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上学期第二次联考试题
理科综合试卷
命题人:高中理科综合教研组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 )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30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同时认真阅读答题卷上的注意事项。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监考人员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H 1 C 12 O 16 S 32 Cl 35.5 Fe 56 Cu 64 Zn 65
第Ⅰ卷 (选择题 共126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3小题,每小题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与人体生命活动有关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甲状腺机能亢进的患者往往表现为食量大、身体消瘦、精神亢奋
B.花粉引起人体过敏反应,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加,会造成局部水肿
C.胰岛素是唯一能够降低血糖浓度的激素,而促进血糖浓度上升的激素不止一种
D.青霉素可用于“非典型性肺炎”的治疗,因为青霉素可抑制所有微生物的繁殖
2.以下有关生物学概念或原理的说法中有几项是正确的?
①豌豆和青蛙在由受精卵到发育成8个细胞的胚都经过了3次有丝分裂
②自养需氧型生物的细胞结构中可能没有叶绿体,但一定有线粒体
③跳水运动员在很短时间内要完成复杂的动作,仅仅是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来完成的
④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减半在减数第一次分裂中就已经完成
⑤发生“生物入侵”时,外来种的种群在初期可能呈“J”形增长
⑥使用某种农药来防治某种害虫,开始效果很显著,但长期使用以后,效果就越来越差。原因是农药诱发害虫产生了抗药性变异
A.两项 B.三项 C.四项 D.五项
3.甲植株(基因型Aa)的枝条嫁接到乙植株(基因型为aa)茎上形成了“新植株”。该“新
植株”自花传粉后又产生新植株,这两次新植株形成的生殖方式及其基因型分别是( )
A.都属于无性生殖,两次形成的新植株的基因型都是Aa
B.第一次形成“新植株”属于无性生殖,其基因型是Aa或aa;第二次形成新植株属
于有性生殖,其基因型有AA、Aa、aa
C.都属于有性生殖,两次形成的新植株的基因型都是AA、Aa、aa
D.第一次形成“新植株”属于无性生殖,其基因型是Aa;第二次形成新植株属于有性生殖,其基因型有AA、Aa、aa
4.关于微生物代谢的调节,正确的是( )
A.只有环境中存在某种物质时,微生物才能合成分解此物质的组成酶
B.初级代谢产物积累,不会导致酶活性下降
C.只有改变微生物的遗传特性,才能实现对微生物代谢的人工控制
D.—般情况下,增大细胞膜的通透性,可解除代谢产物对酶活性的抑制
5.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癌细胞的形成是机体在致癌因子的作用下产生了原癌基因
B.制备单克隆抗体依据的原理是细胞的全能性
C.酵母菌出芽生殖导致后代个体出现差异的原因可能是基因突变或染色体变异
D.DNA连接酶和RNA聚合酶是构建重组质粒的工具酶
第II 卷(非选择题,174 分)
|
(1)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是以 形式进行的。在该生态系统中,分解者是 (用字母表示)
|
请将碳循环示意图中相应的字母填在右图中
对应的营养级中。
(3)有人认为“第二营养级是次级消费者,它所
同化的总能量是其吃掉的有机物中储存的全
部化学能”。这种观点对吗:
;请说明理由:
。
(4)如果该生态系统是一片闲散地,生物课外小组同学对此地的部分植物进行了连续五年的种群密度(株/m2)调查(结果如下表),调查的常用方法是 。
|
种名 | 01 | 02 | 03 | 04 | 05 |
豚草 | 0.3 | 0.6 | 1.1 | 1.5 | 2.3 |
狗尾草 | 10.0 | 9.2 | 8 | 6.8 | 5.5 |
曼陀罗 | 3.0 | 2.1 | 1.1 | 0.3 | 0.1 |
龙葵 | 3.0 | 2.0 | 0.4 | 0 | 0 |
蒲公英 | 3.2 | 2.8 | 1.7 | 1.3 | 0.6 |
(5)课外小组同学还发现生长在向处的蒲公英的叶片较大,叶缘缺刻小,大多数近于全缘(称为阳生叶),而生长在荫蔽处的蒲公英的叶片较小,叶缘缺刻大,大多数呈锯齿状(称为阴生叶)。他们想进一步探究环境和遗传因素对蒲公英叶形的影响。(提示:切取蒲公英的直根,可进行无性繁殖。)
①请你给他们提供一个合理的实验设计思路:
②预测下列假设的实验结果。
假设一:蒲公英的叶形只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实验结果是
。
假设二:蒲公英的叶形只受遗传因素的影响,实验结果是
。
假设三:蒲公英的叶形受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共同影响,实验结果是
。
31.( 20分)某同学由温度能影响酶的活性联想到温度能否影响甲状腺激素的活性。为了探索这一问题,他做了一个实验。实验步骤如下:
①取三只相同的洁净玻璃缸,编号为1、2、3,分别装上等量的蒸馏水、河水、自来水。
②取发育状况不同的15只蝌蚪,分成三等份,分别放入1、2、3号玻璃缸中,三只玻璃缸放在相同的适宜外界条件下培养。
③每天同时向1、2、3号玻璃缸中分别投入普通饲料、常温(
④每隔一段时间测量、记录,并比较蝌蚪的发育状况。
(1)在实验步骤的叙述中,存在一些不妥或不严密之处,请指出并加以改正;
(2)预测实验现象及结论;
(3)通过上述正确修改后的实验,能体现出实验设计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之一是________
生物部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5 DADDC
30.(22分)
(1)(4分)CO2 B
(2)(如右图)(2分)
(3)不对(1分)原因:首先,第二营养
是初级消费者;其次,动物摄入的有机
物中的化学能并未全部同化为自身的化
学能,其中一部分能量随粪便排出体外。(2分)
(4)样方法(或取样调查法)(2分)
(见右图)(2分)
(5)①取向阳处的蒲公英的直根随机
平分为A、B两组,分别在向阳处
和荫蔽处种植;另取荫蔽处的蒲公
英的直根随机平分为C、D两组,分
别种植在向阳处和荫蔽处。观察叶形。
(3分)
②假设一结果:A、C两组均为阳生叶,
B、D两组均为阴生叶(2分)
假设二结果:A、B两组均为阳生叶,
C、D两组均为阴生叶(2分)
假设三结果:A组为阳生叶,D组为阴生叶,B、C两组叶形介于阳生叶和阴生叶
之间(2分)
31.( 20分)
(1)改正:①蒸馏水/河水/自来水改为河水, ②“不同”改为“相同”, ③“投入”后加“等量的”。 ( 9分)
(2)预测实验现象及结论:①若2号玻璃缸内蝌蚪发育最快,而1、3号玻璃缸内蝌蚪发育状况相同,说明高温使甲状腺激素制剂失活。②若2号玻璃缸内蝌蚪发育最快,3号玻璃缸内次之,1号玻璃缸最慢,说明高温使甲状腺激素制剂的活性降低。③若2、3号玻璃缸内蝌蚪发育状况相同,而1号玻璃缸内较慢,说明高温未影响甲状腺激素制剂的活性。( 9分) (或增加一项:若三个玻璃缸中的蝌蚪发育状况为:1号慢于2号,2号慢于3号,说明高温增强了甲状腺激素制剂的活性。)(以上四个预测结果和结论,回答其中三个,则给9分)
(3)单一变量原则(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