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上学期周练试题7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计30分)
1. 在处理污水时,人们设计出一种膜结构,有选择地将有毒重金属离子阻挡在膜的一侧,以降低有毒重金属离子对水的污染,这是试图模拟生物膜的
A.选择透过性功能 B.流动性功能 C.主动运输功能 D.自由扩散功能
2. C4植物中,NADP+在光合作用过程中的移动方向和得失电子的情况分别是
A.从叶肉细胞的囊状结构薄膜移向维管束鞘细胞的叶绿体基质、获得电子
B.从维管束鞘细胞的叶绿体基质移向叶肉细胞囊状结构薄膜、获得电子
C.从叶肉细胞囊状结构薄膜移向叶维管束鞘细胞的绿体基质、失去电子
D.从维管束鞘细胞的叶绿体基质移向维管束鞘细胞的囊状结构薄膜、失去电子
3.下列有关固氮生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固氮生物中,大多数是自养型 ②固氮生物中,大多数是需氧型
③固氮生物中,都没有细胞核 ④固氮生物中,只有少数是多细胞生物
⑤固氮生物中,大多数是细菌 ⑥固氮生物中,只有少数能进行有丝分裂
⑦固氮生物中,固氮的产物是NH3或含N有机物
⑧圆褐固氮菌固定的氮,不能直接被植物吸收利用
⑨根瘤菌固定的氮,需要经过硝化细胞的硝化作用,才能被植物体利用
⑩将圆褐固氮菌划分为自生固氮菌,是因为它能自已制造有机物
A.②③⑤⑥⑧⑩ B.①②③④⑤⑧⑨
C.②③⑤⑧ D.②③⑤⑧⑩
4、关于右图DNA分子片段的说法正确的是
A.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可作用于①部位,解旋酶作用于③部位
B.②处的碱基缺失导致染色体结构的变异
C.把此DNA放在含15N的培养液中复制2代,子代中含15N的DNA占3/4
D.该DNA的特异性表现在碱基种类和(A+T)/(G+C)的比例上
5.阅读下列材料:①分别将已分裂1O次和分裂30次的成纤维细胞的细胞核互换,重组成的“老核新质”和“新核老质”细胞能再分裂20次和40次。②鸟类红细胞有核,但不能复制和转录,癌细胞核很活跃,既能复制也能转录,现将鸟的红细胞核移入去核的癌细胞中,鸟的红细胞核开始复制和转录。以上实验不能说明
A.细胞分裂次数是由细胞核中物质决定的
B.细胞质中存在影响细胞分裂的物质
C.细胞分裂是由细胞核和细胞质共同控制的
D.只要有适当的细胞质,细胞核就能表现出全能性
6.下面有关真核细胞基因结构和功能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等位基因A与a的最本质区别是两者的碱基排列顺序不同
B.对血友病患者的造血干细胞进行基因改造后,其遗传性状发生改变
C.不同种类的蛋白质的基因所含外显子和内含子的数目是不同的
D.用PCR技术进行DNA的体外扩增时要发生碱基互补配对
7.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细菌和水稻细胞中都能合成由104个氨基酸组成的细胞色素C,则这两种生物控制合成细胞色素C的基因中编码区的碱基数目相等
②若某男子表现出线粒体基因控制的疾病,则其女儿很可能会患有此病
③豆科植物能将空气中的氮气转化为氨并吸收,所以它属于自养型生物
④真核生物的基因中含有起始密码、终止密码、编码区、非编码区
⑤基因工程技术可能通过对天然基因库的影响而对生物圈的稳态带来不利
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⑤
8.研究人员对下列四种不同微生物的结构、成分及生理等情况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如下表所示,你认为最可能是固氮微生物的是
| 细胞壁 | 核酸类型 | 染色体 | 代谢类型 |
A | 无 | DNA | 无 | 异养 |
B | 无 | DNA、RNA | 无 | 自养 |
C | 有 | DNA、RNA | 有 | 自养 |
D | 有 | DNA、RNA | 无 | 异养 |
9、下列所示的黏性末端是由几种限制性内切酶作用产生的
A.1种 B.2种 C.3种 D.4种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①用基因枪法可以实现基因的直接转移,所以可以用细胞或组织直接操作,不需要先分离原生质体 ②构成氮循环的主要环节是生物体内有机氮的合成、氨化作用、硝化作用、反硝化作用和固氮作用 ③植物根细胞的表面对土壤矿质元素离子的交换吸附过程需要呼吸作用提供的ATP ④生殖隔离的实质在于阻止种群间的基因交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1. 在强炎症反应中,白细胞释放白细胞介素-I,它与细菌毒素共同刺激X,导致体温升高到
A.下丘脑温觉中枢 B.大脑皮层体温调节中枢
C.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 D.大脑皮层温觉中枢
12.下图示某DNA片段,有关该图
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②③④可形成DNA的基本组成单位
B.②③④在DNA中特定排列顺序可代表遗传信息
C.某限制性内切酶可选择⑤作为切点
D.DNA连接酶可连接①处断裂的化学键
13、酿脓链球菌反复感染人体可引起风湿性心脏病。其主要原因是
①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或缺失 ②外来抗原直接作用于机体某些组织
③抗体与自身组织发生反应,引起自身免疫疾病
④外来抗原与自身某些组织细胞有共同的或相似的抗原决定簇
A. ①② B.②③ C.③④ D. ①③④
14. 对于白血病患者,目前较为成功的治疗方式主要是骨髓移植。其主要原理是利用正常人的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分裂、分化来产生正常的白细胞,从而使病人的生理机能恢复正常,则在造血干细胞形成白细胞的过程中经过了哪两个过程
A.先细胞分裂,后细胞分化 B.先细胞分化,后细胞分裂
C.先细胞融合,后细胞分裂 D.先细胞融合,后细胞分化
15. 为了研究用基因重组的方法生产的干扰素对癌症的治疗效果,有人计划迸行如下实验:
(1)从癌症患者身上取得癌细胞,并培养此种细胞;
(2)给培养中的癌细胞添加干扰素;
(3)观察干扰素是否对癌细胞的生长带来了变化。
上述的实验计划中存在不足。下列可供选择的改进方法中,正确的是
①将培养的癌细胞分成两组,一组添加干扰素,一组不添加干扰素,分别观察生长情况
②直接给癌症患者注射干扰素,进行临床实验
③设置一系列不同质量分数的干扰素,分别添加给培养中的癌细胞,观察生长情况
A.① B.①② C.①③ D.①②③
荆州市育苗高中高三生物周练[7] 学号: 姓名: 分数: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答案 |
|
|
|
|
|
|
|
|
|
|
|
|
|
|
|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5个小题,共42分。)
16、(10分)农业科技工作者在烟草中找到了一抗病基因,现拟采用基因工程技术将该基因转入棉花,培育抗病棉花品系。请回答下列问题。
(1)要获得该抗病基因,可采用_____ ___、_______ _等方法。
(2)要使载体与该抗病基因连接,首先应使用________进行切割。假如载体被切割后,得到的分子末端序列为,则能与该载体连接的抗病基因分子末端是 ( )
A. B. C. D.
(3)切割完成后,采用______ _酶将载体与该抗病基因连接,连接后得到的DNA分子称为______ 。
(4)再将连接得到的DNA分子导入农杆菌,然后用该农杆菌去______ __棉花细胞,利植物细胞具有的____ ____性进行组织培养,从培养出的植株中__ _____出抗病的棉花。
(5)该抗病基因在棉花细胞中表达的产物是( )
A.淀粉 B.脂类 C.蛋白质 D.核酸
16.(10分) (1)从细胞中分离 、 化学方法人工合成、
(2)限制性内切酶(限制酶) A
(3)DNA连接酶 、重组DNA
(4)感染 、 全能 、 筛选(选择) (5)C
17、(6分)血液中葡萄糖浓度保持在很大的范围内波动,组织细胞才能正常完成其功能,下图表示维持血糖浓度稳定的相关结构。
(1)胰岛素能“打开”图中哪些生理过程?_______________。
(2)解释健康人的血糖含量怎样从正常水平转变为水平Y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释健康人的血糖含量怎样从正常水平转变为水平Z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健康人从血糖水平Y恢复为正常水平,激素是如何调节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6分)(1)L和N(1分)
(2)摄取富含糖类的食物后,糖类被水解并在小肠内吸收进入血液 运动之后,运动需要大量能量,葡萄糖用于供能,如果储存的葡萄糖不能满足要求,血糖水平将降低(2分)
(3)血糖水平高可刺激胰岛细胞分泌更多的胰岛素,胰岛素功能:①促进全身组织细胞利用葡萄糖;②促进葡萄糖在肝细胞内直接氧化分解;③促进多余的血糖在肝脏内转化为糖元;④促进血糖转化为糖元(3分)
18. (8分)下图为人体体温调节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示意图中字母表示的结构名称:A_________、B__________、C___________。
(2)人体主要的散热器官是___________________ 。当人体处在
(3)人体受到寒冷刺激时,甲状腺分泌活动加强,这种反射属于_________反射。此时,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量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激素的调节。
(4)当传人神经与传出神经兴奋时,神经细胞膜外电荷移动的方向与兴奋传导的方向___。
18.(1)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 骨骼肌 肾上腺 (2)皮肤 蒸发散热 (3)非条件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甲状腺(4)相反
19.(10分)下图是高致敏型禽流感病毒H5N1侵入人体后发生免疫反应的图解,图中A、B、C为有关的物质或结构。请据图回答问题:
(1)高致敏型禽流感病毒H5N1的结构与烟草病毒相比最明显的差别是________________。物质B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_________。
(2)物质A由效应T细胞分泌,又能诱导生成更多效应T细胞,这是一种___________调节机制。物质A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物质C能与宿主细胞表面的组织相容性抗原结合,而被效应T细胞识别,宿主细胞中的C来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激活靶细胞内_______________,并使其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发生改变,最终裂解死亡,释放出病毒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合后,将失去侵染和破坏宿主细胞的能力。
(5)T细胞形成于_____________,并随血液和淋巴在体内流动。T细胞在人体免疫应答中除具有图示增殖分化的功能外,还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1)有囊膜和刺突 糖蛋白 (2)(正)反馈 白细胞介素-2 (3)以病毒核酸为模板,利用宿主细胞内原料合成的抗原分子 (4)溶酶体酶 通透性、渗透压 抗体 (5)胸腺 (在体液免疫的感应阶段)识别和呈递抗原
20.(8分) 生物膜系统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请回答:
(1)细胞核的___________使基因的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在时空上分开,细胞核和细胞质之间通过___________实现生物大分子的转运。
(2)脂溶性物质易透过细胞膜,表明细胞膜的主要成分中有_________________。通常分泌到细胞膜外的蛋白质需经过_____ ____加工和修饰后,以 的形式排出。
(3)红细胞膜内K+ 浓度是膜外的30倍,膜外Na+ 浓度是膜内的6倍,维持这种K+、Na+ 分布不均匀是由膜上的______________所控制;红细胞膜上糖蛋白的糖支链具有高度的特异性,若去掉这些糖支链,就不会发生红细胞的凝集反应,说明细胞膜表面这些糖蛋白是 ______________。
(4)人工生物膜的主要用途是 。
A.污水处理 B.食品保存
C.海水淡化处理 D.人造器官材料
20.(共8分)⑴ 核膜 核孔 ⑵ 脂类 高尔基体 分泌小泡 ⑶ 载体蛋白 抗原
⑷A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