环、消化吸收、呼吸、泌尿方面的知识应有一定的了解。现用图解显示。
把扫描图放在这里
细胞内发生的物质代谢过程,包括了合成代谢、分解代谢以及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变,要重点掌握糖类代谢与蛋白质代谢。学习营养物质代谢要与它们的功能联系起来。例如,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所以,细胞获到的糖类主要是用于氧化分解;蛋白质是构成细胞与调节生命活动的重要成分,所以,细胞获得了氨基酸主要用于合成组织蛋白与酶。当生物体内某种物质缺少时,则其他的物质就可通过一系列的复杂变化转变成这种物质。也就是说三大营养物质是可以通过间接的方式进行互相转变。在人体内三大营养物质代谢是有序进行的,如果因为某种营养摄取过多或过少,以及体发生了代谢障碍,就有可能引起疾病。
呼吸作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的过程。它的原材料正好是光合作用的产物,而它的产物恰好是光合作用的原材料。呼吸作用过程中的物质和能量代谢是相互伴随进行的,这是掌握这部分内容的重点。
呼吸作用包括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两种方式,有氧呼吸是整个生物界的主要呼吸方式。有氧呼吸的过程是先把葡萄糖(C6)逐步降价为CO2(C1),然后再是脱下的[H]与O2结合为H2O。总反应式与分解过程的反应式如下:
酶
C6H12O6+6H2O+6O2 6CO2+12H2O+能量
(1) C6H12O6——— 2C3H4O3+4[H]+能量(形成少量ATP)
(2) 2C3H4O3+6H2O ——— 6CO2+20[H]+能量(形成少量ATP)
(3) 24[H]+6O2——— 12H2O+能量(大量ATP)
无氧呼吸的产物是酒精与乳酸,整个过程是在细胞质基质内完成的(细胞质基质内包含了无氧呼吸所需的各种酶)。与有氧吸收相比,它产生能量少,这是因为葡萄糖的分解是不彻底的,还有很多能量留在酒精与乳酸内。无氧呼吸是高等生物在不良环境下的应急反应,虽然产生ATP少一点,但是能为生命活动及时提供能量。微生物的无氧呼吸称为发酵,发酵的产物是什么,就称为什么发酵。
动物的新陈代谢与植物的新陈代谢有很大的差别,除了代谢类型上的差别之外,高等动物与人体内的组织、器官和系统是高度分化的,体内的每一个细胞不可能直接地和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必需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间接的物质交换。内环境方面的内容是一个重点,可以归如下:
细胞内液 细胞
体液
血浆 养料O2 CO2等废物
细胞外液 组织液
内环境(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
淋巴 养料O2 CO2等废物
外界环境
由此可见,内环境是细胞生存的直接环境,内环境的稳定,细胞才能正常活动。新陈代谢是细胞内很多复杂的酶促反应组成的,酶是在温和的条件(pH值中性、体温范围内)下催化物质的。当内环境的稳态遭到破坏,就会引起代谢紊乱,并导致疾病。
新陈代谢的基本类型可归纳如下:
光能自养:绿色植物
自养型
同化类型
化能自养:硝化细菌
异养型
需氧型
其余的生物
异化类型
酵母菌为兼性厌氧
厌氧型 寄生虫、乳酸菌
【典型例题分析】
下面为人体对水的摄入、吸收、分泌和排出的途径的示意图,请根据图示回答:
![]() |
(1) 胃肠道的水分通过①_________方式进入内环境。
(2) 内环境的水分通过②_________的形式进入胃肠道内。
(3) 内环境的水分通过③_________作用成为_______的主要成分,其中大部分的水分又通过④________作用进入内环境。
(4) 内环境的水分通过皮肤的⑤________结构排出体外。
(5) 如内环境的浓度升高,细胞内液的水分________。
[解析] 本题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题目,是对水分在人体内代谢过程的总结。水是人体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约占体重的60%~70%,是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体内的养分和废物都必须溶解于水才能被运输。水溶液在体内的流动,可以把营养物质运送到各个细胞,同时也把各个细胞在新陈代谢中产生的废物运送到排泄器官或直接排出体外。
胃肠道等消化道中水分是通过①渗透(自由扩散)的方式被吸收到血浆中进入内环境的。细胞从内环境获得水分,这些水分参与了细胞内的物质代谢过程,其中也包括各种消化腺上皮细胞用来合成②消化液,然后又分泌到胃肠道内用以消化食物。血液流过肾小球时,把内环境中的水分通过③滤过作用成为原尿的主要成分,原尿流过肾小管时,又把大部分的水分通过④重吸收进入血液。内环境中多余的水分通过皮肤的⑤汗腺排出体外。
本题答案:(1)渗透,(2)消化液,(3)滤过、原尿、重吸收,(4)汗腺,(5)外渗。
【同步练习】
1、要使红细胞破裂,以便观察寄生在红细胞内的微生物,应把红细胞放置在
A. 30%的蔗糖溶液中 B. 9%的盐水中
C. 0.9%的盐水中 D. 蒸馏水中
2、当氨基酸作为能源物质时,其实际参与氧化分解释放能量的部分是
A.羧基 B.氨基 C.含氮部分 D.不含氮部分
3、在人体内,一摩尔葡萄糖通过有氧呼吸中放出的能量和用于生成ATP的能量分别是
A.2870KJ、1161KJ B.2870KJ、196.65KJ
C.196.65KJ、61.08KJ D.1161KJ、61.08KJ
4、 马拉松长跑中,运动员所消耗的能量主要来自
A.有氧呼吸 B.无氧呼吸 C.磷酸肌酸 D.上述都对
5、组织液中的氧进入组织细胞并用于有氧呼吸要通过几层生物膜
A. 1层 B. 2层 C. 3层 D. 4层
6、用酵母菌酿酒时,向原料中通入足够的空气,酵母菌的数量与酒精的产生分别是
A.死亡、增多 B.增多、减少
C.增多、增多 D.死亡、不再产生
7、血液凝固是一系列酶促成反应过程,采集到血液在体外下列哪一情况下凝固最快
A. 35℃,pH9 B. 25℃,pH8
C. 35℃,pH7 D. 25℃,pH6
8、生物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和直接能量来源分别是
A.蛋白质和脂肪 B.糖类和ATP
C.脂肪和ATP D.脂肪和糖类
9. 人体内脂肪和蛋白质共同的代谢终产物有
A.二氧化碳和尿素 B.水和尿素
C.二氧化碳和水 D.胆固醇和氨
10.下列哪项不是蛋白质在人体内的生理功能
A.原生质成分的更新物质 B.酶的主要成分
C.组织修复的原料 D.能量的主要来源
11. 人体消化道吸收水与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
A.口腔 B.胃 C.小肠 D.大肠
12.下列各生物细胞结构在代谢过程中不产生CO2的是
A.变形虫细胞质基质 B.酵母菌细胞质基质
C.变形虫细胞的线粒体 D.酵母菌细胞的线粒体
13.下列生理变化属于正常的是
A. 碱性食物以后会使血浆pH升高 B.运动以后血浆pH降低
C.在寒冷时体温降低 D.大量摄取糖类以后会尿糖
14. 下图表示生物异化过程中的物质代谢。请回答:
淀粉 ①
② ③ ④
糖元
葡萄糖
丙酮酸
CO2、H2O
⑤ ⑥
A
乳酸 酒精、CO2
(1)在人体内,①过程发生在___________内;在_________ 情况下发生②过程;A物质表示_________________。
(2) 图中需要氧气的过程是[ ];产生许多能量的过程是[ ],这一过程发生在细胞内的____________内。
(3) 据图写出乳酸菌与酵母菌获得能量的途径。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写出生物细胞内形成ATP的三种结构。
【练习答案】
1.D 2.D 3.A 4.A 5.C 6.B 7.C 8.B
9. C 10.D 11.C 12. A 13. D
14.⑴ 消化道 血糖浓度下降 脂肪等非糖物质
⑵ ④ ④ 线粒体 ⑶ ③与⑤ ③与⑥
15.细胞质基质 线粒体 叶绿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