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生物试卷 - 高中三年级生物试题 - 正文*

高考二轮复习生物课时测试15

2014-5-11 0:36:36下载本试卷

高考二轮复习生物课时测试(十五)

一.选择题

1.下面是反映人与环境关系的三种模式图,请分析下列对“环境容量”的理解错误的是

①环境容量是指生态系统对人口的承载能力

②随着生产的发展,环境容量在不断加大

③人类可以局部地改造环境,从而使人口数量超越环境容量

④生物圈的稳态是人类生存的前提和人类改造自然的基础

A.②③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干细胞是一种尚未充分分化的未成熟细胞,它具有再生各种组织、器官的潜能,医学家们正尝试利用干细胞治疗一些顽疾,用骨髓移植法有效治疗白血病便是成功的例证。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利用干细胞治疗某些顽疾,是因为干细胞具有再生各种组织、器官的潜能

B.造血干细胞在骨髓中可分化出B细胞和T细胞

C.骨髓移植时必须是供者与受者的主要HLA有一半以上相同

D.异体骨髓移植成功后,康复者的血型有可能发生改变但不会遗传

3.对于生物激素调节及其应用方面的有关说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①切除动物的甲状腺后,会使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增加

②切除雌鼠的垂体,会使哺乳期雌鼠的乳汁分泌减少

③向受粉受阻的大豆喷洒一定浓度的生长素,这样能避免大豆减产

④激素间的协同作用对动物体有利,激素间的拮抗作用对动物体有害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③④

4.经化学分析后推断某物质不含有任何矿质元素,则该物质可能是(  )

    A.叶肉细胞中能吸收并转化光能的物质 B.新陈代谢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物质

    C.唯一能够降低血糖含量的激素      D.人体主要能源物质的代谢终产物

5.下列关于细胞分裂与生物遗传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原核细胞不进行减数分裂,它的遗传不遵循孟德尔的遗传定律

    B.基因的分离、自由组合定律,可以在配子形成过程中同时起作用

    C.用秋水仙素处理大肠杆菌,可使其染色体加倍

    D.进行减数分裂的动物细胞,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发生在初级精(卵)母细胞中

二.非选择题

30.完成下列试题

(一)下图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图中“→”表示碳的流动方向。请回答:

(1)写出图中含有四个营养级的食物链               (用字母和箭头表示)。

(2)在物质循环的过程中,同时伴随着         。若生产者有10000kg,按能量最大传递效率计算,位于第四营养级的生物可增重     kg。

(3)据测定,生产者在黑暗中每小时释放出44mg的CO2,而在光照充足的条件下,每小时释放出64mg的O2,经过10小时可积累葡萄糖     mg。

(4)分析A→D和E→B过程中碳流动形式的不同点                  

                   

(5)若由于某种原因,E种群数量大量减少,B和F种群数量随即发生的变化是      

(6)人类大量开采并燃烧由古代动植物遗体变成的煤和石油,使地层中经过千百万年积存的碳元素在短期内释放,对环境产生的影响主要是          

(二)为了探究植物体呼吸强度的变化规律,研究人员在不同的温度和空气不同的氧含量下,测定了一定大小的新鲜菠菜叶的二氧化碳释放量(表中为相对值),其数据如下表所示。请据其分析回答:

CO2   O2


温度 

0.1%

1.0%

3.0%

10.0%

20.0%

40.0%

3℃

6.2

3.6

1.2

4.4

5.4

5.3

10℃

31.2

53.7

5.9

21.5

33.6

32.6

20℃

46.4

35.2

6.4

38.9

65.5

67.2

30℃

59.8

21.4

8.8

56.6

100

102

40℃

48.2

17.3

7.1

42.4

74.2

73.5

(1)为了能使实验数据真实地反映呼吸强度的变化,在实验环境条件上应特别注意的是什么?为什么?

(2)研究人员在对数据分析时,发现在温度、氧含量分别为        的条件下所测数据最可能是错误的。

(3)图中数据反映出当氧含量从20%上升到40%时,植物的呼吸强度一般        

             。其原因                       

(4)就图中数据分析,蔬菜长期贮藏的最佳环境控制条件是              

此条件下植物细胞内二氧化碳的产生场所是              

31.完成下列试题

(一)下图甲、乙分别表示我国医学工作者自主研制SARS灭活疫苗过程中,某志愿者接种疫苗后两周内体温和抗体浓度的变化。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注射疫苗后,志愿者出现轻度发热现象,调节机体产热的激素主要有         ,维持体温恒定的调节方式是       调节。

(2)若该志愿者注射疫苗后的第15天感染SARS病毒,请在乙图中画出其体内抗体变化曲线。此时抗体迅速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用箭头和文字表示)

(3)研究发现,SARS病毒的增殖需要逆转录酶,说明SARS病毒的遗传物质是      ;从遗传物质分析,研制SARS疫苗困难的主要原因是                 

                             

(4)将病毒灭活后,除可作疫苗用于免疫预防外,还可在细胞工程中用于         

(二)

(1)在含四种游离的脱氧核苷酸、酶和ATP的条件下,分别以不同生物的DNA为模板,合成新的DNA。问:

①分别以不同生物的DNA为模板合成的各个新DNA之间,(A+C):(T+G)的比值是否相同?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分别以不同生物的DNA为模板合成的各个新DNA之间存在着差异,这些差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在一个新合成的DNA中,(A十T):(C十G)的比值,是否与它的模板DNA任一单链的相同?___   __

(2)已知某人一部分体细胞的细胞核中的一个DNA分子上的一个碱基对(A—T)发生了替换,但这些细胞的表现仍然一切正常,请从分子水平对此作出三种合理的解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A  2.B  3.D  4.D  5.C

30.(一)⑴D→F→E→B ⑵能量流动 80  ⑶600 ⑷A→D是以CO2形式,E→B是以含碳有机物形式 ⑸B大量减少,F增多  ⑹产生温室效应(或CO2增多)

(二)(1)遮光处于黑暗状态;防止叶片进行光合作用干扰呼吸强度的测定

(2)10℃、1.0% (3)保持相对稳定 酶的数量限制(或线粒体数量限制)

(4)温度、氧含量分别为3℃、3.0%  细胞质基质、线粒体(答一个不得分)

31.(一)(1)甲状腺激素 肾上腺素 神经——体液

(2)如图   记忆细胞→效应B细胞→抗体(3)RNA RNA结构不稳定,变异频率高  (4)诱导动物细胞融合

(二)(1)①相同。因为所有DNA双链中,A与T的数目相同,C与G的数目相同 ②碱基的数目、比例和排列顺序不同  ③相同  (2)替换后所形成的密码子与原密码子决定的是同一氨基酸;替换发生在隐性基因中;替换发生在非编码区中;替换发生在内含子中;该基因在这些细胞中无需表达(或其它合理解释)(3分写出三条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