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上学期半期考试试卷
选择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5分,共50分)
1、下列关于动物细胞培养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培养中的人效应T细胞能产生单克隆抗体 B 培养中的人B细胞能够无限地增殖
C人的成熟红细胞经过培养能成为细胞株 D 用胰蛋白酶处理肝组织可获得单个肝细胞
2,细胞增殖过程中DNA含量会发生变化。通过测定一定数量的DNA含量,可分析其细胞周期。根据细胞DNA含量不同,将某种连续增殖的细胞分为三组,每组的细胞数如下图。
从图中所示结果分析其细胞周期,不正确的是( )
A 乙组细胞正在进行DNA复制
B 细胞分裂间期的时间比分裂期长
C 丙组中只有部分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加倍
D 将周期阻断在DNA复制前会导致甲组细胞数减少
3,番茄种子萌发露出两片子叶后,生长出第一片新叶,这时子叶具有生理功能。对一批长出第一片新叶的番茄幼苗进行不同处理,然后放在仅缺N元素的营养液中进行培养,并对叶片进行观察,最先表现出缺N症状的幼苗是( )
A 剪去根尖的幼苗 B 剪去一片子叶的幼苗
C 剪去两片子叶的幼苗 D 完整幼苗
4、用蔗糖、奶粉和经蛋白酶水解后的玉米胚芽液,通过乳酸菌发酵可生产新型酸奶,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蔗糖消耗量与乳酸生成量呈正相关 B 酸奶出现明显气泡说明有杂菌污染
C 应选择处于对数期的乳酸菌接种 D 只有奶粉为乳酸菌发酵提供氮源
5、下列有关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线粒体是蓝藻细胞产生ATP的主要场所 B 光合作用产物中的化学能全部来自ATP
C ATP分子由1个腺嘌呤和3个磷酸基团组成
D细胞连续分裂时,伴随着ATP与ADP的相互转化
6、将川芎植株的一叶片置于桓温的密闭小室,调节小室CO2浓度,在适宜光照强度下测定叶片光合作用的强度(以CO2吸收速率表示),测定结果如下图。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如果光照强度适当降低,a点左移,b点左移
B 如果光照强度适当降低,a点左移,b点右移
C 如果光照强度适当增强,a点右移,b点右移
D 如果光照强度适当增强,a点左移,b点右移
7、人的神经系统中,有些神经细胞既能传导兴奋,又能合成并分泌激素。这些细胞位于( )
A 大脑皮层 B 垂体 C 下丘脑 D 脊髓
8、人被生锈的铁钉扎破脚后,应该尽快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其原因是破伤风抗毒素能够( )
A 促进自身免疫反应 B 增强细胞免疫作用
C 使体内产生抗原 D 特异性地中和外毒素
9、在人体中,由某些细胞合成与释放,并影响其他细胞生理功能的一组物质是( )
A 信使RNA、必需氨基酸 B 激素、递质
C 淀粉酶、解旋酶 D 肝糖元、丙酮酸
10、某种药物可以阻断蟾蜍屈肌反射活动。下图为该反射弧的模式图。A、B为神经纤维上的实验位点,C为突触间隙。下列实验结果中,能够证明这种药物“在神经系统中仅对神经细胞间的兴奋传递有阻断作用”的是( )
①将药物放在A,刺激B,肌肉收缩
②将药物放在B,刺激A,肌肉收缩
③将药物放在C,刺激B,肌肉不收缩
④将药物放在C,刺激A,肌肉收缩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11、采用基因工程技术将人凝血因子基因导入山羊受精卵,培育出了转基因羊。但是,人凝血因子只存在于该转基因羊的乳汁中。以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人体细胞中凝血因子基因编码区的碱基对数目,等于凝血因子氨基酸数目的3倍
B 可用显微注射技术将含有人凝血因子基因的重组DNA分子导入羊的受精卵
C 在该转基因羊中人凝血因子基因存在于乳腺细胞,而不存在于其他体细胞中
D 人凝血因子基因开始转录后,DNA连接酶以DNA分子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mRNA
12、某种遗传病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下图为该遗传病的系谱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Ⅱ1为纯合子
B 该病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Ⅱ4为纯合子
C 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Ⅲ2为杂合子
D 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Ⅱ3为纯合子
13、用基因工程技术可使大肠杆菌合成人的蛋白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常用相同的限制性内切酶处理目的基因和质粒
B DNA连接酶和RNA聚合酶是构建重组质粒必需的工具酶
C 可用含抗生素的培养基检测大肠杆菌中是否导入了重组质粒
D 导入大肠杆菌的目的基因不一定能成功表达
14、下列有关干旱区域的生物与环境之间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干旱区域的生态系统食物链少,抵抗力稳定性强
B 干旱区域的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弱,恢复力稳定性强
C 经干旱环境长期诱导,生物体往往发生耐旱突变
D 种群密度是限制干旱区域生物种群数量增长的关键生态因素
15、关于热带雨林生态系统,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动植物种类繁多,群落结构复杂 B 高温多雨,分解者的活动旺盛
C 恢复力稳定性比草原生态系统强 D 可用样方法调查某物种的种群密度
16.植物体细胞杂交的目的中错误的是 ( )
A.把两个植物体的优良性状集中在杂种植株上 B.获得杂种植株
C.克服远源杂交不亲和的障碍 D.实现原生质体的融合
17.在动物细胞培养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动物细胞培养的目的是获得大量的细胞分泌物
B.动物细胞培养前要用胰蛋白酶使细胞分散
C.细胞遗传物质的改变发生于原代培养过程中
D.培养至50代后能继续传代的传代细胞叫细胞株
18.科学家用小鼠骨髓瘤细胞与某种细胞融合,得到杂交细胞,经培养可产生大量的单克隆抗体,与骨髓瘤细胞融合的是 ( )
A.经过免疫的B淋巴细胞 B.没经过免疫的T淋巴细胞
C.经过免疫的T淋巴细胞 D.没经过免疫的B淋巴细胞
19、控制细菌合成抗生素的基因、控制放线菌主要性状的基因、控制病毒抗原特异性的基因依次在
①核区大型环状DNA ②质粒上 ③细胞染色体上 ④衣壳内核酸上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①③ D.②①④
20、下列有关组成生物体化学元素的论证,正确的是
A、组成生物体和组成自然界的化学元素中,碳元素的含量最多
B、人、动物与植物所含的化合物在无机自然界都可以找到
C、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可以找到
D、不同生物体内各种化学元素含量比例基本相似
选择题答题卡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答案 | ||||||||||
题号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答案 |
填空题(每空1分,共50分)
一.尽管微生物发酵有各种各样的产物,但通常它们的生产能力小而且单一,不能胜任大批量的工业生产,于是科学家们想方设法使它们的功力增长几十倍到上百倍。以生产维生素C为例:科学家找到两种微生物——草生欧文氏菌和棒状杆菌,它们共同作用时,可以通过发酵产生VC,它们生产VC的过程好像接力赛一样,先由草生欧文氏菌将原料发酵成一种中间产物,随后再由棒状杆菌完成后半断工作,科学家将棒状杆菌的有关遗传物质转入草生欧文氏菌体内,与它的DNA相连接,经过改造后的新型欧文氏菌成了发酵工程的主角。
(1)从变异的来源看,该种新型欧文氏菌的变异类型属于 ,该种新型欧文氏菌与原来的欧文氏菌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 ,功能上的主要区别是 。
(2)生产中将新型欧文氏菌接种到发酵罐内,必须先进行 ,选取 期的新型欧文氏菌接种为最佳。
(3)从生态学角度考虑限制对数期菌体进一步发展的主要的生物因素为 。造成衰亡期菌体数目减少的非生物因素有 。
(4)从发酵工程的菌种来源看,人工改造菌种的方法还有 。
(5)微生物发酵工程的前景非常广阔,是因为微生物的代谢异常旺盛,产物生成迅速。微生物的代谢异常旺盛的原因是 。
二、下图为生物体某些重要化合物元素组成、功能及相互关系。
![]() |
(1)图中X、Y分别表示何种元素X Y ,
(2)人体必需的小分子a有 种,其来源只能是
(3)A可分为A1、A2、A3、A4、A5,其原因从a分析是因为
从A分析是因为 ,从B1分析是因为
(4)A1是 , 具有这一功能的物质还有少数是 ;
A3存在于人的 中,含有的特殊元素为 ,肺泡中 O2通过A运输到达肌细胞,被肌细胞利用需穿过 层膜;
(5)与A2有关的B1片段在人体的肝细胞中是否存在?简要说明理由。
。
(6) 与 B2相比较,B1组成成分特点是 。
三.某医院病理室为确诊一患者的肿瘤是良性还是恶性,切取了一小块肿瘤组织进行培养。请回答下列问题:
(1)培养之前,肿瘤组织必须先用 等处理成单个细胞。
(2)若开始培养时取一滴培养液观察有100个肿瘤细胞,经24 h培养后,取一滴稀释100倍后再取一滴(设三次的“一滴”等量)观察,发现有64个肿瘤细胞,此肿瘤的细胞周期约为 h。
(3)与正常细胞相比,在电子显微镜下可见明显增多的细胞器是(两项) ,
。
(4)某科研单位研制出一种新型药物X,据说对此类肿瘤有较好的疗效,请你设计一个方案加以验证。写出你所设计的实验步骤:
①;
②;
③。
四、下图是神经和胰腺细胞联系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当血糖浓度降低时,刺激下丘脑某区域产生兴奋,兴奋传导到突触小体,使 [ ]______ 向突触间隙释放_________,促使胰岛细胞合成和分泌__________。
(2)与胰高血糖素的合成、分泌直接相关的属于生物膜系统的结构是 [ ]_________和 [ ]__________。
(3)该细胞合成胰高血糖素的原料(氨基酸)可能来自血液,还可能来自于细胞内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胰高血糖素从产生部位到起作用的部位所经过的内环境依次是______→_____→靶细胞周围的组织液。(用图中的序号填写)
(4)关于下丘脑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和
①可参与血糖平衡的调节 ②能产生调节水代谢的激素 ③可合成和分泌促甲状腺激素 ④有体温调节中枢
五、“霜叶红于二月花”的美丽景色,是由于成片的黄栌或枫叶片逐渐变红形成的。假若你是研究性学习小组的成员,请你在夏季兴趣小组活动的时间里,对这一自然现象产生的原因进行实验探究。
实验假设:叶片变红现象受温度影响
(1)围绕该实验假设,有的同学主张在实验前,需要搜集有关资料,才能对实验组的温度进行设置,该“有关资料”应为 。
实验材料:盆栽的黄栌或枫树、透明的恒温箱等实验用具。
(2)实验步骤:
A:
B:
C:
(3)实验结果预测及结论:
A:
B:
高三生物半期试卷参考答案
选择题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答案 | D | D | C | D | D | D | C | D | B | A |
题号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答案 | B | C | B | B | C | D | B | A | D | C |
填空题
一.⑴基因重组 含有棒状杆菌的遗传物质 能独立合成VC
⑵扩大培养 对数 ⑶种内斗争 PH值、代谢产物、营养物质(答出两点即可)
⑷人工诱变 细胞工程 ⑸表面积与体积之比大 物质交换迅速
二、(1)N 、 N P (2)8、食物在肠道内消化吸收 (3)氨基酸的种类、数量和排列顺序 A的空间结构不同 基因不同 (4)酶、RNA 红细胞、铁、11(5)是、人体的体细胞是由一个受精卵经有丝分裂而来的 (6) 具有脱氧核糖和胸腺嘧啶
三.答案(1)胰蛋白酶 (2)4
(3)线粒体、核糖体(其他正确答案也可)
(4)①将相同的培养液分为相等的两份,一份加入药物X,另一份不加
②将等数量的肿瘤细胞置于两份培养液中
③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观察肿瘤细胞生长情况
四、(1)② 突触小泡 神经递质 胰高血糖素
(2)⑤内质网 ④高尔基体
(3)组织蛋白的分解 氨基转换作用 ⑦ ⑧
(4) ①②④
五、(1)当地深秋的气温变化资料(或当地气象资料)
(2)A取甲乙两组盆载的黄栌或枫树,分别放入两只透明的恒温箱内。甲为实验组,乙为对照组。
B甲组恒温箱模拟深秋时的昼夜温度变化,乙组温度与外界相同,其余条件都与甲组一致。
C若干天后观察实验现象。
(3)A如果实验组和对照组中的叶片都变红,或都不变红,则假设不成立;
B如果实验组叶片变红,而对照组叶片没有变红,假设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