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二轮复习生物课时测试
测试卷(十三)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功能及分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参与暗反应的酶分布在叶绿体的囊状结构薄膜上
B.淋巴细胞识别各种抗原与淋巴细胞膜表面的糖被密切相关
C.癌细胞容易分散和转移是由予癌细胞膜上糖蛋白等物质减少的缘故
D.外胚层形成不同组织和器官离不开细胞分化
2.正常成年人食用过多的高蛋白食物后,人体细胞所进行的下列代谢活动中,一般不会显著增强的是 ( )
A.合成组织蛋白质 B.脱氨基作用 C.合成糖类和脂肪 D.氨基转变成尿素
3.为了探究植物呼吸强度的变化规律,研究者在遮光状态下,测得了相同的新鲜菠菜叶在不同温度和02含量条件下的CO2释放量,结果如下表(表中数据为相对值)。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
A.根据变化规律,表中10℃、1.0%条件下的数据很可能是错误的
B.温度为3℃、O2含量为3.0%是贮藏菠菜叶的最佳环境条件组合
C.O2含量从20.0%升至40.0%时。O2含量限制了呼吸强度的继续升高
D.在20℃条件下,O2含量从0.1%升高到3.0%的过程中,细胞无氧呼吸逐渐减弱
4.下列关于微生物代谢及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微生物合成的激素属于次级代谢产物,与自身代谢的调节基本无关
B.组成酶的合成受基因的控制,而诱导酶的合成还要受环境的制约
C.处于对数期的细菌代谢旺盛,而大量积累代谢产物的时期是稳定期
D.酶活性的调节机制是通过代谢产物致使酶的结构发生不可逆性变化来实现
5.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可使大肠杆菌生产人的胰岛索。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人和大肠杆菌在合成胰岛素时,转录和翻译的场所是相同的
B.DNA连接酶能把两个黏性末端经碱基互补配对后留下的缝隙“缝合”
C.通过检测,大肠杆菌中没有胰岛素产生则可判断重组质粒未导入受体菌
D.人和大肠杆菌在合成胰岛素时,用于转录的模板链是相同的
二.非选择题
30.(21分)小鼠的皮毛颜色由位于不同对的常染色体上的两对基因(A、a和R、r)控制,共有四种表现型(见下右图)。下左图是小鼠的一个遗传系谱,请分析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Ⅱ4的基因型是 ,Ⅲ1的基因型为AaRr的概率为 。
(2)如果Ⅲ3与Ⅲ6杂交,产下灰色雌鼠的概率为 。
(3)Ⅲ7的基因型是 ,若欲进一步确定其基因型,最好让Ⅲ7与Ⅲ代中 号个体杂交。请用遗传图解及文字加以说明。
(4)偶然发现一只雄鼠患有某种遗传病,该遗传病由显性基因B控制。但其双亲都未携带该致病基因,则该致病基因来源于 。欲确定该致病基因B的位置,让这只雄鼠与正常雌鼠杂交,得到足够多的F1代个体。
①如果F1代雌鼠全都患病,而雄鼠全部正常,则基因B位于 染色体上。
②如果F1代雌鼠和雄鼠全部正常,则基因B可能位于 。
31.(21分)生物课外活动小组对某地区一定区域内的部分植物的种群密度进行了连续五年的调查,结果如下表所示(单位:株/m2)。 (1)在对植物种群密度进行取样调查时,常采用
法。某同学调查狗尾草种群密度时,随机选择了
(2)一个物种的 及迁入和迁出是决定种群密度和种群大小的重要因素。
(3)据调查发现,在2000年前当地并无豚草分布。以上数据表明,豚草在2002∽2006年间其种群数量呈 型曲线增长,这样增长的原因可能包括气候适宜、空间条件充裕、及 等。
(4)调查结果表明:豚草存在着明显的生存优势,对于豚草的这种生存优势的形成原因,有人认为可能是由于豚草根部分泌的某种物质抑制了龙葵等植物的生长。请你利用下列给出的材料及用具,设计实验探究这一假设。写出第四步及以后的实验步骤,预期实验结果并分析得出实验结论。
材料及用具:完全营养液、蒸馏水、龙葵、豚草、锥形瓶、量筒、滴管等。
方法步骤:
第一步:取一洁净的锥形瓶,编号为甲,加入适量的完全营养液,取长势较好的豚草植株种植予瓶中。
第二步:将甲瓶放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问后,全部取出其中的豚草植株。甲瓶中的培养液保存备用。
第三步:另取两只洁净的锥形瓶,编号为乙、丙,分别加入适量且等量的完全营养液。
结果预期及结论:
参考答案:
1---5 A A C D B
30.(21分)
(1)Aarr(1分) 2/3(2分) (2)1/8 (2分) (3)AARr或AaRr(2分) 2 (2分)
若子代小鼠中出现黑色、白色,则Ⅲ7的基因型为AaRr。(1分)若子代小鼠中始终不出现黑色、白色,Ⅲ7的基因型为AARr。(1分)(4)基因突变 (2分) ①X (2分) ④细胞质或体细胞(2分)
31.(21分)(1) 样方 (2分) 5.4 (2分) (2) 出生率和死亡率(2分) (3) J (2分)没有天地 (2分’(4)第四步:取长势相同的龙葵植株随机均分为两组,并分别种植于乙、丙两锥形瓶中。(1分)乙瓶中加入一定量的甲瓶中培养过豚草的培养液,向丙瓶巾加入与之等量的适当稀释的完全培养液(完全培养液本次暂不扣分)。(2分) 第五步:将乙、丙两锥形瓶共同放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问,观察并比较乙、丙两瓶幼苗的长势。
结果预期及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