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年级生物科1月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经观察发现,某细胞含有中心体和液泡,具有这种结构的生物最可能是: ( )
A.黑藻 B.洋葱 C.果蝇 D. 团藻
2.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调节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所有调节都有反射弧的参与 B.所有的稳态都是相对的
C.所有稳态的形成都有许多系统参与 D.所有稳态的调节中枢都在大脑
3.在探索外星球是否存在生命的过程中,科学家始终把寻找水作为最关键的环节。水在生
命中的意义表现为( ) A.水是细胞鲜重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 B.水在生物体内可以流动
C.蛋白质是亲水性物质 D.生化反应必须在水中进行
4.将2mL体积分数为3%的过氧化氢溶液分别加入a、b两支试管中,再在a试管加入2滴新鲜的肝脏研磨液,b试管中加入4滴新鲜的肝脏研磨液。下图横轴为反应时间,纵轴为底物浓度,其中能正确表示时间和底物浓度关系的是( )
A B C D
5. 我国首只“虎狮兽”2002年在南京红山动物园诞生,“虎狮兽”是由雄虎和母狮杂交产生的后代。下列对此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虎狮兽属于动物中的一个新物种
B.虎狮兽再与虎或狮杂交,均能生出杂种后代
C.虎狮兽无繁殖能力,因为其细胞核无同源染色体
D.雄虎与母狮能杂交且能产生后代,所以不属于生殖隔离
6.某同学用青莱的幼苗进行了四项实验,如下图所示。下列哪项能证明生长素具有向光性( )B下 了四项实验,如下图所示。。下列说
![]()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7.罗非鱼繁殖快,因过于拥挤而使每尾仅增重0.5斤/年。选择合适的罗非鱼与某种鲫鱼进行种间杂交,培育出雄性不育的杂种非洲鲫。鱼池中放养这种鱼,每尾增重约 2.5斤/年。非洲鲫高产的主要原因是( )
A.基因突变 B.种内斗争消失 C.鱼群呈增长型 D.生殖隔离
8.豌豆自交种群中既可能发生显性突变(如
dd Dd),也可能发生隐性突变(如 EE Ee)。两者表现的特点是( )
A.第一代都表现突变性状 B.第二代都能纯合
C.隐性突变表现得早而纯合得慢 D.第三代才能获得突变纯合体
9.在—个草原生态系统中,草是生产者,鼠是初级消费者。现将某动物新物种x引入该生态系统,调查表明鼠与x的种群数量变化如右表。若不考虑瘟疫等其他因素,下列说法中最可能的是( )
时间(年) | 鼠种群数量(只) | x种群数量(只) |
1 | 18900 | 100 |
2 | 19500 | 120 |
3 | 14500 | 200 |
4 | 10500 | 250 |
5 | 9500 | 180 |
6 | 9600 | 170 |
7 | 9500 | 180 |
8 | 9600 | 170 |
A.在该调查时间内物种x种群增长曲线大致呈“J”型
B.若在第9年间,大量捕杀x种群个体,则第10年鼠种群数量增加
C.鼠和X种群为竞争关系
D.鼠和x种群为互利共生关系
10.某食物网中有三种生物分别为A,B,C(食物关系见右下图)。假设能量传递率是10%-20%,C从A处获得的能量比B从A处获得能量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的传递率为10%--20%.A-C的传递率为10%--20%
B.A-B的传递率为10%,A-C的传递率为lO%
C.A-B的传递率为20%,A-C的传递率为lO%
D.A-B的传递率为10%,A-C的传递率为20%
11.下列哪个过程从根本上为自然选择提供了物质基础( )
A.DNA—DNA B.DNA—RNA C.RNA一蛋白质 D.转运RNA携带氨基酸
12.下右图是对一个物种中两个亚种种群(种群数量较大)的某一性状测量的结果绘制的曲线图,如果将这两个亚种置于同一生态系统中,并使之随机交配而进行基因交流,在进行了相当长时间的基因交流后,下列4种根据预测的结果绘制成的曲线,你认为比较合理的是( )
![]() | ![]() | ||
13.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实验中,首先要进行的是:( )
A.准备实验材料和工具 B.作出实验假设
C.提出探究的问题 D.进行酵母菌的培养
14.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细胞膜的功能?( )
A.提高细胞内化学反应的速率 B.将胰岛细胞形成的胰岛素,分泌到胰岛细胞外
C.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D.作为系统的边界,维持细胞内环境的稳定
15.限制性内切酶能识别特定的DNA序列并进行剪切,不同的限制性内切酶可以对不同的核酸序列进行剪切。现以三种不同的限制性内切酶对长度为8kb大小的DNA进行剪切后,用凝胶电泳分离各核酸片断,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A | B | C | A+B | A+C | B+C |
|
|
|
|
|
|
请问:三种不同的限制性内切酶在此DNA片断上相应切点的位置是 ( )
|
0.5 1.9 0.4 1.4 2.8 1.0
B B A C C
|

0.5 1.9 0.4 1.4 2.8 1.0
|
0.5 1.9 0.4 1.4 2.8 1.0
|
0.5 1.9 0.4 1.4 2.8 1.0
![]() |
16.右图表示燕麦胚芽鞘受到单侧光照射的情况,下列叙述( )
可能性最小的是
A.生长素由②向①移动 B.生长素由④向③移动
C.生长素由①向③移动 D.③处生长比④快
17.根霉进行孢子生殖产生后代时,可遗传变异的来源可能是( )
A.基因重组和基因突变 B.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C.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 D.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18. 某种群中AA、Aa在aa的基因型频率如下右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繁殖成功率低的个体。则该种群经选择之后,下一代中三种基因型频率的结果最可能的是( )
A B C D
19.若下图表示某种活性物质在一个细胞有丝分裂周期中的含量变化曲线。请据此判断这种物质可能诱导 ( )
![]() |
间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A.染色体的复制 B.染色质螺旋化缩短成染色体
C.染色体变成染色质 D.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
20.如用模拟细胞质基质成分的溶液分别培养离体的线粒体和叶绿体,控制光和氧气,如下图所示。A、B有光照但不供氧气,C、D有氧气但在黑暗中,一段时间后,溶液中pH最高和最低依次是( )
![]() | |||||||
![]() | ![]() | ||||||
![]() | |||||||
A B C D
A. A和D B. D和A C. C和B D. B和C
二、选择题:本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全选对者得3分,其他情况不给分。
21.下列叙述与生命系统层次有关的是( )
A.地球上的水循环 B.大气中漂浮的病毒
C.土壤浸出液中的淀粉被分解成还原糖 D.自然界中的无机物通过电离合成有机物
22.关于“模拟探究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的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该实验是通过模型构建来进行探究的
B. 相同时间内,Na0H扩散的体积可反映细胞物质运输的效率
C.该实验的原理之一是酚酞遇Na0H呈现红色反应
D.检测的因变量是Na0H扩散的深度
23.下列病人中,适合使用胸腺素的是( )
A.艾滋病人 B.过敏性哮喘病人 C.器官移植病人 D.结核病人
24.调节人体内环境稳态的系统包括( )
A.神经系统 B.内分泌系统 C.运动系统 D.免疫系统
25.有关记忆细胞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受同一抗原刺激后,迅速形成浆细胞
B.受同一抗原刺激后,迅速形成大量的抗体
C.受同一抗原刺激后,迅速形成效应T细胞
D.是B细胞或T细胞增殖分化形成的
26.进行染色体组型分析时,发现某人的染色体组成为44+XXY,形成该病的原因可能是该病人的亲代在形成配子时( )
A.次级精母细胞分裂后期,两条性染色体移向一极
B.次级卵母细胞分裂后期,两条性染色体移向一极
C.初级精母细胞分裂后期,两条性染色体移向一极
D.初级卵母细胞分裂后期,两条性染色体移向一极
27.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人体所需的酶、激素和维生素都是由人体细胞产生的
B.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共有的现象是都发生能量的转化
C.用18O标记为O2,供植物体进行呼吸,过一段时间发现在产生的水中含18O
D.阴天为提高温室中农作物的产量,白天可适当降低温室中的温度
28.“今天的你和昨天的你不一样”这句话,从生理的角度看,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
A.细胞内物质的不断更新
B.是由不断变化的遗传物质决定的
C.细胞不断地分裂和分化
D.不断从外界摄取食物并不断排出各种废物
29.下列关于实验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将动物新鲜肝脏研磨液煮沸并冷却后,加入到过氧化氢溶液中,立即会出现大量气泡 B.将在蔗糖溶液中己发生质壁分离的洋葱表皮细胞静置10min,一般不会发生质壁分离
复原
C.叶绿体色素的纸层析中,叶绿素b位于层析滤纸的最下端的原因是叶绿素b分子量
最大
D.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发生质壁分离现象的洋葱表皮细胞,不能检视到染色体
30.下列是人体细胞中两种重要有机物B、E的元素组成及相互关系图,叙述正确的是( )
A.E→G发生的场所是细胞核,G→B发生的场所是细胞质
B.B具有多种重要功能是由于b的种类、数目和排列次序不同
C.B具有多种重要功能是因为E的排列次序不同
D.E在氯化钠中的溶解度是随着氯化钠浓度的变化而变化的
三、非选择题:10小题,共80分。(除注明分数外,其余每空1分)
31.(9分)农民在储存种子前,将刚收获的种子摊在地面上暴晒一段时间后,才收进粮仓存放。如果晒的时间不够长,在粮仓中堆存时会产热以至霉烂。根据科学研究,种子的产热与种子消耗氧气量成正比。播种时,根据不同的种子用不同的方法, 播种花生必需在晴天内播种, 播种小麦前,麦种要放在水中浸泡一段时间才播种,随着浸泡时间的延长,种子产热速度也越来越快,种子逐渐变“甜”了。请根据上述事实及所学知识回答以上问题:
(1)花生播种时,若下大雨,花生发芽率会降低,从花生种子的成分及有关的生物学知识分析其原因是 。(2分)
(2)农民晒种时小麦种子失去水是以 的形式存在于细胞中的水。
(3)若将已晒干的种子放在洁净的试管内,放在酒精灯上烘烤,你会发现在试管内壁上出现 ,说明干种子内仍有以 形式存在的 。
(4)随着浸种时间的延长,麦种变甜了,这种甜味物质是 ,它是由种子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物质)吸收水进行水解后生成的。
(5)通过上述事实可以看出生物体的含水量与细胞的 (生理功能)有密切关系。
32.(7分)科学研究表明,环境因素会影响到植物体内有机物的运输。为了研究温度对植物体内有机物运输的影响,有人设计,在不同组合的气温与土温条件下,用14CO2饲喂甘蔗叶片,经过12小时光合作用后,测定饲喂叶、饲喂叶以上的植株部分、饲喂叶以下的叶和茎秆、根部中的含
![]() |
(1)在实验中起对照作用的是: 组.
(2)本实验采用含有
(3)以上实验,可得什么结论?
.(2分)
33.(7分)请根据所学知识及所给材料,回答实验“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的 相关问题上:
(1)在根尖的培养时,若用的是往年收获的洋葱(处于体眠状态),则可用 ,(激素)溶液打破其休眠状态,促进生根。
(2)在制备临时装片中,用清水漂洗目的是 ,龙胆紫溶液使 染上深的颜色。
(3)生物班某学习小组为研究洋葱根的生长规律,以求得到“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 丝分裂”的最佳材料。学习小组同学在幼根上每隔
请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①从细胞学的角度分析,蚕豆幼根生长的原因是 和
的结果。
②根据以上实验结果可得出:洋葱根的生长规律是 。
③你认为选取第 天的根作为“观察细胞有丝分裂”的材料为最佳。
34.(10分)水稻的抗病基因(T)与不抗病(t)为显性,只要有一个T基因存在时,不管有多少个t 基因,也会表现出抗病性状。现用纯种显性与隐性亲本杂交得到了F1,再用F1做下列各种实验:
(1)用F1与隐性亲本测交,得到的测交后代再与隐性亲本杂交,那么所得到的后代的基因型比例与表现型比例如何? 。(2分)
(2)F1自交得F2挑选出F2中的抗病个体进行自交,那么,这种自交后代的抗病个体所占的比例是 。(2分)
(3)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F1幼苗得到四倍体,用相同的方法处理隐性亲本成为四倍体,这两种四倍体杂交所得到的后代的抗病与不抗病的比例是 。(2分)
(4)如果用上述方法使F1成为四倍体后,让其自交,那么自交后代中的抗病与不抗病的比例是 。(2分)
(5)纯种的抗病水稻与不抗病的水稻之间相互授粉,比较它们的胚和胚乳的基因变化状况。 。(2分)
35.(11分)水稻的粳性(A)对糯性(a)显性。已知粳性花粉遇碘呈蓝紫色,糯性花粉遇碘呈红褐色。为了较快地鉴定出某水稻的基因型,某同学收集成熟花粉置于载玻片上,滴加1滴碘液,盖上盖玻片,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下图表示在同一载玻片上随机所得的四个视野中花粉粒的分布状况。黑色圆点表示蓝紫色花粉粒,白色圆点表示红褐色花粉粒。
(1)统计上述4个视野(计数板中间的方框内)中的两种花粉粒数目,并将结果填入右下表。(3分)
花粉粒数(个) | ||
蓝紫色 | 红褐色 | |
甲 | ||
乙 | ||
丙 | ||
丁 | ||
平均数 |
(2)在右上方的直角坐标内绘制表示粳性和糯性花粉粒的数量关系图(直方图)。(2分)
(3)根据统计结果,这一水稻品系中两种花粉粒数量比例约为________,由此可知该品系水稻是纯合体还是杂合体?___________。
(4)如果将此水稻的花粉进行离体培养,所得植株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在一般情况下,这种植株能否产生可育后代?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36. (10分)我国南方的水塘在光照充足的情况下,绿藻会大量繁殖,引起水华。实践证明,水塘部分遮光会抑制藻类繁殖。研究人员用实验的方法研究了在水面部分遮光(约1/2)的情况下影响藻类繁殖的主要非生物因素,获得了如下数据:
![]() |
(1)此实验中对实验水塘与对照水塘处理的不同之处是
,(2分)应保持相同的条件是
。(三个以上条件)(2分)
(2)分析以上两图的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① ,
② 。
(3)叶绿素在藻体中存在的部位是 ,它主要吸收 光。
(4)提取叶绿素时应使用 溶剂,如 。
37.(9分)生态工作者从东到西对我国北方 A、B、C三种类型的草原进行调查。下表是不同调查面积的物种数量统计结果:
![]() |
(1)A、B、C三种类型的草原对放牧干扰的抵抗力稳定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导致这三种类型的草原物种数量不同的关键生态因素是 。如果将A草原与我国东北针叶林相比,两者之间恢复力稳定性较强的是 。
(2)调查B草原某种双子叶草本植物种群密度时,设计如下调查步骤:
①选取40 cmX
②在该物种分布较密集的地方取5个样方;
③计数每个样方内该植物的个体数。若计数结果由多到少依次为N1、N2、N3、N4、N5,则将N3作为种群密度的估计值。
请指出以上设计步骤的错误并加以改正。
(6分)
38.(5分) 在生命科学研究中,“同位素示踪法”是经常使用的研究手段。某科研所做了如下几个实验,请仔细阅读有关资料并回答相关问题。
![]() |
(1)将大肠杆菌的DNA分子用3H标记后,放在普通培养基上繁殖两代,并跟踪检测子代细胞DNA的放射性,如上图所示。该实验有力地证明了DNA分子的复制方式
是 。
(2)如上图所示,科研人员合成了一段含15N的特定的DNA片段。用此作为探针可以检测待测标本中的遗传信息,这项技术所依据
的原理是
。
(3)科研人员选取一根健壮的柳树幼苗,给它的一片叶施
喂14CO2(如右图所示),用以探究土壤温度和气温对其
体内有机物运输方向的影响。然后控制不同温度条件,
分别在A、B处测定有机物含量,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 |
①分析表中的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2分)
②如果大棚里种植的是马铃薯,你认为应如何控制土温和气温才能有利于提高产量?
。
39.(4分)右图若表示细胞的组成成分。如果表示的是
组成人体生活细胞的各种化学元素,则A应该
是 ;如果为组成人体生活细胞
的化合物,则A应该是
;
如果是已经完全脱水后的细胞,
则A应该是 。右图若表示细胞周期,
则A期合成的物质主要有 。
40.(8分)为了探究植物的生长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进行了如下实验:选取相同的花盆和同样的植物,按下表给定的条件进行。
![]() |
(l)l、2号盆中的植物在实验中其他因素的设定都是相同的,唯一不同的因素是 ,因此对比这两盆植物的生长状况,我们要研究的课题应是《 对植物生长会造成什么影响》
(2)为了研究施肥多少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应对 和 盆植物生长情况作比较
(3)比较2号和4号植物的生长情况,能不能得出比较科学的结沦?为什么?
(2分)
(4)为了通过与4号盆比较确定浇水量的多少对植物生长的影响,请你在表格中对6号盆的土壤、浇水等情况作出合理的设定: 。(2分)
高三年级生物科1月考试试题答题卷
题号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39 | 40 | 合计 |
得分 | |||||||||||
评卷 签名 |
31.(9分)(1)
。
(2) (3) (4)
(5)
32.(7分)(1) (2) 。
(3)
33.(7分)(1) (2)
(3)
34.(10分)(1) (2) (3) (4)
(5)
35.(11分)(1) (2)
花粉粒数(个) | ||
蓝紫色 | 红褐色 | |
甲 | ||
乙 | ||
丙 | ||
丁 | ||
平均数 |
(3) (4)
36.(10分)(1)
。
。
(2) 。
(3) (4)
37.(9分)(1)
(2)
38.(5分)(1) (2)
(3)①
。②
39.(4分)
40.(8分)(1) (2)
(3)
(4)
高三年级生物科1月考试试题参考答案
1D 2B 3D
31.(9分)(1)雨天使土壤含氧量降低,花生种子含脂肪多,脂肪氧化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气,,缺氧缺氧使脂肪不能正常氧化,影响种子的萌发。(2)自由水(3)水珠,游离态,自由水
(4)麦芽糖,淀粉 (5)呼吸作用
32.(7分)(1)A (2)同位素标记法 三碳化合物(C3) 糖类(CH2O)
(3)当土温高于气温时,小麦光合作用运向根部的有机物比例增大,反之即减少。
33.(7分)(1)赤霉素 (2)洗去残留的药液,有利于染色 染色体
(3)细胞分裂 细胞生长 1—2天内增长度较慢,3—6天内内增长度较快 2—3
34.(10分)(1)Tt:tt=1:1 (2)5/6 (3)5:1 (4)35:1
(5)胚的基因型相同,胚乳的基因型不同
|
(3)1:1 杂合体
(4)A,a(或A和a) 不能 在减数分裂中联会紊乱,不能产生正常配子,所以不能形成正常种子
36.(10分)(1)对实验水塘进行部分遮光,对照水塘不进行遮光 水塘的大小、藻体的种类和数量、光照的强度及时间等
(2)水面部分遮光对温度影响不大,抑制藻类植物的繁殖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光照(光照减弱影响藻类植物叶绿素a的合成,使光合作用受到抑制,从而抑制藻类植物的繁殖)
(3)叶绿体囊状结构的薄膜上 红橙光和蓝紫光 (4)有机 酒精
37. (9分)(1)A、B、C 水 A草原
(2)①选取的样方面积不对。应取物种数量达到稳定的最小面积 100 cmX
②取样方法不对。应在B草原中随机取样。
③对种群密度的估计方法不对。应以调查样方的单位面积中种群个体数量的均数作为种群密度的估计值
38.(5分)(1)半保留复制(2)碱基互补配对(3)①当土壤温度高于气温时,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主要向下运输;当土壤温度低于气温时,光合作用产少的有机物主要向上运输②适当提高土温,降低气温。
39. (4分)O 水 蛋白质 DNA和蛋白质
40.(8分)(1)选用的土壤 不同的土壤 (2)3号 5号
(3)不能 因为光照时间和施肥量都不同,无法比较得出结论。(只答不能不得分)
(4)粘土 ++(或++++) ++++ ++(错一个不得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