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学科基础测试生物试题卷
考生须知:采用标准化答题卡的考生将选择题的答案填在标准化答题卡上,不采用标准化答题卡的考生将选择题的答案填在答题卷相应的空格内,填在试题卷上无效。
一、选择题Ⅰ(共2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或最佳答案。每小题1分,共20分)
1.下列关于组成生物体的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组成蛋白质和核酸的元素都是大量元素 B.不同生物体内的元素种类大体相同
C.不同生物体中各种化合物含量基本相同 D.不同生物体中各种元素含量基本相同
2.下列细胞器中,都不具有膜结构的是
A.线粒体和中心体 B.核糖体和内质网
C.核糖体和中心体 D.高尔基体和内质网
3.将4条相同的马铃薯条分别浸入4种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1h后马铃薯条质量变化情况如下表。由表中数据可知浓度最低的溶液是
溶液 | A | B | C | D |
马铃薯条的质量变化 | +5% | -5% | -3% | 0% |
4.某学生在观察洋葱根尖有丝分裂装片时,在低倍镜下找到了中期的图像,但换上高倍镜后,发现视野中只有其它时期的图像。其最可能的原因是
A.细胞分裂由中期进入后期 B.使用高倍物镜时未调节细准焦螺旋
C.换高倍物镜后视野变暗 D.在低倍物镜下未将物像移至视野中央
5.下列关于蛋白质的叙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A.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
B.相同种类、数目的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可能不同
C.蛋白质的结构多样性决定了其功能的多样性
D.生物体内的激素、酶、载体都属于蛋白质
6.下列有关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三种有机物鉴定实验的操作,错误的是
A.可溶性还原糖的鉴定,可用酒精灯直接加热产生砖红色沉淀
B.脂肪的鉴定实验中需使用50%的酒精溶液洗去浮色
C.用双缩脲试剂检测蛋白质不需要加热 D.使用斐林试剂最好是现配现用
7.下列关于ATP的叙述,错误的是
A.ATP是机体内新陈代谢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
B.人体内ATP含量很多,保证了生命活动对能量的需要
C.ATP分子中远离腺苷的高能磷酸键在一定条件下易水解,也易形成
D.ATP水解失去两个磷酸后的产物可作为RNA的基本组成单位
8.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除了证明DNA是遗传物质外,还可以证明
A.DNA能产生可遗传的变异 B.DNA能控制蛋白质的合成
C.DNA分子的载体是染色体 D.DNA分子是一种双螺旋结构
9.下列关于人体在寒冷环境中体温调节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寒冷时人体可通过骨骼肌不自主的战栗来增加产热
B.受寒冷刺激,皮肤毛细血管收缩,这是一个非条件反射
C.寒冷环境中人体的产热速率大于20℃时的产热速率,散热速率则小于20℃时散热速率
D.寒冷环境中,人体代谢增强、产热增多,与某些激素分泌增多有关
10.下图是某种细菌内发生的生化反应,据此判断其新陈代谢的类型是
A.自养厌氧型 B.异养厌氧型
C.自养需氧型 D.异养需氧型
11.下列关于细胞分裂与生物遗传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原核细胞不进行减数分裂,它的遗传不遵循孟德尔定律
B.细胞分裂过程中,质基因与核基因都平均分配
C.在有丝分裂过程中,基因突变发生在细胞分裂期
D.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不能在配子的形成过程中同时起作用
12.据统计,进入20世纪后,几乎每年都至少有一种鸟类或哺乳动物从地球上消失。造成野生动物濒危和灭绝的主要原因是
A.人类活动破坏了生态平衡 B.干旱少雨,饮水缺乏
C.天敌过多,大量被捕食 D.食物不足,饥饿而死
13.马达加斯加群岛与非洲大陆只相隔狭窄的海峡,但是两地生物种类有许多不同,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最可能是
A.它们的祖先不同 B.自然选择的方向不同
C.变异的方向不同 D.岛上的生物未进化
14.下列关于生物固氮和氮循环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氮在大气中的体积分数高达78%,可直接被生物利用
B.氮素一旦进入生物体内就不能再转化形成氮气
C.根瘤菌的代谢类型属于自养厌氧型
D.硝化细菌的活动有利于植物对N元素的吸收
15.许多同学都设计制作过小生态瓶,评价其设计制作水平的主要标准是
A.维持生态系统平衡时间的长短 B.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
C.生态系统的成分是否全面 D.整个生态瓶的美观度
16.下列关于动物行为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先天性行为主要靠激素调节,后天性行为主要靠神经调节
B.垂体分泌的激素与动物的行为无关
C.动物的性行为主要由性激素来决定
D.在动物行为中,激素调节与神经调节是相互协调作用的
17.下列对于“试管婴儿”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属于无性生殖 ②属于有性生殖 ③体外受精 ④体内受精 ⑤体外发育 ⑥体 内发育 ⑦运用基因工程技术 ⑧运用细胞工程技术
A.②③⑥⑦⑧ B.①③⑥⑦⑧ C.①③⑤⑧ D.②③⑥⑧
18.叶绿体基粒由若干个囊状结构堆叠而成,下面与此有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囊状结构膜与叶绿体内膜、外膜所含各种成分完全相同
B.囊状结构薄膜上分布的各种色素都能够吸收、传递和转化光能
C.光能转变成电能,进而转变成活跃的化学能的过程在囊状结构薄膜上完成
D.水的光解无需酶的催化,所以基粒囊状结构上不含有酶
19.右图表示将某植物放在不同浓度CO2环境条件下,其光合速率受光照强度影响的变化曲线。b点分别与a点、c点相比较,b点时叶肉细胞中C3的含量情况是
A.低、高 B.低、基本一致
C.高、高 D.高、基本一致
20.右图所示的遗传系谱图中,2号个体
无甲病致病基因。1号和2号所生的第
一个孩子表现正常的几率为
A.1/3 B.2/9
C.2/3 D.1/4
二、选择题Ⅱ(共2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或最佳答案。每小题2分,共40分)
21.如果把细胞搅碎,细胞将死亡;如果把病毒搅碎,病毒也将失去活性。这说明
A.细胞和病毒失活是因为破坏了它们的化学成分
B.单细胞生物和病毒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很差
C.细胞和病毒被搅碎后都失活,可见两者的结构是相同的
D.细胞和病毒都要有一定的结构基础,才能完成正常的生命活动
22.科学家通过基因工程的方法,能使马铃薯块茎含有人奶蛋白。以下有关该基因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采用反转录的方法得到的目的基因有内含子
B.基因非编码区对于目的基因在块茎中的表达是不可缺少的
C.马铃薯的叶肉细胞可作为受体细胞
D.用同一种限制酶,分别处理质粒和含有目的基因的DNA,可产生黏性末端而形成重组DNA分子
23.下列各种生理活动,与生物膜系统没有直接关系的是
A.肌细胞的无氧呼吸 B.蛋白质的加工包装
C.丙酮酸彻底氧化分解 D.胰岛素的分泌
24.如图所示的曲线,不能用来表示
A.恒温动物和变温动物的耗氧量与环境温度的关系
B.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强度随温度的变化
C.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与恢复力稳定性的关系
D.自养型生物与异养型生物在缺少有机物的环境下的生存数量
25.紫茉莉的遗传信息储存于它的
A.DNA或RNA分子,在细胞核与细胞质中 B.DNA分子,在细胞核中
C.DNA和RNA分子,在细胞核与细胞质中 D.DNA分子,在细胞核与细胞质中
26.用经3H标记的n个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在普通培养基中培养一段时间后,统计培养基中共有噬菌体后代m个。则此时培养基中含有被标记的噬菌体的比例最高是
A.n/m B.2n/m C.n/2m D.n/(n+m)
27.下图是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图解,对此图解的理解错误的是
A.图中方框的大小可表示该营养级生物所具有的能量多少
B.该图中C所具有的能量为B的10%~20%
C.该图中的A表示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D.图中A具有的能量是B、C、D的能量之和
28.右图是用集合的方法表示各种概念之间的关系,其中与图示相符的是
选项 | 1 | 2 | 3 | 4 |
A | 特异性免疫 | 非特异性免疫 | 细胞免疫 | 体液免疫 |
B | 同化作用 | 光合作用 | 化能合成作用 | 合成有机物 |
C | 无性生殖 | 营养生殖 | 嫁接 | 组织培养 |
D | 生物固氮 | 共生固氮 | 自生固氮 | 根瘤菌固氮 |
29.科学家用小鼠骨髓瘤细胞与某种细胞融合,得到杂交细胞,经培养可产生大量的单克隆抗体。与骨髓瘤细胞融合的是
A.经过免疫的B淋巴细胞 B.不经过免疫的T淋巴细胞
C.经过免疫的T淋巴细胞 D.不经过免疫的B淋巴细胞
30.下列关于微生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微生物个体一般较小,因而代谢慢
B.不同种类微生物的初级代谢产物种类基本相同
C.细菌中含有的质粒均可作为基因工程的运载体
D.SARS病毒属于原核生物,遗传物质是RNA
31.在农业生产中,用红果番茄(RR)作父本,黄果番茄(rr)作母本进行杂交,在母本上所结番茄的相关性状及关于子代的叙述,正确的是
A.红果,子代基因型为Rr B.黄果,表现为母系遗传
C.红果,子代自交植株上红果和黄果比例为3∶1
D.黄果,子代植株结红果
32.进行染色体组型分析时,发现某人的染色体组成为44+XXY,形成该病的原因不可能是该病人的亲代在形成配子时
A.次级精母细胞分裂后期,两条性染色体移向一极
B.次级卵母细胞分裂后期,两条性染色体移向一极
C.初级精母细胞分裂后期,两条性染色体移向一极
D.初级卵母细胞分裂后期,两条性染色体移向一极
33.要将土壤中的自生固氮菌与其它杂菌分离开来,应将它们接种在
A.加入氮源和杀菌剂的培养基上 B.不含氮源,但含有杀菌剂的培养基上
C.加入氮源,不加杀菌剂的培养基上 D.不含氮源和刹菌剂的培养基上
34.下列与糖尿病有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糖尿病患者逐渐消瘦,是因为体内糖的氧化供能发生障碍,导致非糖物质分解加强
B.尿液中偶尔含有少量糖的人不一定是糖尿病患者,但尿液中持续含有较多糖的人则一定是糖尿病患者
C.糖尿病患者吃得多,是因为其体内的糖被大量排出体外,导致血糖含量过低
D.糖尿病患者的尿多,是因为其代谢旺盛,产生的水比一般人多
35.下图表示的是某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呼吸时O2的吸收量和CO2的释放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其中线段XY=YZ。则在氧浓度为a时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A.消耗的有机物相等
B.释放的能量相等
C.释放的二氧化碳相等
D.消耗的氧相等
36.下列哪项的比例不符合1∶3
A.酵母菌分别在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情况下消耗等量C6H12O6释放出的CO2体积比
B.AaBb与AaBB(二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且完全显性)杂交后的表现型比
C.一个初级卵母细胞减数分裂后形成的卵细胞与极体数之比
D.白化病患者的正常双亲,再生下的正常孩子中杂合体所占比例
37.下列各项与所给模型不相符的是
A.若X表示血糖含量,则a代表胰高血糖素,b代表胰岛素
B.若X表示所有酶的活性,则a代表PH大于7,b代表pH小于7
C.若X表示初级消费者,则a代表生产者增多,b代表次级消费者增多
D.若X表示促甲状腺激素,则a代表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b代表甲状腺激素
38.已知一批胚的基因型为AA与Aa的豌豆种子数之比为1∶2,将这批种子种下,自然状态下(假设结实率相同)其子一代中胚的基因型为AA、Aa、aa的种子数之比为
A.4∶4∶1 B.3∶2∶1 C.3∶5∶1 D.1∶2∶1
39.下列有关特异性免疫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免疫球蛋白与单细胞病菌结合抑制该病菌的繁殖过程属细胞免疫
B.淋巴细胞只有受到抗原刺激后,才能形成效应细胞和记忆细胞
C.当机体免疫功能不足或缺乏时,可引起过敏反应、自身免疫病或免疫缺陷病等
D.一种抗原只能与一种抗体或效应B细胞结合,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
40.精氨酸酶与酪蛋白代谢密切相关。当鼠的饲料中不含酪蛋白时,鼠肝中几乎测不出精氨酸酶;当鼠的饲料中酪蛋白从8%增至70%时,可使鼠肝中精氨酸酶的含量明显增加。下列有关精氨酸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精氨酸酶是组成酶,它的合成只受遗传物质控制
B.精氨酸酶是诱导酶,它的合成不受遗传物质控制
C.精氨酸酶是组成酶,它的合成不受遗传物质控制
D.精氨酸酶是诱导酶,它的合成也受遗传物质控制
三、非选择题(5小题,共40分)
41.(7分)将2株大小一样,发育相同的健壮薄荷苗A、B,分别在加土的雨水和雨水中培养,经过一段时间,A、B植物在长势和重量上的差别很大,结果如下表。请回答:
植株 | 培养液 | 植株的重量(g) | 重量增加量(g) | |
实验前 | 实验后 | |||
A | 加土的雨水 | 92 | 378 | 268 |
B | 雨水 | 91 | 145 | 54 |
(1)植株重量增加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由于植株进行 ▲ 作用,合成了有机物;其原料除了水,还需要吸收大气中的 ▲ 。
(2)植株A、B吸收的水分除了一小部分用于自身的生命活动外,大部分通过 ▲ 作用散失到空气中。因此,植树造林可以增加空气湿度,调节气候。
(3)植株A与B的差别说明植物的生长除了需要吸收水分外,还需要从培养液中吸收 ▲ ,这是一个主动运输的过程,需要消耗 ▲ 。
(4)陆生植物在被水淹的条件下,根部细胞会进行 ▲ ,产生 ▲ 等物质,造成对根细胞的伤害。
42.(6分)1880年,达尔文用一种禾本科植物为材料研究植物的向光性,他将幼苗胚芽鞘的顶部套上不透光的锡纸,放在窗前,将另一部分不套锡纸的幼苗也放在窗前。8小时后,套锡纸的胚芽鞘直立生长,未套锡纸的胚芽鞘弯向窗外。将胚芽鞘的尖端切除,胚芽鞘就不再弯向窗外。
1928年,荷兰人温特把胚芽鞘的尖端切下,放在琼脂块上,1—2小时后,拿掉胚芽鞘,再把琼脂块切成小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切面的一侧,结果胚芽鞘向放琼脂块的对侧弯曲生长。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
(1)分析达尔文的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
(2)温特实验的假设是 ▲ 。
(3)写出温特实验的对照组实验设计: ▲
。
43.(8分)下图表示某真核生物细胞内DNA转录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中方框内用“→”或“←”标出转录的方向。
(2)b与c在结构组成上的相同基团
为 ▲ 和 ▲ ,不同基团为 ▲ 。
(3)a为启动上述过程必需的RNA聚
合酶,其化学本质是 ▲ 。
(4)在根尖细胞中,上述过程发生在 ▲ 和 ▲ 中
(5)如果上述生理过程按某一方向连续不断地进行,图中的d片段最终在编码的蛋白质中完全没有得到表达,则转录该片段的基因结构最可能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