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生物试卷 - 高中三年级生物试题 - 正文*

高三生物上学期周练试题6

2014-5-11 0:36:43下载本试卷

高三生物上学期周练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计30分)

1.下列生理活动与生物膜无关的是                   

A、抗体与SARS病毒特异性结合      B、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内

C、ATP分子的形成            D、原生质体融合成杂合体细胞

2、下图示真核生物染色体组成。1、2、3、4分别表示

A.胸腺嘧啶、非编码区、内含子、外显子 

B.尿嘧啶、非编码区、外显子、密码子

C.胸腺嘧啶、非编码序列、外显子、内含子

D.尿嘧啶、非编码序列、内含子、外显子

3. 收集糖尿病患者体内的4种液体,分别用斐林试剂鉴定,一定不生成砖红色沉淀的是

A、尿液        B、血清      

C、组织液       D、胃液

4. 下列物质的作用具有特异性的一组是  

 ①抗体         ②秋水仙素     ③转移RNA   

 ④聚乙二醇      ⑤限制性内切酶   ⑥生长素

A.①③⑧④     B.②④⑥     C.①③⑤      D.②③⑥

5、下列五种反应依次属于

  (1) 某人一吃海鲜就出现严重的腹泻

(2)美国有一免疫功能异常的儿童,不能接触任何病原体,少量病菌感染亦可导致严重发病 

(3)流感病毒侵入人体时,有时可作用于红细胞,使红细胞成为靶细胞,导致体内产生抗红细胞抗体,这种抗体也可对正常红细胞发生作用,引起红细胞裂解

(4)人体感染酿脓链球菌后,机体产生的抗体不仅向它发起进攻,也向心脏瓣膜发起进攻

(5)当细菌的外毒素进入人体后,体内产生特异性的抗毒素与之结合,使它丧失毒性

①正常免疫      ②自身免疫病     ③免疫缺陷      ④过敏反应

A.②③①④③   B.④③②②①   C.②①④①③    D.④③②①①

6、高致病禽流感病毒“H5N1”属于RNA病毒.下列与H5N1病毒相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组成H5Nl病毒的遗传物质共包含8种核苷酸、5种碱基

B.接种H5N1疫苗可以预防“禽流感”,因为疫苗可以消灭侵入家禽体内的病毒

C.培养H5N1病毒应选用碳源、氮源、生长因子、水、无机盐等营养全面的培养基  ·

  D.H5N1的衣壳决定了病毒的抗原特异性,合成衣壳利用的是宿主的氨基酸

7、下列有关生物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植物生命活动调节只有激素调节,动物和植物激素都由特定的器官分泌

B.动物内分泌腺受中枢神经系统控制,而中枢神经系统不受内分泌腺的影响

C.高等动物的神经调节和微生物的酶活性调节都具有快速和精细的特点

D.环境中存在葡萄糖时,大肠杆菌半乳糖苷酶的活性被抑制,这是酶活性的调节

 
8. 牙齿表面的垢膜含大量的细菌,下

曲线图表示某儿童的牙齿垢面pH值在一段时间内的

变化,当pH低于临界pH值时,便可能引起蛀牙,下

列解释合理的是

     A.引起pH下降是因为唾液分泌增多     

     B.引起pH下降是因为胃酸增多

   C.该类细菌能产生盐酸       

   D.糖类物质的增加,有利于细菌进行乳酸发酵

9. 泛素是一种由76个氨基酸合成的多肽,能调节细胞内需能的蛋白质酶促降解是否发生。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泛素作用于核糖体,具有催化功能

B.根据泛素的氨基酸序列可确定其基因的全部碱基对序列

C.人体内蛋白质的降解均需ATP供能

D.在同一时间,细胞中既有蛋白质的合成,又有蛋白质的降解

 
10.给某种动物注射了三种细菌,右图表示随时间的变化实验动物血液中细菌个体数的变化(X:给无免疫力的宿主注射了毒性强的细菌;Y:给有免疫力的宿主注射了毒性强的细菌; Z给有免疫力的宿主注射了毒性弱的细菌),则下

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毒性强的细菌杀死了宿主  

  B.免疫系统不能防御毒性强的细菌

  C.毒性弱的细菌也可能象毒性强的细菌一样造成危害

  D.动物免疫系统可以区分毒性强和毒性弱的两种细菌

11. 人体内效应B细胞和效应T细胞在结构上的差异,很可能体现在

A.核DNA分子数            B.细胞器的种类 

C.参与免疫的作用            D.内质网上核糖体的数目

12.下面是一组鉴别生物体内几种有机物的实验,其中的数字分别代表

A.①葡萄糖、②苏丹Ⅲ、③紫色、④二苯胺

B.①蔗糖、②苏丹Ⅳ、③紫红色、④碘液

C.①还原糖、②苏丹Ⅳ、③蓝紫色、④硫酸铜

D.①果糖、②苏丹Ⅳ、③紫色、④二苯胺

13.关于下丘脑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下丘脑能分泌多种激素直接参与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B.当日照变长时,许多鸟类的下丘脑会分泌更多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C.当饮食中缺乏碘时,会导致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减少

D.当人剧烈运动丢失大量无机盐时,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会减少

14.

 
植物的生理活动受各种因素影响,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若适当提高温度,则Y点应向右移动 

   B.若曲线表示阴生植物,则Y点应向左移动

   C.若横坐标为CO2浓度,曲线表示C4植物,则Y点应向右移动

   D.处于X点时细胞中产生ATP的细胞器是线粒体

15. 据东方网2002年11月

19日援引科技日报消息称,美图弗吉尼亚大学研究人员在最

新一期癌症研究杂志上发表论文,称他们发现了一种命名为RhoGD12的基因,该基因有助于避免癌细胞扩散。他们发现带有该基因的癌细胞会失去转移能力。对该基因的作用最可能的解释是

A.当这种基因添加到癌细胞后,在癌细胞中表达并产生一种糖蛋白,由此阻止癌细胞入侵其他组织器官

B.当这种基因添加到癌细胞后,在癌细胞中表达并产生一种蛋白质,由此使癌细胞迅速分化为其他组织器官

C.该基因使癌细胞迅速衰老       D.以上说法都不对

荆州市育苗高中高三生物周练[6] 各地试题精选

学号:     姓名:      分数: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4个小题,共42分。)

16.(10分)下图Ⅰ、Ⅱ、Ⅲ表示高等动植物细胞的部分代谢过程,请据图回答问题:

(1)I阶段中生成NADPH的过程用一反应式表示为         

其反应场所为         ,若产生l mol O2,从理论上说则会生成    

molNADPH。

(2)若该植株为高粱,则过程③中碳的转移途径为                     

(3)图中的④和⑤过程进行的方式分别是               

(4)肝脏是人体非常重要的器官,I、Ⅱ过程生成的糖通过摄食进入肝细胞后,既可被氧化分解,也可通过⑥形成物质[A]       (填名称)。

(5)当高糖膳食后,还可发生⑦⑧过程,该过程需要肝细胞合成      (填物质名称)参与方可生成[B]       (填名称),排出肝脏。否则会形成脂肪肝。为预防脂肪肝应该注意                          

16.(1) 叶绿体片层结构薄膜;4

(2)CO2→C4→C3→(CH2O) (3)自由扩散;主动运输

(4)肝糖元 (5)磷脂;脂蛋白;合理膳食,

适当的休息和活动,并注意吃一些含卵磷脂较多的食物

17、(7分)用A、B、C三个纯种品系的小鼠进行皮肤移植实验。移植时,在某小鼠背部切除部分皮肤,将其他个体的皮肤移植上去,实验过程如下图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A2的皮肤片移植到A1上,皮肤片存活,这是因为它们属于________ ____________;从遗传学角度看,它们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同。

(2)Bl的皮肤片移植到A2上,移植后14天,皮肤片结痂脱落。这表明它们__________________,因此,A2对B1皮肤片产生了___________反应。这种反应属于细胞免疫,主要是由_________________(细胞)引起的。被生物细胞识别为异物的物质,称为________________。

(3)如果B2和Cl的皮肤片同时移植到曾移植过Bl皮肤片的A2上,移植后,B2皮肤片6天脱落,而Cl皮肤片14天脱落,产生这两种现象的原因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7分) (1)同一品系  基因型 

(2)品系不同(或基因型不同)  排异  T淋巴细胞  抗原

(3)因为A2已经受过B1皮肤片移植,体内已经产生对B品系的记忆T淋巴细胞,因此当B2皮肤片移植上去时,很快引起免疫应答,所以排异反应出现快。

而C1皮肤片是第一次移植到A2,A2体内没有能够识别C品系的T淋巴细胞,所以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引起免疫应答。(2分)

18、(9分)小白鼠是恒温动物,当环境温度明显降低时,其体温仍能保持相对恒定。为了探究调节体温的中枢是否为下丘脑,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制订了以下实验方案:

  实验假设:下丘脑是调节体温的主要中枢

  材料用具:略   实验步骤:

   ①取两只健康的、性别与生理状况相同的成年小白鼠,并标记为甲、乙;

  ②甲鼠用一定的方法破坏其下丘脑,乙鼠不做处理作为对照;

  ③把甲、乙两鼠置于可人工控制的温室中,室内温度调为0℃,在相对安静的条件下观察24小时,每隔4小时分别测量一次体温,并做好记录。

  预期结果与结论:

  ①若甲鼠体温发生明显改变,乙鼠体温保持相对恒定,则假设成立;

   ②若甲、乙两鼠体温均保持相对恒定,则假设不成立。

  请分析回答:

(1)该兴趣小组设计的实验方案有哪些不妥之处,请把它指出来。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同学认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可在同一只小白鼠身上进行,你是否赞同这个观点?并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假设成立,下丘脑是其调节体温的中枢,下面给出了四张坐标曲线图,表示小白鼠的代谢状况与环境温度的关系(其中横轴表示环境温度,纵轴表示小白鼠的耗氧量或酶的反应速率)。则符合甲鼠生理状况的是______________ ;符合乙鼠生理状况的是______________。


(4)若假设成立,下丘脑是其调节体温的中枢,当环境温度明显降低时,一方面可通过下丘脑的调节作用,引起小白鼠皮肤血管收缩,皮肤的血流量减少,从而使皮肤的散热量减少;同时还可促进有关腺体的分泌活动,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分泌增加,导致体内代谢活动增强,产热量增加,从而维持体温恒定。由此可见小白鼠对体温的调节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调节。

(5)请你运用所学知识,预测甲鼠被破坏了下丘脑后,与乙鼠相比较,除了体温不能保持相对恒定之外,在实验中还能直接观察到哪些异常生理现象或症状? (至少写出两项)

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9分)

(1)①实验前要先测定甲、乙鼠的体温

②实验要有重复性,仅用两只小白鼠进行实验有一定的偶然性。

(2)赞同。先做不破坏下丘脑的实验,再做破坏下丘脑后的实验进行自身前后对照

(3)BD  、 AC(缺一不给分)

(4)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缺一不给分)、   神经――体液

(5)①神经系统兴奋性降低,精神萎靡

②影响甲状腺激素的分泌,食欲减低

③影响抗利民尿激素的合成,尿量增加(任选两项,其它合理答案酌情给分)

19.(10分)科学家发现生长在高温、强光照和干旱环境中的植物气孔关闭,C4植物能利用叶片内细胞间隙中含量很低的CO2进行光合作用,C3植物则不能。

(1).取自热带不同生境下的甲、乙两种长势良好,状态相似的草本植物,已知甲是C4植物,乙不知其光合作用固定CO2的类型。请利用一个密闭大玻璃钟罩,完成初步判别乙植物是C3植物还是C4植物的实验:

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法:将植物甲和植物乙一同栽种于密闭钟罩下,给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条件培养。连续若干天观察记录它们的生长情况。

预期结果: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结果的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于以上的分析,用显微镜从形态学方面加以进一步验证。

   方法:制作乙植物的叶片过叶脉横切的临时切片,用显微镜观察。

结论:如果视野中看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是C3植物;如果看到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乙是C4植物。

(3).研究性学习小组欲观察两种植物光合作用形成的淀粉粒在叶片内的位置有何不同,用碘液对叶片染色后制成的横切片在显微镜下只能看到绿色颗粒,却看不到淀粉粒,这一操作过程的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10分)

(1).原理;在高温、干旱和强光照下,随着植物光合作用的进行,造成密闭钟罩内CO2浓度逐渐降低,C4植物能利用较低浓度的CO2生长良好,而C3植物不能(2分)

   方法:高温、强光照和干旱(1分)

   预期结果:①乙植物与甲植物生长状态相似(1分) 

        ②乙植物逐渐枯萎,而甲依然健壮(1分)

对结果的分析:若出现第①种情况,乙植株为C4植物;出现第②种情况,乙植株方C3植物(2分)

(2).没有“花环型”结构或维管束鞘细胞中没有叶绿体、 

有“花环型”结构或维管束鞘细胞有叶绿体(每空1分,本小题2分) 

(3).绿色叶片应该先在热的酒精中脱去叶绿素,再去染色、制片(1分)

20.(6分)下图1、图2和图3分别表示玉米和大豆的光合速率与CO2浓度的关系,玉米和人参的CO2吸收量与光照强度的关系以及玉米的叶面积指数(即单位土地面积上植物叶面积的数量)与呼吸量、干物质量、光合作用实际量之间的关系。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1中的曲线L1、L2表示的植物分别是                  ,判断的依据是                       

(2)图2中的A点表示                           

L1、L2表示的植物分别是             

(3)图3中的阴影部分表示                ,要想获得干物质量最多,叶面积指数应控制在     左右。

20.(l)玉米;大豆;玉米可利用较低浓度的CO2 (2)光合作用与呼吸仵用速率相等时的光照强度(即光补偿点);玉米,人参 (3)不同叶面积指数下植物的呼吸量的变化情况;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