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学期末高三四校联考
生物科试题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为1-30题,共70分,第Ⅱ卷为31-40题,共80分。全卷共计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 、考试科目用铅笔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考试结束,监考人员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第Ⅰ卷(本卷共70分)
一、选择题(第1-20题为单选题,每题2分;第21-30题为多选题,每题3分,必须全对才能得分,共30分)
1. 下列物质合成时,需要磷源的是:
A.核苷酸 B.酪氨酸酶 C.脂肪 D.载体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改革开放以来,沿海城市的人口密度急剧上升,主要是出生率大于死亡率的结果
B.影响人口出生率与生物种群出生率的因素相同
C.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
D.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成分和食物链食物网
|
A.甲组中的生物都没有细胞壁
B.丁组中的生物细胞中都具有核膜
C.丙与丁的分类依据可以是有无染色体
D.甲与乙的分类依据可以是有无叶绿体
4.下图是人体一个细胞的一次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内 DNA 分子数(无阴影)和染色体数(阴影)在 1 、 2 、 3 、 4 四个时期的统计数据,其中可以表示着丝点分开、同源染色体分离的时期是:
A.1、2 B.2、4 C.1、3 D.1、4
5.通过豌豆杂交实验发现两个遗传规律的人是:
A.达尔文 B.摩尔根 C.孟德尔 D.施旺、施莱登
6.城市公园中的植物在低浓度范围内能吸收有毒气体,使空气得到净化,这说明:
A.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结果 B.生态系统有自我调节能力
C.生态系统有物质循环功能 D.生物具有广泛的适应能力
7.植物细胞膜对某种物质的运输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黑点的数量表示某物质的浓度。该物质可能是
:
A.叶绿素 B.生长素
C.纤维素 D.胡萝卜素
8. 一个随机交配的群体某一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表现型的频率是 0.36 ,则杂合子 Aa 的频率是:
A. 0.2 B.0.8 C.0.9 D.0.32
9.若
表示正交,则能表示其反交的是:
![]() |
10.在2006年世界杯决赛中,法国和意大利激战120分钟后进行点球决战方分出胜负,场上队员体内激素含量变化情况与右图不符合的是:
A.胰高血糖素
B.胰岛素
C.抗利尿激素
D.肾上腺素
11. 下列不是由人体内环境成分发生明显变化而引起的病症有:
A.浮肿 B.手足抽搐 C.贫血 D.尿毒症
12.下面甲图示洋葱根尖生长点连续分裂的细胞在各个时期细胞核内DNA含量的测定结果。乙图是一组目镜标有5×和16×字样、物镜标有10×和40×字样的镜头,丙图是某同学在乙图中选用的一组能放大160倍的镜头组合所观察到的图像。欲将丙图视野中处于甲图e时期的细胞移至视野中央进行640倍高倍镜观察,正确的镜头组合及装片移动方向应是:
A.(1)×(4);左上方 B.(1)×(3);右下方
C.(2)×(3);右下方 D.(2)×(3);左上方
13. 假设某生物一个体细胞中有3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其3个初级精母细胞减数分裂以后,可能形成的精细胞类型有:
A. 2种 B. 4种 C.6种 D.2种、4种、6种都有可能
14.光合作用的光反应进行的部位是:
A.叶绿体外膜 B.叶绿体内膜 C.叶绿体类囊体膜 D.叶绿体基质
|
A.a B.b C.c D.d
16.如下图所示,将连接灵敏电压表的导线两端置于神经纤维的外表面和内部(已知表的指针向电流流入表内的接线柱一侧偏转),显示神经纤维兴奋部位膜电位的是:
A B
C D
17.右图是某生态系统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生物的总和
B.图中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生物是蛇
C.图中由捕食关系而形成的食物链共1条
D.该图能反映出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是物
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18.一株黄色圆粒豌豆与一株黄色皱粒豌豆杂交,在其子代中黄圆占3/8,黄皱占3/8,绿圆占1/8,绿皱占1/8,则两亲本的基因型为:
A.YyRR、YYRr B.YyRr、YyRr C.YYRR、yyrr D.YyRr、Yyrr
19.由30多名中外科学家组成的“长江白暨豚科考调查小组”在从宜昌至上海的1700公里行程中,没有发现一头白暨豚,由此可见我国生物多样性正面临严峻考验。下列措施符合保护生物多样性原则的是:
A.为美化城市环境,随意从国外引进多种观赏类植物
B.为保护草场、减少沙化,要杀死所有危害草原的黄鼠
C.将东北虎迁入野生动物园繁育,并进行部分的野外回归实验
D.为控制水葫芦在我国造成的严重灾害。应将其天敌引入我国
20.下图是用农作物 ① 和 ② 两个品种分别培养出④⑤⑥⑦ 四个品种的过程。 A 、a 和B、b、D为基因,且A、a和B、b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Ⅲ 过程的实施使用了基因工程技术
B.培养品种④的途径中,Ⅰ→Ⅳ→Ⅴ比Ⅰ→Ⅱ途径所用的时间短
C.Ⅴ过程与Ⅱ过程的原理相同
D.从目前的操作过程看,④培育成的⑤品种中新增加的基因不只是 D
注意:以下10题为多项选择题,只有全部答对才能得分
21.下列有关细胞分化、衰老及死亡的叙述,正确的有 :
A.细胞分化是细胞的后代在形态、功能及遗传物质上发生差异的过程
B.细胞衰老会发生线粒体减少、酶活性降低及细胞核体积增加等现象
C.细胞分化发生在多细胞生物的胚胎期,细胞衰老与死亡发生在老年期
D.细胞衰老与凋亡均有正面意义,在动植物个体的发育过程中均存在
22.基因工程产物可能会存在一些安全性问题,下列哪些是我们应该关注的:
A.三倍体转基因鲤鱼与正常鲤鱼杂交,进而导致自然淘汰
B.运载体的标记基因(如抗生素基因)可能指导合成有利于抗性进化的产物
C.目的基因(如杀虫基因)本身编码的产物可能会对人体产生毒性
D.目的基因通过花粉的散布转移到其他植物体内,从而可能打破生态平衡
23.已知病毒的核酸有双链DNA、单链DNA、双链RNA、单链RNA四种类型。现发现了一种新病毒,要确定其核酸属于上述那一种类型,可以检测:
A.分析碱基类型
B.确定碱基比率
C.分析核糖类型
D.分析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
24.下列有关果实发育的情况,哪一图解的表达是错误的:
25. 右图所示 DNA 分子复制的片段,图中a、b、c、d表示各条脱氧核苷酸链。一般地说,下列各项叙述不正确的是:
A.a 和c的碱基序列互补
B.b 和c的碱基序列相同
C.a链中( A + T ) / ( G + C )的比值与 b 链中同项比值
相同
D.a 链中( A + T ) / ( G + C )的比值与c链中同项比值
相同
26.用32P标记了玉米体细胞(含20条染色体)的DNA分子双链,再将这些细胞转入不含32P的培养基中培养,在第二次细胞分裂的中期、后期,一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总条数和被32P标记的染色体条数分别是:
A.中期20和20 B.中期20和10
C.后期40和10 D.后期40和20
27.我国西部大片的耕作区将退耕。若将大面积的退耕地封闭起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将会发生一系列的生态演替。下面列举的情况中哪些是未来生态演替的趋势:
A.营养级的数目增加 B.每年同化的太阳能增加
C.群落的结构复杂化 D.非生物的有机质(生物的遗体或脱落物)减少
28.如图所示为研究光照强度和CO2浓度对某植物光合
作用速率的影响。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曲线中a点转向b点,叶绿体中C3浓度降低
B.曲线中b点转向d点,叶绿体中C5浓度升高
C.曲线中b点转向c点,叶绿体中C5浓度几乎不变
D.d点时,限制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主要有光照
强度、二氧化碳浓度、温度等等
29.下列物质鉴定的实验中,都不需要加热处理的是:
A.斐林试剂鉴定还原糖 B.二苯胺鉴定 DNA
C.苏丹Ⅲ鉴定脂肪 D.双缩脲试剂鉴定蛋白质
30.一对色觉正常的夫妇所生的子女中,可能出现的是:
A.子女全部正常 B.女孩中一半正常,一半色盲
C.后代中一半正常,一半色盲 D.女孩正常,男孩半数正常,半数色盲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80分)
31.(9分)右图为电子显微镜视野中观察某真核细胞的一部
分,分析后回答:
(1)此图是_ 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判断的理由是
_ 。
(2)图中属于生物膜系统的是___ _(填序号)。
(3)物质代谢过程中可以产生水的部位除叶绿体、线粒体外,
还有 、 。
(4)视野中[1]是____ ,在细胞分裂期高度螺旋浓缩
为___ ;
(5)若用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染色剂将右图细胞染色,在显
微镜下看到的现象是: 。
32.(7分)下图示生物体内部分代谢过程,据图分析回答:
|
(1)图中a、c、d所代表的物质分别是 、 、 、。
(2)人体在进行剧烈运动时,由c产生CO2的途径是图中 过程(填图中序号),⑦过程在血糖浓度 时发生。
(3)写出物质b水解的反应式 。
(4)乳酸菌进行呼吸作用的过程是 (填图中序号)。
33.(6分)在固体培养基中培养肺炎双球菌后向培养 基中添加了一定量的青霉素 G 钠。细菌数目的对数与时间的关系见右图 。依图回答下列问题:
(1)向培养基中添加青霉素 G 钠的时刻为_点 。 (2)肺炎双球菌种群的进化是定向的,而变异是_,
肺炎双球菌的抗药性产生在环境变化之_______
(“前” “中”或“后” ) ,青霉素 G 钠对肺炎
双球菌变异的作用不是“诱导”而是_______。
(3)尽管有抗药性的基因存在,但使用抗生素仍然能
治疗由细菌引起的感染,原因在于早期菌群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
(4)肺炎双球菌抗药性变异的产生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7分)植物学家发现,当一种毛毛虫咬食植物时,就会引发植物体细胞专一的产生一种挥发性物质(引诱剂),而这种物质会引诱胡蜂。于是飞来的胡蜂将卵产在毛毛虫体内,孵化出的幼虫吃掉毛毛虫。但人工损伤或摘去叶片后植物就没有像虫咬伤那样的反应。据此思考后回答:
(1)毛毛虫与其所食植物的关系是 。
(2)从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角度来看,植物对毛毛虫的危害所产生的挥发性物质属于 。
(3)上述现象中存在的能量流动途径是 。
(4)同人工损伤或摘去叶片相比,只有受虫咬伤的植物细胞才会产生引诱剂,试设想发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5)试简单设计一个实验来证实你的设想:
35.(9分)下图分别表示某基因组成为AaBbdd的雌性高等动物细胞分裂过程中某时期的染色体和基因示意图(字母表示基因,数字表示染色体,1表示的染色体是X染色体)及配子形成时细胞中染色体数量变化曲线图。请据图回答:
(1)图A细胞名称为 ,该细胞中含同源染色体 对,1表示X 染色体,则2和3叫做 ,1、2、3叫做一个 。
(2)写出该生物可以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 。
图1
(3)如果该生物进行测交,另一亲本体细胞中的染色体和有关基因的组成应是图2中的 。
图2
(4)将与图1中A细胞相关的分裂在结束时所产生的卵细胞
中的染色体和基因填画在右边的圆内。
36.(7分)据广东省医学预防学会有关人员介绍,广东七成五的人口现在或曾经感染过乙肝,广东乙型肝炎的发病率长期居全国首位。广东省乙型肝炎病原人口(病原携带者)达一千万以上,乙肝发病率为全国之最,防治工作刻不容缓。请回答以下问题:
(1)乙肝病毒是严重危害肝脏功能的一种双链DNA 病毒,这种病毒的复制方式较为特殊,简要过程如下图所示。图中①③显示的生理过程在遗传学上分别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中 ③ 过程所需的原料是________。
(2)乙肝病毒的外面有囊膜包被,因此,当这些病毒侵入人体后,需要________细胞的处理,将位于衣壳上的抗原决定簇暴露出来,才能刺激 B 淋巴细胞形成_______,产生________。
(3)乙肝病人肝糖元的储存能力较低,导致耐力水平较差。可以促进血糖合成肝糖元的激素有________。
37.(10分)某校学生在学校调查了人的拇指能否向背侧弯曲(如右下图所示)的遗传情况,他们以年级为单位,对各班级的统计进行汇总和整理。见下表所示。
亲代类型 子代类型 | 第一组 | 第二组 | 第三组 |
双亲均为拇指能向背侧弯曲 | 双亲中只有一个为拇指能向背侧弯曲 | 双亲全为拇指不能向背侧弯曲 | |
拇指能向背侧弯曲 | 480 | 480 | 0 |
拇指不能向背侧弯曲 | 288 | 448 | 全部子代均为拇指不能向背侧弯曲 |
请根据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⑴ 你根据表中第_______组婚配情况调查,就能判断属于显性性状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⑵
设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为A,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为a,请写出在实际调查中,上述各组双亲中可能有的婚配组合的基因型:
第一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 在遗传调查中发现,某一男同学患色盲(控制色觉的基因用B、b表示),且拇指性状与其父相同,即不能向背侧弯曲;其父母色觉均正常,母亲拇指能向背侧弯曲。上述家庭中父母的基因型分别是:父亲___________________ 母亲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该父母再生育一个拇指能向背侧弯曲而且不患色盲的孩子的概率为_________________ 。
38.(5分)阅读下面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把大量可降解的有机垃圾放在一起,经过一段时间处理,转变成植物可吸收的肥料,称做堆肥。堆肥不仅仅是—堆垃圾,它就像花园—样需要供给和照管。下面是进行小规模堆肥的一些步骤:
① 准备一只
② 堆肥时要添加一些富含氮的材料;
③ 要保持—定的湿度,可适当浇水;
④ 当垃圾堆满后,盖上盖子,保持热量;
⑤ 堆肥分解腐烂需要4~6个月的时间,当堆肥处理好后,经稀释后才可直接施入土壤。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 堆肥的生物学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操作中疏松、浇水、保温等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如果用堆好的肥料直接用在花卉的培植上,这些花卉能正常生长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堆肥与化肥相比较,其特点是( )
A.肥料来源广泛、肥效持久、成本低,有利于环境保护
B.肥料来源广泛,肥效短暂、成本低,有利于环境保护
C.肥料来源广泛,肥效持久、成本低,不利于环境保护
D.肥料来源广泛,肥效短暂、成本低。不利于环境保护
|
(1)当食物进入胃内后,引起胰液分泌增加的调节方式为 。
(2)激素B在图二中的细胞分泌后进入[ ] (填结构)运输到胰腺。
(3)试以词语和箭头图示a、b、c、d四者物质交换概况:(2分)
(4)A的通透性增加或B阻塞都会引起的病症是 。
40.本题为选做题。A和B中任选一题,两题都做以A给分。
A.(13分)生物学家研究发现,癌细胞的无限增殖受某调控基因的控制,该调控基因能激发所有动物细胞大量增殖,为探究该调控基因是存在于细胞质还是细胞核上,科研人员做了如下实验设计:
|


根据以上思路,请继续完成下列实验设计方案:
1.此实验需要进行动物细胞的培养,在培养液中应含有 等营养成分。
2.实验步骤:(实验提示:癌细胞能传代培养,细胞形态发生明显改变。如何观察细胞形态不作实验设计要求。)
①用 分别处理宫颈癌细胞和小鼠肝脏使之分散成单个细胞。
②分别使单个癌细胞和单个肝脏细胞核质分离。
③ 。
④取2只培养皿编号为甲、乙,各加入等量的培养液。
⑤ 。
⑥ 。
3.预测实验结果及结论:
① 。
② 。
③ 。
B. (13分)如图所示的装置中,甲内是经煮沸后冷却的5%的葡萄糖溶液(冷却后加入了酵母菌),乙中是澄清的石灰水。首先将甲、乙两装置准备好,待甲中反应一段时间后,将装置左侧的玻璃管插入混合液中。
(1)请写出甲内所发生的生化反应的反应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设法用另一玻璃管向甲中缓慢地输入氧气,则乙内冒出气泡的速度将会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酵母菌在生产和科研中都具有广泛的用途,其细胞内的质粒可作为基因工程中的运载体。在基因工程中,必须通过一定的手段对受体细胞中是否导入了目的基因进行检测。请根据下面的实验原理和材料用具,设计实验检测受体细胞中是否导入了目的基因。
实验原理:作为运载体需有标记基因,本实验所用运载体的标记基因为抗青霉素基因。受体细胞为不具有青霉素抗性的细菌。本实验所用的培养基从功能上来说属于___________培养基。
材料用具:青毒素溶液、细菌(目的基因已经导入该受体细胞)、灭菌的细菌培养基1个、酒精灯、接种环、一次性注射器、恒温箱。
实验步骤:
第一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果分析和总结:
a.可以根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判断受体细胞是否获得了目的基因。
b.为了方便判断在此实验中培养基有无受到其他杂菌的污染,应对实验步骤作怎样的修正和如何判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三四校联考生物科试题答案
1. A
2. C
3. D
4. A
5. C
6. B
7. B
8. D
9. B
10. B
11. C
12. D
13. D
14. C
15. D
16. D
17. D
18. D
19. C
20. C
21. BD
22. BCD
23. ABC
24. ABC
25. AB
26. AD
27. ABC
28. ABC
29. CD
30. ACD
31.(9分)
(1)低等植物 (1分) 有中心体和叶绿体(1分)
(2)23457 (1分)
(3)核糖体(1分)、高尔基体(1分)
(4)染色质(1分) 染色体(1分)
(5)细胞核大部分被染成绿色,细胞质被染成红色(有少量绿色)(写成结论即:“DNA主要分布细胞核,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不得分)(2分)
32.(7分)
(1)三碳化合物(1分) 丙酮酸和[H] (1分) 肝糖元(1分)
(2)④(1分)
低于正常水平(低于80mg/dL)(1分)
(3)ATP ADP+Pi+能量(1分)
(4)③ ⑧(1分)
33.(6分)
(1)c(1分)
(2)不定向的(1分);前(1分);选择(1分)
(3)有抗性基因的个体只是少数(1分)
(4)基因突变(1分)
34.(7分)
(1)捕食(1分)
(2)化学信息(1分)
(3)植物→毛毛虫→胡蜂 (1分)
(4)在害虫咬伤植物时,其唾液中的某种物质引发植物产生相应的生理反应 (1分)
(5)在同一地区选定适当距离的长势相同的两组该植物,经同样处理使其部分叶片机械损伤(1分);其中的一组用毛毛虫的唾液涂抹损伤的部位,另一组用清水涂抹叶片损伤部位(1分);观察并统计一定时间内飞来的胡蜂的数量(1分)
35.(9分)
(1)极体(1分) 0 (1分) 常染色体(1分) 染色体组 (1分)
(2)BdXa、bdXA、BdXA、bdXa (2分)
(3)A (1分)
(4)见下图(2分)
36.(7分)答案:
(1)转录(1分)、逆转录(1分);脱氧核苷酸(1分)
(2)吞噬 (1分) 效应 B 淋巴细胞 (1分) 抗体(1分)
(3)胰岛素(1分)
37.(10分)
⑴ 第一组(1分);拇指能向背侧弯曲(1分)
⑵ 第一组:AA×AA、AA×Aa、Aa×Aa(2分)
第二组:AA×aa、Aa×aa(1分)
第三组:aa×aa(1分)
⑶ aaXBY(1分);AaXBXb(1分);3/8(2分)
38.(5分)
⑴ 利用微生物把有机物分解成为无机物 (1分)
⑵ 为分解者提供适合的环境(1分)
⑶ 不能(1分);无机盐浓度过高,会使花卉出现“烧苗”的现象(1分)
⑷ C(1分)
39.(7分)(1)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2分)
(2)[A]毛细血管(2分)
(3)细胞内液 组织液→淋巴 (2分,有一处错误不得分) (4)组织水肿(1分)
血浆
40.
A.(13分)
(1)糖、氨基酸、促生长因子、无机盐、微量元素、血清或血浆(2分)
(2)①胰蛋白酶(1分)
③取癌细胞核和肝细胞质形成重组细胞A,取癌细胞质和肝细胞核形成重组细胞B(2分)
⑤分别取等量重组细胞A和重组细胞B,依次加入甲、乙两只培养瓶中,进行细胞培养(1分)。
⑥分别观察甲、乙培养瓶中的细胞形态。(1分)
(3)①若甲瓶的细胞(或重组甲细胞分裂产生的细胞)形态发生明显变化,则调控基因存在细胞核中。(2分)
②若乙瓶中的细胞(或重组乙细胞分裂产生的细胞)形态发生明显变化,则调控基因存在细胞质中。(2分)
③若甲、乙两瓶中的细胞(或重组甲、重组乙细胞分裂产生的细胞)形态均发生明显变化,则调控基因可能同时存在细胞核和细胞质中。(2分)(其它答案合理酌情给分)
B.(13分)答案:
(1) (2分)
(2)先减慢,后加快(2分)
通入氧气后,先是无氧呼吸受抑制,随后随氧气浓度增加,有氧呼吸强度加强,二氧化碳释放速度加快(2分)
(3选择(1分)
第一步:取灭菌的细菌培养基,在酒精灯旁,用注射器注入青霉素溶液,并使之分布在整个培养基表面(1分)
第二步:将接种环灼烧,并在酒精灯火焰旁取种,对培养基接种(1分)
第三步:培养。将接种后的培养基放入恒温箱中在37℃下培养24小时(1分)
受体细胞是否具有青霉素抗性(细菌能否在培养基上正常生长) (1分)
将与前述同样制作的培养基在不接菌的情况下进行培养,作为空白对照。若空白对照组上有微生物生长,则说明培养基受到污染。(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