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生物试卷 - 高中三年级生物试题 - 正文*

高三生物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复习题

2014-5-11 0:36:36下载本试卷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一、基础知识

1.在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中,格里菲思从第四组实验的小鼠尸体上可以分离出    

    。格里菲思的结论是             。要弄清楚这种“转化因子”是什么物质,关键的实验设计思路是                。艾弗里从S型活细菌中提取了DNA、蛋白质等物质。然后将它们分别加入已培养了R型细菌的培养液中。结果发现               ,于是艾弗里的结论是               

2.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科学家分别用被35S或32P标记的T2噬菌体去感染未被标记的细菌,一段时间后,细菌裂解,在释放的大量T2噬菌体中,可以检测到        ,却不可以检测到         。这个实验结果说明了            

3.现代科学研究证明,遗传物质除了    以外还有    。所有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的遗传物质是    ,有的病毒遗传物质是    ,有的病毒的遗传物质是    。所以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二.课堂检测:

单项选择题:

1.若用DNA酶处理S型细菌,使之与活的R型细菌一起感染小鼠,结果或结论错误的是(  )  A.小鼠死亡         B.能证明DNA是否为遗传物质

  C.多糖不是遗传物质     D.能证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2.用噬菌体去感染体内含32P的细菌,在细菌解体后,含32P的应是(  ) 

  A.子代噬菌体DNA           B.子代噬苗体蛋白质外壳

  C.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      D.部分子代噬菌体DNA

3.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某细菌,释放出n个噬菌体,则含有放射性的噬菌体最多有多少个? (  ) A.1  B.2  C.n/2  D.n

4.噬菌体外壳的合成场所是  (  )

A.细菌的核糖体      B.噬菌体的核糖体    

C.噬菌体基质       D.细菌的核区

5.噬菌体外壳的合成原料直接来自于 (   )

  A.细菌    B.噬菌体    C.环境   D.原噬菌外壳的降解

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是核酸    B.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是DNA

C.除少数生命外,一切生物均含有核酸   D.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含蛋白质

7.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在培养有R型细菌的A、B、C、D四个试管,依次分别放人从S型活细菌中提取的DNA和DNA酶、蛋白质、多糖,经过培养,检查结果发现有R型细菌转化成S型活细菌的是  (  )

8.用32P标记噬菌体的DNA,用35S标记细菌的蛋白质,用这种噬菌体去侵染大肠杆菌,则新生的噬菌体可含有  (  )   A.32P  B.35S  C.32P和35S  D.二者皆无

9.猴、噬菌体、烟草花叶病毒中参与构成核酸的碱基种类数依次是  (  )

   A.4,4,5  B.5,4,4  C.4,5,4  D.5,4,5

10.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染色体是核酸的主要载体        B.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是染色体

C.细胞质中的核酸都是遗传物质      D.遗传物质要么是DNA,要么是RNA

11.某科学家做“噬茵体侵染细菌实验”时,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噬菌体和细菌的有关结构是  (  )

噬菌体

细菌

A

32S标记蛋白质

B

15N标记DNA

32P标记核酸和核苷酸

C

32P标记DNA

32S标记蛋白质氨基酸

D

15N标记DNA

32P标记蛋白质和核苷酸

12.在下列生物中,既以DAN作为遗传物质,又具有相同的代谢类型的一组生物是 (  )

A.人和蛔虫          B.硝化细菌和大肠杆菌    

C.噬菌体和烟草花叶病毒   D.乳酸菌和蛔虫

13.噬菌体侵染细菌过程中,具决定意义的步骤是  (  )

A.子代噬菌体的组装、释放 B.细菌提供条件,合成噬菌体DNA、蛋白质

C.亲代噬菌体DNA在细菌内多次复制 D.亲代噬菌体将DNA注入细菌细胞内

14.美国科学家普里辛纳因在研究朊病毒(仅含有致病毒蛋白因子)方面作出的卓越贡献而获得1997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下列关于朊病毒的判断正确的是  (  )

A.朊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   B.朊病毒与SARS病毒相似

C.朊病毒可能以毒蛋白质为模板增殖D.朊病毒依靠逆转录酶传递遗传信息

15.噬菌体侵染细菌后,在形成子代噬菌体时用来作模板的物质是

A.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                            B.细菌内的蛋白质

C.噬菌体的DNA分子                            D.细菌内的DNA分子

16.(2005年吉林省模拟题)为研究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详细过程,你认为如何选择同位素标记的方案

A.用14C3H培养噬菌体,再去侵染细菌

B.用18O和15N培养噬菌体,再去侵染细菌

C.将一组噬菌体用32P和35S标记

D.一组用32P标记DNA,另一组用35S标记蛋白质外壳

17.在“DNA粗提取与鉴定”实验中,将提取获得的含DNA的黏稠物(含有较多物质)分别作如下处理:

第一,放入0.14 mol/L的氯化钠溶液中,搅拌后过滤,得滤液A和黏稠物a;

第二,放入2 mol/L的氯化钠溶液中,搅拌后过滤,得滤液B和黏稠物b;

第三,放入冷却的95%的酒精溶液中,搅拌后过滤,得滤液C和黏稠物c。

以上过程获得的滤液和黏稠物质中,因含DNA少而可以丢弃的是

A.AbC         B.ABC             C.abc          D.abC

多项选择题:

18.下列真核细胞结构中,属于遗传物质载体的是       (   )

A.染色体  B.核糖体  C.线粒体  D.叶绿体

19.不能通过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实的是(  )

A.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B.DNA是遗传物质

C.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

D.在不含DNA的生物体内,RNA是该生物的遗传物质

非选择题:

20.右图中,烟草花叶病毒(TMV)与车前草病毒(HRV)的结构如 A、B,侵染作物叶片的症状如C、D。回答:

(1)用E去侵染叶片F时,在叶片F上所患病

的症状与      相同。

(2)F上的病毒,蛋白质外壳是以    为模板,以    为场所合成的。所需的氨基酸、酶和ATP均来自          

(3)子代噬菌体的各项特性都是由    决定的。

(4)本实验证明         

21.科学家将大肠杆菌的核糖体用15N标记,并把大肠杆菌放人含32p和35S的培养基中培养一段时间,然后由噬菌体侵染这种大肠杆菌。回答:

(1)与酵母菌相比,大肠杆菌最显著的区别是缺少          

(2)在侵染后的细菌体中,发现有32p标记的—种RNA,其碱基比率与噬菌体DNA的碱基比率相同,而不同于大肠  杆菌DNA的碱基比率,说明这种RNA是由       转录来的;在细菌体中只发现有15N 标记的核糖体,而在新合成的噬菌体蛋白质中含有32P 和35S,说明合成噬菌体的蛋白质过程是由大肠杆菌提供         

(3)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说明              

22.阅读下面材料,填写文中空白:

19世纪90年代初,俄国人种植的烟草得了一种奇怪的病——花叶病,它像瘟疫一样迅速蔓延,使农民烟草收入减少了一半以上。这件事引起了一位年轻的植物学家——傻国彼得堡科学院德米特里·伊凡诺夫斯基的注意。他在烟田里采了几片得病的烟叶,捣烂后调成浆液,再把这种浆液滴在健康的烟叶上,结果几天后,这些烟叶也得了同样的病。伊凡诺夫斯基因此得出结论:传染花叶病的元凶位于      这些元凶是不是一种      呢?伊凡诺夫斯基决定把上述浆液接种在几十种      里,希望它们成长增殖,结果没有成功,这说明花叶病的病原体不是……

接着伊凡诺夫斯基用双层滤纸过滤患花叶病烟草的浆液,并将这种浆液清在正常烟叶上,发现仍具有感染性,这说明这种病原体结构。后来,伊凡诺夫斯基选择了一种缝隙更小的,连任何细菌都不能通过的过滤器,并用上述滤液做同样的实验,仍得到同样的结论。这个现象说明存在两种可能:一种是         ,另一种是        

1898年,伊凡诺斯基设计了一个精巧实验:把病叶的浆液注射到第一株健康烟叶里,等这株烟草患病以后,再把它的叶子也做成浆液,并把它注射到第二株健康烟草的里。然后,又把第二株烟草的掖再注射给第三株……,这样一株一株地注射下去。结果显示:全部烟草都得了病,并且越是后面的比前面的发病更快更严重。由此得结论:烟草花叶病的病原体是一种            ,因为只有活着的生命体才能在烟草中继续      ,并使浆液的            增强。

现在,我们知道烟草花叶病的病原体是      ,其化学成分主要是      ,它与HIV(艾滋病毒)一样依靠      

酶进行增殖。

23.阅读下面材料,并填写文中空白:

Ⅰ.(1)1928年,英国微生物学家F.Griffith做了著名的肺炎双)S型:注射小白鼠。小白鼠死亡

(2)R型:注射小白鼠。小白鼠存活

(3)S型:65℃加热灭活,注射小白鼠,小白鼠存活

(4)R型+S型(65℃加热灭活):注射小白鼠。小白鼠死亡

那么综合上述系列实验,分析造成实验(4)结果的原因,可以作出几种假设:假设①:R型细菌使S型细菌复活;假设②:是  (填“R/S”)型细菌转变为另一类细菌。

Ⅱ.1944年,美国洛克菲勒研究所的O.Avery等改进了F.Gfiffith的实验:

(1)R型+适量S型细菌无细胞提取物:注射小白鼠。小白鼠死亡。由此可以否定上面的假设   (①/②);同时表明被杀死的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活性物质(即转化因子),它能使……,这种活性物质可能是         

若不考虑多糖,继续做下面的实验:

(2)R型+适量核酸酶降解S型细菌无细胞提取物:注射小白鼠。小白鼠存活。……

Ⅲ.如果实验Ⅱ就此终止,我们认为还不能得出合理结论,必须补充一个实验。请你补充该实验并预测实验的结果:                         

24.1944年O.Avery从光滑型(S型)肺炎双球菌中分别提取DNA、蛋白质和多糖等物质,并将上述每一种物质单独放入粗糙型(R型)肺炎双球菌的培养基中,结果发现只有DNA能使一部分粗糙型肺炎双球菌转化为光滑型。那么这种转化作用的原因是什么呢?请你设计实验证明之。

实验材料:粗糙型(R型)肺炎双球菌的培养基、小鼠、注射器等

⑴你的假设:                  

⑵设计实验步骤:

                      

                      

㈢观察、记录

⑶实验结果预测: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答案

1—5AABAA  6—10BACBC  11—15CDDCC  16—17DA  18ACD  19ACD

20.(1)D (2)E的RNA;F细胞的核糖体;F的细胞  (3)E的RNA (4)R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21.(1)核膜(成形的细胞核)  (2)噬菌体的DNA;原料和场所 (3)DNA是遗传物质

22.患病烟草的叶里;细菌;细菌培养基;很小,能通过滤纸;病原体很小,能通过细菌过滤器;病原体分泌致病毒素;微小生命体;繁殖;毒性;烟草花叶病毒;蛋白质和RNA;逆转录

23.Ⅰ.R Ⅱ.① 核酸(或核酸、蛋白质、多糖) Ⅲ.R型+适量蛋白酶降解S型细菌无细胞提取物:注射小白鼠。小白鼠死亡 DNA(核酸)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24.⑴转化作用的实质是外源(S型)DNA与受体细胞(R型)DNA之间的重组,使受体细胞获得了新的遗传信息 ⑵㈠提取S型DNA添加到接种有R型肺炎双球菌的培养基中培养;用DNA酶降解提取的S型DNA,添加到接种有R型肺炎双球菌的培养基中培养作对照;㈡将两种培养基中获得肺炎双球菌分别注入到小鼠体内 ⑶实验组中培养的肺炎双球菌能使小鼠患病以致死亡;对照组中培养的肺炎双球菌不能使小鼠患病死亡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答案

1—5AABAA  6—10BACBC  11—15CDDCC  16—17DA  18ACD  19ACD

20.(1)D (2)E的RNA;F细胞的核糖体;F的细胞  (3)E的RNA (4)R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21.(1)核膜(成形的细胞核)  (2)噬菌体的DNA;原料和场所 (3)DNA是遗传物质

22.患病烟草的叶里;细菌;细菌培养基;很小,能通过滤纸;病原体很小,能通过细菌过滤器;病原体分泌致病毒素;微小生命体;繁殖;毒性;烟草花叶病毒;蛋白质和RNA;逆转录

23.Ⅰ.R Ⅱ.① 核酸(或核酸、蛋白质、多糖) Ⅲ.R型+适量蛋白酶降解S型细菌无细胞提取物:注射小白鼠。小白鼠死亡 DNA(核酸)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24.⑴转化作用的实质是外源(S型)DNA与受体细胞(R型)DNA之间的重组,使受体细胞获得了新的遗传信息 ⑵㈠提取S型DNA添加到接种有R型肺炎双球菌的培养基中培养;用DNA酶降解提取的S型DNA,添加到接种有R型肺炎双球菌的培养基中培养作对照;㈡将两种培养基中获得肺炎双球菌分别注入到小鼠体内 ⑶实验组中培养的肺炎双球菌能使小鼠患病以致死亡;对照组中培养的肺炎双球菌不能使小鼠患病死亡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答案

1—5AABAA  6—10BACBC  11—15CDDCC  16—17DA  18ACD  19ACD

20.(1)D (2)E的RNA;F细胞的核糖体;F的细胞  (3)E的RNA (4)R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21.(1)核膜(成形的细胞核)  (2)噬菌体的DNA;原料和场所 (3)DNA是遗传物质

22.患病烟草的叶里;细菌;细菌培养基;很小,能通过滤纸;病原体很小,能通过细菌过滤器;病原体分泌致病毒素;微小生命体;繁殖;毒性;烟草花叶病毒;蛋白质和RNA;逆转录

23.Ⅰ.R Ⅱ.① 核酸(或核酸、蛋白质、多糖) Ⅲ.R型+适量蛋白酶降解S型细菌无细胞提取物:注射小白鼠。小白鼠死亡 DNA(核酸)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24.⑴转化作用的实质是外源(S型)DNA与受体细胞(R型)DNA之间的重组,使受体细胞获得了新的遗传信息 ⑵㈠提取S型DNA添加到接种有R型肺炎双球菌的培养基中培养;用DNA酶降解提取的S型DNA,添加到接种有R型肺炎双球菌的培养基中培养作对照;㈡将两种培养基中获得肺炎双球菌分别注入到小鼠体内 ⑶实验组中培养的肺炎双球菌能使小鼠患病以致死亡;对照组中培养的肺炎双球菌不能使小鼠患病死亡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答案

1—5AABAA  6—10BACBC  11—15CDDCC  16—17DA  18ACD  19ACD

20.(1)D (2)E的RNA;F细胞的核糖体;F的细胞  (3)E的RNA (4)R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21.(1)核膜(成形的细胞核)  (2)噬菌体的DNA;原料和场所 (3)DNA是遗传物质

22.患病烟草的叶里;细菌;细菌培养基;很小,能通过滤纸;病原体很小,能通过细菌过滤器;病原体分泌致病毒素;微小生命体;繁殖;毒性;烟草花叶病毒;蛋白质和RNA;逆转录

23.Ⅰ.R Ⅱ.① 核酸(或核酸、蛋白质、多糖) Ⅲ.R型+适量蛋白酶降解S型细菌无细胞提取物:注射小白鼠。小白鼠死亡 DNA(核酸)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24.⑴转化作用的实质是外源(S型)DNA与受体细胞(R型)DNA之间的重组,使受体细胞获得了新的遗传信息 ⑵㈠提取S型DNA添加到接种有R型肺炎双球菌的培养基中培养;用DNA酶降解提取的S型DNA,添加到接种有R型肺炎双球菌的培养基中培养作对照;㈡将两种培养基中获得肺炎双球菌分别注入到小鼠体内 ⑶实验组中培养的肺炎双球菌能使小鼠患病以致死亡;对照组中培养的肺炎双球菌不能使小鼠患病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