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与基因工程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006届南通市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良种试管牛的繁殖过程是:用激素促进甲牛多排卵,然后把卵细胞在体外与人工采集的乙牛的精子进行受精,在特定培养基上培育成胚胎,再把胚胎送入经过激素处理的丙牛的子宫内,孕育成试管牛。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产生试管牛的生殖方式属于有性生殖 B.处理甲牛的激素可能是孕激素
C.甲牛、乙牛对试管牛核基因的贡献相同 D.该技术可应用于加速优良种畜的繁殖
2.(南师大二附中2006年高考适应性考试)mRNA上的终止密码子不编码氨基酸。与之相对应的DNA片段位于
A.编码区下游的非编码区中 B.基因编码区最末端的内含子中
C.基因编码区内 D.基因的最末端
3.(南师大二附中2006年高考适应性考试)下表关于基因工程中有关基因操作的名词及对应的内容,正确的组合是
供 体 | 剪 刀 | 针 线 | 运载体 | 受 体 | |
A | 质粒 | 限制性内切酶 | DNA连接酶 | 提供目的基因的生物 | 大肠杆菌等 |
B | 提供目的基因的生物 | DNA连接酶 | 限制性内切酶 | 质粒 | 大肠杆菌等 |
C | 提供目的基因的生物 | 限制性内切酶 | DNA连接酶 | 质粒 | 大肠杆菌等 |
D | 大肠杆菌等 | DNA连接酶 | 限制性内切酶 | 提供目的基因的生物 | 质粒 |
4.(南师大二附中2006年高考适应性考试)下列关于基因结构的认识中,正确的是
A. 大豆基因中内含子是能够编码蛋白质的序列
B. 乳酸菌与酵母菌基因结构中都存在外显子和内含子
C. 大肠杆菌基因与RNA聚合酶结合位点位于编码区的下游
D.水稻细胞基因的编码区中存在非编码序列
5.(2006届南通市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下图示真核生物染色体组成。1、2、3、4分别表示
A.胸腺嘧啶、非编码区、内含子、外显子
B.胸腺嘧啶、非编码序列、外显子、内含子
C.尿嘧啶、非编码区、外显子、密码子
D.尿嘧啶、非编码序列、内含子、外显子
6.(2006届南通市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细胞质遗传表现为母系遗传。下列对母系遗传的说法最确切的是
A.后代性状一定与母本相同
B.后代性状由母本遗传物质控制
C.后代不会发生性状分离
D.母系遗传现象是由RNA决定的
7.(2006届南通市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在基因工程中限制性内切酶是一种重要的工具酶,这种酶
A.是一种RNA分子
B.主要存在于真核生物中
C.能识别基因中的非编码区碱基序列
D.本身的合成是受基因控制的
8.(2006届南通市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下列关于染色体和质粒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两者的化学本质相同 B.两者均可作为基因工程的运载体
C.两者均与生物的遗传有关 D.两者均可存在于原核生物细胞中
9.(2006年南京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在人体蛋白质代谢过程中,通常不涉及的酶是 ( )
A.限制性内切酶 B.解旋酶 C.转氨酶 D.蛋白酶
10.(2006年苏、锡、常、镇四市高三教学情况调查)一个息有线粒体肌病且为色盲基因携带者的女性与一个不患线粒体肌病的正常男性婚配。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他们所生的女儿表现型都正常的概率为0 B.他们所生的女儿只患线粒体肌病
C.他们所生后代中只患一种病的概率为3/4 D.他们所生的儿子只患线粒体肌病
11.(2006年苏、锡、常、镇四市高三教学情况调查)下列关于基因结构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水稻细胞基因的编码区中存在不能编码蛋白质的序列
B.大豆细胞基因结构中内含子存在于非编码区,不能编码蛋白质的序列
C.大肠杆菌基因的RNA聚合酶结合位点位于编码区的下游
D.乳酸菌与酵母菌基因结构中都存在外显子和内含子
12. (2006年苏州市高三第二次教学调研测试) DNA探针能用于检测
A. 地方性甲肿病患者 B. 乙肝患者
C. 骨质软化病患者 D. 缺铁贫血病患者
13.(淮安市2005~2006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三次调查测试)下列有关基因的叙述,正确的有 ( )
①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全部位于染色体上 ②自然选择使基因发生定向 变异③某基因的频率就是该基因在种群基因库中所占的比例④每一个基因都包含编码区和非编码区⑤人体内的肝脏细胞和血红细胞所含的基因相同
A.1种 B.2种 C.3种 D.4种
14.(淮安市2005~2006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三次调查测试)在一个真核细胞某基因的编码区中,有2个外显子和1个内含子,测得两个外显子分别有120个和180个碱基,内含子有36个碱基,那么该基因最多能编码的氨基酸个数是 ( )
A.112 B.
15.(淮安市2005~2006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三次调查测试)基因治疗是指 ( )
A.运用人工诱变的方法,使有基因缺陷的细胞发生基因突变而恢复正常
B.运用基因工程技术,把有缺陷的基因切除,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C.把健康的外源基因导人到有基因缺陷的细胞中,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D.对有缺陷的基因进行修复,使其恢复正常,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16.(金陵中学高考模拟试题)现有两个小麦品种A和B。如果想获得具有A品种细胞质和B品种细胞核的新个体要采取
A.♀A×♂B的后代为母本连续与B杂交、选种
B.♀A×♂B的后代为母本连续与A杂交、选种
C.♀B×♂A的后代为母本连续与A杂交、选种
D.♀B×♂A的后代为母本连续与B杂交、选种
17. (连云港市 2006 届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依右图有关工具酶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切断a处的酶为限制性内切酶
B.连接a处的酶为DNA连接酶
C.切断b处的酶为解旋酶
D.连接b处的酶为RNA聚合酶
18. (连云港市 2006 届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干细胞是一种尚未充分分化的未成熟细胞,它具有再生各种组织、器官的潜能,医学家们正尝试利用干细胞治疗一些顽疾,如用骨髓移植法有效治疗白血病便是成功的例证。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造血干细胞在骨髓中可分化发育成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
B.利用干细胞治疗某些顽疾,是因为干细胞的分化程度低,其全能性较高
C.骨髓移植时必须是供者与受者的主要HLA有一半以上相同
D.异体骨髓移植成功后,康复者的血型有可能发生改变但不会遗传
19.(盐城市2005/2006学年度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关于紫茉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白色植株上能开红花 B.白色枝条上能开红花
C.花斑枝条上能开红花 C.绿色植株上能开红花
20.(盐城市2005/2006学年度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用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纯种豌豆做遗传实验,得到的F2的部分基因型结果如下表(非等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配子 | YR | Yr | yR | yr |
YR | 1 | 2 | YyRr | |
Yr | 3 | |||
yR | 4 | |||
yr | yyrr |
A.表中Y、y、R、r基因的编码区是间隔的、不连续的
B.表中基因Y、y、R、r的载体有染色体、叶绿体、线粒体
C.1、2、3、4代表的基因型在F2中出现的概率大小为3>2 = 4>1
D.F2中出现的表现型不同于亲本的重组类型的比例是6/16或10/16
21.(扬州市2006届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试题)下列有关基因工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蛋白质中氨基酸序列可为合成目的基因提供资料
B.基因探针是指用放射性同位素或荧光分子等标记的DNA分子
C.相同黏性末端只是通过碱基对的配对而连接的
D.基因治疗主要是把健康的外源基因导入有基因缺陷的细胞中
22.(扬州市2006届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试题)有些线粒体的DNA突变会导致人体的一种称为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LHON)的疾病,该疾病是成年后突然失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仅妇女患病 ②男女都会患病 ③父母都患病时子女才患病
④父母都正常,子女患病几率为1/4 ⑤母亲患病,子、女都患病
A.①③ B.①⑤ C.②④ D.②⑤
23.(扬州市2006届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试题)紫茉莉的遗传信息储存于它的
A.DNA或RNA分子,在细胞核与细胞质中 B.DNA分子,在细胞核中
C.DNA和RNA分子,在细胞核与细胞质中
D.DNA分子,在细胞核与细胞质中
二、选择题:每小题有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选对者得3分,其它情况不给分。
1.(2006年苏州市高三第二次教学调研测试)下列有关细胞核和细胞质遗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两者都由DNA上的基因控制的
B.两者都必需通过遗传信息的转录与翻译才能表达性状
C.两者的子代都有可能出现性状分离
D.正交与反交所产生的子代性状,细胞核遗传总是相同,而细胞质遗传总是不同
2. (连云港市 2006 届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如果真核生物的基因中某一碱基对发生改变,则它控制的某一性状不一定发生改变,下列有关其原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此碱基对可能存在于内含子中 B.有的氨基酸可有一个以上的密码子
C.此碱基对可能存在于非编码区 D.此碱基对可能位于没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中
三、非选择题
1.(金陵中学高考模拟试题)人类牙病的一种性状表现是由于牙本质发育不良,导致牙釉质易破碎,使儿童时期牙齿就易受损伤,该病称为乳光牙。我国科学家在研究中发现,该遗传病的控制基因是DSPP基因,该基因的第3外显子的一段碱基序列是决定谷氨酰胺(一种氨基酸)密码子的,但却变成决定终止密码子的序列。请回答:
(1)乳光牙致病基因是 形成的。
(2)已知谷氨酰胺密码子分别是CAA和CAG,那么DSPP基因第3外显子与上述密码子相对应的碱基序列是 ;由于第3外显子碱基序列的变化,导致所决定的肽链结构的显著改变是 ,因此使牙齿发育异常。
(3)从上述材料中有关基因结构的叙述和已学过的有关知识可知:在真核细胞中,能够编码蛋白质的基因中含有 。
(4)科学家对乳光牙致病基因进行检测是用被标记的DNA分子做探针,鉴定基因的碱基序列,这种方法遵循的原理是 ;如果科学家要对该病进行基因治疗,目前一般采取的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基因突变(2)GTT和GTC;氨基酸数量下降(3)若干个外显子和内含子(4)DNA分子杂交;把健康的外源基因导入有基因缺陷的细胞中,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2.(2006届南通市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胰岛素是治疗糖尿病的重要药物。1978年,美国科学家用化学方法合成的人胰岛素基因与质粒结合并导入大肠杆菌,成功生产出人的胰岛素。请分析并回答:
(1)判断某人患糖尿病的主要依据是 。
(2)化学方法合成的人胰岛素基因与人体内的胰岛素基因在结构上的区别是 。
![]() |
(3)下图A-D段表示质粒的某基因,B表示RNA聚合酶结合位点。请在方框内用箭头表示出RNA聚合酶在C上的移动方向。为使目的基因直接表达,目的基因插入的最佳位点是图中的 处(填数字序号)。
(4)基因工程被用于培育抗虫植物等,如:转胰蛋白酶抑制剂基因的蔬菜,对该蔬菜处理不当,可能给人体带来的负面影响是 。
2.(1) 空腹时的血糖浓度持续高于160-180mg/dL (2)化学方法合成的人胰岛素基因只包含编码序列(2分) (3) → ③ (4)胰蛋白酶抑制剂会抑制人的消化道中的胰蛋白酶的活性,影响食物蛋白的消化(2分)
3.(2006年南京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在生命科学研究中,“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是经常使用的研究手段。某生物科研所做了如下几个科学实验,请仔细阅读分析并回答有关问题。
(1)将大肠杆菌的DNA分子用3H标记后,放在普通培养基上按图甲所示方式繁殖八代,那 么在子代中含3H标记的DNA分子的比例是________。若其细胞中DNA分子在复制过程中出现差错,那么该细胞的结构功能________(一定或不一定)发生改变,其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
(2)上图乙所示,科研人员合成了一段含15N的特定DNA片段。用它作为探针,利用________ 原则,可检测待测标本中的遗传信息,目前在环境监测方面可用于________,这项技术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
(3)科研人员选取一棵健壮的植物幼苗,将它的一片叶用透明塑料袋密封,施加14CO2(如上 图丙所示),用以探究土壤温度和气温对其体内有机物运输方向的影响。控制不同温度条件,分别在A、B处测定含
![]() | 气温:17.7 土温:22.4 | 气温:22.4 土温:17.7 | ||||||
A | 14 | | ||||||
B | 24 | 11 |
该实验结果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1)100% 不一定 突变后的密码子与原密码子决定同一种氨基酸,突变发生在基因的非编码区(答全即得分)
(2)碱基互补配对 检测饮水中病毒含量(其他合理答案给分) DNA分子杂交
(3)当土壤温度高于气温时,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向下运输多;当土壤温度低于气温时,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向上运输的多
4.(2006年苏、锡、常、镇四市高三教学情况调查)一位女性患有严重复合型免疫缺陷病(SCID),主要表现为缺乏腺苷酸脱氨酶 (简称ada),而腺苷酸脱氨酶是免疫系统 完成正常功能必需的,因此,她不能抵抗任 何微生物的感染,只能在无菌条件下生活。 患者由于从父母处各继承了一个腺苷酸脱 氨酶缺失基因,导致体内无法合成腺苷酸 脱氨酶。运用现代生物技术进行治疗后, 患者的免疫功能得到了很大的修复。右图 表示治疗SCID的过程,请据图回答:
(1)要获得携带人正常ada基因的细菌,需要的工具酶包括____________。
(2)参与治疗SCID的病毒a核酸中不含有的碱基是____________,细菌内的ada基因整合到病毒的核酸上,依赖病毒对细菌的____________过程。
(3)治疗过程中,病毒起____________的作用
(4)T淋巴细胞由____________细胞在胸腺中发育而成,能随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在体内流动。
(5)进入T细胞的ada基因发挥治疗作用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1)DNA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
(2)尿嘧啶侵染(或感染)
(3)运载体(4)造血干细胞血液淋巴
(5>合成了腺苷酸脱氨酶
5.(2006年苏、锡、常、镇四市高三教学情况调查)通过DNA重组技术使原有基因得以改造的动物称为转基因动物。运用这一技术使羊奶中含有人体蛋白质,下图表示了这一技术的基本过程,在该工程中所用的基因“剪刀”能识别的序列和切点是一G↓GATCC一,请回答:
(1)从羊染色体中“剪下,,羊蛋白质基因的酶是 。 人体蛋
白质基因“插入”后连接在羊体细胞染色体中时需要的酶是 。
(2)请画出质粒被切割形成黏性末端的过程图。
(3)人体蛋白质基因之所以能“插入”到羊的染色体内,原因是
,“插入”时常用的工具是 。
5.(1)限制性内切酶 DNA连接酶 (2)见下图(3分)
(3)有互补的碱基序列 病毒
6.(淮安市2005~2006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三次调查测试)下面甲图中DNA决定某一多肽链中的酪氨酸和丙氨酸过程示意图,乙图示样品 DNA经PCR技术(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可以获取大量DNA克隆分子。分析回答:
![]() | |||
![]() | |||
(1)甲图中含有 种核苷酸;丙氨酸的遗传密码子是 。该图表示了DNA中遗传信息的
过程。
(2)有一种贫血症是血红蛋白分子的一条多肽链上,一个酪氨酸被一个苯丙氨酸所替代造成的。此种贫血症的根本原因是 ,即 发生了改变。
(3)乙图的“PCR”与人体内的DNA复制相比有何特殊之处? 。
(4)现在要通过“PCR”得到甲图中DNA片段的1024个克隆片段,则至少要向试管中加入
个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6. (1)8 GCC 转录和翻译 ,
(2)基因突变 DNA的碱基序列(或基因结构)
(3)离体条件,需要高温,高温酶(答上两项即给分)
(4)3069(2分)
7. (宿迁市2005━2006学年度高三年级第四次考试) 科学家曾做过这样的实验:野生长翅果蝇幼虫在
(1)假说:___ _______
(2)简要叙述验证过程及结果:___ _______
(3)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有两种情况:甲:基因通过控制___ _______来控制代谢过程,从而控制生物的性状;乙:基因通过控制___ _______来直接影响性状。你假设中与性状有关的基因属于___ _______基因。(“甲”或“乙”)
(4)你认为基因、环境因素、性状三者的相互关系是怎样的?___ _______
7、(1)假说1:温度升高,酶的活性改变,通过影响代谢从而影响性状,但遗传物质没有改变。(或假说2:温度升高,导致相关基因突变,从而影响性状。)(2分)
(2)将该短翅果蝇在
(3)酶的合成; 蛋白质分子的结构; 甲(或乙)
(4)性状受基因控制,也受环境因素影响,环境因素也可能引起基因突变,(或生物的性状是基因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