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理综生物第三次质检试题
一、选择题
1.右图为正常人体内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物质交换的示意图,其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体液的成分,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酶促反应“谷氨酸+丙酮酸→α—酮戊二酸+丙氨酸”可发生在肝脏的③中
B.①、②、④均可参与体温的调节
C.正常情况下,①②④的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动态平衡
D.进入血液的乳酸与碳酸钠反应所得到的乳酸钠在肝细胞内可进一步形成葡萄糖
2.下图表示三个神经元及其联系.其中“—○—<”表示从树突到胞体再到轴突及末梢,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若有两个与感受器相连的部位,则可是A和C。图中共有3个完整的突触
B.在f点施加一强刺激,则f点的膜电位变为外正内负,并在b点可测到电位变化
C.对该反射弧来说,大脑皮层对其活动不会产生影响
D.位于身体内部的部分神经结构是由中胚层发育来的
3.下图示真核生物染色体组成。图中1、2、3、4分别表示
A.胸腺嘧啶、非编码区、内含子、外显子 B.胸腺嘧啶、非编码序列、外显子、内含子
C.尿嘧啶、非编码区、外显子、密码子 D.尿嘧啶、非编码序列、内含子、外显子
4.根据下图作出的如下判断中,不正确的有
![]() |
A.在适宜的温度、水和肥等条件下,适当增加光照强度,甲图中a点左移,b点右移
B.家系乙中患病男孩的父亲可能是该改病基因携带者
C.丙图中的X代表效应T细胞
D.丁图中,部分细菌、放线菌、蓝藻可以完成①过程
5.蓍草是菊科的一种植物,从海平面到
A.不同海拔高度的蓍草种群的基因库可能存在差异
B.本实验就能研究“环境和基因型对表现型的作用”
C. 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是造成该现象的原因
D.引起不同海拔的蓍草植株高度显著差异的主要是存在生殖隔离
二、非选择题
30.(22分)某医院病理室切取了一小块肿瘤组织进行培养。请回答下列有关的问题:
(1)肿瘤细胞进行体外培养时,其培养液与植物组织培养基相比,除了有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和维生素外,还必须有 。
(2)化学治疗可采用药物,如5一氟尿嘧啶,它的结构与尿嘧啶非常相似,可以干扰
过程,从而影响癌基因的表达。
(3)若利用对某种肿瘤细胞具有靶向性的单克隆抗体治疗肿瘤。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中所涉及的动物细胞工程技术有 。
(4)某科研单位研制了一种新药X,为了验证此药物对某类肿瘤有较好的疗效,将等量的肿瘤细胞悬浮液分成A、B两组。A组加入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B组加入 。相同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洗去培养液,把两组细胞做相应的处理,分别检测两组的放射性强度。如果出现的实验现象为 ,则说明此药物的疗效较好。
(5)
科学家提出的“端粒学说”阐述了癌细胞的某些可能的机制。端粒是染色体末端的一种特殊结构,其DNA末端含有由简单的串联重复序列(如-TTAGGG-)组成的单链突出段,它们在细胞分裂时不能被完全复制,因而随分裂次数的增加而缩短,除非有端粒酶的存在。端粒酶由RNA和蛋白质组成,其RNA含有与端粒DNA重复序列互补的一个片段(如-AAUCCC-),是合成端粒DNA的模板;其蛋白质催化端粒DNA的合成,催化的一种机制如下图。研究表明:如果细胞中不存在端粒酶的活性,染色体将随每次分裂而变得越来越短,而且由于细胞的后代因必需基因的丢失,最终死亡。动物组织培养中少数变得长生不老的癌细胞表现出有活性的端粒酶和稳定长度的端粒。
(a)体外培养正常成纤维细胞,细胞中的端粒长度与细胞增殖能力呈________关系。
(b)依据“端粒学说”,请提出一种可以抗肿瘤药物的作用机制。__________________。
(6)经研究进一步发现,癌细胞的无限增殖受某调控基因的控制,该调控基因能激发所有动物细胞大量增殖,为探究该调控是存在于细胞质还是细胞核上,做了如下实验设计:
根据以上思路,请继续完成下列实验设计方案:
(a)用胰蛋白酶分别处理宫颈癌细胞和小鼠肝脏使之分散成单个细胞;
(b)分别使单个癌细胞和单个肝脏细胞核质分开;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分别用高倍物镜观察细胞形态并记录。
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20分)某小组学生观察某大麦田中长有许多狗尾草,还有食草昆虫、青蛙、蜘蛛和蛇类等动物活动,决定探究农田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1)假如该大麦田的承包者由于某种原因完全终止了对大麦田的各种管理活动,那么一段时间后,该农田生态系统中的大麦种群密度将会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农田中,相互之间具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各种生物总和,称为生物群落。请依据调查情况,在方框内表示该农田可能形成的食物网。
(3)为便于观察大麦的生长,进行盆栽,但却因浇水太多造成根部腐烂,叶子萎蔫、干枯。用高中生物学知识对此进行简要解释,可以表示为如下图解:
①图解中E代表蛋白质等有机物,则D代表的物质是 。物质G是指根细胞产生的 。
②对上述症状除了排水外,还用吹风机保持生长环境干燥,该措施的重要意义之一,可用以下图解表示:
图解中a代表 作用。按照该图解的思路,写出三种必需矿质元素及其各自参与合成的b的名称: 。
(4)在一个实验中,研究食草昆虫吃掉大麦叶的比例,并将其转换成生物量。观察发现虫子一天吃
W:该大麦叶每
Y:每天虫子粪便的总量 Z:每天CO2的排出量
以下估算大麦叶转换成每天进入虫子的生物量的公式哪个正确?
A.B=2W—Y—Z B.B=W—Y—Z C.B=2W—X—Z D.B=W—X—Y
(5)研究中发现,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分别种植大麦和狗尾草,它们都生长良好。如果把两者的种子均匀后播种,则大麦正常生长,而狗尾草生长得明显矮小。有关上述现象产生,有同学设想是大麦根部的分泌物抑制了狗尾草的生长,并进行了如下探究:
方法步骤:
① 将大麦幼苗用完全培养液培养,实验容器、光照、空气的外界条件符合要求;
② 把长势相同的狗尾草幼苗各一株分成两A、B组;
③ A组用完全培养液培养,B组用培养过大麦的完全培养液培养,两组培养液等量;
④ 一段间后,观察A、B两组狗尾草的生长状况。
该实验能否证明假设一定成立?理由是 。
答案:
一、选择题
1、D 2、A 3、A 4、C 5、A
二、选择题
30;(22分)
(1)动物血清(2分)
(2)转录(或转录,翻译)(2分)
(3)等量的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和药物X(2分):A组的放射性强度较大于
B组(2分)
(4)( a)正相关(2分)。(b)抑制端粒酶基因的表达(或剔除端粒酶基因,或抑制端粒酶
的活性)(只要合理即给2分)。
(5)(c)取痛细胞核和肝纫胞质形成重组细胞甲,取癌细胞质和肝细胞核形成重组细胞
乙(2分);(d)取2只培养瓶编号甲、乙,各加入等量的培养湾(2分);(e)分别取等量重
组细胞甲和重组细胞乙,依次加入甲、乙两只培养瓶中,在适宜条件下进行细胞培养(3
分);
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
若甲瓶中的细胞形态发生明显变化,则调控基因存在于细胞核中(1分);若乙瓶中的
细胞形态发生明显变化,则调控基因存在于细胞质中(1分);若甲、乙瓶中的细胞均形
态发生明显变化,则调控基因存在于细胞核和细胞质中(1分)
31、(20分,每空2分)
(1)不断下降 (2)如图:
(3)①矿质元素离子酒精②蒸腾 N:ATP、NADP+(或叶绿紊) P:ATP或
NADP+ (或Mg:合成叶绿素)
(4)D
(5)不能
培养过大麦的完全培养液中可能缺乏狗尾草生长所必须的某些矿质元素、狗尾草
幼苗数目少或某些外界因素的影响所造成的误差(答两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