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类型练习
1. 以单位面积计,热带雨林中残枝落叶较温带森林的多,土壤中有机物的积累量一般是( )
A.热带雨林小于温带森林B.热带雨林大于温带森C.热带雨林等于温带森林D.热带雨林与温带森林无法比较
2.在海洋生态系统中数量最多的植物是( )
A.海带 B.多细胞藻类 C.浮游植物 D.大型藻类
3.我国南方的马尾松林,往往易发生严重的松毛虫害;如马尾松和其他树种形成混交林,就能减少病虫害的发生。这种生态效益是由何种因素引起的( )
A.复杂的种间关系 B.气候条件 C.温度条件 D.土壤条件
4.下列哪一类脊椎动物在草原生态系统中几乎没有分布( )
A.鸟类 B.哺乳类 C.爬行类 D.两栖类
5.森林生态系统不可能出现于( )
A.年降雨量与年蒸发量平衡的中纬度地区 B.年降雨量远低于年蒸发量的温带地区
C.年降雨量远大于年蒸发量的温带地区 D.年降雨量与年蒸发量平衡的高原地区
6.生态农业比一般农业
A.投入多、产出多、污染少、可持续发展能力强 B.投入少、产出多、污染少、可持续发展能力强
C.投入一样、产出相当、污染少、可持续发展能力弱 D .投入和产出都较少、污染相同、可持续发展能力强
7.森林是地球上生产力最高的生态系统,原因是( )
A.一年中森林固定的太阳能最多 B.一年中森林合成的有机物最多
C.一年中单位空间的森林积累有机物的速率最快 D.森林可以生产多种产品
8.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森林生态系统的种群密度和群落结构一般能够长期处于较稳定的状态
B.草原生态系统的种群密度和群落结构常常会发生剧烈的变化
C.农田生态系统总是朝着对人有益的方向发展
D.整个地球上海洋可以看作是一个巨大的生态系统
9.与自然生态系统相比,城市生态系统不具备的是( )
A.自动调节能力较弱,易出现环境污染等问题 B.分解者的活动受到抑制,分解能力不强
C.一旦人的作用消失,生态系统很快会退化 D.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等于所有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
10.与森林生态系统调节气候直接相关的是( )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蒸腾作用 D.渗透作用
11. (多选)以下所列生态系统属于湿地的是( )
A.湖泊 B.泥碳地 C.沼泽地 D.开阔的大洋
12.(多选)下列对各生态系统特征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森林生态系统动植物种类繁多,但其调节能力差 B.草原生态系统是丹顶鹤等动物的栖息地
C.天然草原生态系统的能量可循环流动 D.任何自然生态系统中,分解都是必不可少的
13.生产者所制造的有机物质的量被称为初级生产力。下表为地球上主要生态系统的总面积及生产者的净初级生产力(光合作用量减呼吸消耗量)(kg干重/K㎡·y)请回答:
生态系统类型 | 面积( K㎡) | 净初级生产力 |
湖、河 | 2 | 500 |
沼泽 | 2 | 2000 |
热带雨林 | 20 | 2000 |
温带森林 | 18 | 1300 |
冻土带 | 8 | 140 |
荒漠密灌林 | 18 | 70 |
农田 | 14 | 650 |
开阔大洋 | 332 | 125 |
(1)陆地生态系统中____________是生物圈的最主要的能量基地,是因为____________。
(2)荒漠密灌林的净初级生产力较低的主要限制因素是____________;而群落结构单一的农田生态系统的净初级生产力却较高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
(3)如果大量砍伐热带雨林,则热带雨林会被毁灭且很难再呈原貌,这说明热带雨林的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___________ 的特点。热带雨林生态系统毁灭后的地区,影响生物生存的关键的非生物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表中各净初级生产力,除未利用的部分外,其余的去向是____________。
14.漳江口红树林湿地自然保护区位于福建省云霄县母亲河——漳江入海口,面2360 K㎡。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气候温暖湿润,光、热、水资源丰富。保护区自然条件优越,水域理化条件好,为生物物种多样性提供了优越的生境。红树林吸取海底土壤中养料而生存,它的残枝败叶为鱼虾提供了丰富的食物,鸟类啄食鱼虾,微生物分解动物的尸体和植物的枯枝败叶,并还原与海底土壤中,从而构成了一种独特的生态平衡食物链,可以说红树林生态系统是世界上最富生物多样性,生产力最高的湿地生态系统。近年来,作为人类生存基础的生物多样性正面临着严重威胁,出现了诸如环境问题、资源问题和生态问题等,所有这些都与生物多样性息息相关,对于生物多样性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中国湿地保护行为计划”的实行,对于更好的保护漳江湿地自然保护区,无疑是极有利的。探讨红树林湿地的生物多样性,对于我们全面认识保护区所蕴藏的丰富生物资源,认识各种生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请回答:
⑴湿地生态系统的维持生物圈稳态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根据红树林的地理位置,其最显著的作用是下列叙述中的
A 湿地是巨大的蓄水库,起到调节流量和控制洪水的作用。
B 防风消浪,护岸固堤
C 在一定范围内,通过物理沉降、化学分解和生物吸收作用消除环境污染
D 是一个巨大的天然基因库
(2)该湿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红树林鱼虾鸟类,如果该生态系统受到重金属Pb的污染,则由于生物__________作用,体内Pb浓度最高的生物是__________。
(3)为了保护湿地,我国政府已经采取很多措施,如建立自然保护区、颁布相关法规等,但这并不意味禁止对湿地的开发和利用,我们应如何对待“可持续发展”这个战略?举一个具体实例。
生态系统的结构练习
1.下列哪一项最适于描述生态系统中三大功能类群(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的关系( )
A.种内斗争 B .种间关系 C.竞争和捕食 D.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2.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的结构应包括( )
A.生物群落及其无机环境 B.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
C.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D.群落中生物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3.下列生物中,属于分解者的是( )
A.蛔虫 B.硝化细菌 C.螺蛳 D.蘑菇
4.下列各项中,最可能属于同一生物的一组名词是( )
A.初级消费者、第一营养级 B.次级消费者、厌氧生物 C.分解者、腐生生物 D.生产者、异养生物
5.下列属于生态系统食物网特征的是( )
A.一种生物只能被另一种生物捕食 B.一种生物可能属于不同的营养级
C.食物链的营养级数无限的 D.食物网上的生物之间都是捕食关系
6.下列符合生物学意义的食物链是( )
A.大米→老鼠→蛇→人 B.阳光→青草→蛇→人 C.青草→老鼠→蛇→鹰 D.水稻→青蛙→昆虫→蛇
7.“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此成语所隐含的食物链具有的营养级至少为( )
A.2个 B.3个 C. 4个 D. 5个
8.生物的尸体经微生物分解后,可为绿色植物提供( )
A.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 B.蛋白质和脂肪 C.纤维素和淀粉 D.葡萄糖和无机盐
9.农田生态系统中,假设有两条主要的食物链(如图),如果有人大量捕捉蛙,短期内对该生态系统造成的影响的是( )
A.有利于生态系统的平衡 B.水稻虫害严重 C.蛇的数量迅速增加 D.老鼠的数量迅速增加
10.在某一湖泊中,由于水体富营养化,使得水体中藻类生物生长过盛,下列哪一种方法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大量减少这些藻类( )
A.大量引入肉食性鱼类 B.尽量捕捞植食性鱼类
C.大量引入捕食浮游动物的鱼 D.大量除去捕食浮游动物的鱼
11.(多选)关于生态系统中生产者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产者能利用无机物制造有机物 B.生产者都是自养型生物
C.生产者都是绿色植物 D.生产者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
12.(多选)关于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专门营腐生生活的细菌也不一定是分解者,而有可能是生产者或消费者
B.分解者将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可以供生产者再利用
C.分解者分解动植物遗体释放出来的能量,可供绿色植物同化作用再利用
D.分解者不一定是微生物,但微生物一定是分解者
13.(多选)在生态系统中有关食物链与能量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能量沿食物链流动是单向的 B.食物链越长,最高营养级获得的能量越少
C.初级消费者越多,次级消费者获得的能量越少 D.生物种类越多,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越多
14. (多选)一部分同学在设计制作小生态瓶时不成功。下面罗列了设计生态瓶应遵循的原理,其合理的是
A.瓶内各种生物之间应有营养上的联系 B.瓶内各种生物的数量搭配应合理
C.应定时向瓶内通气,保证生物的有氧呼吸 D.瓶内生态系统应获得充足的能量供应
15.下图是某海洋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和海洋水深关系的曲线。据图回答:
(1)在远洋水域,从水深30米处开始,随着水深增加,固定太阳能的数量逐渐减少,影响这一变化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生产者中,主要的生物类群是__________________。
(2)近海水域水深__________米左右处生产者的数量最多。
(3)生活在水深100米以下的生物,从生态系统的成分看主要是_______者和___________者。
16.下图是处于平衡状态的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请据图回答:
(1) 该食物网由________条食物链组成,图中鼠与兔之间构成了_______的种间关系。
(2) 生态系统的4种成分中,该图上只体现了两种成分,未体现的另两种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食物网中猫头鹰占有_______个营养级,处于第三营养级的生物有_________种。
(4)由于人们连续地围猎狼,使_______大量繁殖,结果草原植物受到破坏。停止围捕几年后,狼的数量逐渐增多,该生态系统又恢复平衡。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__能力。
生态系统的功能练习
1、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指 ( )
A生产者和消费者体内全部的能量 B照到该系统内的所有植物体叶面上的太阳能
C该生态系统全部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 D生产者传递给全部消费者的总能量
2、在一条食物链中,如果生产者固定的全部太阳能为100000千焦,若能量传递效率为10%,那么第四营养级同化的能量约为( )
A
10千焦
B 100千焦
C 1000千焦
D 10000千焦
3、某自然生态系统中生物数量金字塔如图示 ,则该生态系统的生物量金字塔应为 ( )
4、组成食物链的环节一般不会多于6个,其原因是( )
A环境资源有限 B在每一个环节上都有大量能量损失
C捕食者不能以捕食者为食 D营养级越高,生物数量越多、食量越大
5、在生态系统有关能量流动和食物链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能量沿食物链的流动是单向的 B食物链越长,最高营养级上获得的能量就越少
C初级消费者越多,次级消费者获得的能量就越少 D生物种类越多,生态系统中食物链就越多
6、肉类和蛋类的价格比粮食和蔬菜高,从生态学的观点看这是由于()
A动物饲养麻烦、花工多、投资大 B动物性食品营养价值高
C食物链延长,能量流失多,动物性食品成本高 D植物栽培比较容易
7、某个沼泽以网茅属植物和藻类为其主要的自养生物,下图是这个沼泽每年每平方米能量流动的数据(单位:KJ)。如下的数据支持下面哪一种说法?
A 网茅属植物大约固定了入射到那里的太阳能的2%
B 网茅属植物的净生产量为每平方米144898KJ
C 藻类在将光合作用的产物转化为自身物质方面比网茅属植物效率更高
D 大约40%的太阳入射能量反射了
8、在下图食物网中a表示动物性食物所占比例,若要使鸟体重增加x,至少需要生产者量为y,那么x与y的关系可表示为
A
B
C
D
9、一个池塘生态系统有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分解者。其中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为a,流入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分解者的能量依次为b、c、d,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a=b+c B a>b+d C a<b+d D a<c+d
10、火灾常给森林带来较大危害,但在某些国家有时会寒冷地区森林中的残枝落叶进行有限的人工火烧,其主要目的是( )
A消灭森林虫害 B刺激树木种子萌发 C加速生态系统的分解过程 D提高森林储水能力
11、局部地区的暴雨,往往会使特定生态系统的N、P、Ca等元素供给受到影响,而C元素的供给不会出现这一问题,其原因是( )
A.生物体不需要多少C B.植物利用阳光和水分就能制造C
C.许多原料中的C来自空气 D.植物能从土壤中吸收大量的C
12、(多选)关于生态系统金字塔的几种描述中,正确的有()
A自然状态下,能量金字塔不会倒置,位于能量金字塔上层的营养级高,所含能量少
B如果生物数量金字塔出现倒置现象,这时的生物量金字塔也会出现倒置
C在金字塔结构中,上层营养级生物从下层营养级中获得有机物的同时,能量就从上层营养级流向下层营养级
D在自然条件下,即便生物数量金字塔出现倒置,所含能量多的还是低的营养级
13、下表是对某水生生态系统营养级和能量流动情况的调查结果,表中A、B、C、D分别表示不同的营养级,E为分解者。Pg表示生物同化作用固定能量的总量,Pn表示生物体贮存的能量(Pn = Pg—R),R表示生物呼吸消耗的能量 (单位:102千焦/m2/年) 。 分析回答:
Pg | Pn | R | |
A | 15.9 | 2.8 | 13.1 |
B | 870.7 | 369.4 | 501.3 |
C | 0.9 | 0.3 | 0.6 |
D | 141.0 | 61.9 | 79.1 |
E | 211.5 | 20.1 | 191.4 |
⑴能量流动是从A、B、C、D中的哪个营养级开始的?为什么?
⑵该生态系统中能量从第三营养级传递到第四营养级的效率是多少?
⑶从能量输入和输出角度看,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否增加?为什么?
15、氮素是合成蛋白质及核酸等成分的最主要物质。生物体中大约含有10%~15%的氮素,这种元素每年转化量约在109吨到1010吨之间,而每年通过生物固氮所提供的氮素高达4×108吨。下图为微生物在氮素循环中的作用,请回答有关问题:
(1)大气中的N2变成植物体内的氮需要________等微生物的共同作用,而动植物遗体中的氮回归大气中需要在无氧条件下,由________细菌的作用来完成。
(2)固氮微生物有根瘤菌属于共生固氮微生物,其代谢类型为________,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是________;圆褐固氮菌属于自生固氮微生物,代谢类型为________,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是________,它除具有固氮作用外,还能分泌吲哚乙酸,它在植物体内被称为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固氮能力较强的是________。
(3)目前粮食短缺已成为全人类面临的一个重大危机,因此科学家们设想让水稻、玉米等农作物也能自行固氮,这样既能提高粮食产量,又能减少环境的污染。请问如何实现这一设想?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练习
1、在自然条件,下列不符合生态系统正常发展方向的是( )
A物种组成多样 B营养结构复杂 C功能完善 D食物链缩短
2、“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可以说明( )
A一条食物链 B所有生物必须捕食 C生态系统生物群落的组成 D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
3、热带雨林被破坏与草原生态系统被破坏比较,前者恢复起来( )
A更容易 B更难 C均容易 D均难
4、下列生态系统中自动调节能力最强的是( )
A温带阔叶林 B热带雨林 C寒带针叶林 D温带草原
5、下列哪一项措施最可能与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不相符( )
A 森林的采伐量小于生长量 B 人工鱼塘生产者的能量少于消费者的能量
C 农田从收获中输出的氮元素多于补充的氮元素 D 农田施用无机氮肥多于生物固定的氮肥
6、下列生态系统中自动调节能力最弱的是( )
A天然落叶林 B天然常绿林 C人工纯种林 D人工混交林
7、一个处于平衡状态下的密闭生态系统,要使其中的动物能长期存活,必须提供( )
A氧气 B水 C有机物 D太阳能
8、将一处原始森林开辟为一个国家森林公园,为了维持森林的生态平衡,应当采用的措施是( )
A在森林里放入一些珍奇野生动物,增加食物网的复杂性
B在森林中引入一些珍奇的野生植物,提高生产者的能量蓄积能力
C定期清理森林的枯枝落时,以利于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生长
D对森林做简单的隔离,避免人类过多干扰
9、右图关于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的曲线,正确的是( )
10、(多选)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维持,是由于生态系统具有自动调节的能力,大小取决于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
B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越复杂,食物链中各营养级生物种类越多,就越难进行自我调节,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越弱
C流经城市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城市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
D植物需要较多的NP元素,水体中含量越多,水生植物生长越好,动物获得的食物和氧气越多,越容易生存
11、(多选)西部农业的发展要以生态建设为前提,若盲目地开垦草原,围湖造田,造单纯林或是不恰当地干预自然生态系统,产生的后果 ( )
A 生态系统的物种成分减少 B 快速发展当地经济
C 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增大 D 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弱
12、(多选)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越复杂,抵抗力稳定性就越大,关于其中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处于同一个营养级的生物种类多 B 能量流动逐级递减进行
C 某种生物消失,可由营养功能相同的其它生物代替 D 能量传递到顶级,可通过多条食物链来实现
13、下图表示密封的玻璃容器内绿色植物生长在潮湿的土壤和腐殖质中,在适宜的温度和光照条件下,瓶内生物能存活较长时间。
(1)为保证生物的生存,需要注意的事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保证生物的生存,必需的二项外界环境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白天,瓶内空气成分的特点是________含量高;在夜间,瓶内空气成分的特点是________含量高。
(4)瓶内加入腐殖质的重要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
14、近年来,在世界范围的农田生态系统中有两个突出的问题引起了科学家的高度关注:其一是蛙的数量急剧减少,其二是鼠害泛滥,虫害频繁。请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⑴试从蛙的发育、遗传和变异的角度,分析环境中臭氧层的破坏和农田水体pH值的变化如何导致蛙数量急剧减少。
①臭氧层被破坏的影响: 。
②农田水体pH值变化的影响: 。
⑵蛙的数量急剧减少,除了上述因素外,还有 和 因素也产生重要影响。
⑶有人尝试“引蛇灭鼠”并取得较好的效果,此种方法突出的优点是 。参照上述方法,并根据所学的知识,写出三种防治农业害虫的生物防治法。
① 。
② 。
③ 。
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类型答案
1.A 2.C 3.A 4.D 5.B 6.B 7.C 8.C 9.D 10.C 11. ABC 12.ABC
13. (1)热带雨林 面积广阔、结构复杂,光合效率高(净初级生产力最高)
(2)水 人类进行的施肥、灌溉、杀虫、除草等活动
(3)恢复力稳定性弱 水
(4)被初级消费者摄入体内和被分解者利用
14.(1)B (2)富集 鸟类 (3)我们应当针对湿地生态系统的特点,做到合理的开发和利用。例如,在一些多水的沼泽地可以发展芦苇,生产造纸原料;在一些草甸沼泽可以发展畜牧业,生产畜产品;在湖泊等水域,可以发展淡水养殖;等等。总之,要将湿地的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统一起来,使湿地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造福。
生态系统的结构练习答案
1.B 2.B 3.D 4.C 5.B 6.C 7.C 8.A 9.B 10.D 11.ABD 12. ACD 13.ABD 14.ABD
15. (1)光 藻类(或答浮游植物) (2)10 (3)消费 分解
16.(1)7 竞争 (2)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分解者
(3)2,3 (4)鼠兔鹿 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生态系统的功能练习答案
1、C 2、B 3、D 4、B 5、C 6、C 7、B 8、C 9、B 10、C 11、C 12、AD
13、⑴B B营养级含能量最多,为生产者 ⑵5.7% ⑶增加 该生态系统输入的总能量大于所有生物耗能之和 15、(1)固氮菌、硝化细菌 反硝化 (2)异养需氧型 消费者 异养需氧型 分解者 生长素 促进果实发育 促进扦插枝条生根 共生固氮菌 (3)将固氮细菌体内的固氮基因转移到非豆科粮食作物的细胞内,在固氮基因的调控下,让非豆科粮食作物的细胞内合成出固氮酶并且固氮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练习答案:
1、D 2、D 3、B 4、B 5、C 6、C 7、D 8、D 9、A 10、BCD 11、ACD 12、ACD
13、(1)图中植物应是长得慢的物种,若生长过快,其他植物会因遮光而死亡,降低了物种多样性;使图中所有物种不受昆虫和真菌感染,因在潮湿、温暖的环境中,病虫害会迅速传播
(2)光照和适宜的温度 (3)O2 CO2 (4)①提供分解者;②为植物提供初始无机营养;③为分解者提供初始有机营养
14、⑴①基因突变率上升,产卵率下降,畸形卵出现率增加 ②PH值变化影响受精卵的发育 ⑵人工捕捉 大量使用农药 ⑶无环境污染 ①使用性引诱剂 ②引入天敌 ③引入寄生者
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类型答案
1.A 2.C 3.A 4.D 5.B 6.B 7.C 8.C 9.D 10.C 11. ABC 12.ABC
13. (1)热带雨林 面积广阔、结构复杂,光合效率高(净初级生产力最高)
(2)水 人类进行的施肥、灌溉、杀虫、除草等活动
(3)恢复力稳定性弱 水
(4)被初级消费者摄入体内和被分解者利用
14.(1)B (2)富集 鸟类 (3)我们应当针对湿地生态系统的特点,做到合理的开发和利用。例如,在一些多水的沼泽地可以发展芦苇,生产造纸原料;在一些草甸沼泽可以发展畜牧业,生产畜产品;在湖泊等水域,可以发展淡水养殖;等等。总之,要将湿地的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统一起来,使湿地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造福。
生态系统的结构练习答案
1.B 2.B 3.D 4.C 5.B 6.C 7.C 8.A 9.B 10.D 11.ABD 12. ACD 13.ABD 14.ABD
15. (1)光 藻类(或答浮游植物) (2)10 (3)消费 分解
16.(1)7 竞争 (2)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分解者
(3)2,3 (4)鼠兔鹿 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生态系统的功能练习答案
1、C 2、B 3、D 4、B 5、C 6、C 7、B 8、C 9、B 10、C 11、C 12、AD
13、⑴B B营养级含能量最多,为生产者 ⑵5.7% ⑶增加 该生态系统输入的总能量大于所有生物耗能之和 15、(1)固氮菌、硝化细菌 反硝化 (2)异养需氧型 消费者 异养需氧型 分解者 生长素 促进果实发育 促进扦插枝条生根 共生固氮菌 (3)将固氮细菌体内的固氮基因转移到非豆科粮食作物的细胞内,在固氮基因的调控下,让非豆科粮食作物的细胞内合成出固氮酶并且固氮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练习答案:
1、D 2、D 3、B 4、B 5、C 6、C 7、D 8、D 9、A 10、BCD 11、ACD 12、ACD
13、(1)图中植物应是长得慢的物种,若生长过快,其他植物会因遮光而死亡,降低了物种多样性;使图中所有物种不受昆虫和真菌感染,因在潮湿、温暖的环境中,病虫害会迅速传播
(2)光照和适宜的温度 (3)O2 CO2 (4)①提供分解者;②为植物提供初始无机营养;③为分解者提供初始有机营养
14、⑴①基因突变率上升,产卵率下降,畸形卵出现率增加 ②PH值变化影响受精卵的发育 ⑵人工捕捉 大量使用农药 ⑶无环境污染 ①使用性引诱剂 ②引入天敌 ③引入寄生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