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第二学期五月联考试题
理科综合试题卷
说明:1.考试时间为150分钟,卷面满分为300分
2.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量:H:
第I卷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3小题,每题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应用生物技术获得的成果中,依据基因重组进行的是
①1993年,以我国科学家侯云德院士为首的科研人员,成功地研制出我国第一个基因
工程药品干扰素
②1996年7月,世界上第一只克隆羊“多利”在英国诞生
③把抗癌细胞的单克隆抗体跟放射性同位素等相结合,制成“生物导弹”注入患者体内,能在原位杀死癌细胞
④以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为首的科研人员培育出超级杂交水稻
⑤杂交小麦之父——鲍文奎教授培育出适于高寒地区种植的小黑麦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①④⑤
2.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个健康的人一次摄入较多的食盐后,其尿中的Na+不会明显增多
B.人在寒冷环境中,肾上腺素分泌加强,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弱
C.严重糖尿病人发病期间的尿液,能使班氏试剂产生紫色沉淀
D.同一种抗原再次进人机体时,机体能迅速产生大量的特异性抗体
3.在生长激素基因的表达过程中,细胞内伴随发生的变化,最可能是下图中的
4.下列有关生物新陈代谢的叙述,错误的是
A.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植物细胞,一定能进行呼吸作用
B.给患肠胃炎引起腹泻的人补充生理盐水,首要目的是提供营养
C.将鲜奶制成酸奶时,密封盛鲜奶的容器主要是防止空气进入容器
D.人在体育锻炼中,消耗的能量主要来自于葡萄糖
5.生态入侵是指由于人类有意或无意地把某种生物带入宜于它栖息和繁衍的地区,种群不断
扩大,分布区域稳定扩展的现象。例如,紫茎泽兰原产于墨西哥,解放前由缅甸、越南进入我
国云南,并由此扩展到广西、贵州等地,连接成片,成为当地的“害草”。紫茎泽兰的“入侵”
使这些地区
A.物种多样性增加 B.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趋于复杂
C.原有物种的生存受到威胁 D.遗传多样性增加
6.人类生活离不开化学知识,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大力开发可再生资源,可推广以乙醇汽油代替传统燃油技术
B.某些不合格建筑装饰材料,会缓慢释放甲醛、甲苯等有机物蒸气
C.食品加工消毒防腐常使用福尔马林
D.松花江水域的苯、硝基苯污染物可用活性炭吸附处理
7.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推理得出正确的结论是化学学习的方法之一。对下列实验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 ( )
现象 | 解释 | |
A | KI淀粉溶液中通入Cl2,溶液变蓝 | Cl2能与淀粉发生显色反应 |
B | 浓HNO3在光照条件下变黄 | 浓HNO3不稳定,生成红棕色气体NO2能溶于浓硝酸 |
C | 某溶液中加入硝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 说明该溶液中含有SO42- |
D | 铜片放入浓硫酸中,无明显变化 | 说明铜在冷的浓硫酸中发生钝化 |
8.去年韩国首尔大学科学家将水置于一个足够强的电场中,在
A.在电场作用下,水分子间更易形成氢键,因而可以制得“暖冰
B.水分子中的3个原子位于同一条直线上
C.暖冰中各原子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
D.水凝固形成
9.在一定温度下,向一个
A.2min B.4min C.6min D.12min
10.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锌跟稀硫酸反应的制取氢气,加入少量硫酸铜溶液能加快反应速率
②镀层破损后,白铁(镀锌的铁)比马口铁(镀锡的铁)铁更易被腐蚀
③电镀时,应把待镀件置于电解槽的阴极
④用电解法精炼精铜时,粗铜作阳极,纯铜作阴极
⑤钢铁吸氧腐蚀时的正极反应式为2H2O+O2-4e-=4OH-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③④⑤ D.②④⑤
11.下列各组物质混合后有气体生成,最终又有白色沉淀产生的是 ( )
A.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和氯化铝溶液 B.少量电石和过量碳酸氢钠溶液
C.钠和硫酸铜溶液 D.过氧化钠和少量氯化亚铁溶液
1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同一主族的元素,原子半径越大,其单质的熔点越高
|
C.晶体熔化时,化学键不一定发生断裂
D.将pH=2,体积相同的盐酸和醋酸溶液均稀释100倍后,分别加入足量的相同颗粒大小的锌,产生H2的起始速率相同,醋酸放出的氢气多
13.已知反应:①Cl2+2KBr==2KCl+Br2 ②KClO3+6HCl==3Cl2↑+KCl+3H2O
③2KBrO3+Cl2==Br2+2KClO3。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上述三个反应都有单质生成,所以都属于置换反应
B.反应③中1mol Cl2反应时,氧化剂得电子的物质的量为5mol
C.反应②有3mol Cl2生成,则方程式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6mol
D.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KBrO3>KClO3>Cl2>Br2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
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如图所示,导热性能良好的气缸内用活塞封闭一定质量的空气,气缸固定不动,外界温度恒定。一条细线左端连接在活塞上,另一端跨过定滑轮后连接在一个小桶上,开始时活塞静止。现在不断向小桶中添加细沙,使活塞缓慢向右移动(活塞始终未被拉出气缸)。忽略气体分子间相互作用,则在活塞移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气缸内气体的分子平均动能变小 B.气缸内气体的压强变小
C.气缸内气体向外放出热量 D.气缸内气体从外界吸收热量
15.在下列现象中与原子核的变化有关的是( )
A.天然放射现象 B.光电效应 C.NaCl+AgNO3=AgCl+NaNO3 D.α粒子散射
16.两个相同的金属小球所带电量不同,小球间相距一定距离时有相互作用的库仑力。如果将它们相互接触一下,再放到原来的位置,则两金属小球之间库仑力的变化情况是( )
A.如果相互接触前库仑力是引力,则相互接触后库仑力仍是引力
B.如果相互接触前库仑力是引力,则相互接触后库仑力是斥力
C.如果相互接触前库仑力是斥力,则相互接触后库仑力一定减小
D.如果相互接触前库仑力是斥力,则相互接触后库仑力一定增大
17.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一列简谐横波在某时刻的波形图如图所示,其波速为
A.图示时刻质点b的速度正在增加
B.从图示时刻开始经过0.005s,质点b通过的路程小于
C.从图示时刻开始经过0.0025s,质点a恰好到达平衡位置
D.若增大波源的振幅,则波的传播速度也增大
18.如图所示,N为钨板,M为金属网,它们分别与电池的两极相连,各电池的电动势和极性已在图中标出,已知金属钨的逸出功为4.5eV。现分别用不同能量的光子照射钨板(各光子的能量在图上标出),那么下列各图中,光电子可能达到金属网的是( )
19.我国要发射的“嫦娥一号”探月卫星简化后的路线示意图如图所示。卫星由地球地面发射后,经过发射轨道进入停泊轨道,然后在停泊轨道经过调速后进入地月转移轨道,再次调速后进人工作轨道,卫星开始对月球进行探测。已知地球与月球的质量之比为a,卫星的停泊轨道与工作轨道的半径之比为b,卫星在停泊轨道和工作轨道上均可视为做匀速圆周运动,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卫星在停泊轨道和工作轨道运行的周期之比为
B.卫星在停泊轨道和工作轨道运行的速度之比为
C.卫星在停泊轨道运行的速度小于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
D.卫星从停泊轨道转移到地月转移轨道,卫星必须加速
20.光滑的水平桌面上有一静止的木块,一支枪以水平方向先后发射两颗质量相同、速度相
同的子弹均穿过木块,两个子弹分别从不同位置穿过木块时受到的阻力相同,忽略重力和空气
阻力的影响,那么两颗子弹先后穿过木块的过程中( )
A.两颗子弹损失的动能相同 B.木块每次增加的动能相同
C.因摩擦而产生的热量相同 D.木块每次移动的距离不同
21.如图所示,平行金属导轨与水平面间的倾角为θ,导轨电阻不计,与阻值为R的定值电阻
相连,匀强磁场垂直穿过导轨平面,磁感强度为B.有一质量为m长为l的导体棒从ab
位置获平行斜面的大小为v的初速向上运动,最远到达a /b /的位置,滑行的距离为s,导体棒
的电阻也为R,与导轨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 )
A.上滑过程中导体棒受到的最大安培力为B
B.上滑过程中安培力、滑动摩擦力和重力对导体棒做的总功为mv2/2.
C.上滑过程中电流做功发出的热量为mv2/2-mgs (sinθ+μcosθ).
D.上滑过程中导体棒损失的机械能为mv2/2-mgs sinθ.
第Ⅱ卷
22.(17分)
(1)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
①某同学用精度为0.
②该同学分别选用了四种不同材料制成且直径相同的实心摆球做实验,各次实验中测量的数据如下表。若每次实验都符合操作规范,测量长度和时间的技术水平都相同,则第 次实验中,根据测量数据计算出的结果最接近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值。
(2)实验室内有一量程为300mV、内阻在250~350 Ω范围内的电压表V,现要将其改装成量程为10 mA的电流表,并进行校准。为此,实验室提供了如下器材:
干电池E(电动势为1.5 V);电阻箱R(电阻调节范围为0—999 Ω);滑动变阻器R’(最大电阻值为10 Ω);电流表A(有1.5 mA、10 mA和100mA三个量程);开关S和导线。
①对电压表V改装时,必须知道电压表的内阻,某同学采用了图甲所示的电路测量电压表的内阻。在既不损坏仪器又能使测量精确度尽可能高的条件下,电路中电流表A应选用的量程是 。实验中,若闭合开关S,调节滑动变阻器后测得电压表的读数为270 mV,电流表A的读数为0.90 mA,则电压表的内阻Rv为 Ω(取三位有效数字)。
②将电压表V改装成量程为10 mA的电流表时,需要将电压表V和电阻箱R 联 (填“串”或“并”) ,并将电阻箱R接入电路的电阻调节到 Ω(取三位有效数字)。
③在对改装成的电流表进行校准时,把电流表A作为标准电流表,请你在图乙中画出对改装成的电流表进行校准的电路图(要求对改装成的电流表的每根刻度线都进行校准),图中各元件要用题中给出的符号或字母标注。
23.(16分)如图所示,水平桌面AB长L=
m=
到达B端时撤去拉力F,木块由于惯性冲上斜面,而后又沿斜面滑下,最后停在AB的中点.忽
略在连接处由于碰撞损失的能量,取g=
(1)木块与水平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µ ;
(2)木块沿斜面上升的最大高度h .
24.(19分)如图所示,在足够大的空间范围内,同时存在着竖直向上的匀强电场和垂直于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电场强度为E,磁感应强度为B.足够长的光滑斜面固定在水平面上,斜面倾角为30°.有一带电量为q的物体P静止于斜面顶端A用对斜面无挤压,若给物体P一瞬时冲量,使其获得水平方向的初速度向右抛出,同时另有一个不带电体Q从A处由静止开始沿斜面滑下(P,Q均可视为质点),一段时间后,物体P恰好与斜面上的物体Q相遇,且相遇时物体P的速度方向与其水平初速度方向的夹角为60°.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求:
⑴P,Q相遇所需的时间;
⑵物体P在斜面顶端受到瞬时冲量后获得的初速度的大小.
25.(20分) 如图所示,光滑的平行水平金属导轨MN、PQ相距l,在M点和P点间连接一个阻值为R的电阻,在两导轨间cdfe矩形区域内有垂直导轨平面竖直向上、宽为d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一质量为m、电阻为r、长度也刚好为l的导体棒ab垂直搁在导轨上,与磁场左边界相距d0。现用一个水平向右的力F拉棒ab,使它由静止开始运动,棒ab离开磁场前已做匀速直线运动,棒ab与导轨始终保持良好接触,导轨电阻不计,F随ab与初始位置的距离x变化的情况如图,F0已知。求:
(1)棒ab离开磁场右边界时的速度
(2)棒ab通过磁场区域的过程中整个回路所消耗的电能
(3)d0满足什么条件时,棒ab进入磁场后一直做匀速运动
![]() |
26.(15分)有A、B、C、D、E、F六种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位于不同的三个短周期, 其中B与A化合物的水溶液呈碱性, C与E可形成EC 2、EC 3化合物,在同周期元素中,D的原子半径最大,F的非金属性最强;请回答:
(1)写出A、C、E三种元素的名称
A. B、 D
(2)写出F的单质与EC 2在水溶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又已知EC 2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EC 3工业上进行这一反应的设备的名称是 ,反应条件 。
(3)用铂作电极电解由D、F形成化合物的饱和溶液时,检验阳极产物的实验方法为 ;电解一段时间后,将阳极产物和阴极溶液混合,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4)在101kPa时,1gB的气态氢化物在C单质中充分燃烧,生成一种液态化合物和另一种对环境无污染的稳定物质,放出18.6kJ的热量。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27.(13分)A、E、H是常见的单质;B、D、F是常
见的氧化物,其中D又是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
I的焰色反应呈黄色,D与 E在高温条件下能发生反
应。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1)C可能的化学式是 (填2种)
(2)E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A与G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4)8gB灼热后通入足量CO,将生成的气体通 入过量石灰水,生成沉淀
。
28. (共16分)氮化铝(AlN)是一种新型无机材料,广泛应用于集成电路生产领域。某氮化铝中含有碳或氧化铝杂质,现用图Ⅰ装置来进行实验,使氮化铝样品和NaOH溶液反应:AlN+NaOH+H2O=NaAlO2+NH3↑,根据反应中所生成氨气的体积来测定样品中的氮化铝的质量分数,并根据实验现象来确定杂质的成分(实验中导管体积忽略不计)。
(1)实验有关操作为:
a.往锥形瓶中放入适量的A1N样品
b.从分液漏斗往锥形瓶中加入过量的浓NaOH
c.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d.测定收集到水的体积
正确的操作顺序为 。
(2)广口瓶中的试剂x应选用 (填选项的编号)。A.汽油 B.酒精 C.植物油 D.CCl4.。
(3)广口瓶内的液体没有装满(上方留有少量空间),实验测得NH3,的体积将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4)实验结束后,若观察到锥形瓶中还有固体,则样品中含有的杂质是 。
(5)若实验中测得样品的质量为w g,氨气的体积为a mL(标况下),则样品中AIN的百分含量为 。
(6)有人改用图Ⅱ装置进行同样实验,通过测定烧杯中硫酸的增重来确定样品中AIN的质量分数。你认为是否可行? (填“可行”或“不可行”)。
原因是 ,改进的方法为 (若认为“可行”,此空格不需回答)。
29.(16分)(1)已知有机物分子中的一个碳原子上连有两个羟基时,易发生如下变化:
请根据下列转化关系图回答有关问题。
①写出结构简式:B ,C ,D 。
②A与NaOH的醇溶液共热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反应的反应类型的是下列选项中的 。
A取代反应 B消去反应 C水解反应 D酯化反应
(2)某烃的衍生物只含有C、H、O三种元素,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22,其中碳、氢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4:1.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该化合物的分子式为 ;
②写出符合上述分子式且含有苯环结构的所有同分异构体的结构间式(有几种写几种)
;
③在符合(2)条件的同分异构体中,其中一种能与热NaOH溶液反应,生成2种有机物,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0. (20分) 生产谷氨酸等食品添加剂离不开发酵工程。请就谷氨酸发酵回答下列问题。
(1)若从自然界分离得到的样品中含有谷氨酸棒状杆菌、圆褐固氮菌、肺炎支原体、酵母菌等,现欲筛选出酵母菌,则简便的方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测定谷氨酸棒状杆菌生长所需的最适pH,某同学设计了下列实验步骤。
一、配制适宜培养基,分装到5个锥形瓶中;用缓冲液分别调pH为4.0、4.5、5.0、5.5、6.0,分别标号Ⅰ、Ⅱ、Ⅲ、Ⅳ、Ⅴ;将每瓶培养基等量分装到3支试管中,加棉塞并包扎,每捆试管外挂上相应标签;在酒精灯上加热煮沸10min灭菌后冷却;
二、均在无菌条件下接种等量菌种;
三、
A.上述步骤中有3个明显科学性错误,请指出错误,并按顺序改正如下:
①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试列出实验结果的数据统计表格(含标题,4分)。
C.若按改正后的步骤实验,请将预期结果用曲线图表示走势(右图,2分)。
31.(22分)水稻是全球最重要的粮食作物,维持着世界半数以人口的生存。普通水稻为二
倍体,染色体数目为24条。我国在对水稻的育种和遗传研究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我国实践的水稻育种主要是杂交育种和方法A:将其花药接种在一定的培养基上获得幼苗B,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才能正常结实。
在水稻的遗传研究方面,我国率先完成了水稻基因组的测序工作。据报道,2002年我国科学
使水稻增产有很多途径,科学家梦想着水稻能够自生固氮或与根瘤菌共生,后一种途径难点就在于根瘤菌有很强的专一性,即使对于不同的豆科植物,也具有很强的专一性。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在荣获2004年感动中国年度人物时感言“在有生之年,我培育的水稻,茎杆长得象高粱,稻穗结得象扫帚,在炎热的夏天我和几个朋友坐在稻穗下乘凉……”。
读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袁隆平院士培育的杂交水稻从获得方式上看,它是一种__________生殖,这种生殖方式产生的后代具有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中提到的育种方法A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国科学家采用克隆步移法,完成了水稻第四号染色体序列上的基因组的精确测定。那么,对水稻基因组的测序共需测定____________条染色体的碱基序列。袁隆平院士为实现其梦想,在培育“超级水稻”的过程中,采用的生物工程技术主要是_______________,在此工程中经常使用的工具酶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践证明矿质元素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光合作用。下图示水稻叶片中氮、磷含量与光合作用速度的关系。
![]() ![]() | |||
![]() ![]() | |||
据图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氮元素被水稻吸收到体内后,可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化合物的合成(至少答出3种)。科学家梦想着水稻能够固氮,请你畅想一下,水稻能够自生固氮或能与根瘤菌共生,将给人类带来哪些方面的好处(答出两点即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表是袁隆平所做的三组杂交实验的统计数据(D和d表示株高的显、隐性基因,T和t表示水稻抗性的显、隐性基因)据表回答以下问题:
亲本组合 | 后代表现型和株数 | ||||
组别 | 表现型 | 高茎抗病 | 高茎易染病 | 矮茎抗病 | 矮茎易染病 |
甲 | 高茎抗病×矮茎抗病 | 627 | 203 | 617 | 212 |
乙 | 高茎抗病×高茎易染病 | 724 | 750 | 243 | 262 |
丙 | 高茎易染病×矮茎抗病 | 517 | 523 | 499 | 507 |
①上述两对性状中,显性形状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②最容易获得双隐性个体的杂交组合是________________,该组合的亲本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写出该组合的遗传图解(要求:写出子代的基因型、表现型及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