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级生物上学期第四次周日测试
第I卷(选择题,共7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下列哪一细胞能完成最复杂多样的生命活动
A.变形虫 B.人的成熟红细胞 C.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D.根毛细胞
2.基因型分别为aaBbCCDd和AABbCCdd两种碗豆杂交,其子代中纯合体的比例为
A.1/4 B.1/
3.据研究,在人脑中有一种与人的痛觉和学习记忆有关的物质,叫脑啡肽。其分子结构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脑啡肽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控制脑啡肽合成的基因中至少有30个碱基对 B.脑啡肽水解后可产生5种氨基酸
C.脑啡肽属于5肽化合物,含有4个肽键 D.控制脑啡肽合成的直接模板是DNA
4.右图所示是在一定的CO2浓度和温度条件下,某阳生植物和阴生植物光合作用和光强度的关系图。以下结论不正确的是
A.a、b点光照太弱,两种植物都不进行光合作用
B.叶面积为
C.将该阳生植物叶片先在光强度为X的条件下放置6小时,然后放于暗处(光强度为Q时)12小时,叶的干物质量不变
D.阳生植物的光能利用率比阴生植物大
5.生物体内的核酸有两种:DNA和RNA,对于不同的生物,体内的两种核酸的种类和数量是不同的,在组成乳酸菌的细胞中含碱基A、U、C、G的核苷酸种类有
A.8种 B.7种 C.4种 D.5种
6.右图示正在进行减数分裂的某动物细胞,等位基因A和a位于染色体的位置(不考虑互换)可能是
A.A位于①上,a则可能位于⑤上
B.A位于⑤上,a位于⑦上
C.该细胞只有a,分别位于①和③上
D.该细胞只有A,分别位于②和⑥上
7.心理学家研究发现,轻松和愉快的心情会使T细胞提高对病毒、肿瘤的监控,间接引起抗体生成能力的升高。这表明不健康的心态会导致
A.细胞免疫提高,体液免疫降低 B.细胞免疫降低,体液免疫提高
C.细胞免疫提高,体液免疫提高 D.细胞免疫降低,体液免疫降低
8.IA、IB和i三个等位基因控制ABO血型系统。X染色体上的一个隐性基因能够引起色盲。请分析下面的家谱:
图中标出了有的家长和孩子是色盲,同时标出了每个人的血型情况。在小孩刚刚出生后,这两对夫妇因种种原因对换了一个孩子,请指出对换的孩子是:
A.1和3 B.2和
9.双子叶植物大麻(2N=20)为雌雄异株,性别决定为XY型,若将其花药离体培养,再将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所得植株的染色体组成应是
A.18+XY B.18+YY C.9+X或9+Y D.18+XX或18+YY
10.下列物质和结构中不含糖成分的是:
A.生长素 B.核糖体 C.ATP D.DNA
11.下列物质中,与细胞内的绝大多数化学反应都有直接关系的是
A.葡萄糖和ATP B.酶和水 C.核酸和蛋白质 D.蛋白质和葡萄糖
12.DNA分子模板链上的碱基序列携带的遗传信息和最终翻译的氨基酸如下表
GCA | CGT | ACG | TGC |
精氨酸 | 丙氨酸 | 半胱氨酸 | 苏氨酸 |
则右图所示的tRNA所携带的氨基酸是:
A.赖氨酸 B.丙氨酸 C.半胱氨酸 D.苏氨酸
13.下列各项生理活动中,一般没有化学性变化的是
1光合作用 2呼吸作用 3蒸腾作用 4渗透作用 5吸胀作用 6矿质养料的吸收
A.123 B.234 C.345 D.256
14.将一支开红花的碧桃嫁接到了开白花的碧桃树上,这枝新枝上将来所开花的颜色是
A.红色 B.白色 C.粉色 D.红色和白色都有
15.右图是从一种生物体内中获得的某个细胞示意图,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这种生物体内所含的多糖是糖原
B.此时细胞中不能进行有氧呼吸
C.此时细胞中染色体中的DNA分子不能进行转录和复制
D.这种细胞正处于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过程中
16.一个豆角含有12颗种子,则此豆荚的形成需要的子房、胚珠和至少的花粉粒数目分别为
A.12、12、12 B.1、12、
17.基因突变主要发生在:
A.有丝分裂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的间期 B. 细胞分化过程中
C.细胞分裂的整个过程中 D.细胞分裂末期
18.向日葵和番茄都能产生果实和种子,向日葵的果实是我们平常吃的“瓜子”。在上述两种植物开花期间,遇到连续的阴雨天,影响了植物的传粉,管理人员及时喷洒了适宜浓度的生长素溶液。下列对采取这一措施产生结果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两种植物都能形成无籽果实,产量未受影响
B.番茄形成无籽果实,产量未受影响;向日葵形成无籽果实,产量下降
C.两种植物都能形成无籽果实,产量下降
D.番茄形成有籽果实,产量上升;向日葵不能形成无籽果实,产量下降
19.英国医生塞达尼任格在对离体蛙心进行的实验中发现,用不含钙的生理盐水灌注蛙心,蛙心收缩不能维持。用含有少量钙的生理盐水灌注蛙心,蛙心可持续跳动数小时。实验说明钙盐
A.是细胞中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部分 B.对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
C.对维持细胞的形态有重要作用 D.为蛙心的持续跳动提供能量
20.在基因工程中,把选出的目的基因(共1000个脱氧核苷酸对,其中腺嘌呤脱氧核苷酸460个)放入DNA扩增仪中扩增4代,那么在扩增仪中放人胞嘧啶脱氧核苷酸的个数至少应是
A.640
B.
二.选择题:(本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全选对者得3分,其他情况不给分。)
21.下列关于基因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基因是DNA的基本组成单位 B.纯合体所有基因都含有相同遗传信息 C.在杂种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互不影响,独立存在 D.细胞的基因全部位于细胞核中
22.下列措施中,能提高光合作用效率的途径的是
A. 在玉米田里套种花生 B.在农田里适当增施有机肥
C.将水稻一年一季改为一年种植两季 D.将人参等阴生植物种植在遮荫处
23.下列有关遗传变异的几种说法,错误的有
A.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会产生雌雄两种配子,其数量比接近1:1
B.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C.将基因型为AaBb的玉米花粉授到基因型为aaBb的玉米植株上,所结籽粒胚乳共有四种基因型
D.染色体上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类和序列,三者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就会引起染色体变异
24.下图是同一种生物体内,有关细胞分裂的一组图像,下列与此有关的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中心法则所表示的生命活动内容主要是在图⑤所示的时期进行的
B.可遗传的变异来源之一的基因重组的发生与图①有关而与图③无直接关系
C.在图②示细胞分裂方式,在其间期发生的基因突变传递给下一代的可能性要比图③所示的大得多
D.在雄性动物体内,同时具备上述5个图所示细胞分裂时期的器官是睾丸而不是肝脏
25.孟德尔通过杂交实验发现了一些有规律的遗传现象,通过对这些现象的研究他揭示出了遗传的两个基本定律。在下列各项中,都是出现这些有规律遗传现象不可缺少的因素:
A.F1体细胞中各基因遗传信息表达的机会相等
B.F1自交后代各种基因型发育成活的机会相等
C.各基因在体细胞中出现的机会相等
D.每种类型雌配子与每种类型雄配子相遇的机会相等
26.曲a线表示使用诱变剂前青霉素菌株数和产量之间的关系,曲线b、c、d 表示使用诱变剂后青霉素菌株数和产量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a 变为b、c、d 体现了变异的多方向性
B.诱变剂增多了青霉菌的变异方向,加快了变异频率
C.d是最符合人们生产要求的变异类型
D.青霉菌在诱变剂作用下发生的变异可能有基因突变、基因重组
和染色体变异。
27.某同学总结了四点有关减数分裂、染色体、DNA的知识点,其中正确的是
A.次级精母细胞中的DNA分子正好和正常体细胞的DNA分子数目相同
B.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等于正常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
C.初级精母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正好和DNA分子数目相同
D.哺乳动物体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和着丝点数目相同
28.近来的科学研究发现,小鼠体内HMIGIC基因与肥胖直接相关。具有HMGIC基因缺陷的实验组与作为对照的小鼠,吃同样多的高脂肪食物,一段时间后,对照组小鼠变得十分肥胖,而具有HMGIC基因缺陷的实验鼠体重仍然保持正常,不能说明
A.基因在DNA上 B.基因在染色体上
C.基因具有遗传效应 D.DNA具有遗传效应
29.下列关于遗传信息的物质基础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从根本上讲,遗传信息的物质基础是基因中特定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
B.DNA也可以作为遗传信息的物质基础
C.蛋白质中特定的氨基酸的排列顺序也是遗传信息的物质基础
D.DNA中特定的碱基对的排列顺序代表一定的遗传信息
30.下列物质中具有识别作用的是
A.糖蛋白 B.抗体 C.RNA聚合酶 D.DNA限制性内切酶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80分)
31.(10分)请回答下列问题:
(1)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 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的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 彼此分离的同时, 自由组合。
(2)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构成人体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构成人体肾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是 。
材料:小强午饭吃了馒头、白菜、豆腐,请同学们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分析下列问题:
(3)这顿午饭,能为他提供的七大营养物质是糖类、蛋白质、脂肪、膳食纤维和
小强咀嚼馒头是有甜味,这是因为
(2分)
含有多种消化酶的消化液存在于消化道的 器官。
32.(6分)概念图是一种能够比较直观体现概念之间关系的图示方法,请根据所学知识,完成有关“生物体的结构”相关的概念图。
①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__ ⑥____________________
33.(14分)根据图回答问题:
甲 乙
(1)图甲所示为 过程,图乙为 的结构示意图
(2)如果图乙中的反密码子为ACG则对应的密码子是 ,转录出该密码子的基因模板链的对应碱基是 。
(3)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包括 和 两个过程;基因控制生物体的性状的方式有 (2分)
和 。(2分)
(4)遗传密码是 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的碱基,在翻译过程中直到阅读取到 时,蛋白质的合成才中止。
(5)在马蛔虫体细胞中,合成mRNA过程发生在 中,若在人的胃黏膜上皮细胞中,还可出现 中。
(6)蛙的红细胞可以发生上述过程吗? 。
34.(10分)生理学家认为:人体的肝脏是非常重要的器官,许多代谢反应都在这里进行并完成。请回答下列问题:
(1)作为肝功能检查指标的“转氨酶”主要是谷丙氨酸转氨酶(ALT)和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正常情况下,这两种酶主要存在于( )
A.肝细胞细胞质 B.肝细胞周围的组织液 C.肝脏内的血液 D.胆汁
(2)肝脏具有重要的解毒功能。乙醇在肝脏的氧化过程如图所示,其中的③只可能在肝细胞的_________________中完成。
(3)经常饮酒者的酒量会变得大一些,也有一些平时不饮酒的人偶尔小酌却显示出惊人的海量。试从基因型与表现型关系的角度扼要阐明这些现象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4)可以促进肝糖原合成的激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肝脏是人体合成磷脂的最重要器官,此合成过程主要发生肝细胞的 中,若磷脂合成量不足,则可能导致脂蛋白合成受阻,脂肪就不能顺利地从肝脏中运出去,因而造成脂肪在肝脏中的堆积,形成______________。
(6)乙肝病毒是一种约由3200个脱氧核苷酸组成的双链DNA病毒,这种病毒的复制方式较为特殊,简要过程如图所示。
①图中③表示的生理过程在遗传学上分别称为 。
②图中②③过程所需的原料来自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③若3200个脱氧核苷酸中有25%的脱氧核苷酸能直接参与指导蛋白质合成,且已知该蛋白质由一条多肽链组成。则该多肽链至少有 氨基酸。
35.(8分)分析以下与遗传有关的材料,回答问题:
RNA是生物体内一种重要的物质,它与DNA、蛋白质一起构成了生命的框架。但长期以来,科学家一直认为,RNA仅仅是细胞内传递遗传信息的信使。
近年科学家发现,一些RNA小片段能够使特定的植物基因处于关闭状态,这种现象被称作RNA干扰(RNAInterference简称RNAi)。近来,分子生物学家发现RNAi在老鼠和人体细胞中也可以“停止基因活动”。根据上述材料回答:
(1)老鼠细胞的 、 、核糖体、细胞质基质等结构中有RNA的分布。
(2)RNAi使基因处于关闭状态,使遗传信息传
递中的 过程受阻,最终遗传信息
不能以 的形式表达出来。
(3)右图实验中,鲤金鱼、鲫金鱼尾鳍不象金鱼那样是双尾鳍而是单尾鳍,鲤金鱼、鲫金鱼的后代也是单尾鳍。结合题干材料,分析原因可能是
。(2分)
(4)科学家取出蛙肠上皮细胞的细胞核移入蛙的去核的卵细胞内,重组细胞发育为蛙。该实
验中卵细胞的细胞质所起作用是什么?
。(2分)
36.(10分)人类白化病(a)对正常(A)为隐性,并指(B)对正常(b)为显性,它们都属于常染色体遗传.下右图是基因型为AaBb的某人体内一个细胞的分裂示意图(图中仅表示相关染色体的变化).
(1)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在此分裂图中正确标出所有A(a)、B(b)基因。(不考虑交叉互换)
②该细胞是___________细胞,分裂发生的部位在__________。减数分裂完成时将生成________个子细胞。请绘出这些子细胞的染色体和基因组成图。(只考虑图示染色体及基因的变化)
(2)此人与基因型为Aabb的某人结婚。①子代可能出现的基因型有_________________种;②这对夫妇生一个患病孩子的概率为________________。
37. (12分)植物甲、乙是两种濒危药用植物(二倍体)。请按要求回答问题:
(1)以植物甲、乙的茎尖和叶片为材料,通过组织培养获得了再生植株,解决了自然繁殖率低的问题。这表明植物细胞具有__________。由叶片等材料形成的愈伤组织的形态结构特点是_____________ ______ _______________。(2分)
(2)下图1和图2分别是植物甲、乙的萌发花粉粒和未受精胚珠的示意图。
图1 植物甲的萌发花粉粒 图2 植物乙的未受精胚珠
在分离珠被细胞的原生质体时,通常使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破除细胞壁。其原理是利用了酶的______性质。如果将图1中的1个精子与图2中的2个_______融合,可培育出三倍体植株。用适当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该三倍体植株的幼苗,可能获得药用成分较高的六倍体植株。秋水仙素的作用机理是____ _ _____ 。(2分)
(3)植物乙自然结实率低,主要原因是花粉粒萌发后多数花粉管不能伸长。为探究生长素对植物乙花粉管伸长的影响,某生物兴趣小组进行了课外实验,得到下表结果:
生长素浓度(mg/L) | 0 | 1.0 | 2.0 | 3.0 | 4.0 | 5.0 | 6.0 | 7.0 |
花粉管平均长度(mm) | 0.5 | 3.6 | 5.5 | 6.4 | 5.2 | 3.1 | 0.4 | 0.2 |
请结合表中数据对实验结果进行简要分析: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3分)
根据上述分析,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2分)
38.(10分)模拟实验在科学研究中是常用的方法之一,回答有关问题。
(1)在研究基因的分离、随机组合与生物性状之间的数量关系过程中,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模拟实验。
实验用具:小桶、彩球等。
方法步骤:
a.如图所示,在甲、乙两个小桶内放入两种颜色的小彩球,每种颜色各50个(在这两种颜色的小球上分别标上字母D和d)。摇动甲、乙小桶,使桶内小球充分混匀。
b.分别从两个小桶内抓一个球,记录这两个小球的字母。
c.将抓取的小球放回原处,重复做50次,记录结果。
①抓取小球后,将小球放回桶里的原因是 。
②从统计数据来看,每只小桶中摸出的D、d数量基本相等,模拟的是在减数分裂时 。(2分)
③小球组合DD、Dd、dd的数量比接近于 ,模拟的是 的结果。(2分)
(2)在研究遗传信息传递的过程中,科学家在实验室中做了如下图所示的模拟实验。
①从某种病毒中分离得到物质A。已知A是双链的生物大分子,其部分碱基序列为-GAACATGTT-。将物质A加入试管甲中,反应后得到产物X。经测定产物X的部分碱基序列是-CTTGTACAA-,则试管甲中模拟的是 过程。
②将提纯的产物X加入试管乙,反应后得到产物Y。产物Y是能与核糖体结合的单链大分子,则产物Y是 ,试管乙中模拟的是 过程。
③将提纯的产物Y加入试管丙中,反应后得到产物Z。产物Z是组成该病毒外壳的化合物,则产物Z是 。
生物专业参考答案
21ABD 22BD 23ABCD 24ACD 25BCD
31.(10分)(1) 非等位基因 等位基因 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2)细胞。神经元 肾单位 (3)维生素、水、无机盐 口腔内的唾液淀粉酶将淀粉分解成麦芽糖(2分)。 小肠
32.(6分)①病毒 ②原核细胞 ③细胞膜 ④线粒体 ⑤叶绿体 ⑥蛋白质合成场所
33.(14分)(1)遗传信息的翻译 tRNA (2) UGC ACG(3)遗传信息的转录 遗传信息的翻译 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的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2分) 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2分) (4)mRNA 终止密码子
(5)细胞核中 线粒体 (6)能
34(10分 )(1)A (2)线粒体(3)生物个体基因型是决定生物个体表现型的最根本、最主要的因素;生物个体的表现型同时也是基因型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2分)(4)胰岛素(5)内质网;脂肪肝(6)①遗传信息的逆转录 ②人体的肝细胞 ③266
35.(8分)(1)细胞核 线粒体 (2分) (2)翻译 蛋白质 (2分)
(3)来自鲫鱼、鲤鱼的RNA可以干扰金鱼DNA的功能,RNAi使金鱼 体内有关双尾鳍基因不能完全表达,只合成了一部分与单尾鳍有关的蛋白质 (2分)
(4)卵细胞的细胞质中有RNA、蛋白质或其他物质,可以启动肠上皮细胞核的有关个体
发育的基因,有利于细胞核全能性的体现 (2分)
36. (1)①
②初级精母 精巢 4 四个子细胞图
(2)①6 ②
37(12分)(1)全能性 排列疏松、高度液泡化的、薄壁细胞(2分)
(2)专一性 极核 抑制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丝的形成(2分)
(3)结果简要分析:(3分)
生长素浓度为3.0mg/L时,花粉管平均长度最长,表明最适生长素浓度为3.0mg/L;
生长素浓度低于3.0mg/L(0—3.0mg/L)时,对花粉管的促伸长作用随浓度增加逐渐增强;
生长素浓度高于3.0mg/L(0—5.0mg/L)时,对花粉管的促伸长作用随浓度增加逐渐减弱;
生长素浓度等于或高于6.0mg/L时,对花粉管伸长起抑制作用。
结论:生长素对花粉管伸长的作用具有两重性(促进或抑制作用)。(2分)
38. (10分)(1)①为了保持或维持D:d=1:1
②在减数分裂时,D、d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 (2分)
③1:2:1 ,受精作用过程中不同配子之间随机组合
(2)①DNA复制 ②mRNA , 转录 ③多肽(或蛋白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