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年级生物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考试
试 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l~4页,第Ⅱ卷5~10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 (选择题,共70分)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姓名栏内写上自己的姓名、考试科目、准考证号,并用2B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考试结束,将答题卡和第Ⅱ卷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6小题,每小题2分,共5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最合题意)
1.经测定某化合物含C、H、O、N、S元素,该化合物不可能具有的一项功能是
A.细胞膜上运输物质的载体 B.用于基因工程获得黏性末端
C.可连接上抗癌药物制成生物导弹 D.细胞中蛋白质合成的直接模板
2.下列有关生物膜的叙述,错误的是
A.线粒体膜和叶绿体膜各种分子的结构是相同的
B.内质网与高尔基体之间通过小泡相联系
C.生物膜控制物质通过时都是有选择性的
D.细胞膜中的蛋白质分子和磷脂分子都是可以运动的
3.某种鼠中,黄鼠基因A对灰鼠基因a为显性,短尾基因B对长尾基因b为显性,且基因A或b在纯合时使胚胎致死,这两对基因是独立遗传的。现有两只双杂合的黄色短尾鼠交配,理论上所生的子代表现型比例为
A.3︰1 B.9︰3︰3︰
4.与自然界的碳循环关系最为密切的两种细胞器是
A.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B.叶绿体和线粒体
C.核糖体和叶绿体 D.核糖体和高尔基体
5.下列生理过程不需要水作为反应物的是
A.有氧呼吸 B.食物蛋白的消化 C.ATP合成 D.光合作用
6.利用生物学知识和生物学观点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甘蔗的“花环型”两圈细胞中的叶绿体形态、结构、酶系统、功能均相同
B.将C4植物叶绿体移入C3植物体内使光合效率提高,属于基因工程的应用
C.将豆科植物的种子沾上根瘤菌,就可提高豆科植物产量
D.汗腺细胞和效应B细胞中高尔基体的含量都比较多
7.当前“减肥”和“瘦身”成了人们的热门话题,下列关于减肥的说法正确的是
A.肥胖是由于脂肪在体内积累过多,为了减肥,只要少吃油腻的食物即可
B.为了减肥,我们要少吃容易吸收的可溶性糖,同时使用高效减肥药
C.脂肪可以在体内氧化放能,为了减肥,我们要多运动,以增强脂肪的消耗
D.为了轻松减肥,最好每天只吃含维生素丰富、含脂类较少的水果、蔬菜
8.下列有关细胞呼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蛔虫是真核生物,细胞中有线粒体,但不能进行有氧呼吸
B.哺乳动物的红细胞只能进行无氧呼吸,这与红细胞的功能是相适应的
C.人在短跑时产生的二氧化碳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共同产物
D.由于酶的专一性,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中参与的酶完全不同
9.下列有关细菌繁殖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菌通过有丝分裂进行分裂生殖 B.分裂生殖时DNA随机分配
C.分裂生殖时细胞质平均分配 D.分裂生殖时DNA复制后分配
10.有关微生物营养物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是碳源的物质不可能同时是氮源 B.无机氮源有时也能提供能量
C.培养微生物时都需提供生长因子 D.作为碳源的物质同时能提供能量
11.产生标准菌落的细菌的最初数目和培养基分别是
A.一个细菌,液体培养基 B.许多细菌,液体培养基
C.一个细菌,固体培养基 D.许多细菌,固体培养基
12.盛花期的连续暴雨影响植物的正常受粉,为防止减产,采用喷施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对下列植物有效的是
A.油菜 B.玉米 C.黄豆 D.茄子
13.在老鼠体内发生一种新的突变,使它的皮毛比寻常的厚一倍。这种突变对老鼠的生存是
A.有害的 B.有益的
C.在炎热环境中是有益的 D.在寒冷环境中是有益的
14.在细胞内,一个信使RNA上可以同时结合多个核糖体。其好处主要是
A.形成多种蛋白质 B.提高形成蛋白质的速度
C.减少形成蛋白质时发生差错 D.提高核糖体的利用率
15.家兔体内产生黄脂或白脂,受遗传因素制约。某饲养基地选择健康的黄脂家兔和白脂家兔从事研究。将两种兔子都分成两组,分别喂饲不同饲料:一组饲料中含黄色素的食物;另一组的饲料中则不含黄色素的食物,结果所实验的家兔体内产生脂质的颜色如下:
饲料 | 带有产生黄脂基因的家兔 | 带有产生白脂基因的家兔 |
含黄色素的饲料 | 黄脂 | 白脂 |
不含黄色素的饲料 | 白脂 | 白脂 |
由此结果,可以说明
A.家兔的脂质颜色是一种不完全显性遗传
B.黄脂基因会因食物而产生突变
C.白脂基因会因食物而产生突变
D.生物的表现型是遗传物质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16.在阿拉伯牵牛花的遗传实验中,用纯合体红色牵牛花和纯合体白色牵牛花杂交,F1全是粉红色牵牛花。将F1自交后,F2中出现红色、粉红色和白色三种类型的牵牛花,比例为1︰2︰1,如果将F2中的所有粉红色的牵牛花和红色的牵牛花均匀混合种植,进行自由授粉,则后代应为
A.红色︰粉红︰白色=1︰2︰1 B.粉红︰红色=1︰1
C.红色︰白色=3︰1 D.红色︰粉红︰白色=4︰4︰1
17.有甲、乙、丙、丁、戊5只猫。其中甲乙丙都是短毛,丁和戊是长毛,甲乙为雌猫,其余是雄猫。甲和戊的后代全是短毛,乙和丁的后代,长毛和短毛小猫均有,欲测定丙猫的基因型,最好选择
A.甲猫 B.乙猫 C.丁猫 D.戊猫
18.父亲患病,女儿也一定患病,那么该病的致病基因是
A.常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 B.常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
C.X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 D.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
19.从非洲爪蛙的卵到转变成蝌蚪的各分化阶段的细胞开始,用吸管吸取核,移植到除去核的未受精卵中,对能进行正常发育的胚进行统计,得出的比例绘制成曲线。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
20.人体体温的相对恒定,是机体产热和散热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产热和散热过程都有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B.人处在寒冷环境中,靠机体增加产热,减少散热维持体温恒定
C.人处在炎热环境中,不能减少产热,只有依靠增加散热维持体温恒定
D.产热来源于组织器官呼吸作用所释放出来的热量
21.生态系统中的各种植物生长具有分层现象。有关这种现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分层现象是植物群落与环境条件相互联系的一种形式
B.决定这种现象的环境因素除光照外,还有温度和湿度等
C.种植玉米时,因植物群落分层现象的存在,所以要合理密植
D.在农业生产上,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现象,合理搭配种植的品种
22.某种群产生了一个突变基因G,其基因频率在种群中的变化右图所示。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G的等位基因在自然选择中被逐渐淘汰
B.G纯合子的存活率可能高于杂合子
C.G纯合子的出生率不一定高于杂合子
D.该种群基因库中G频率的变化表示新物种已产生
23.下列现象不属于由温度引起的生态效应的是
A.冬眠的蛇相互缠绕 B.石莼分布于近海水域的表层
C.厄尔尼诺现象使某种生物冬季发情 D.北极狐的耳朵比非洲狐的小
24.下列措施最可能与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不相符合的是
A.在农田中实行秸秆还田 B.对森林实行限量采伐制度
C.对城市垃圾进行深埋 D.推广生物治虫技术
25.过敏原和抗原刺激机体均可产生抗体,两种抗体的主要区别是
A.化学成分不同 B.分布部位不同 C.作用机理不同 D.形成过程不同
26.在控制条件下将生态和生理特性十分相似的两种农作物(甲和乙)混种在一起,一年后对收获的种子进行统计,得到如右图结果。预测当播种比例为甲︰乙 =2︰8时,连续种植10年,收获的种子为
A.甲多于乙
B.甲等于乙
C.甲少于乙
D.无法判断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每小题有不只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选对者得3分,其他情况不得分)
27.如果你是一名遗传学家,对研究人类的某些性状的遗传方式很感兴趣,你可以采用的研究方式有
A.选择具有不同相对性状的个体进行杂交
B.调查某些相对性状在人群中的比例
C.追踪某遗传性状在一些家族中的遗传情况
D.利用显微镜观察基因所在的染色体
28.二叶哈克木是一种生活在澳大利亚西南部的异型叶植物,这里春季寒冷而潮湿,夏季炎热而干燥。下表是哈克木两种叶型的几种测量结果的平均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春天长出的是A型叶,有利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
B.春天长出的是B型叶,有利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
C.夏天长出的是A型叶,有利于植物进行蒸腾作用
D.夏天长出的是B型叶,有利于植物进行蒸腾作用
29.质粒与病毒的主要区别是
A.质粒是很小的环状DNA分子 B.质粒可以在大肠杆菌内复制
C.质粒的基因能编码蛋白质 D.质粒的存在不会影响宿主细胞的生存
30.发酵工程的第一个重要工作是选择优良的单一纯种。消灭杂菌,获得纯种的方法包括
A.根据微生物对碳源需要的差别,使用含不同碳源的培养基
B.根据微生物缺乏生长因子的种类,在培养基中增减不同的生长因子
C.根据微生物遗传组成的差异,在培养基中加入不同比例的核酸
D.根据微生物对抗菌素敏感性的差异,在培养基中加入不同的抗菌素
31.普通西瓜是二倍体,选取基因型为aa的幼苗用秋水仙素进行处理后当作母本,用基因型为AA的幼苗当作父本进行杂交。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母本植株上结的西瓜就是三倍体西瓜
B.母本植株上所结种子的种皮基因型是aaaa
C.母本所结种子胚的基因型是Aaa
D.母本所结种子发育过程中的胚乳细胞中有5个染色体组
32.细胞核和细胞质在个体发育中的相互作用表现在
A.细胞核通过mRNA 决定细胞质中蛋白质的合成
B.细胞质为细胞核的代谢提供酶、ATP和原料
C.细胞核是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但必须通过细胞质才能实现
D.细胞质中的基因决定着细胞核中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第Ⅱ卷 非选择题(80分)
注意事项:
1.共6页(从第5页至第10页),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写在试题卷上。
2.答题前请务必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题号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39 | 40 | 41 | 42 | 总分 | 积分人 | 核分人 |
得分 |
得分 | 评卷人 |
33.(7分)下图表示某食谷类哺乳动物或鸟类的细胞代谢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给该动物饲喂用
(2)请据图分析,__________是糖类、蛋白质、脂质相互转化的枢纽物质。长时间饥饿的情况下,最先被消耗的贮能物质是 。
(3)图中产生ATP最多的过程是 ,进行的场所是 。
得分 | 评卷人 |
34.(8分)下图示人体内某些淋巴细胞的分化和免疫过程,数字表示过程,字母表示细胞或物质。请分析并回答:
(1)造血干细胞在胸腺和骨髓内转变为a、b、c等细胞的过程被称为
。
(2)③过程是在X的刺激和a 细胞等的参与下共同完成的。这属于 免疫的
阶段。与③过程相比,④过程的应答特点是 。
(3)⑤过程的产物Y的化学本质是 ,直接参与其合成并分泌的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有 等。
(4)若X是禽流感病毒,则患者彻底消灭X必须依靠a增殖分化的淋巴细胞去裂解
。如果X是HIV,则由于图中 细胞的大量死亡,导致患者丧失一切免疫功能而死亡。
得分 | 评卷人 |
35.(8分)氧化塘是一个藻菌共生的污水净化系统。请根据下面的氧化塘污水净化功能模式图回答以下问题:
(1)排入氧化塘的污水中的有机物可以被 等生物分解,分解的方式是
。为了提高分解的效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
(2)排入氧化塘的污水中的无机物可以被 等生物吸收利用。这类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_______ 。
(3)氧化塘在一段时间后,水质会变绿,原因是
,导致藻类大量繁殖。可以在氧化塘内放养水葫芦和褶纹冠蚌来降低藻类的数量。水葫芦与藻类的关系是 ,褶纹冠蚌与藻类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
得分 | 评卷人 |
36.(7分)美国科学家安德鲁·法尔和克雷格·梅洛因为发现RNA干扰机制而获得2006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RNA干扰的机制如下:双链RNA一旦进入细胞内就会被一个称为Dicer的特定的酶切割成21~23核苷酸长的小分子干涉RNA(SiRNA)。Dicer酶能特异识别双链RNA,以ATP依赖方式切割由外源导入或者由转基因、病毒感染等各种方式引入的双链RNA,切割产生的SiRNA片断与一系列酶结合组成诱导沉默复合体(RISC)。激活的RISC通过碱基配对结合到与SiRNA同源的mRNA上,并切割该mRNA,造成蛋白质无法合成(如右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有科学家将能引起RNA干扰的双链RNA的两条链分别注入细胞,结果却没有引起RNA干扰现象,你认为原因是
。
(2)双链RNA分子中的碱基配对方式是 ,碱基之间靠 相连。
(3)通过Dicer切割形成的SiRNA要使基因“沉默”,条件是
。
(4)RNA干扰使基因“沉默”,影响的是遗传信息传递中的 过程。
(5)RNA干扰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如用于乙型肝炎的治疗时,可以先分析乙肝病毒基因中的 ,据此通过人工合成 ,注入被乙肝病毒感染的细胞,就可以抑制乙肝病毒的繁殖。
得分 | 评卷人 |
37.(9分)分析下面的案例回答问题。
案例一:乔舒亚和贝拉(囊性纤维化基因用A或a表示)
◆ 乔舒亚和贝拉有一个儿子名叫艾恩。艾恩已经被诊断患有囊性纤维化。
◆ 乔舒亚和贝拉都是健康的。
◆ 贝拉的父母都是健康的。
◆ 乔舒亚的父母也都是健康的。
◆ 乔舒亚的姐姐莎拉患有囊性纤维化。
案例二:李和梅(皮肤病基因用B或b表示)
◆ 父亲李有皮肤病,母亲梅皮肤正常。
◆ 李和梅的第一个孩子是女孩,叫吉马。她和父亲一样患皮肤病。
◆ 梅的姐姐也有相似的皮肤病,但梅的父母都没有。
◆ 李有个哥哥的皮肤是正常的,但有个姐姐也患有皮肤病。
◆ 李的妈妈有皮肤病,而李的爸爸没有皮肤病。
◆ 李的家是在一个大林场里,所以他的家人一直认为皮肤病是一种过敏现象。
(1)案例一中的囊性纤维化是受 染色体上的 基因控制的。
(2)案例二中的皮肤病是受 染色体上的 基因控制的。
(3)案例一中贝拉的父母的基因型分别是 。
(4)乔舒亚还有一个哥哥,他患有囊性纤维化的几率是 。
(5)如果李和梅再生一个孩子,新生儿患皮肤病的几率为 。
(6)已知这两种遗传病的基因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如果艾恩与吉马婚配,他们生有一个两种病都有的孩子。再生一个孩子,正常的几率为 。
(7)在某相对封闭的山区,调查发现近几年生的小孩全是女孩,最可能的原因
。
得分 | 评卷人 |
38.(7分)一天中,外界的光强、温度、土壤和大气的水分状况、空气中的CO2浓度以及植物体的水分与光合中间产物含量、气孔开度等都在不断地变化,这些变化会使光合速率发生日变化。下图表示,某植物一天中光合速率(曲线P)和气孔开度(曲线C)的变化。试据图分析回答:
(1)对光合速率日变化的影响最大的环境因素是
的日变化。在相同光强时,通常下午的光合速率要比上午的光合速率
。
(2)由图中曲线可以看出,曲线P和曲线C基本呈平行关系。原因是
。
(3)在温暖、水分供应充足的条件下,光合速率变化随光强日变化的情况是
。
(4)当光照强烈、气温过高时,中午前后,光合速率下降,呈现“午睡”现象。此时,植物体内的光合中间产物 的含量将降低。为了减少植物的“午睡”现象,从环境因素考虑,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从植物本身的因素考虑,可以多种植 植物。
得分 | 评卷人 |
39.(8分)谷氨酸是生物体内的一种重要有机小分子。谷氨酸钠是它的一种钠盐,是味精等调味品的主要成分。下图是利用微生物发酵生产谷氨酸的装置示意图。请回答:
(1)我国微生物发酵工程生产谷氨酸常用的菌种有北京棒状杆菌、谷氨酸棒状杆菌和黄色短杆菌等,下列生物与这些菌种在结构上存在明显区别的有 。
A.噬菌体 B.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C.乳酸菌 D.肺炎双球菌
E.酵母菌 G.硝化细菌
(2)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谷氨酸发酵生产,有助于延长稳定期、提高产量,这种微生物培养的方法叫 。据此装置也可以判断谷氨酸棒状杆菌的新陈代谢类型是
型。
(3)谷氨酸发酵的培养基成分,除了加入碳源、氮源、水和无机盐外,还需要加入 。
(4)根据代谢产物和微生物生长发育的关系,在发酵过程中产生的谷氨酸是
代谢产物。
(5)在自然状态下,随着谷氨酸棒状杆菌细胞内谷氨酸的大量积累,谷氨酸脱氢酶的活性会 ,发酵生产中通常采取一定的手段改变 的透性,使谷氨酸能迅速排放到细胞外面。
(6)某厂的发酵液曾不慎被噬菌体污染,菌群死亡殆尽,但人们却侥幸从中获得了少数可抵抗噬菌体的新菌体,细菌这些新性状的产生来自于 。
得分 | 评卷人 |
40.(8分)从分子水平揭示激素向靶细胞传递信息的机制是近20年来的热门科研课题。下图A、B分别表示人体中A激素和B激素的调节机制。A激素先同靶细胞膜上受体结合,激活膜中的腺苷酸环化酶系统,通过环-磷酸腺苷(cAMP,相对于第一信使——激素,它叫第二信使)激活细胞内已有的酶系统,引起靶细胞固有的反应。B激素则先进入细胞,分别同胞浆受体、核受体结合,启动DNA转录mRNA,翻译合成诱导蛋白,引起靶细胞的固有反应。
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胰岛素的调节机制是图 所示的调节机制。
(2)图A中受体的化学本质是 ,它与A激素结合具有专一性,这与它的 有关,这种专一性的结合的意义是
。
(3)在图B的调节机制中,控制诱导蛋白合成的基因在没有激素刺激时处于关闭状态,有可能的原因是基因的非编码区中的 不能被RNA聚合酶识别,从而不能转录出相应的 。
(4)如果A激素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其靶细胞应该位于 中。激发的引起细胞中固有反应的酶系统应该是与合成 激素有关的。
得分 | 评卷人 |
41.(8分)发育阶段对种群数量的调节,我们可以从存活曲线理解动物的发育阶段对种群数量变动的影响。存活曲线是表示一个种群在一定时期内的存活量的指标,可以从100头或1000头动物开始,跟踪这种动物的命运,随时记录下这动物的死亡数,直到最后全部死亡。一般可分成三种存活曲线(如下图所示)。试回答以下问题:
(1)第Ⅰ型存活曲线表明这类生物
。
第Ⅱ型存活曲线代表一类生物,它在整个生命周期内,
基本稳定。第Ⅲ型存活曲线表明这类生物
。
(2)人类的存活曲线属于 ,青蛙的存活曲线属于 。
(3)试列举研究存活曲线的一项意义。
。
得分 | 评卷人 |
42.(10分)选做题:请在以下两题中任选一题回答,如果两题都做,以A题评分。
A题:下面是某同学设计的一个探究实验方案:
1.实验目的:(略)
2.实验材料、试剂和用具:大小、性别、生理状况、体色相似的两只蟾蜍;盐酸肾上腺素针剂(肾上腺素加盐酸适量,并加氯化钠适量使成等渗的灭菌水溶液,1毫克/毫升);大烧杯,大培养皿(作烧杯盖用),注射器,纱布,棉花。
3.实验步骤:
(1)选取两只体色相似的蟾蜍(不宜过深或太浅),用清水冲洗干净,以纱布轻轻地吸干。把它们分别放入大烧杯中,用大培养皿盖好,以免逃出。在烧杯上编号。
(2)取出一副注射器,吸取1支盐酸肾上腺素针剂。从1号烧杯中捉出蟾蜍,从它后腿背侧的皮肤下,注射1毫升肾上腺素,在拔出针头时,用棉球按住针孔,以免试剂从孔中流出。
(3)把注射过试剂的蟾蜍,放回1号大烧杯里,盖上培养皿。观察两只烧杯中蟾蜍背部皮肤颜色。
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的目的是 。
(2)上述实验中存在的错误是 。
(3)对实验结果进行预测并得出相应的结论。
①
②
③
B题:某医院病理室为确诊一患者的肿瘤是良性还是恶性,切取了一小块肿瘤组织进行培养。请回答下列与肿瘤细胞的培养及其癌症的治疗有关的一些问题:
(1)进行体外培养时,肿瘤组织必须先用____________________等处理成单个细胞。
(2)在培养中若要测量肿瘤细胞的数量,可以将待测样品与等量的已知含量的红细胞悬浮液混匀,涂布在载玻片上,经处理后观察。请设计一张用于记录观察数据的记录表,并推导出计算肿瘤细胞数目的公式。
观察数据记录表
肿瘤细胞数的计算公式:
(3)某科研单位研制了一种新药,为了验证此药物对此类肿瘤有较好的疗效,将肿瘤细胞悬浮液分成等细胞数的A、B两组。A组加入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B组应加入
。相同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洗去培养液,把两组细胞做相应的处理,分别检测两组细胞的放射性强度。如果出现的实验现象为
,则说明此药物的疗效好。
生物试题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2分)
1.D 2.A 3.C 4.B 5.C 6.D 7.C 8.B 9.D 10.B 11.C
12.D 13.D 14.B 15.D 16.D 17.B 18.C 19.C 20.C 21.C
22.D 23.B 24.C 25.B 26.A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18分。全对方可得分)
27.BC 28.AD 29.AD 30.ABD 31.BCD 32.ABC
三、非选择题(共80分)
33.(7分,每空1分)(1)胃蛋白酶 ①⑧⑥② 非必需氨基酸 (2)丙酮酸 糖元 (3)⑩ 线粒体
34.(8分,每空1分)(1) 细胞的分化 (2) 体液 感应和反应(缺一不给分) 更快、更强 (3) 球蛋白(蛋白质) 内质网、高尔基体(缺一不给分) (4) 靶细胞(被抗原入侵的宿主细胞) a
35.(8分,每空1分)(1)细菌 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缺一不给分) 向氧化塘内通入空气 (2)藻类 生产者 (3)污水中有大量含N、P等元素的无机盐,同时污水中的有机物被分解后也产生大量含N、P等元素的无机盐 (4)竞争 捕食
36.(7分,每空1分)(1)Dicer酶只能识别双链RNA,不能识别单链RNA (2)A-U;G-C 氢键 (3)有与mRNA互补配对的碱基(或核苷酸)序列 (4)翻译 (5)碱基序列 双链RNA
37.(9分,每空1分)(1)常 隐 (2)常 隐 (3)AA、Aa或Aa、AA或Aa、Aa(三种情况缺一不可) (4)1/4 (5)1/2 (6)1/4 (7)环境中的某种原因造成男性产生的Y精子失活或没有受精能力
38.(7分,每空1分)(1)光强 低 (2)气孔开度影响二氧化碳进入叶片的量。气孔开度越大,进入叶片的二氧化碳越多,光合速率越高 (3)日出后光合速率逐渐提高,中午时达到高峰,以后逐渐降低 (4)三碳化合物 适时灌溉,保持土壤水分 C4植物(能利用低浓度二氧化碳的植物)
39.(8分,每空1分)(1)A、B、E(全部答对得分) (2)连续培养法 异养需氧(答案不全不得分) (3)生长因子(生物素) (4)初级 (5)下降(受抑制) 细胞膜 (6)基因突变
40.(8分,每空1分)(1)A (2)糖蛋白(蛋白质) 结构 使激素只引起靶细胞的固有反应 (3)RNA聚合酶结合为点 信使RNA(mRNA) (4)垂体 促甲状腺
41.(8分)(1)早年活动期死亡率极低,晚年在达到生理年龄的最大值时,在很短的期限内一齐死亡 (2分) 死亡率 (1分) 在幼龄阶段有极高的死亡率,一旦过了危险期,死亡率变得很低,而且稳定(2分) (2)第Ⅰ型(1分) 第Ⅲ型(1分) (3)它可帮助我们判断各种动物种群最易受伤害的年龄,从而人为地影响最易受害阶段,就可较有效地控制这一种群的数量。比如可选择最有利的时间组织打猎;选择最有利的时间进行害虫防治等(1分,只要合理就给分)
42.A题:(10分。每空2分)(1)探究肾上腺素的对蟾蜍体色的影响
(2)作对照实验的蟾蜍应该注射等量的由盐酸适量和氯化钠适量配置成等渗的灭菌水溶液
(3)①1号蟾蜍皮肤颜色变深,2号蟾蜍皮肤颜色不变,说明肾上腺素能使蟾蜍皮肤颜色变深 ②1号蟾蜍皮肤颜色变浅,2号蟾蜍皮肤颜色不变,说明肾上腺素能使蟾蜍皮肤颜色变浅 ③1号和2号蟾蜍皮肤颜色都不变,说明肾上腺素对蟾蜍皮肤颜色无影响
B题:(10分)(1)胰蛋白酶(1分) (2)(共4分。要求:视野3个以上;要有平均值、红细胞数、肿瘤细胞数记载栏。以上项目各1分)
视野1 | 视野2 | 视野3 | 视野4 | 视野5 | 平均值 | |
红细胞数 | ||||||
肿瘤细胞数 |
(3)ab/c (a:红细胞悬浮液中的红细胞数;b观察到的视野中肿瘤细胞数的平均值;c:观察到的视野中的红细胞数的平均值)(2分,无说明不给分) (4)等量的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和药物(2分) A组细胞的放射性强度大于B组细胞(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