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图表专题训练1
备选题
一、选择题
|
A.在A点时,光合量与呼吸量相等
B.在过B点后,再提高光照强度,光合量不再提高
C.在B点时,总的光合量为7mg/m2·h
D.在A点时,总的光合量为0
2.右图表示水稻在不同光照条件下,整体表现出的吸收
和释放
量的状况。如果在相同条件下,分别绘出人参、甘蔗两种植物其整体表现出的吸收
和释放
状况的曲线,其中a、b、c、d点位置的变化应是
A.人参:a点上移
B.人参:b点右移
C.甘蔗:c点左移
D.甘蔗:d点下移
3.下图表示在不同光照强度下,某植物的氧气释放量。该植物在20001x光强度下.每小时光合作用所产生的氧气量(mL)是
A.17
B.
4.在适宜的温度、水分和CO2条件下,分别测定强光和弱光时不同植物的净光合作用量,如图。请据此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条件下,使植物吸收CO2量增加或减少的
主要生态因素是光
B.植物在强光下的净光合作用量一定比弱光下高
C.同等光照条件下,玉米比小麦的净光合作用量高
D.大多数农作物都是喜阳植物
5.下图表示的是光照强度与光合作用强度之间关系的曲线,该曲线是通过实测一片叶子在不同光照条件下CO2吸收和释放的情况。能代表细胞中发生的情况与曲线中AB段(不包括A、B两点)相符的一项是
( )
二、非选择题
6.阅读下列曲线、数据,分析并回答相关问题:
下列曲线表示在4种实验条件下测定的不同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
①0.10%CO2,温度在
③0.03%CO2,温度在
由①②实验结果得出:在CO2%、光强度一致时,对光合速率影响的关键限制因子是 ;由①③实验结果得出:当温度一定时,对光合速率影响的关键限制因子是 ;P点的限制因子是 _______。综上分析,影响作物光合速率的生态因素有 等因素。
6.温度 CO2 % 光强度 温度、 C02%、 光强度
7.在一个透明的容器中加入适量NaHCO3稀溶液,将杨树叶片迅速封入其中,装置如图所示,摇动容器,使容器内空气中的CO2和溶液的CO2达到动态平衡,在保持温度不变的条件下,进行如下实验,试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光照几分钟后,容器内溶液的pH (增大、减小),其原因是 。
(2)随着光照时间的延长,溶液的pH的变化速度趋于变 (快、慢),其原因是 。
(3)如果将装置置于暗室中,一段时间后,溶液的pH (增大、减小),其原因 (4)该装置可以用来研究植物的 和 。
7.(1)增大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 (2)慢 溶液中可利用的CO2越来越少
(3)变小 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 (4)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8.在不同季节或一天不同时间,植物光合作用强度一般不同,其中一个原因是由于外界温度影响光合作用进行,请利用下列装置图和计时器,设计实验证明温度影响光合作用强度。
(一)实验步骤: ①将装置放置在阳光下;
②调节自动控温器,将水温调节到
记录此温下的 ,重复测3次。
③再将温度分别控制到 。
(二)预期实验结果:
请用直角坐标图表示预期的实验结果。
8. ②一定时间内释放气泡的个数
③
9.下列曲线表明研究光照强度对植物产生氧的影响的实验结果。两种不同的培养液中分别培养了同样数量的绿藻。溶液X是完全培养液,而溶液Y则缺镁。
(1)在X溶液中培养的绿藻,在光照强度为B时,溶液中的氧气浓度基本不变,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X溶液中培养的绿藻,在光照强度为C时,氧气的释放速度近于达到最大,在光照强度继续增大时,释放氧气的速度很少增加或不再增加,请解释引起这种现象的两个主要原因: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适当提高温度,图中C点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
(4)如果用缺镁的培养液Y培养绿藻,在相同的条件下,推测绿藻释放氧气的速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以曲线的形式补画在图中,并叙述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1)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相等 (2)①受暗反应过程酶的活性和酶的数量的限制 ②受CO2供应速度的限制 (3)右移 (4)如下图中的虚线所示(评分时参考标准曲线所示的A点和B点与在X溶液中培养的一样;释放氧气速度基本不变的转折点在C点右侧;释放氧气速度的最大速度必须低于在X溶液中培养的绿藻释放氧气的最大速度)
10.某活动小组用大豆作实验材料进行如下实验,请根据具体实验内容分析回答:
(1)大豆种子在萌发过程中,有机物的种类和含量如何变化?
(2)用培养液培养大豆苗,很快出现了萎蔫现象,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可采用________措施,使植物正常生长。
(3)大豆苗在光下培养一段时间后,基部叶片变黄,活动小组的学生在培养液中添加了一定量的尿素,结果上述缺素症状仍存在,由此推测植物缺少的元素最可能是________。
(4)为探究CO2是光合作用的原料,某同学设计实验装置如下图,实验步骤为:直接将该装置放在光下照射,几小时后,摘下叶片,放在烧杯中水煮脱色,再将叶片漂洗后放在培养皿里,向叶片滴加碘液,观察叶片颜色的变化。
请改正该实验设计中的三处错误。
(5)若在此密闭的钟罩内放一株玉米和一株大豆,每天光照12小时以上,一星期后,两种植物最可能的生长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1)有机物的种类增多,有机物总量减少。(2)培养液过浓,植物细胞失水 加水稀释培养液 (3)Mg (4)①将实验装置放在暗室内饥饿,消耗掉叶片内储藏的有机物,再转移到光下照射;②将摘下的叶片放在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③应设对照实验,对照实验的装置需在钟罩内放一小杯NaOH溶液,其他与实验组的装置及处理方式相同。
(5)玉米生长正常,大豆生长不良,逐渐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