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生物试卷 - 高中三年级生物试题 - 正文*

高三理综生物第一次测试卷

2014-5-11 0:36:39下载本试卷

高三理综生物第一次测试卷

1.对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异同表述不正确的是 

A、体液免疫中抗体和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发生免疫反应
B、细胞免疫中,效应T细胞的攻击目标是已经被抗原入侵了的宿主细胞 

C、效应淋巴细胞都来自骨髓造血干细胞,都在骨髓中分化、发育成熟

D、有免疫反应的是效应淋巴细胞

2.关于家兔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通过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拮抗和协同作用维持血糖平衡

B.当家兔处于寒冷环境中时,肾上腺素分泌增多,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

C.在春季长日照的刺激下,下丘脑分泌的促性腺激素增多

D.当体内甲状腺激素含量过高时,会抑制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3.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体内某个神经元的兴奋传导方向是:树突→细胞体→轴突

B.C4植物维管束鞘细胞含有结构完整的叶绿体,而C3植物维管束鞘细胞不含叶绿体

C.次级精母细胞中可能含有两条X染色体

D. 幼年缺碘会得呆小症

4.为验证pH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某学生设计了下表中的实验方法步骤。在同学们提出的下列评价中,不正确的是         

实验步骤

项目

试管1

试管2

1

加入可溶性淀粉溶液

2mL

2 mL

2

加入新鲜唾液淀粉酶溶液

1 mL

1 mL

3

加入1mol/L的盐酸溶液

/

1 mL

加入1mol/L的NaOH溶液

1 mL

/

4

置于37℃水浴中

5min

5min

5

滴入碘液

2滴

2滴

A.缺少pH为6.8的对照组      B.都置于37℃水浴中可排除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C.检验实验结果的试剂选择不恰当  D.操作步骤设计合理

5.在适宜的温度、水分和CO2条件下,分别测定强光和弱光时不同植物的净光合作用量

如下图所示,请据此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植物在强光下的净光合作用量一定比弱光下高

B. 该条件下,使植物吸收CO2量增加或减少的主要生态因素是光

C.同等光照条件下,玉米比小麦的净光合作用要高

D.大多数农作物都是喜阳植物

30. ( 22 分)Ⅰ下图为光合作用中的物质转变(用实线表示)与能量传递(用虚线表示)的模式图。图中 a~g 为物质, ① ~ ⑥ 为反应过程。请据图作答。

( l )写出下列物质与过程的名称: a :                 e :      

④ :        ⑤ :      

( 2 )在有光条件下,停止g物质供给,C5的变化是    。在g物质供给充足时,植物从暗处移到明处后,C3的变化是           。

( 3 )下列实验过程与图中哪个过程有直接关系?(用 ① ~ ⑥ 符号表示)

① 在盛满水的玻璃管上端插入带叶枝条,它的下端浸入盛满水银的容器中,把它放在通风透光的地方,就可观察到水银沿玻璃管上升.[       ]

③ 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利将小鼠与绿色植物一起放在玻璃罩内,小鼠不易死亡。[   

③ 德国科学家萨克斯把绿叶放在暗处几小时后,把这个叶片一半曝光,另一半遮光.一段时间后,用碘蒸汽处理叶片。 [          ]

④ 美国科学家鲁宾与卡门在密闭容器中,被光照的绿色植物吸收含18O的水,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容器中的某种气体含18O [       ]

Ⅱ 下图表示人和动物的糖类、脂类、蛋白质代谢,据图回答:


(1)糖类、脂类和蛋白质相互转化的枢纽是上述图解中的         (物质)。

(2)图中A、B、C的名称依次是                          

(3)给鸭子喂谷物能育肥,肥胖病人不进主食会患低血糖,这说明            

                    。。肝功能检查常查谷丙转氨酶,它能催化谷氨酸变成丙氨酸,这种转氨酶作用的意义是                     

(4)牛奶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有研究发现空腹喝牛奶,不能充分利用其营养价值。请设计实验,证明空腹喝牛奶时不能充分利用其营养价值。

①资料准备:牛奶中的蛋白质在消化道内被分解成多种氨基酸,主要在小肠内被吸收。蛋白质的营养价值主要体现在氨基酸的种类和数量能否满足机体的需要。空腹时,丙氨酸进入肝脏,出现肝脏内有葡萄糖产生主要是因为发生了        作用。

②提出问题:空腹喝下的牛奶中的蛋白质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③作出假设:                                 

(以下为附加题,课后完成)④设计实验:用含有15N的牛奶喂养小鼠;

  注意:不能用人体做实验,应选用实验动物——小鼠。

⑤实施实验:

第一步:                                  

                                  

第二步:                                  

                                  

⑥实验预期结果:                               

⑦实验结论分析:                                

31.(21分)

Ⅰ 一种红藻含有两种主要的光合色素:藻胆素(含蛋白质)吸收绿光;叶绿素吸收红光和蓝紫光。对其进行实验研究,获得下表所示的测量数据。所有的光均采用相同的光强。

光质

光合放氧速率

蓝光

28

绿光

65

红光

47

蓝光和绿光

150

蓝光和红光

73

绿光和红光

146

分析比较实验数据回答:

(1)上表中对于光合作用的电子转移最低效的光是          

(2)和绿色植物不同,这种红藻能强烈吸收绿光的根本原因是                  

(3)在条件满足时,要保证光合作用CO2饱和点达到最高水平,应选用的光质是         

Ⅱ 请根据“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这一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该实验的大体步骤:(写出步骤名称就可以)

                                        

(2)实验中我们发现即使操作正确,有时也难于看到较多处于分裂期的细胞,你认为造成这种结果的最可能的生理原因是                          

                                 

(3)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为验证性实验,但该实验还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去探究。比如探究不同浓度染色剂对有丝分裂实验观察的影响……等等。请你再列举两项有关该实验探究的内容:

    ①                                  

    ②                                


07届高三理综第一次测试卷生物部分答题卡

30.(22分)

⑴  a         e          ④         ⑤        

⑵                         。

⑶  ① [      ]   ② [    ]  ③ [       ]  ④ [      ]

Ⅱ ⑴                  (物质)。

                                  

                                  

                                   

⑷ ①        

③做出假设:                              

31.(21分)

Ⅰ⑴          ;⑵        ;⑶        

Ⅱ ⑴                                    

                                     

                      

⑶ ①                              

    ②                                 


高三理综第一次测试卷生物部分参考答案

1C 2D 3B  4D 5A

30.22分

Ⅰ .(每空 l 分,共10分)

(1)叶绿素a  NADPH CO2的固定 三碳化合物的还原  (2)增加(或暂时增加)  减少 (3) ①  ③ ④ 或 ③  ⑥   ③

Ⅱ.(每空2分,共12分)

 (1)丙酮酸等中间产物

(2)A.含氮部分、B.尿素、C.肝糖元

(3)脂肪转化成糖类是有条件的  增加氨基酸的种类

(4) ①脱氨基    ③假设:空腹喝牛奶后,氨基酸会发生脱氨基作用

(附加题)⑤第一步:取6(多)只生长状态相同的鼠,饥饿12小时,平均分为A、B两组; 第二步:分别给A组喂养含有15N的牛奶,给B组喂养15N的牛奶加糖类。经过4(儿)小时后检测尿液中15N的含量;⑥尿液中15N含量A组比B组多。⑦空腹喝牛奶发生了脱氨基作用,不利于牛奶中含N营养物质的利用

31.(第一空2分,其余每空3分,共20分)

Ⅰ(1)蓝光  (2)具有相应的遗传性(具有相应的遗传物质) (3)蓝光和绿光

Ⅱ(1)取材、解离、漂洗、染色、制片、观察(对“取材”“观察”可不作要求)

 (2)在细胞周期中分裂期所处时间远远短于分裂间期时间。

 (3)①探究某一根尖材料有丝分裂的最佳取材时间。②探究不同的解离时间对有丝分裂效果的影响;③探究不同根尖材料的有丝分裂;④探究根尖材料合适的固定途径;

⑤探究某一根尖材料有丝分裂的最适培养方式,等等。 (答出两项即给满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