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生物试卷 - 高中三年级生物试题 - 正文*

高考二轮复习生物课时测试4

2014-5-11 0:36:35下载本试卷

高考二轮复习生物课时测试

测试卷(四)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细胞的生物膜系统,说法错误的是     

A.它是指一个细胞所有具磷脂双分子层特征的结构

B.它维系了一个细胞中各部分结构与功能的系统性

C.它的各个组成部分都具有不尽相同的流动性和选择透过性

D.它使细胞内所有酶都被固定化,保证了代谢反应的有序进行

2.为了检测激素对植物生命活动的影响,用六盆相同植物幼苗做实验,先测其重量,然后喷洒一定浓度的生长素。让植物在理想环境中生活4周后,再次测其重量。作为本实验的适宜对照组的应是    

A.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喷洒同种植物

B.2周后,将三盆植物的生长素洗去

C.向同种植物的幼苗喷洒生长素,并置于黑喑处4周

D.种植另外六盆植物幼苗,相同条件下培养,只喷洒蒸馏水

3.某一种细菌的变异菌不需要从环境中摄取现成的亮氨酸就能生长,此菌株对链霉素敏感。要想筛选出该变异菌株,选用的培养基类型是  

A.加亮氨酸,不加链霉素   B.不加亮氨酸,加链霉素

C.加亮氨酸,加链霉素    D.不加亮氡酸,不加链霉素

4.某研究所对一条河流生态系统进行了几年的跟踪调查,发现某种鱼迁入此生态系统后的种群数量增长率随时间的变化如右图曲线所示。则在tl时该种群的年龄组成类型和根据此图判断下列图中能反映鱼种群数量变化的曲线分别是  

A.衰退型和①    B.增长型和②  C.衰退型和③    D.增长型和④

5.动物A和B生活在同一环境中,现将它们置于某一相对独立的环境并通过实验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如图表示A、B在120d(d表示天)内的种群变化。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A作为被捕食者,营养级较低,所含总能量多且个体一般较小,故总个体数较多

B.B的突然增加,A会由于被大量捕食而减少,而B由于缺乏食物也会减少

C.物种B在第7d时比在第90d时能量传递效率高

D.在实验条件下两者分别在116d和120d后死亡,这种情况在自然条件下也是如此

二.非选择题

30.完成下列试题

(一)科学家将大鼠的生长激素基因与小白鼠的MT启动基因组成重组DNA分子,运用显微注射技术将这一重组DNA分子注射到小白鼠的受精卵中,再把此受精卵移植到雌鼠体内借腹怀胎,生出的小白鼠体内带有大鼠的生长激素基因,故比其他的小白鼠个头要大得多,人们将其称为超级鼠。请根据以上资料分析回答:       

(1)将大鼠的生长激素基因与小白鼠的MT启动基因组成重组DNA分子时,需要的工具酶有

              ;小白鼠的MT启动基因充当的是        

(2)与大肠杆菌细胞的基因相比,大鼠生长激素基因编码区的主要特点是         

              。

(3)请你给出两种获取大鼠生长激素基因的常用方法:

                                      

                                     

(4)若大鼠生长激素基因的一个碱基对发生了置换但此基因的表达正常,请对此作出两种合理的解释:

                                    

                                     

(二)下图为光合作用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各题:

(1)在光合作用过程中,NADPH和ATP是在叶绿体的形成的,请写出NADP+转化为NADPH的反应式:

                     

(2)光合作用的实质是CO2被氢还原形成有机物,氢的供体是     

(3)倘若进行这个过程的是C4植物,那么B过程发生在         的叶绿体中。

31.完成下列试题

(一)下图示在三个密闭装置中培养某种细菌的实验,在控制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分析培养液中淀粉酶的活性。请回答有关问题:

(1)所培养的细菌属于    

      的代谢类型。

(2)在该细菌酶合成的调节中,淀粉酶属于     酶,合成此酶需要的特殊细胞内、外条件分别是          

(3)经过诱变处理,在无淀粉条件下培养该菌,也从培养液中检测出了高活性淀粉酶,将诱变后得到的菌悬液适当稀释后,转接于同时含有葡萄糖和淀粉作碳源的固体培养基上培养,得到若干菌落后用碘液作显色处理,看到如下图所示情况,这说明        菌落是突变菌,

突变率约    %。此变异应该发生在控制淀粉酶合成的_____结构的(填“编码区”或“非编码区”)。

(二)CCTV-2于2005年4月7日报道,卫生部4月6日发布了《苏丹红危险性报告评估》,报道中提到苏丹红是一种人工色素(工业染料),它在人体内代谢生成相应的胺类。科研人员以小鼠为实验材料,用“动物细胞培养技术”对其毒害性进行了检测。请回答

(1)用过程②检测有毒物质毒性的指标是                      

(2)请完善检测苏丹红毒性的实验。

主要实验步骤:

第一步,取大小相同的六只培养瓶依次编号为1~6,分别加入等量相同的培养液和小鼠细胞;

第二步:                                    

                                        

第三步:                                   

结果如下表:

结论:                                    

参考答案:

1.D  2.D  3.D  4.B 5.D

30.(一)(1)限制性内切酶和DNA连接酶;运载体 (2)间隔的、不连续的 (3)①以生长激素基因转录成的mRNA为模板,反转录成互补的单链DNA,再合成双链DNA;②根据生长激素的氨基酸序列,推测其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以单脱氧核苷酸为原料合成目的基因 (4)①置换发生在内含子中;②置换发生后形成的密码子与原密码子对应的是同一种氨基酸

(二)30.(1)基粒上;             (2)H2O (3)维管束鞘细胞

31.(一)(1)异养厌氧 (2)诱导;淀粉酶基因;只有淀粉作碳源 (3)周围不显蓝色的;11. 8;基因;非编码区

(二)(1)变异细胞占全部培养细胞的百分数 (2)第二步,向1号培养瓶中加入适量水,向2~6号培养瓶中加入等量不同浓度的苏丹红添加剂;笫三步,培养一段时间后,取样制成临时制片,观察记录变异细胞的数目;结论:低浓度的苏丹红毒性很小,100 mg·Lˉ1以上毒性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