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生物试卷 - 高中三年级生物试题 - 正文*

高三生物第二学期模拟考试1

2014-5-11 0:36:39下载本试卷

高三生物第二学期模拟考试(三)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由m个氨基酸构成的一个蛋白质分子,含n条肽链,其中z条是环状多肽.这个蛋白质分子完全水解共需水分子个数为:

A. m-n+z    B. m-n-z    C. m-z+n     D. m+z+n

2.将阴生植物移至强光下,植物迅速发生萎蔫,此时比较右图中①、②、③三个部位的细胞液浓度,正确的是

A.③>②>①  B.①>②>③

C.①>③>②  D.②>③>①

3.某同学进行有关物质出入细胞膜的实验发现:(1)当外界溶液中某物质浓度低于细胞内某物质浓度时,细胞也吸收该物质;(2)只在有氧时才能吸收;(3)物质的吸收随温度而变化。哪些实验结果能说明物质的吸收不是依靠扩散作用

  A.只有(1)能说明          B.只有(2)能说明

  C.只有(1) 和(2)能说明       D.都不能说明

4.连续分裂的细胞的生长即体积增大,发生在细胞周期的:

 A.分裂间期      B.分裂前期     C.分裂中期  D.分裂后期

5.下图表示3株脱淀粉(经充分“饥饿”处理)的长势相同的同种植株放在透光的不同钟罩内,以下关于本实验的目的叙述中最准确的是:

A.证明光合作用的必需条件是CO2   B.证明光合作用的速率随CO2浓度增大而增大

C.证明过多的CO2阻碍光合作用    D.证明NaOH能促进光合作用

6.采用黑—白瓶(不透光—可透光瓶)法测定池塘群落各深度日代谢的平均氧浓度变化,结果如下表,请据表分析,该池塘一昼夜制造的氧气和消耗氧气量各为多少g.m-2 

深度

瓶中O的变化(g.m-2

白瓶

黑瓶

1m

+3

-1

2m

+2

-1

3m

-1

4m

-1

-1

水底

-3

-3

A.5;7   B.5;11    C.8;11    D. 8;7

7.有关全能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受精卵在自然条件下能使后代细胞形成完整个体,因此全能性最高

B.生物体内细胞由于分化,全能性不能表达

C.卵细胞与受精卵一样,细胞未分化,全能性很高

D.植物细胞离体培养在一定条件下能表现出全能性

8.下列叙述中能表明基因与染色体之间的平行行为的是

A.DNA主要分布在染色体上,是染色体的主要化学组成之一

B.在细胞分裂中,基因和染色体都能进行复制和保持连续性

C.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均导致生物可遗传的变异

D.配子形成时,非等位基因之间的分离和重组互不干扰

9.基因重组是生物变异的重要方面,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基因工程是在分子水平上实现基因重组

B.基因重组导致子代性状组合可能不同于亲代

C.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可导致基因重组

D.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随染色单体的交换而发生交换,

导致非姐妹染色单体的基因重新组合

10.下列过程不在动物细胞内进行的是

①氨基转换作用 ②脱氨基作用 ③胰液分解各种有机物 ④抗体与抗原特异性结合

⑤血液中尿素的排出 ⑥葡萄糖转变成脂肪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④⑤⑥

11.蜜蜂的雄蜂是未受精的卵细胞发育而来的,雌蜂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蜜蜂的体色,褐色相对于黑色为显性,控制这一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现有褐色雄蜂与黑色蜂王杂交,则F1的体色将是:

    A.全部是褐色         B.蜂王和工蜂都是黑色,雄蜂都是褐色

    C. 褐色 : 黑色 = 3 : 1    D. 蜂王是褐色,雄蜂都是黑色

12.如果已知子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1YYRR、1YYrr、1YyRR、1Yyrr、2YYRr、2YyRr。并且也知道上述结果是按自由组合规律产生的,那么双亲的基因型是:

   A. YyRR x YYRr    B. YYRr x YyRr  C. YyRr x YyRr  D. YyRR x YyRr

13.正常情况下,有尿液排出的K大约是肾小球滤过的K量的1/10,但当给人以大量的钾盐时,尿中K+排出量可超过肾小球滤过的K+的量。这一事实说明      

A.肾排出K+的特点是多吃多排,少吃少排,不吃不排

B.K的分泌和重吸收即可能是主动过程也可能是被动过程

C.肾小管和集合管既有重吸收K,又有分泌K的能力

D.K的分泌和Na+的重吸收相关联,都受醛固酮的作用

14.组织液大量积累在组织间隙会导致组织水肿。下列各项不引起组织水肿的是

A.营养不良,血浆蛋白含量减少    B.花粉过敏引起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

C.肾小球肾炎导致蛋白尿        D.食物过咸导致血浆渗透压增高

15.如右图,若茎的a侧生长素浓度在曲线B点以下的浓度范围内,下列对b侧生长素浓度范围的描述较为准确的一项是

  A.在OA段范围内  B.在BC段范围内

  C.在BD段范围内  D.在BA段范围内

16.若兔子肌细胞内有a种不同序列的DNA分子,青菜叶肉细胞中有b种不同序列的DNA分子。当兔子摄入大量青菜后,兔子的某个肌细胞含有多少种不同序列的DNA分子

 A.a+b   B.大于a且小于a+b    C.a    D.小于a

17.调查木本植物种群密度时,不具有代表性的做法是B

  A.随机取样       B.样方面积为1m2   

C.样本数量足够大    D.调查期无大量砍伐

18.在农业生产中,收获大豆时经常出现“空瘪粒”,导致减产,下列正确的叙述是

  A.出现“空瘪粒”是因为子房壁未发育成果皮

  B.出现“空瘪粒”是由于大豆种子无胚乳

  C.出现“空瘪粒”是由于卵细胞未受精

  D.对未授粉的花蕾喷洒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可以避免“空瘪粒”

19.以单位面积计,热带雨林中残枝落叶较温带森林的多,土壤中有机物的积累量一般是

     A.热带雨林等于温带森林      B.热带雨林大于温带森林

   C.热带雨林小于温带森林      D.热带雨林与温带森林无法比较

20.近年来基因工程的发展非常迅猛,科学家可以用DNA探针和外源基因导入的方法进行遗传病的诊断和治疗,下列做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用DNA探针检测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B.用DNA探针检测病毒性肝炎

C.用导入外源基因的方法治疗半乳糖血症

D.用基因替换的方法治疗21三体综合症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有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21.下表是黄豆和玉米两种植物种子食用部分营养成分表(表中数据表示每百克含量),从表中分析可得出

比较项目

能量(千焦)

水分(克)

蛋白质(克)

脂肪(克)

糖类(克)

铁(毫克)

黄豆

   1502

   10.2

   35.1

   16.O

   18.6

   8.2

  玉米

  1423

  12.1

  8.1

  3.3

  69.6

  3.2

A.种植黄豆施用的氮肥比玉米的多 

B.黄豆种子萌发时吸水较玉米种子多

C. 玉米种子萌发时的耗氧量比黄豆多

D.从人体的生长需要看,黄豆的营养价值比玉米高

22.关于有氧呼吸的说法正确的是:

 A.葡萄糖中的氢转移到生成物的水中 

 B.生成物水中的氧来自反应物葡萄糖和水

  C.二氧化碳的氧来自反应物葡萄糖和水

  D.反应物水中的氢和氧分别转移到生成物水和二氧化碳

23.蚕的黄色茧(Y)对白色茧(y)是显性,抑制黄色出现的基因(I)对黄色出现的基因(i)是显性。现用杂合白色茧(IiYy)蚕相互交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性状分离比为3:1        B.性状分离比为9:3:3:1

C.子代有9种基因型        D.子代纯合子只有2中表现型

24.进行染色体组型分析时,发现某人的染色体组成为44+XXY,可能是由于该病人的亲代在形成配子时                            

  A.次级精母细胞分裂的后期,两条性染色体移向一侧

B.次级卵母细胞分裂的后期,两条性染色体移向一侧

C.初级精母细胞分裂的后期,两条性染色体移向一侧

D.初级卵母细胞分裂的后期,两条性染色体移向一侧

25.下列有关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正确的是

  A.物种的形成都需要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

  B.突变、基因重组是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

  C.自然选择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

  D.物种形成的标志是产生了生殖隔离

26.用秋水仙素处理番茄幼苗,所不能引起的变化是

A.提高基因突变频率         B.获得无籽番茄

C.抑制有丝分裂中纺缍体的形成    D.获得单倍体番茄

27.有关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沙丘、火山岩上进行的演替是初生演替,冰川泥、弃耕的农田上进行的演替是次生演替

B.初生演替形成的群落内无竞争现象,次生演替形成的群落内竞争明显

C.初生演替所需时间较长,次生演替所需时间较短

D.初生演替能形成森林,次生演替很难形成森林

28.下列关于遗传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用32P、35S分别标记细菌DNA、蛋白质,噬菌体侵染后,复制4次,则子代

噬菌体100%含32P、35S

B.色盲遗传具有交叉遗传的特点,男性的色盲基因只会传给女儿,女性的色盲基因既会传给儿子,也会传给女儿

C.如果控制人的血红蛋白的基因中有一对碱基发生改变,则血红蛋白的结构一定发生改变

D.tRNA具有专一性,在蛋白质的翻译过程中,只能运载一种特定的氨基酸

29.关于特异性免疫的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干扰素能增强效应T细胞的杀伤力   

B.抗体都是由浆细胞产生的
 C.吞噬细胞、T细胞与体液免疫无关

D.效应淋巴细胞只能由T细胞或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时才产生

30.用现代生物技术能制造出新的生物品种,这主要是由于

A.现代生物技术可在短时间内完成高频率的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

B.现代转基因技术可迅速改变生物的基因组成

C.现代生物技术可使新品种的产生不需要经过地理隔离

D.现代生物技术可迅速使新品种形成群落

第II卷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0个小题,共80分)

31.(7分)右图表示洋葱根尖处于有丝分裂细胞各阶段细胞核中DNA和细胞质中信使RNA含量变化。试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题中研究的细胞位于根尖哪一区域?       

该区域的细胞中能产生ATP的细胞器有    

(2)图示结果表明细胞核中染色单体的形成是在分裂间期的     阶段完成的。

(3)曲线表明细胞分裂过程中核糖体功能最活跃的时期是       。分裂期的d、e阶段细胞质中mRNA明显减少,最可能的原因是                   

(4)本实验研究最可能采取的方法是              

32.(7分)下图甲、乙分别表示几种环境因素对小麦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除各图中所示因素外,其他因素均控制在小麦生长的适宜范围。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甲图P点,限制小麦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为_________。乙图Q点,高CO2浓度条件下,若要进一步提高光合作用强度,应注意满足植物生活的_________条件(请依据上图作答)。预计乙图Q点之后高CO2浓度曲线的变化趋势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夏天中午光照强烈时,小麦光合作用强度低的主要原因可以用________图来说明,其具体解释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气候寒冷时,即使在全日照下玫瑰也不能以最快的速度生长,可以用_______图来说明,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缘故。

33.(5分)某植物种子用不同浓度的吲哚乙酸浸泡24小时后播种,发芽第5天后,幼根、胚轴生长的情况如下表,请根据表中数据回答以下问题。

浓度(mol/L)

10—9

10—7

10—5

10—3

10—1

幼根(mm)

30.1

20.1

10.7

5.6

0

胚轴(mm)

11.7

22.3

40.5

30.4

0

(1)幼根生长最快的生长素浓度为__________,而胚轴生长最快的生长素浓度为________。

(2)根据试验,你认为生长素浓度为__________时,该植物的幼根和胚轴都能生长较好。

(3)本试验的结果还能提供的结论是__________                。(2分)

34.(8分)人的X染色体和Y染色体是一对同源染色体,但其形态、大小却不完全相同,X染色体稍大,Y染色体较小,下图为某人X和Y染色体同源和非同源区段的比较图解,其中A与C为同源区段。请回答:

(1)在A段上的基因在C段可以找到对应的_________________

此区段的基因遵循____________________定律。

(2)色盲和血友病的基因最可能位于______________段上。

(3)如果此病只能由男性传给其的儿子,则致病基因位于      段。

(4)如此人B区段和D区段都有一致病基因,则其与一不携带致病基因的正常女性结婚,所生的后代中发病机率是                 (2分)

(5)假设控制某个相对性状的基因E(e)位于A、C片段,那么这对性状在后代男女个体中表现型的比例一定相同吗?试举例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5.(9分)巨胚稻因胚的增大而胚重增加,具有独特的经济价值。巨胚与正常胚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G、g控制,为研究巨胚的遗传特性,科学家用经典遗传学的研究方法获得了以下数据:根据实验数据分析

组别

纯种亲本组合

观测粒数

F1平均胚重(mg)

F1平均粒重(mg)

巨胚×巨胚

30

0.92

19.47

正常胚×正常胚

30

0.47

21.84

正常胚♀×巨胚♂

30

0.47

21.30

巨胚♀×正常胚♂

30

0.48

21.37

⑴上述一对相对性状中,正常胚为      性状。(2分)

⑵现有两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母本为胚发育提供营养而决定胚的性状;第二种观点认为胚的基因型决定胚的性状。你同意哪种观点?请结合上述实验,用遗传图解和文字加以说明。

观点:          

遗传图解:(4分)

文字说明:                                    

                                         

                                     (2分)

 
36.(9分)下图为人体体温调节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示意图中字母表示的结构名称: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

(2)人体主要的散热器官是________  

当人体处在41℃的外界环境中时,主要的散热方式是________

(3)人体受到寒冷刺激时,甲状腺分泌活动加强。

完成这一反射活动的反射弧是________                  

这种反射属于________      反射。

(4)甲状腺能参与体温调节,是因为________              

(5)当传人神经与传出神经兴奋时,神经细胞膜外的________大量内流。

37.(7分) 下面是植物气孔与植物一些生理过程的关系图:

请根据上图回答:  

(1)引起气孔开闭的非生物因素是______________。

(2)从图中看出,保卫细胞与叶表皮细胞在结构上最主要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

(3)保卫细胞吸水膨胀到一定程度时水分出入平衡,制约其继续吸水的结构是___________。

(4)夏季中午气孔关闭的直接原因是保卫细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导致保卫细胞

 与叶肉细胞中C3含量___________。

(5)将鸭跖草叶片放入0.3g/mL的蔗糖溶液中,气孔会_________,将其放入pH=7溶液中(此pH有利于淀粉酶活性增高),气孔会__________。

38.(5分)近年来,一些城镇、社区修建了人工湖泊,但湖泊被排入过量的居民生活污水后,水体逐渐变绿,有人利用贝类滤食藻类的习性进行控制藻类的实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1)从图中可以看出,虽然挂养贝类的水体中藻类密度呈上升趋势,仍能推论贝类可以有效控制藻类,理由是_________         (2分),贝类对藻类最大滤食量在第_____天。

(2)有的湖泊中藻类虽然得到了有效控制,但湖中水草却疯长了,并带来负面影响。下列控制水草疯长不合理的措施是_______。

A、打捞水草,开发利用   B、引水稀释   C、使用除草剂   D、控制污水排入

(3)有人提出大量引种水花生、水葫芦抑制藻类及水草疯长。你认为这样做会引起哪些不良后果?___________              

39.(9分)根瘤菌在土壤中分布广泛,是主要的固氮生物,将豆科植物进行根瘤菌拌种,有利于结瘤固氮,但根瘤菌只与其相适应的豆科植物互利共生。给你一块没有种植过豆科植物的、土壤的各项指标基本相同的田地,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探究蚕豆根瘤菌与大豆是否具有共生关系。

(1)实验课题:                                     

(2)实验步骤:                                      

                                            

(3)预测结果及结论:                              

                                            

                                          

40.(14分)任选一题作答

A、下图为提取胡萝卜素的装置示意图,请回答有关问题:

  (1)胡萝卜素是一种脂溶性物质,因此选取的萃取剂应具有的

特点是具有        的溶点,能够充分溶解胡萝卜素,并且    水混溶,同时还要考虑萃取效率、对人的毒性、是否易燃等。胡萝卜素的萃取应选萃取剂是             

  (2)一般来说,要想萃取效果好,要保证        

                        

需要提取的物质就能充分溶解,萃取效果就好。

  (3)装置1是      。其作用是          

  (4)本实验对标准样品和提取样品进行点样,以便于进行      。点样后,应注意要     后,才能开始层析。如果萃取样品中出现了和标准样品一样的层析带,说明    ,如果萃取样品层析带的颜色较浅,说明     ,如果萃取样品中除了有和标准样品一样的层析带外,还有其他的层析带,说明      

  (5)提取样品为           色。

B.(14分)2003年10月15日10月16日,我国“神舟五号”发射和回收成功,杨利伟成为中国航天第一人。这一年之前,两场筹备了10年的“太空结合”首次在“神舟四号”飞船上举行,动物细胞“新人”是小白鼠B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植物细胞“新人”是有液泡的黄花烟草原生质体和脱液泡的“革新一号”烟草原生质体,两批“新人”同时在一个“产房”——电融合仪内孕育新生命。160 min后,中国首批“太空娃娃”终于顺利诞生。“神舟四号”飞船上的电融合仪由我国自行设计,在一套实验装置中同时分别进行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电融合实验,这两项电融合实验都是目前国际上生物技术的前沿课题。

(1)细胞融合除了电融合方法外,还有            的促融方法,其中  

  的促融是动物细胞融合所特有的

  (2)将小白鼠B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进行融合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若用于

SARS的预防上,则融合的细胞宜采用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两种细胞。科学工作者正在研究治疗癌症使用的“生物导弹”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都是由________________细胞形成的。这种相同细胞的

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产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叫做__________________。

  (4)从基因组成看,“太空娃娃”之一的烟草应该属于___________(填“杂合子”或“纯合子”)。其有无液泡(性状)经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两个步骤得以表达。

  (5)在飞船上搭载的种子返回地面种植,有些植物的产量、营养成分等有明显的优势。

植物的这种变异来源于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三生物模拟考试(三)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A

B

C

A

B

D

C

B

D

C

D

B

C

D

C

C

B

C

C

D

二.多项选择题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BD

ACD

CD

BCD

BCD

BD

ABD

ABD

CD

ABC

三.非选择题:

31.(7分)

(1)分生区  线粒体  (2)b 

(3)分裂间期(或a期和 c期) 分裂期细胞核中DNA存在于高度螺旋化的染色体中,不能解旋、转录形成信使RNA(2分)  (4)同位素标记法(或元素示踪法)

32.(7分)

    (1)光照强度  适宜温度  3条曲线都会随着温度升高而呈逐渐下降趋势

(2)乙 光照强烈时小麦叶片气孔逐渐关闭,导致体内CO2浓度降低,光合作用强度下降

    (3)甲  气温较低,酶活性受限制

33.(5分)

(1)10—9mol/L  10—5mol/L(单位不写不给分)  (2)10—7/mol/L (单位不写不给分)  

(3)同种植物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浓度的敏感程度不同,胚轴对生长素浓度的敏感度比幼根弱;   生长素浓度超过一定限度,对(幼根、胚轴)生长均起抑制作用 (2分)

34.(8分)

(1)等位基因或相同基因(答全才得分)  基因的分离规律

(2)B   (3) D

(4)若B段为显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则100%;

若B段为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则50% (2分)

(5)不一定 例如,母方为XeXe,父方为XeYE,则后代男性为XeYE,全部表现为显性性状;后代女性为XeXe,全部表现为隐性性状(2分)

35.(9分)

⑴显性(2分)    ⑵同意第二种观点

遗传图解:(4分)正交(丙组)           反交(丁组)

P  GG ♀ × gg♂       P  gg ♀ × GG♂

正常胚  ↓ 巨胚        巨胚 ↓  正常胚

F1      Gg         F1       Gg

      正常胚            正常胚

文字说明:采用正交和反交,不论为胚发育提供营养的母本是巨胚(gg)还是正常胚(GG),F1基因型为Gg,都表现为正常胚,说明第二种观点正确。(其它合理答案,酌情给分)(2分) 

36.(9分)

(1)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  骨骼肌  肾上腺

(2)皮肤  蒸发散热

(3)皮肤温度感受器→传入神经→体温调节中枢→传出神经→甲状腺  非条件

(4)甲状腺能分泌甲状腺激素,促进新陈代谢,增加产热量      (5)Na+  

37.(7分)

(1)光照  (2)保卫细胞有叶绿体,叶表皮细胞无叶绿体  (3)细胞壁

 (4)失水   减少  (5)关闭   张开

38.(5分)

(1)挂养贝类水体的藻类密度小于对照组(2分)  5  (2) BC  

(3)水花生、水葫芦疯长,外来物种入侵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39.(9分)

(1)探究蚕豆根瘤菌与大豆的共生关系。

(2)实验步骤:

①将没有种植过豆科植物的、土壤的各项指标基本相同的田地,分成两等份并做好标记;

②取大小基本相同的大豆种子若干,将其等分并标记为A、A′,其中A组与蚕豆根瘤菌液拌种;

③将两份种子分别播种在两块田地里,进行同样的管理;

④收获种子称重并分别记录数据。 

(3)预测结果及结论:

①若A和A′基本相同,说明蚕豆根瘤菌不能侵入大豆的根,蚕豆根瘤菌和大豆没有互利共生关系。(2分)

②若A明显大于A′,说明蚕豆根瘤菌能侵入大豆的根,蚕豆根瘤菌和大豆有互利共生关系(2分)

40.(14分)

A、(1)较高  不与  石油醚

  (2)原料颗粒小 萃取温度高   时间长

  (3)冷凝管  防止加热时有机溶剂的挥发,利于回流

  (4)对比  干燥  有胡萝卜素  有杂质  有其经色素

  (5)橘黄色

B、(1)聚乙二醇  灭活病毒   灭活病毒

(2)产生单克隆抗体 小鼠骨髓瘤细胞   SARS康复者的浆细胞 

单克隆抗体上连接抗癌药物

  (3)骨髓造血干   细胞的分化

  (4)杂合子 转录 翻译

(5)基因突变 由于辐射和失重使基因内的碱基排列顺序改变

高三生物模拟考试(三)

答题卡

学校       班级       姓名        座号    

题号

总分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得分

选择题答题区,用2B铅笔填涂。

以下为非选择题答题区,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在指定的区域作答,否则答案无效

31、(7分)

(1)                        (2)   

(3)                

                                        (2分)

(4)                   

32、(7分)

 (1)                                         

(2)                                         

(3)                                        

33、(5分)

 (1)                     (2)         

(3)                                       

                                       (2分)

34、(8分)

(1)                        (2)     (3)     

(4)                                      

                              (2分)

(5)                                   (2分)

35、(9分)

(1)     (2分)  (2)                     

遗传图解:(4分)

文字说明:                                   

                                    (2分)

36、(9分)

(1)                                   

(2)                    

(3)                                       

(4)                            (5)       

37、(7分)

(1)       (2)                        

(3)          (4)               (5)             

38、(5分)

(1)                 (2分)         

(2)      (3)                      

39、(9分)

(1)                        

(2)                                     

                                         

                                         

                                       (4分)

(3)                                      

                                        

                                       (4分)

40、(14分)

A、(1)                              

(2)                                   

(3)                                   

(4)                                            

(5)      

B、(1)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