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年级生物下学期测试题
一、选择题:
1、人禽流行性感冒,又称人禽流感,是由禽甲型流感病毒某些亚型中的一些毒株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人禽流感的传染源主要为患禽流感或携带禽流感病毒的鸡、鸭、鹅等禽类,特别是鸡;野禽在禽流感的自然传播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人类对禽流感病毒普遍缺乏免疫力,而且人类在感染H5N1型禽流感病毒后出现高病死率。禽流感病毒怕热怕阳光,常用有机消毒剂容易将其灭活。根据以上信息,下列措施中,能有效预防人禽流感的有 ①接触野禽的人员应戴口罩,②低温处理野禽排泄物,③紫外线消毒可能接触过病毒的物品,④对疫区工作人员的工作服作加热煮沸10分钟处理,⑤用漂白粉处理鸡、鸭、鹅的饲养场所,⑥尽可能关闭门窗,少通风。
A、 ①③④⑤ B、 ②③④⑤ C、①②⑤⑥ D、 ①②③④⑤⑥
2、日本科学家将花粉中引发过敏的蛋白质的基因导入水稻基因组中,培育出可预防过敏的转基因大米,并通过小鼠试验获得成功。以下有关说法合理的是:
A.水稻的抗过敏变异是基因重组的结果 B.水稻的维管束鞘细胞含无基粒的叶绿体
C.该水稻是否能抗过敏可通过运载体上的标记基因来检测
D.过敏反应一般是相同过敏原再次侵入机体时,存在于血清中的抗体作用于过敏原的结果
3、假设一对夫妇的子代中患色盲的概率是a,不患色盲的概率是b,患白化的概率是c, 不患白化的概率是d,那么下列表示这对夫妇生出的后代中只患白化、色盲两种遗传病之一的孩子的概率的表达式正确的有几个? ①ad+bc ②1-ac-bd ③a+c-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4、动物细胞融合和植物细胞杂交的比较中,正确的是( )
A、诱导融合的方法完全相同 B、都能形成杂种细胞
C、所采用的原理完全相同 D、所用的技术手段基本相同
5、下图是一个鼠群迁入一个新的生态系统后的种群增长曲线,其中最可能表示因种内斗争加剧而限制鼠群数量增长的曲线段是
A、 A-B B、 B-C C、 C-D D、 A-C
6、食物链和食物网具有这样的特征:
A、食物网由许多相互独立的食物链构成 B、食物网中每一种生物都可能属于多个营养级
C、食物网中的能量流动是沿各食物链不定向的流动
D、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大
7、如右图所示,为了鉴定男孩8与本家族的亲子关系,需采用特殊的鉴定方案。下列方案可行的是 A、比较8与2的线粒体DNA序列
|
C、比较8与5的Y染色体DNA序列
D、比较8与2的X染色体DNA序列
8、发酵工程中常采用延长稳定期,连续培养的方法提高产量。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此方法适于生产胞内初级代谢产物和单细胞蛋白等工程产品
B、此方法适于研究自然界微生物的生长规律
C、需及时更新培养基,排放有害代谢产物 D、固体培养基比液体培养基更适于连续培养
9、图a为某清洁水体在遭受一次性有机物污染后,污染物含量的变化。则水体中好氧性微生物数量变化的曲线最可能接近于图b中的
10、基因工程中,需使用特定的限制酶切割目的基因和质粒,便于重组和筛选。已知限制酶I的识别序列和切点是—G↓GATCC— ,限制酶II的识别序列和切点是—↓GATC—。根据图示判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
A、质粒用限制酶Ⅰ切割,目的基因用限制酶Ⅱ切割
B、质粒用限制酶Ⅱ切割,目的基因用限制酶Ⅰ切割
C、目的基因和质粒均用限制酶Ⅰ切割 D、目的基因和质粒均用限制酶Ⅱ切割
二、非选择题
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材料一 Mg2+是叶绿素分子必需的成分;Fe2+是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碳酸钙是动物和人体的骨骼和牙齿中的重要成分。
材料二 初生蝌蚪或幼小植物体内自由水比例减少时,机体代谢强度降低、生长缓慢,自由水比例增大时,机体代谢活跃,生长迅速。
材料三 用高温、酒精、强紫外线或电离辐射处理细菌,可使蛋白质分子结构中氢键大量断裂而结构紊乱,从而达到灭菌的目的。
材料四 蚯蚓生活在土壤中,以腐叶等为食,未经消化的食物残渣和泥土排出体外,形成蚓粪,由于蚯蚓的生活改良了土壤。
①材料一体现了无机盐的什么功能? ______ ;如果将正常生长的植物幼苗移植到缺镁环境中,看到的现象最可能是( )
A. 嫩叶呈黄色 B. 老叶呈绿色 C. 顶端叶变黄 D. 基部叶变黄
②你对材料二中现象的解释是什么? ____________ 。
③材料三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④材料四体现了生物的什么特征? ______________ 。
(2)今年“麦莎”台风引起的暴雨和海水倒灌使某地水体严重污染,继而引发了小范围霍乱病。据查此次霍乱病原体是“小川型”霍乱弧菌。生活在污水中的霍乱弧菌繁殖速度很慢,但到了人体内数量就会呈爆炸式增长,被感染者腹泻失水,严重者脱水死亡。2001年科学家对孟加拉国达卡爆发的霍乱进行研究,发现病人排泄物中的霍乱弧菌有10个重要基因被激活,感染力提高了200—700倍。 ①霍乱弧菌的繁殖方式为____________。霍乱弧菌在人体肠道会分泌毒性很强的外毒素,人体通常通过__________免疫清除该物质。
②霍乱治疗除了常规的抗生素治疗外,一定要注意给病人及时补充______________。
③用基因工程技术可制备霍乱弧菌抗体。先从患者血清中取得抗体,测出它的序列,推知mRNA 序列,再以__________________为原料合成霍乱弧菌抗体基因,制成重组质粒导入大肠杆菌细胞使其表达。该基因能成功表达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在霍乱弧菌被肠道激活的a---j 10个基因中,假如a基因是激活抗原合成的信号基因,b基因管葡萄糖的吸收,c基因管鞭毛的运动,要抑制它的快速增殖,可终止上述有关基因位点的表达,推测效果最好的终止位点可能是_____ _____。
12、根据所做实验及所学知识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如果做研究性课题《观察被子植物的花粉管》进行花粉培养时,一定要将花粉洒落在溶液的液面上培养,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少数学生在做上述试验时,发生鼻炎或哮喘等症状,这种现象叫_________。这是由于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强,造成局部组织液___________(增多或减少)。
(3)蜜蜂采集花粉酿蜜,这种行为叫__________________。菊花只能在秋末冬初开花,这主要是受非生物因素中的_________影响。
(4)育种工作者将离体花药通过组织培养,获得植物体。植物组织培养依据的理论基础是__________________。这种采用花药离体培养的方法获得单倍体植株,然后经赤人工诱导获得正常植株。这种育种方法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有人设计了下列试验,试图说明“豌豆植株的高茎性状对矮茎性状呈显性”(假定已知茎的高度遗传受细胞核中基因控制)。
Ⅰ.材料和用具:纯种高茎豌豆、纯种矮茎豌豆、剪刀、毛笔;
Ⅱ.步骤:①用剪刀去掉纯种高茎豌豆花中的雄蕊。
②用毛笔蘸取矮茎豌豆花中的花粉,并涂到纯种高茎豌豆花中雌蕊的柱头上。
Ⅲ.结果:将此高茎豌豆植株上所结种子种下,所得植株全部为高茎。
Ⅳ.结论:豌豆植株的高茎对矮茎呈显性。
专家认为,仅用以上实验步骤还不足以严密论证以上结论,请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补充相应的步骤和结果。
步骤: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下图是某细胞内发生的三个生理过程示意图,请回答:
|
⑴该生物的代谢类型是 。体细胞的增殖方式
主要是 。
⑵图中B代表的物质是 。①和②的生理过程
代表 过程,发生的场所是 。
⑶过程⑥为过程⑤提供的物质C有 。
⑷过程⑤与过程④均能大量生成ATP,ATP的用途有
什么不同?
⑸有同学说:“依图分析光合作用的生成物和反应物
与有氧呼吸的反应物和生成物是吻合的,二者应互为
可逆反应”。你是否赞同此观点?试从反应场所、反应
条件、能量变化三个方面加以说明。
答:
①
②
③
14、玉米幼苗的绿色(A)对白色(a)为显性,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为观察其性状分离现象.用杂合体自交产生的种子做如下实验:将1600粒杂合体自交产生的种子随机分成两份,其中800粒播在有光处长出796株幼苗,有598株绿色和198株白色,请分析实验结果,并回答:
从理论上推断:杂合子自交产生的种子的基因型及其比例是____________.
从理论上讲所得幼苗表现型及比例是__________.若将实验目的改为“探究光对叶绿素生长的影响”则:
①该实验材料应选基因型为__________(从下列选项中选择一项)的玉米种子.
A.AA B.Aa C.aa D.AA或Aa
②设计对照实验为: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将基因型相同、数量相等的两份种子分别种在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环境中,观察对比萌发后的幼苗表现型情况.
③以你对植物的了解,预测一下两周后植物将有如何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某种植物果实甜味(A)对酸味(a)为显性,子叶宽大(B)对狭窄(b)为显性,两对基因符合自由组合规律,结合下图分析回答回答问题.
①果实1的味道是__________;果实2的味道是__________.
②果实1、种皮1的基因组成是__________,胚乳1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
③胚2发育成的植株的基因型有________种.这些植株所结的果实味道如何?_________________。
15.自然界的大麻为雌雄异株植物,其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右图为其性染色体简图。X和Y染色体有一部分是同源的(图中I片段),该部分基因互为等位:另一部分是非同源的(图中的Ⅱ—1,Ⅱ—2片段),该部分基因不互为等位。在研究中发现,大麻种群中的雌雄个体均有抗病和不抗病个体存在,已知该抗病性状受显性基因B控制。
(1)由题目信息可知,控制大麻是否具有抗性的基因不可能位于图中的
片段。
(2)大麻雄株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过程中,不可能通过互换发生基因重组的是图中的 片段。
(3)现有抗病的雌、雄大麻若干株,只做一代杂交试验,推测杂交子一代可能出现的性状,并以此为依据,对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除第(1)问外的哪个片段做出相应的推断。(要求:只写出子一代的性状表现和相应推断的结论)。
(4)若通过实验已确定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Ⅱ—2片段,想通过杂交实验培育一批在生殖生长之前就能识别雌雄的植株,则选择的亲本杂交后产生的子代中雄株表现型为 ,其基因型为 。
16.为追踪一盆栽植物体内营养物质运输途径。同学甲将豆类植物的第一片叶子密封在一个充满放射性14CO2的无色薄膜袋中。
实验Ⅰ 在3h中叶子得到充足的光照和土壤得到适当的淋水,实验结束后测得顶芽、叶中、茎部和根中放射性物质的含量,并记录数据。
实验Ⅱ 与实验Ⅰ类似,但实验前将第一片叶基部的上部环割剥去树皮(韧皮部)
实验Ⅲ 与实验Ⅰ类似,但实验前将将第一片叶基部的下部环割剥去树皮(韧皮部)。
其实验记录如下表:
植物器官 | 放射性物质含量(相对单位) | ||
实验Ⅰ | 实验Ⅱ | 实验Ⅲ | |
顶芽 | 3.1 | 0.0 | 4.9 |
叶 | 2.5 | 4.1 | 2.1 |
茎 | 0.5 | 0.7 | 0.0 |
根 | 0.9 | 2.2 | 0.0 |
(1)实验I显示的数据证明会放射性物质在植物体运输特点是(4分)
①
②
(2)实验Ⅱ在第一片叶基部的上部环剥去树皮后,顶芽放射性物质量为0,实验Ⅲ在第一片叶基部的下部环剥去树皮后,茎和根中放射性物质含量为0,推测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2分)
(3)为验证“幼嫩叶片可产生生长素,生长素可阻止叶柄脱落”的结论。同学甲设计了一个实验,想证实该结论。他的实验步骤为:(1)取一盆生长状况良好的植物,去掉幼叶的叶片(如上图所示);(2)观察幼叶叶柄的脱落情况。
请你用所学知识,评价该同学的实验设计,并提出修改建议。(4分)
本实验不足之处有两点:其一, ,其二,
(4)你的实验设计步骤是:(10分)
①
②
③
高三年级生物测试题
1.A 2.A 3.D 4.B 5.C 6、D 7、C 8、C 9、D 10、A
11:(1)①无机盐是细胞内某些复杂化合物的组成成分; D。②自由水是良好的溶剂,不仅是各种代谢反应的介质,而且它参与某些代谢反应。③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体现者。④生物能适应一定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2)① 分裂生殖;体液; ② 水分;③ 脱氧核苷酸;生物界共用一套遗传密码; ④ b基因。
12:(1)保障氧气供给。(2)过敏,增加。(3)本能,阳光(日照长短)。
(4) 植物组织培养依据的理论基础:细胞的全能性;单倍体育种优点:有效缩短育种年限、后代都是纯合子。
(5) 步骤:①用剪刀去掉纯种矮茎豌豆花中的雄蕊;
②用毛笔蘸取高茎豌豆花中的花粉,并涂到纯种矮茎豌豆花中雌蕊的柱头上;
结果:将此矮茎豌豆植株上所结种子种下,所得植株全部为高茎。
13、(1)自养需氧型(或答自养型、需氧型) 有丝分裂
(2)【H】 (或答还原剂氢) 无氧呼吸 细胞质基质
(3)ADP(或答ADP和Pi)、 NADP+ (注:需答全才给分)
(4)过程⑤产生的ATP用于暗反应(或C3的还原);过程④产生的ATP用于各种生命活动
(没必要强调除暗反应外的其它各种生命活动,但答出者不扣分)
(5)不赞同。(2分)因为:
①二者反应的场所不同。光合作用在叶绿体内进行,有氧呼吸主要是在线粒体内完成(或答在细胞质基质与线粒体中进行)。(2分)
②二者反应的条件不同。光合作用需要光和色素,有氧呼吸不需要光和色素;二者的不同步骤需要的酶种类不同(2分)。(注:光、色素、酶三点答出两点给全分)
③能量变化不可逆。光合作用中能量变化是光能、电能、活跃的化学能、稳定的化学能。而在有氧呼吸中能量变化是稳定的化学能、(电能)、活跃的化学能、(热能)。总之,两反应的能量变化并非是可逆的。(注:仅简答某方面的不同不给分,因题干中已给出相关提示。)
14.(1)1AA∶2Aa∶1aa (2)3绿∶1白 (3)①D ②有光 无光(黑暗)
③有光时植物能正常生长,无光时植物出现营养不良的症状(变黄)
(4)① 酸味 甜味
② aabb AaaBbb ③ 9 甜味∶酸味 = 3∶1(或即有甜味又有酸味)
15.(1)Ⅱ-1(3分) (2)Ⅱ-1和Ⅱ-2(3分,答不全不得分)
(3)如果子一代中的雌、雄株中均多数表现为抗病性状,少数不抗病,则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图中的I片段。(5分)
如果子一代中的雌株均表现为抗病性状,雄株多数抗病,少数不抗病,则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图中的Ⅱ—2片段。(5分)
(4)不抗病(3分) XbY(3分)
16、(1)①双向运输,②向芽运输的物质的量比茎、根多(每空2分)
(2)去掉韧皮部,放射性物质通过韧皮部筛管的运输被阻断。(2分)
(3)①未去掉顶芽 ②缺少对照实验(每空2分)
(4)①取同一品种、生长状况相同的3组植物,均去掉顶芽。(2分)
②第一组去掉幼叶,并在叶柄横断面上涂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溶液;(2分)
第二组去掉幼叶,但不涂在生长素;(2分) 第三组不去掉幼叶。(2分)
③观察3组植物幼叶叶柄的脱落情况。(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