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上学期五校联考试题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7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收集健康人体内的以下几种液体,分别用斐林试剂鉴定,都能生成砖红色沉淀的是
① 组织液 ② 唾液 ③ 血清 ④ 胃液 ⑤ 原尿 ⑥ 淋巴 ⑦ 尿液
A ①②④⑥ B ③④⑤⑦ C ①③⑤⑥ D ①②⑤⑦
2、下列描述和高尔基体功能不相符的是
A 是细胞分泌物的加工和包装的场所 B 可合成一些生物大分子
C 与植物细胞分裂时新细胞壁的形成有关 D 由扁平囊和小泡构成
3、艾滋病病毒属于RNA病毒,具有逆转录酶,如果它决定某性状的一段RNA含碱基
A= 19%、C =26%、G= 32%,则通过逆转录过程形成的双链DNA中应含有碱基A
A 19% B 21% C 23% D 42%
4、右图表示在某生态系统中,甲、乙、丙三个种群数量变化的
相互关系,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 甲为生产者、乙为初级消费者
B 丙→乙→甲构成一条食物链
C 甲与乙、甲与丙为捕食关系
D 甲与丙为竞争关系
5、具有两对等位基因的双杂合子(基因型为AaBb),逐代自交
3次,在F3中显性纯合于(AABB)与隐性纯合于(aabb)之比为
A.1:1 B.2:1 C.3:1 D。4:1
6、现在人们已经实现了分子水平上的遗传物质重组。下列属于分子水平重组的是
A.将人的凝血因子基因导入到羊的乳腺细胞中表达 B.水稻基因组精细图的绘制
C.白菜与甘蓝的体细胞杂交 D.初级性母细胞四分体时期的交叉互换
7、右图为一种二倍体高等生物细胞分裂示意图。该种生物的细胞
核中染色单体数目最多为
A 8条 B 12条 C 16条 D 24条
8、下列各项中,依次为实验试剂、作用或实验结果,其中不正确的是
A 醋酸洋红,使染色体着色,观察有丝分裂中染色体行为
B 比罗红,把DNA染成红色,观察DNA的分布
C 健那绿,活细胞染料,把线粒体染成蓝绿色
D 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检验CO2,溶液由蓝→绿→黄
9、囊状纤维变性是一种常染色体遗传病,在欧洲的人群中,每2500人中就有一人患有此病。如一对健康的夫妇生有一患此病的孩子,以后,该妇女又与一个健康的男子再婚。再婚的双亲生一个孩子,患该病的几率是
A 1/25 B 1/50 C 1/100 D 1/200
10、土壤动物具有趋暗、趋湿、避高温的习性,下图A、B、C、D 4种土壤微型节肢动物分离收集装置中,最合理的是
![]() |
11、果蝇的一条染色体上,正常基因的排列顺序为123-456789,中间的“-”代表着丝粒,下表表示了由正常染色体发生变异后基因顺序变化的四种情况,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染色体 | 基因顺序变化 |
a | 123-476589 |
b | 123-4789 |
c | 1654-32789 |
d | 123- |
A a是染色体某一片断位置颠倒引起的
B b是染色体某一片断缺失引起的
C c是染色体着丝点改变引起的
D d是染色体增加了某一片断引起的
12、在开展生物学实践活动时,对照实验设计应
遵循单一变量的原则.为了研究光对大豆生长的影响,某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在两只花盆里分别栽种相同数量的大豆苗,并进行如下处理.
花盆 | 光 | 温度 | 水 |
甲 | 光亮处 | 20℃ | 充足 |
乙 | 黑暗处 | 20℃ | 不足 |
在这一实验设计中,有一处不正确,需要改正为
A.乙花盆放在光亮处 B.甲花盆放在黑暗处
C.甲花盆的温度高于20℃ D.乙花盆浇充足的水
13、右图所示某阳生植物细胞在夏季晴天某一天内的
光合作用过程中C3、C5化合物的数量变化。
若第二天中午天气由光照强烈转向阴天时,叶绿
体中C3含量的变化、C5含量的变化分别相当于
曲线中的
A c~d段(X),b~c段(Y) B d~e段(X),d~e段(Y)
C d~e段(Y),c~d段(X) D b~c段(Y),b~c段(X)
14、下列实例中,与植物细胞呼吸强度变化有关的是
A 小麦白天和夜晚的吸水量有一定的差异
B 番茄白天和夜晚对Ca2+的吸收量有一定的差异
C 水稻白天对K+和对Ca2+的吸收量有一定的差异
D 甘蔗白天和夜晚吸水量与吸收P的量不成比例关系
15、下图为某地一个生物种群的年龄组成曲线图,如果有一外来物种入侵,并以该种群的幼体为食,这将使该种群的年龄组成发生变化,则这种变化为:
16、对叶绿体成分进行分析,发现某部位的磷酸含量较高,该部位最可能是
A.外膜 B.内膜 C.基粒 D.基质
17、以下关于新陈代谢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菌类和病毒都是异养生物 ②所有植物都是自养生物 ③ 所有动物都是需氧型生物 ④所有寄生生物都是厌氧型生物 ⑤ 自养需氧型生物的细胞结构不一定都具有叶绿体和线粒体
A. ①③④ B.②⑤ C. ②③⑤ D.只有⑤
18、呼吸商(RQ=放出的CO2量╱吸收的O2量)可作为描述细胞呼吸过程中氧气供应状态的一种指标。下图是酵母菌氧化分解葡萄糖过程中氧分压与呼吸商的关系,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呼吸商越大,细胞呼吸产生的CO2越多
B.b点有氧呼吸强度大于a
C.为延长水果的保存时间,最好将氧分压调
至c点
D.c点以后细胞呼吸强度不随氧分压变化而变化
19、下图表示三个神经元及其联系.其中“—○—<”表示从树突到胞体再到轴突及末梢,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与感受器相连的部位是A和C,图中共有3个完整的突触
B.在f点施加一强刺激,则f点的膜电位变为外正内负,并在b点可测到电位变化
C.对该反射弧来说,大脑皮层对其活动一定不会产生影响
D.在e点施加一强刺激,则f点不会测到电位变化,而下一神经元的兴奋将会加强
20、假若某生态系统有四种生物,并构成一条食物链a→b→c→d,在某一时间分别测得这四种生物a,b,c,d所含的有机物总量分别为m1,m2,m3和m4。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四种生物中所含的能量归根到底来自于a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
B.在一段时间内,若b种群数量增加,则a种群数量下降,d种群数量增加
C.若m1<5m2,则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就会遭到破坏
D.d个体所含的有机物的质量一定比c个体所含的有机物质量小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题有不止一个选项符号题意。每小题全选对者得3分,其他情况不给分。)
21、关于感受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感受器是感受刺激的结构 B 感受器的活动可受大脑有意识控制
C 感受器是转换能量形式的结构 D 感受器接受刺激形成感觉
22、对某一噬菌体的DNA用32P标记,对细菌的氨基酸用15N标记,让已标记的噬菌体去侵染已标记的细菌,最后释放出200个噬菌体,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全部噬菌体都有标记的32P B 2个噬菌体含32P
C 全部噬菌体都含15N D 2个噬菌体含15N
23、下图为甲、乙、丙、丁4种遗传性疾病的调查结果,根据系谱图分析、推测这4种疾病最可能的遗传方式以及一些个体最可能的基因型是
![]() |
A.系谱甲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系谱乙为X染色体显性遗传,
系谱丙为X染色体隐性遗传,系谱丁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B.系谱甲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系谱乙为X染色体显性遗传,
系谱丙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系谱丁为X染色体隐性遗传
C.系谱甲—2基因型Aa,系谱乙—2基因型XBXb,
系谱丙—8基因型Cc,系谱丁—9基因型XDXd,
D.系谱甲—5基因型Aa,系谱乙—9基因型XBXb,
系谱丙—6基因型cc,系谱丁—6基因型XDXd
24、下列有关单倍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未经受精的卵细胞发育成的植物,一定是单倍体
B 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生物体,一定不是单倍体
C 生物的精子或卵细胞一定都是单倍体 D 含有奇数染色体组的个体一定是单倍体
25、下列描述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相吻合的是
A 交配繁殖能避免种群产生生殖隔离 B 进化是以生物个体为单位进行的
C能引起种群基因频率变化的因素均能影响进化 D 所有的变异均能作为进化的原材料
26、右图表示向日葵在24h内的水分吸收和蒸腾作用速率,据图推断下列各项中正确的是
A 在光下,吸收速率总是大于蒸腾作用速率
B 在光下,蒸腾作用速率总是大于吸收速率
C 一天中,植物体内水分最少的是C点
D 若植物表现为生长,则S1、S3面积之和大
于S2
27、下列叙述中哪些能表明基因与染色体的平行行为
A DNA主要分布在染色体上,是染色体的主要化学组成之一
B 在细胞分裂中,基因和染色体都能通过复制保持连续性
C 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均导致生物可遗传的变异
D 配子形成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间的分离和重组互不干扰
2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一种转移RNA只能运载一种遗传信息
B 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物质的化学反应
C 一种限制性内切酶只能识别一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
D 一种抗原只能与相应的抗体或效应T细胞结合
29、下列有关描述不正确的是
A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自动调节能力越强,恢复力稳定性越大
B 有些植物,如莴苣、茄、烟草的种子必须接受一定的信息素才能萌发
C 生态系统稳定性调节的原理是负反馈调节
D 物理信息的来源可以是无机环境,也可以是生物
30、生活于内蒙古等地草原上的一种羚羊,四肢细长有力,奔跑极快,这一特征的形成,按达尔文学说,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A 由不定向变异产生的,跑不快的被淘汰
B 为逃避敌害经常奔跑的结果
C 由定向的变异产生的,跑不快的被淘汰
D 在长期的避敌生存斗争中,经漫长的年代自然选择的结果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80分)
三、非选择题:(共70分。)
31、(8分)根据图中的碳循环示意图回答问题:
![]() |
⑴由图中可见,碳循环具有 性质。碳从无机环境中进入
生物群落的途径①是 ;④表示 作用。参与过程④的生物新陈代谢类型是 ;它们与同区域中的动、植物共同构成了 。
⑵从微观上看,过程③主要是在细胞内的 中完成。
⑶若上图中②过程代表的生物之间有如右图示的关系,设E种
群干物质中的能量为5.8109千焦;B种群干物质的能量为
1.3108千焦;若D种群干物质的能量为1.5
108千焦,且
A只捕食C,则A种群干物质的能量在
千焦之间。伴随着物质循环进行的能量流动具有 、
的特点。
32、(10分)影响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外界因素有光照强度、CO2含量、温度等,其内部因素有酶的活性、色素的数量、五碳化合物的含量等,请据下图分析:
![]() ![]() | |||
![]() | |||
⑴如果x代表光照强度,光照强度影响光合作用强度,主要是影响 阶段,当光合作用强度达到最大值时,此时限制因素最可能是内部因素中的 。若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曲线为c,则阳生植物光合作用曲线最可能的是 。
⑵如果x代表温度,温度主要通过影响 来影响光合作用强度。
⑶如果x代表CO2的含量,CO2的含量影响光合作用强度,主要是影响 的产生,当光合作用强度达到最大值时,此时限制因素最可能是内部因素中的 。
⑷植物在光合作用的同时也在进行呼吸作用。若右上图为植物在温度为15℃(实线)和25℃(虚线)时光照强度和氧气释放速度,该植物在25℃、10千勒克斯的光照条件下,每小时光合作用所产生的氧气量是 mg,如果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都是葡萄糖,每小时净增葡萄糖为 mg。
⑸如果在阴雨天气,温室内光照强度小于5千勒克斯,采取什么措施可以有助于提高光合产量: 。请利用右上图阐明其原因:
。
33、(10分)下图是细胞结构和组成物质示意图,据图回答:
![]() | |||
| |||
⑴A可分为A1~A5等,从a分析其原因是 。
⑵A的合成归根到底是受C1控制的,则①和②过程分别是 和 。
C1主要存在于乙图中的[ ] ,与合成A3有关的C1片段在人的肝细胞中是否存在? 。理由是 。
⑶A1~A5中,需要乙图中[ 3 ]的作用才能在细胞外发挥作用的是 。
⑷若乙图中的细胞能产生单克隆抗体,则该细胞称为 细胞,需应用
和 技术才能培育。
34、(6分)下面介绍的是DNA研究的科学实验:
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利用同位素标记法,完成了著名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下图是实验的部分过程:
|
(1)写出以上实验的部分操作过程:
第一步:用35S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如何实现对噬菌体的标记?请简要说明实验
的设计方法。
。
第二步: 。(2)以上实验结果说明 。
(3)噬菌体侵染细菌之后,合成新的噬菌体蛋白质外壳需要( )
A.细菌的DNA及其氨基酸 B.噬菌体的DNA及其氨基酸
C.噬菌体的DNA和细菌的氨基酸 D.细菌的DNA及其噬菌体的氨基酸
(4)噬菌体除了用作证明遗传物质的实验材料外,还可以在基因工程中作为 使用。
35、(8分)下图是分泌细胞分泌的某种物质与靶细胞结合的示意图,据图回答:
![]() |
⑴分泌细胞的分泌物与靶细胞相互结合的原因是靶细胞膜上有 。
⑵正常人饭后,胰静脉血液中明显增多的激素是由 分泌的。
⑶若分泌细胞为下丘脑细胞,那么靶细胞则为 细胞。
⑷若图中靶细胞为病原菌,那么与分泌细胞形成分泌物有关的细胞器是
。
⑸如果分泌细胞为甲状腺细胞,那么靶细胞能否为垂体细胞? 。简要说出理由: 。
36、(8分)下图表示人体内特异性免疫的过程,图中数字分别代表相应的生理活动,试回答下列问题:
⑴图中虚线所表示的箭头是 时所引起的免疫反应。
⑵下列细胞中,能处理抗原的是 ,能呈递抗原的是 ,不能识别抗原的是 。(填代号)
A吞噬细胞 B T细胞 C B细胞 D 记忆细胞 E 浆细胞 F效应T细胞
⑶效应T细胞的作用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产生一类称为 的物质,并通过它们加强各种有关细胞的作用来发挥免疫效应;二是与靶细胞密切接触,
,最终导致靶细胞裂解死亡。
⑷浆细胞产生的免疫物质主要存在于 中,在多数情况下,该物质的作用是与抗原结合,形成 ,进而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
37、(5分)某育种学家在农田中发现一株大穗不抗病的小麦(控制小麦穗大与小的基因分别用D、d表示,控制不抗病与抗病的基因分别用T、t表示)自花授粉后获得160粒种子,这些种子发育成的小麦中有30株为穗大抗病,有X(X≠0)株为小穗抗病,其余都不抗病。分析下列问题:
(1)30株大穗抗病小麦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其中从理论上推测能稳定遗传的为_______________株。
(2)若将这30株大穗抗病的小麦作为亲本进行自交,在其子代中能稳定遗传的大穗抗病小麦占子代所有大穗抗病小麦的比例约为___ ___。
(3)选出的大穗抗病小麦采用什么措施可延长其贮存期?(至少填两项)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4)选育能稳定遗传的大穗抗病小麦除了用上述方法以外,还可以采用的育种方法是___________ _______。
38、(8分)花生是一种空中开花、地下结果的作物。花生开花受精后,子房下部迅速伸长,形成子房柄,以后子房柄把子房送进土壤,在土壤里子房发育成果实——花生。
是哪些因素影响了花生结果?有人假设,花生结果时①子房必须直接从土壤吸收水分和矿质元素;②花生结果受光的限制。请根据提供的材料和用具,简要写出对两个假设进行验证的实验过程和结论。
(1)实验材料和用具:①刚开花的花生 ②大玻璃杯 ③吸水纸 ④土壤浸出液 ⑤暗盒
(2)实验过程和推论:
验证假设①的实验过程:
。
推论:
。
验证假设②的实验过程:
。
推论:
。
39、(7分)下图所示人体营养物质和代谢物转运简略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 |
Ⅰ、若上列序号代表水,当④ > ①时,②、③将如何变化? 。
Ⅱ、若序号代表的是各种功能细胞,则
(1)细胞膜中蛋白质种类和含量较丰富的是 (填序号)。
(2)若给某人静脉滴注氨基酸营养液,生理活动明显增强的是 (填序号)。
(3)造成细胞功能差异的根本原因是 (填文字)。
Ⅲ、若图中序号代表的是不同生理过程
(1)对维持人体体温相对恒定起直接作用的过程是 (填序号)。
(2)在人体的免疫防御中,②、④过程共同构筑了人体防御的第一道防线,其主要原理是什么?
。
四、选做题(10分)
(本题包括40题和41题,考生可从两题中任选一题做答,若两题均做,只按40题记分)
40、(10分)下表是一种培养基的配方,请回答:
牛肉膏 | 蛋白胨 | NaCl | 琼脂 | 水 |
0.5g | 1g | 0.5g | 2g | 200ml |
⑴此培养基的营养要素有 类,其中蛋白胨提供的是 、 、和 。
⑵在各种成分溶化后分装前,必须进行的是 。
⑶无菌操作是微生物培养最基本的要求,对于培养基、培养皿、接种环、实验操作者的双手、空气、牛奶所采用的灭菌消毒方法依次是 。(填代号)
①化学消毒 ②灼烧灭菌 ③干热灭菌 ④紫外线灭菌 ⑤高压蒸汽灭菌 ⑥巴氏消毒法
⑷用稀释涂布平板法统计菌落数目时,一般选择群落在 的平板进行计数,在某一稀释度下平板上的平均菌落数为50个,所用稀释液的体积为0.2ml,稀释倍数为105时,则每毫升样品中的菌落数为 。
⑸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 指示剂,培养某种细菌后,如果pH升高,指示剂将 ,利用这一特点,可准确地鉴定该种细菌能够分解尿素。
41、(10分)请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由于细胞的密度不同,在地面上受重力影响,细胞的融合非常困难,在太空进行此试验比在地面试验细胞融合率大大提高。“神舟”六号飞船上进行了B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的融合、黄花烟草原生质体和“革 新”一号烟草原生质体的融合两个科学实验,在电融合仪内经过l60min后,终于获得成功。
材料二 右图为哺乳动物生殖过程及相关细胞工程的示意图,其中b为卵细胞,c、d为体细胞。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
(1)细胞融合技术与传统的有性杂交相比,其优越性在于
。在太空进行细胞融合与在地面进行细胞融合相比,其优越性在于 。
(2)动物细胞融合技术最重要的用途是 。
(3)动物个体甲、乙的产生分别属于 生殖和 生殖。
(4)在“神舟”六号飞船上举行的“太空融合”,与上图中的方法 的原理相同。
(5)人工诱导动物细胞融合与诱导植物细胞融合的方法相同的是都可用 方法
和 方法,此外动物细胞融合还可用 作为诱导剂。根据上述材料,你认为在神舟六号上所用的诱导方法是 。
生物科答题卷
31、(8分)
⑴
⑵
⑶
32、(10分)
⑴
⑵
⑶
⑷
⑸
33、(10分)
⑴
⑵ [ ]
⑶
⑷
34、(6分)
(1)第一步:
。
第二步: 。
(2)
(3) (4)
35、(8分)
⑴ ⑵
⑶
⑷
⑸
36、(8分)
⑴ ⑵
⑶
⑷
37、(5分)
(1) (2)
(3) (4)
38、(8分)
验证假设①的实验过程:
。
推论:
。
验证假设②的实验过程:
。
推论:
。
39、(7分)
Ⅰ、
Ⅱ、(1) (2) (3)
Ⅲ、(1)
(2)
40、(10分)
⑴ ⑵
⑶ ⑷ ⑸
41、(10分)
(1)
(2) (3) (4)
(5)
生物科试卷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每题2分,20题共40分)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C | D | B | B | A | A | C | B | C | A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C | D | B | B | A | D | D | B | A | D |
二、多选题(每题3分,10题共30分)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BD | BC | BD | BCD | AC | CD | BD | BCD | AB | AD |
三、简答题(共80分)
31、(8分)
⑴全球性、循环利用 光合作用 微生物的分解 异养需氧型 群落
⑵线粒体
⑶3107~1.76
108 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32、(10分)
⑴光反应 色素的数量 a
⑵酶的活性
⑶三碳化合物(或C3) 五碳化合物的含量
⑷80 56.25
⑸适当降低温室内的温度 因为在该光照强度以下,低温(15℃)时植物的净光合作用强度大于高温(25℃)时的净光合作用强度
33、(10分)
⑴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不同
⑵转录 翻译 [ 5 ]染色质(或[ 13 ]细胞核)
是 因为体细胞均由受精卵经有丝分裂产生,所以含有该个体的全套基因
⑶A2、A5
⑷杂交瘤 动物细胞融合 动物细胞培养
34、(6分)
(1)第一步:先将细菌培养在含35S的培养基上,使细菌标记35S。然后用噬菌体去侵染被35S标记的细菌。 (2分)
第二步:用含35S标记的噬菌体去侵染未标记的细菌
(2)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没有进入细菌体内
(3)C (4)运载体
35、(8分)
⑴(与分泌物特异性结合的)糖蛋白
⑵胰岛B细胞
⑶垂体细胞、肾小管和集合管细胞(2分)
⑷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共2分,每答出两个给1分)
⑸能 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升高时,会抑制垂体细胞分泌促甲状腺激素的活动。
36、(8分)
⑴同一种抗原再次进入机体
⑵A AB E
⑶淋巴因子 激活靶细胞内的溶酶体酶,使靶细胞通透性改变,渗透压发生变化
⑷血清 沉淀或细胞集团
37、(5分)
(1)DDtt和Ddtt 10
(2)3/5
(3)晒干保存;低温保存;充入氮气;放入干燥剂等任选2项
(4)单倍体育种
38、(8分)
假设①的实验过程:将吸水纸放进玻璃杯中,并加入土壤浸出液,使吸水纸保持湿润。等花生开花受精后,让子房伸进玻璃杯的吸水纸中,保证子房的湿润,观察花生能否结果。(2分)
推论:若花生结果,证明子房结果必须直接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矿质养料;若花生不结
果,证明水分和矿质养料不是花生结果的直接条件。(2分)
假设②的实验过程:花生开花受精后,让子房伸进严密遮光的暗盒中,让子房在黑暗中发育,观察花生能否结果。(2分)
推论:若花生在黑暗中能结果,证明花生结果必须在黑暗条件下才能完成;若花生在黑
暗中不能结果,则说明影响花生结果的生态因素不是光线条件。(2分)
39、(7分)
Ⅰ、②不变,③增多
Ⅱ、(1)①③ (2)③ (3)基因选择性表达
Ⅲ、(1)④
(2)②分泌的液体有胃酸、蛋白酶,有杀菌作用。④中汗腺分泌的汗液有乳酸,皮脂腺分泌的皮脂有脂肪酸,使皮肤表面呈酸性,有抑菌作用。(2分)
40、(10分)
⑴五类 碳源 氮源 生长因子
⑵调节pH
⑶⑤③②①④⑥
⑷30—300 2.5107
⑸酚红 变红
41、(10分)
(1)克服了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 解决了因两种细胞密度不同而难以融合的问题
(2)制备单克隆抗体
(3)有性 无性
(4)三
(5)物理 化学 灭活的病毒 物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