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生物试卷 - 高中三年级生物试题 - 正文*

高考生物模拟示范卷7

2014-5-11 0:36:35下载本试卷

高考生物模拟示范卷七

第I卷

一、选择题

1.18世纪末,英国乡村医生爱德华·琴纳发明了用接种牛痘的方法预防天花。牛痘接种法的传播及推广实施,拯救了成千上万儿童的生命,开辟了人工自动免疫法预防和根除传染病的正确途径。1980年5月8日第三届世界卫生组织大会宣布,危害人类数千年之久的严重疾病——天花已从地球消失。下列推理错误的是

A.接种牛痘使人产生对抗天花病毒的抗体 B.牛痘病毒能使人发病,但症状甚微

C.牛痘病毒、天花病毒的结构相似    D.牛痘病毒、天花病毒有相同的抗原决定簇

2.生态人侵是指由于人类有意或无意地把某种生物带入适宜于它栖息和繁衍的地区,使其种群不断扩大,分布区域稳定扩展的现象。2005年5月22日是第十一个世界生物多样性日。近日,在某些城市的花鸟鱼虫市场发现,每日均有数千只世界最危险的100个入侵物种之一的巴西龟被市民买回家当宠物饲养,当市民玩腻了就放生到野外。环保部门提醒市民不要将巴西龟放生到野外。如果巴西龟造成生态入侵,将会使这些地区

A.原有物种的生存受到威胁      B.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趋于复杂

C.物种多样性增加         D.遗传多样性增加

3.取三粒质量相同的大豆种子,一粒放在黑喑中长成豆芽甲,另两粒在光下发育成植株乙和丙。测定甲、乙的鲜重和丙的干重,并与大豆种子比较,增加的重量分别为:a、b、c。则增重的主要因素是分别吸收利用了

A.H2O;CO2;H2O和CO2  B.CO2;H2O和CO2;H2O

C.CO2;H2O;H2O和CO2   D.H2O;H2O和CO2;CO2

4.有一种疾病称为“重症肌无力”,病人的神经与肌肉接头处的乙酰胆碱受体被当做抗原而受到攻击,致使神经冲动传递效率低下,肌肉收缩无力。其发病机理与哪种病最相似

A.系统性红斑狼疮 B.过敏反应 C.艾滋病 D.肌无力

5.用红果番茄(RR)作父本,黄果番茄(rr)作母本进行杂交,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所结番茄全为黄果,遗传方式为细胞质遗传

②杂交种子中胚的基因型是Rrr,含三个染色体组 ③杂交种子长成的植株上结的全是红果

④杂交种子中胚的基因型为Rr,种皮的基因型为rr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6.下列有关糖尿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A.病人由于多饮、多尿、从而引起多食

B.将l mL班氏糖定性试剂和病人尿液混匀后,出现砖红色沉淀         

C.病人因胰岛素分泌较少,使得葡萄糖进入细胞及在细胞内氧化利用发生障碍

D.合理运动、控制饮食及定期注射胰岛素可以根治糖尿病

7.农业生产上通常采取合理密植、轮作、套种等措施,其意义是

①增大光合作用的有效面积 ②增强农田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③充分利用生长季节

④充分利用土地资源 ⑤充分利用水、肥和光能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④⑤

8.为了保证宇航员的安全,营造一个在太空环境条件下和地球表面相同的微生态环境。下列哪些因素是科学家在设计宇航服时应该考虑的①射线 ②温度 ③水分 ④空气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  D.②③④

9.某动物学家饲养的一种老鼠,黄色皮毛不能纯种传代,而灰色皮毛能纯种传代,且有:黄×黄→2黄:1灰,灰×灰→灰,则决定此种老鼠黄色皮毛的基因是

A.X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B.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

C.常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 D.常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

10.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发生过敏反应时,往往会破坏组织细胞,从而引起组织损伤,而且常会引起组织水肿        

B.紫茉莉的遗传物质的载体是染色体、线粒体和叶绿体

C.C3植物维管束鞘细胞与高等动物细胞在结构上的区别主要是前者有叶绿体、液泡和细胞壁,而后者有中心体

D.质粒、PEG、雌激素三种物质的化学本质依次是DNA、聚乙二醇和固醇

11.下列有关生物膜的叙述,错误的是

A.线粒体膜和叶绿体膜上的蛋白质分子是相同的B.内质网与高尔基体之间通过小泡相联系

C.生物膜主要由蛋白质分子和磷脂分子组成

D.细胞膜中的蛋白质分子和磷脂分子大都不是静止的

12.下列关于生物圈硫循环的叙述中,不恰当的是

A.大气中的SO2可来源于化石燃料的燃烧与火山爆发等

B.绿色植物能吸收大气中的SO2与土壤中的SO4-

C.在生物群落之间,硫元素以蛋白质等有机物形式传递

D.SO2是以主动运输的方式被绿色植物吸收的

13.右图示某真核细胞分裂过程中DNA含量变化,下列对该图解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AC段合成的蛋白质是在细胞核内完成的

B.该细胞中的细胞膜、核膜、内质网膜、高尔基体膜、线粒体膜、

叶绿体膜都是由单层膜构成

C.若该细胞是植物细胞,则在CD段该细胞中央将出现细胞板

D.若该细胞是动物细胞,则在CE段该细胞中有中心体

14.据右图所示,有关工具酶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限制性内切酶可以切断a处,DNA连接酶可以连接a处

B.DNA聚合酶可以连接a处C.解旋酶可以使b处解开

D.连接c处的酶可以为DNA连接酶

15.据报道,食管癌与长时期食用被亚硝胺污染的食物有关,

为了搞清它们的关系,下列方法正确的是

①利用实验动物进行长期的模拟观察 ②随机抽样调查吸烟和食用过热食物人群的发病率

③对患病高发区与低发区食物中的亚硝胺含量进行对比 ④在患者家系中调查并统计发病率

A.②③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16.如右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胰岛素可促进①④过程      B.只有②⑤不需要O2

C.所有乳酸通过血液循环到达肾脏,随尿排出体外D.引起肌肉酸疼的过程是②

17.小明用水蕴草进行实验,装置如下图中甲和乙,并定时记录试管顶端的气体量,下列各项中为本实验主要目的的是

A.水温对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  B.光照对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

C.水量对呼吸作用速率的影响  D.试管口径大小对呼吸作用速率的影响

18.右图为水果存放时,空气中的氧气浓度(y)与

水果释放出的CO2气体量(x)的关系曲线。根据图示,

你认为保存水果应该选择哪个状态下的氧气浓度最合适

A.A  B.B  C.C  D.D

19.糖蛋白普遍存在于细胞膜上,如果将细胞培养在含药品x的培养

基中,发现细胞无法制造糖蛋白的糖侧链,则此药品x可能作用

于蛋白质合成及运输过程中的哪一细胞器

A.核糖体 B.线粒体 C.中心体 D.内质网

20.含有完整的叶绿体却不进行光合作用全过程的细胞是

A.C3植物的叶肉细胞  B.C3植物的维管束鞘细胞

C.C4植物花环状外圈的细胞 D.C4植物花环状内圈的细胞

21.某生物的基因型为AaBB,通过下列技术可以分别将它转变为以下基因型的生物:

①AABB;②aB;③AaBBC;④AAaaBBBB。则以下排列正确的是

A.诱变育种、转基因技术、花药离体培养、细胞融合

B.杂交育种、花药离体培养、转基因技术、多倍体育种

C.花药离体培养、诱变育种、多倍体育种、转基因技术

D.多倍体育种、花药离体培养、诱变育种、转基因技术

22.下列生物新品种的培育与相关的育种原理搭配正确的一项是

A.无子番茄——染色体变异  B.抗虫棉——细胞工程

C.青霉素高产菌株——基因重组 D.太空椒——基因突变

23.假如科学家通过转基因技术,成功改造了某患血友病女性的造血干细胞,使其凝血功能恢复正常。如果她与正常男性结婚,则婚后所生子女的表现型为

A.儿子、女儿全部正常B.儿子、女儿中各一半正常

C.儿子全部有病,女儿全部正常D.儿子全部正常,女儿全部有病

24.2001年5月美国《科学》杂志刊登了一项“人的卵细胞可发育成囊胚”的报道,有人据此推测随着科学的发展,将来有可能培育出单倍体人。下列有关单倍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未经受精的卵细胞发育成的植物,一定是单倍体

B.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生物体,一定不是单倍体

C.生物的精子或卵细胞一定都是单倍体D.含有奇数染色体组的个体一定是单倍体

25.近几年来,随着一些新型抗生素的发明和应用,的确提高了临床效果。但是,也造成了一些负面效应。例如,有些长时间、大剂量服用“先锋霉素”的病人,就表现出了肚胀和消化不良的现象,而且面黄肌瘦,你认为主要原因是

A.人体消化腺的分泌功能被新型抗生素抑制B.人体小肠绒毛的吸收功能被新型抗生素抑制

C.新型抗生素改变了食物的化学结构D.新型抗生素破坏了人体肠道的微生物平衡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0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7小题,共50分。)

26.(⒋分)腊肉和腌白菜等是家庭中常见的一些腌制品,因其味道鲜美和保存时间长而出名。请联系生活实际,回答以下问题:

(1)腊肉和腌白菜等为何能保存较长时间而不易腐败?

(2)由于一定的原因,腊肉的表面长满了“毛”,经研究发现,这些“毛”属于生物,则这些生物的新陈代谢类型最有可能是?

(3)有些家庭为了经济,对已长“毛”的腊肉,经过晒太阳和用沸水泡等方法处理后继续食用。请问,此类方法是否科学,为什么?

(4)腌白菜味道鲜美,但最好是等其腌制成熟后再食用,切不可急

于求食,否则会影响人体健康。请联系实际,加以科学分析:

27.(6分)四川一男孩童童两年前意外走失,经过家人的努力,终于找到了童童。不幸的是,童童的父亲去年因车祸身亡,由于相隔两年,爷爷怀疑童童不是自己的亲孙子,于是要求某司法中心做亲子鉴定。司法中心接到老人家的请求后,感到非常棘手,但后来专家还是根据童童的性别,想到了一个好办法,解决了这个问题。

(1)请问专家想到的是什么办法?请预测结果并解释这种方法的原理。

方法:                                       

                                              

结果:                                       

                                          

原理:                                       

                                          

(2)如果童童是个女孩,可以用这种方法鉴定吗?               

(3)除了这种方法,做亲子鉴定时还可以用到哪些方法?请举2例。

                                         

28.(5分)右图表示某细菌生长过程中,在X点将该细菌移入与先前营养条件不同的环境后,细胞数、RNA、DNA和蛋白质的相对数量的变化情况(A、B、C、D)。请据图分析回答:

(1)在图中所示X点前,细菌生长处于    期,判断的依据

                            

(2)XY之间相当于细菌生长的     期,该时期细菌大量

合成       代谢产物。

(3)若C曲线表示DNA的数量变化情况,则细胞数、RNA、蛋白

质分别对应图中的       曲线(填字母)。 

29.(6分)已知鸡的成红细胞合成β珠蛋白,胰岛细胞合成胰岛素,

用编码上述两种蛋白质的基因作探针,分别对两种细胞中提取的总DNA片段进行杂交,结果显示为实验一;分别对两种细胞中提取的总RNA片段进行杂交,结果显示为实验二:

注:+为阳性结果;一为阴性结果

(1)实验一结果表明:                                       

                                        

实验二结果表明:                                       

                                          

(2)试分析成红细胞合成β珠蛋白而不合成胰岛素的原因是                                       

                                          

(3)在实验二的DNA探针杂交实验中碱基配对的原则是                                       

(4)试判断合成蛋白质的遗传密码是否在探针上,并说明理由:                                       

                                          

30.(10分)根据人体调节产热的主要途径示意图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中TRF是      激素,TSH是        激素。

TSH只能作为甲状腺细胞的信号,与甲状腺细胞膜上具有特定的(物质)有关。

(2)垂体还能分泌      激素,与A在调节机体正常生长发育方面表现为   作用。

(3)某患者体温调节能力下降,甚至丧失,最可能受损的部位是图中的           

(4)寒冷环境中A和B激素在血液中的含量       。作用

于骨骼肌和其他组织后,A激素促进产热的原理是         

                               

(5)常温下,当血液中A有增加趋势时,TRF和TSH的分泌量将

       ,这种调节属于        调节。

31.(8分)科学研究表明,环境因素会影响到植物体内有机物的运输。为了研究温度对植物体内有机物运输的影响,有人设计,在不同组合的气温与土温条件下,用14CO2饲喂甘蔗叶片,经过12h光合作用后,测定饲喂叶、饲喂叶以上的植株部分、饲喂叶以下的叶和茎秆、根部中含14C的光合产物分布情况,结果如下图所示。请据此回答:

(1)在实验中起对照作用的是     组.

(2)本实验采用含有14C的二氧化碳来追踪光合作用中的碳原子的转移途径,这种研究方法称为          

二氧化碳的碳原子在甘蔗体内的转移途径是二氧化碳→                

(3)以上实验,可得什么结论?                                                                      

                                                  

32.(11分)某生物兴趣小组开展探究实验,课题是:“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与时间的变化关系”。

实验材料、用具:

菌种和无菌培养液、试管、血球计数板(2 mm×2 mm方格)、滴管、显微镜等。

酵母菌的显微计数方法:

①血球计数板:是带有微小方格刻度的玻璃片,用于在显微镜下对微生物的计数。 ②将含有酵母菌的培养液滴在计数板上,计算一个小方格内的酵母菌数量,再以此为根据,估算试管中的酵

母菌总数。连续观察7d,并记录每天的数值。 

根据以上叙述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所学知识,该课题的实验假设是:开始一段时间酵母菌呈“J”型增长,随着时间的推移,                          ,酵母菌呈“S”型增长。

(2)本实验没有设置对照实验,原因是                 。该实验是否需要重复实验?    ,试解释原因                         

(3)在吸取培养液计数前,要轻轻振荡几次试管,原因是          。如果一个小方格内酵母菌过多,难以数清,应当采取的措施是                

(4)请你设计表格处理实验数据。

(5)在该实验的基础上,根据你对影响酵母菌种群生长的因素的推测,进一步确定一个探究实验的课题:                                     

(七)

1.D 2.A 3.D 4.A 5.B 8.C 7.C 8.B 9.C 10.B l1.A 12.D13.D 14.D15.B 16.A 17.A 18.B 19.D 20.C 21.B 22.D 23.C24.A 25.D       

26.(1)主要在于腌制腊肉和白菜所用的腌制液是高浓度的溶液(如高浓度的NaCl溶液),在腌制的过程中,使和动植物一起生活的微生物,因大量失水而失活,所以使得腌制物能较长时间保存而不易腐败 (2)异养厌氧型

(3)不科学,虽然利用紫外线照射和高温的方法能起到一定的杀菌作用,但有些微生物耐受能力很强,并不能一下子就将其杀死,同时,其产生的某些代谢产物在此类情况下也不易失活 (4)未腌制成熟的白菜当中,亚硝酸盐等致癌物质的含虽很高,食用后可能会导致人体的细胞癌变,从而影响人体健康    

27.(1)方法:“ Y染色体鉴定法”。即:取童童和王老汉的Y染色体,从各自的Y染色体的DNA中选取几个基因位点,进行对比 结果:如果选取的基因位点中,有不相同的,则说明两者无血缘关系;如果选取的基因位点中,没有不同的,则说明两者有血缘关系 原理:童童的Y染色体来自其父亲,童童父亲的Y染色体来自童童爷爷的Y染色体,虽然童童的父亲已死亡,但只要将童童的Y染色体与其爷爷的进行比较,就可以知道他们之间是否有血缘关系 (2)不可以 (3)DNA鉴定法,血型鉴定法

28.(1)对数;细菌的相对数量不断增加 (2)调整;初级 (3)D、A、B(提示:本题综合了微生物的生长、代谢产物以及细胞分裂等知识,要求在分析曲线走势及其变化的顺序后,分析判断有关时期、曲线对应的指标项以及代谢产物的类型等。准确把握各时期的量变特征和代谢产物概念是解题的关键。在X点之前,由于细菌数量仍在等速率直线上升,故为对数期;XY段是进入新环境的调整期,为细胞分裂作各种准备,RNA、蛋白质、DNA等初级代谢产物依次开始增加,继而细胞分裂。Y点后的曲线斜率明显增加,说明新环境更加优越。)

29.(1)成红细胞和胰岛细胞分别都含有β珠蛋白基因和胰岛素基因;成红细胞内合成了β珠蛋白的mRNA而没有合成胰岛素的mRNA (2)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3)A—U、G一C、C—G、T—A (4)不在。因为控制合成蛋白质的遗传密码是mRNA,而探针是一段DNA(提示:这里所使用的探针实质上是与某基因能进行碱基互补配对的一段DNA,只要细胞内含有某种基因,该探针即能与之发生碱基配对而形成杂交DNA片段。这样的探针当然也能与由这种基因转录出的RNA进行碱基互补配对形成杂交片段。)

30.(1)促甲状腺激素释放;促甲状腺;糖蛋白 (2)生长;协同 (3)下丘脑

(4)上升:促进新陈代谢,加速体内物质的氧化分解,从而增加产热量(5)减少;反馈 

31.(1)A (2)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C4;C3;(CH2O) (3)土温较高,且高于气温,植物体向根部运输有机物较多;反之,则向顶端运输有机物质较多(提示:本题分析问题的关键在于将三组对比化简为两两对照?找到单一变量,逐一分析。其中A与B土温相同,通过分析可以得出不同气温条件下,14C的光合产物分布情况;对比A与C,气温相同,通过分析又可以得出不同土温条件下,l4C的光合产物分布情况,显然A组在此实验中为对照组。)

32.(1)环境中资源和空间逐渐变得有限 (2)该实验在时间上形成前后自身对照;需要;为了提高实验数据的谁确挂性(3)使酵母菌分布均匀;增大稀释倍数

(5)酵母菌的种群数量与营养物质(代谢废物或pH或溶氧量等)的变化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