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生物试卷 - 高中三年级生物试题 - 正文*

高考生物摸拟试题3

2014-5-11 0:36:44下载本试卷

高考生物摸拟试题(三)

第一卷

-、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80分)

1.DNA的结构成分不包括 :①磷酸 ②核糖 ③脱氧核糖 ④胸腺嘧啶 ⑤尿嘧啶

A.①③④  B.①②⑤  C.②⑤  D.③④

2.下列细胞结构中,不含胸腺嘧啶和磷脂的一组结构是

A.线粒体、中心体   B.细胞核、核糖体 C.叶绿体、液泡    D.核糖体、中心体

3.下列关于氯化钠溶液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既能溶解DNA,又能析出DNA  B.可作为选择某些菌种的培养基成分

C.可作为微生物的生长因子     D.对维持人体细胞外液渗透压起重要作用

4.表中关于根瘤菌、硝化细菌的代谢类型和它们在生态系统中地位的叙述都正确的是    

5.关于图1中DNA分子片段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把此DNA放在含15N的培养液中复制2代,子代中的15N的DNA链占总链的7/8

B.②处的碱基对缺失导致基因突变

C.限制性内切酶可作用于①部位,解旋酶作用于③部位

D.该DNA的特异性表现在碱基种类和

(A+C)/(T+G)的比例上

6.下列哪项不能作为RNA的功能  

A.某些细菌的遗传物质  B.某些病毒的遗传物质

C.催化某些代谢反应  D.作为基因表达的媒介

7.北方种植的大白菜于秋末冬初收获,人们发现,收获的大自菜外部叶片的钙元素含量大大高于菜心,菜心的氮元素含量却远远高于外部叶片,而肥沃的菜园土壤富含各种矿质营养。对此现象合理的解释是: ①菜园土壤氮元素含量比钙元素多 ②钙在植物体内可被不同器官重复利用 ③大白菜生长后期气温偏低,影响根对矿质元素的吸收 ④氮元素在供不应求时,可由老叶向新叶转移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8.在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的过程中,某同学在视野中看到生活着的洋葱表皮细胞正处于图2所示状态,a、b分别表示两处溶液的浓度,由此推测   

A.此时a>b,细胞渗透吸水  B.此时a=b,渗透系统保持动态平衡

C.此时a<b,细胞渗透失水  D.上述3种情况都有可能

9.向日葵和番茄都能产生果实和种子,向日葵的果实是我们平常吃的“瓜子”。在上述两种植物开花期间,遇到连续的阴雨天,影响了植物的传粉,管理人员及时喷洒了适宜浓度的生长素溶液。下列对采取这一措施产生结果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两种植物都能形成无籽果实,产量未受影响

B.番茄形成无籽果实,产量未受影响;向日葵形成无籽果实,产量下降

C.两种植物都能形成无籽果实,产量下降

D.番茄形成有籽果实,产量上升;向日葵不能形成无籽果实,产量下降

10.下列关于甘蔗、玉米叶片结构及其光合作用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围绕着维管束的叶肉细胞排列疏松 ②因为叶肉细胞的叶绿体有正常的基粒,所以,水的光解发生在叶肉细胞 ③NADPH储存了能量,并且有还原性 ④CO2中的C首先转移到C4中,然后才转移到C3中 ⑤光能转化为电能时,电子的最终受体是ATP和NADP+

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②④⑤  D.①②③

11.下图是光合作用过程中光能转换成电能的示意图,有关该图的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A的主要功能是吸收光能,并将光能转换成电能

B.图中B的主要功能是吸收和传递光能

C.图中C、D代表传递电子的物质,E代表H2O

D.图中F代表NADPH,G代表NADP+

12.有关氮循环的内容,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土壤中的氨在有氧条件下,经过硝化细菌的作用,最终氧化成硝酸盐

B.土壤中的反硝化细菌在缺氧的条件下,将硝酸盐最终转化成氮气

C.植物只能利用土壤中的硝酸盐和铵盐,而不能直接利用空气中的氮气

D.自生固氮菌的代谢类型属于自养需氧型

13.图中甲、乙两图为DNA测序仪显示的图像,已知甲图显示的碱基顺序为TCGAAT,则乙图显示的碱基顺序为

A.TCGCAC    B.ACCGTG

C.ATTCAC    D.TCCGCA

14.下表是一组探究生物体内主要有机物存在与否

的鉴别实验,按表中数字顺序下列各选项表示正确的是 

A葡萄糖、苏丹Ⅲ、紫色、二苯胺

B.葡萄糖、苏丹Ⅳ、紫红色、碘液

C.还原糖、苏丹Ⅳ、蓝紫色、硫酸铜

D.果糖、苏丹Ⅳ、紫色、二苯胺

15.生物工程的兴起,标志着人们从认识生命活动的

奥秘到按照人们的愿望改造生物的巨大飞跃。下列选项中能正确说明生物工程技术应用的是     

A.植物组织培养是指离体的植物器官或细胞进行脱分化形成新个体

B.细菌质粒是基因工程常用的运载体

C.人工诱变、细胞工程、基因工程等都能对微生物进行定向改造

D.动物细胞融合技术的最重要用途是培养具有双亲优良性状的经济动物

16.下图是某植株一个正在分裂的细胞,A、a、B是位于染色体上的基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该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 ②若该植株是由花粉粒发育来的,则其亲本是四倍体

③若该植株是由受精卵发育来的,则其配子是二倍体 ④该细胞发生过基因突变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17.下图是发育着的荠菜胚珠,

请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⑤的发育先于⑥的发育

B.在正常情况下,若⑦的基因型为aa,①的基因型为Aa,则⑥的基因型为AAa

C.⑤是新植物的幼体,将来发育成种子

D.⑥处细胞中的染色体有2/3来自极核

18.某同学将某种激素注射到金鱼的鳃部,金鱼很快失去平衡,浮在水中。此时该同学将葡萄糖加入水中,不久金鱼便恢复正常。注射的激素及其作用分别是     

A.肾上腺素,使血糖过分降低 B.胰高血糖素,使血糖过分升高

C.胰岛素,使血糖过分降低  D.醛固酮,使血钠过分降低

19.哮喘是世界性顽症,最新研究发现哮喘的生化接触点潜伏在淋巴细胞中。下图为人的淋巴细胞的体液免疫图解,请分析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细胞②为B细胞

B.细胞⑤产生的物质⑥为球蛋白

C.细胞⑤为靶细胞

D.阶段Ⅳ、V为体液免疫的效应阶段

20.下图表示人体某一个细胞的分裂过程,细胞核中染色体数(阴影部分)和DNA分子数(无阴影部分)在A、B、C、D4个不同时期的统计数据。则同源染色体分离发生的时期是

21.乙酰胆碱是可引起突触后膜兴奋的递质,某病人血清中含有对抗乙酰胆碱受体的抗体,该病人所患疾病及表现症状为

A.自身免疫病,肌无力  B.自身免疫病,肌肉痉挛

C.过敏反应,肌无力  D.过敏反应,肌肉痉挛

22.如果科学家通过转基因技术,成功改造了某女性血友病患者的造血干细胞,使其凝血功能全部恢复正常,那么预测该女性与正常男性结婚后所生子女的表现型为 

A.儿子、女儿全部正常      B.儿子、女儿中各一半正常

C.儿子全部患病、女儿全部正常  D.儿子全部正常,女儿全部患病

23.图9为健康人体血液中某种营养物质的含量变化曲线,对该图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此营养物质是葡萄糖,因其在血液中的浓度为80 mg/dL-120 mg/dL

B.AB段上升的主要原因是食物中有关物质的消化吸收

C.由于血糖被用于氧化分解等途径致使BC段显著下降

D.CD段逐渐上升趋于稳定是由于肝糖元和肌糖元的

不断分解,并把产生的葡萄糖释放进人血液

24.脂肪储存较少的健康人,禁食一段时间后,会出现尿频的现象,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脂肪氧化供能时,产生了大量的水需要排出

B.蛋白质氧化供能时,产生了大量的水需要排出

C.脂肪转变成糖类时,产生了大量的水需要排出

D.蛋白质分解供能时,通过脱氨基作用产生了大量尿素需要排出

25.下图为反射弧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由ABCDE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反射弧

B.当①处受刺激时,该处的膜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

C.②处的结构决定了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只能是单向的

D.若从①处剪断神经纤维,刺激③处,效应器仍能产生反应

26.豌豆种皮灰色(G)对白色(g)为显性,现有基因型

为GG和gg的两种豌豆杂交得Fl,将F1连续种植(自交,无选择)得F3。则F3植株所结种子种皮颜色的分离比是    

A.3:l  B.4:1  C.5:1  D.5:3

27.下图为动物的某组织,其中1是毛细血管壁、2是红细胞、3是血浆、4是细胞内液,5是组织液,请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过敏反应的抗体主要分布在3和5中,3和5的成分是有区别的

B.葡萄糖由3经1和5到达4的过程是依靠自由扩散来完成

C.图中二氧化碳浓度最高的部位是5

D.2处中的氧气到达4需要经过4层膜,

2处的氧气浓度高于4处         

28.甘氨酸(C2H5NO2)和另一种氨基酸反应生成的二肽分子式为:

C7H12N2O5,则另一种氨基酸最可能是 

29.对大豆叶肉细胞的某细胞器的组成成分进行分析,发现其内含

有A、C、G、U4种减基,则该细胞器中所进行的生理活动是          

30.将二倍体西瓜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后得到四倍体西瓜植株,下列有关此四倍体西瓜植株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与原二倍体西瓜相比,在理论上已经是一个新的物种了

B.因其产生的配子中没有同源染色体,所以配子无遗传效应

C.用其花粉通过花药离体培养所得植株属于二倍体

D.该西瓜植株的胚乳细胞中含3个染色体组

31.下列关于隔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隔离阻止了种群间的基因交流  B.地理隔离必然导致生殖隔离

C.种群基因库间的差异是产生生殖隔离的根本原因

D.不同的物种之间必然存在着生殖隔离

32.科学工作者分离得到了某生物的基因A,将其解离成两条单链,用其中一条链与基因A转录的信使RNA杂交配对,结果如图所示,对此合理助解释是  

A.基因A来自真核生物或原核生物

B.1~7代表了基因A的编码蛋白质的序列

C.1和7位于基因结构中的非编码区    D.2、4、6属非编码序列

33.在紫菜莉枝条颜色的遗传中,用花斑枝条的花粉进行异花传粉,产生的后代应该是     

A.可能全为花斑植物  B.有绿色、花斑和白色种表现型,比例为1:2:1

C.后代的表现型种类及比例都是不定的 D.有花斑和白色两种表现型,比例为3:1

34.下图是某遗传病系谱图,下列有关选项正确的是    

A.该遗传病是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若3、4号为同卵双生,则二者性状差异主要来自基因重组

C.若3、4号为异卵双生,则二者都为显性纯合子的概率为1/9

D.1、2号再生一个患病女孩的概率为1/4

35.下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4种成分之间的关系。以下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1和2包含着所有种群构成的群落B.3代表的一定是原核生物

C.4可以表示大气中的CO2 D.①代表光合作用,②代表呼吸作用

36.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中,都不存在的一组结构是         

A.染色体、中心体、纺锤体 B.核膜、叶绿体、细胞板

C.赤道板、线粒体、核仁 D.染色体、细胞壁、纺锤体

37.在图中所显示的生物学信息中,不正确的是

38.下列用动物细胞工程技术获取单克隆抗体的实验步骤中,错误的是        

A.将抗原注人小鼠体内,获得能产生抗体的B淋巴细胞

B.用纤维素酶处理B淋巴细胞和小鼠骨髓瘤细胞

C.用灭活的仙台病毒作诱导剂,促使B淋巴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融合

D.筛选杂交瘤细胞,并从中选出能产生所需抗体的细胞群,培养后提取单克隆抗体

39.科研人员在研究某种植物`时,从收获种子开始作鲜重测量,画出图中所示曲线。下列对图中曲线变化的原因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A.oa段鲜重减少的原因主要是自由水的减少

B.ab段种子中的细胞基本处于休眠状态,物质变化量较小

C.bc段鲜重增加的原因是有机物增多,种子开始萌发

D.c点以后增幅较大,既有水的增加,又有有机物的增加

40.下列关于生物圈稳态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生物圈持续正常运转的动力是太阳能

B.生物多样性是形成复杂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的基础

C.生物圈物质上的自给自足是其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

D.生物圈自我维持稳态的能力可以抵抗一切干扰

第一卷

二、简答题(共70分)

41.(14分)下图为叶绿体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此图应为_____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结构图。

(2)A结构中能将光能转变成电能的特殊物质是

__     。在A中发生的反应称为_____,该反应的产物有

                       

(3)CO2进入叶绿体后,在基质中被_____和_____后形成甲物质。若突然停止光照,C3的含量变化是_____,其原因是                  ,用 14C标记CO2进行光合作用,可在_____结构中测到放射性物质。光合作用产生的甲物质(小分子有机物)遇_____呈砖红色。

(4)能溶于丙酮中的是存在于A结构中的_____,其中决定叶片绿色的是      。 

42.(18分)下图为某农田生态系统模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

(1)该生态系统未标明的其他成分有       

___                 等。

(2)在低浓度的CO2环境中,下列哪种作物生长状况较好

A.小麦 B.大豆 C.玉米 D.水稻

(3)收获季节,农民常采用焚烧秸秆的方法肥田。燃烧后留下的灰粉元素属于_____,这种方法最大的负面影响是造成                         

(4)秸秆可作为有机肥。若用15N标记秸秆中的含氮有机物,则这些有机物经_____(生态系统的成分)的作用,再经过_____(生物名称)作用形成15NO3­15NO3-

_____(吸收方式)进入根细胞。农民进行中耕松土,对上述过程有利,试说明理由

                                    。(2分)

(5)进入植物体内的15NO3-经复杂变化,形成植物蛋白,该过程受植物体细胞核内的遗传物质控制,请用表达式表示控制过程:                       。如果人食用了该植物,则15N可能在人的(     )中发现(多选)。

A.呼出气体 B.尿液 C.汗液 D.唾液

(6)秸秆可以加工成青饲料,该过程要求在密闭条件下进行,且有酸味物质形成,则此加工过程所利用的微生物主要是_____(生物名称),该种生物的代谢类型为_____,写出有关反应式                。该生物的代谢产物能抑制其他生物的生长,当产物积累到一定浓度时,还会抑制同种其他个体的增殖,此现象包括 (   )

①竞争 ②共生 ③寄生 ④种内斗争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①⑤

(7)试用生态学理论阐述农业生态系统中及时除草灭虫的意义

                                        

                                         

43.(8分)传统的农作物育种途径往往是通过杂交获得,随着生物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品种的培育途径逐渐被拓宽。目前至少有7种培育农作物新品种的途径被广泛应用。下图为水稻的几种不同育种方法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A、D方向所示的途径表示_____     育种方式.A→B→C的途径表示        育种方式。这两种育种方式相比较,后者优越性主要表现在

                     

(2)B方法为                  

(3)E方法的原理是_____      

(4)C、F过程中最常用的药剂是_____       

(5)由G、K→J的过程涉及的生物工程技术有               。(2分)

44.(18分)谷氨酸是生物体内一种重要的有机小分子,谷氨酸钠是它的钠盐,是味精等调味品的主要成分。目前利用微生物发酵生产的氨基酸中,谷氨酸是产量最大的种类之一。

(1)谷氨酸的R基为一CH2一CH2—COOH,其结构式为

(2)如果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携带谷氨酸的转移RNA如图所示,可知谷氨酸的密码子为       

(3)我国微生物发酵工程生产谷氨酸常用的

菌种有谷氨酸襟状杆菌和黄色短杆菌等,下列

生物中与这些菌种在结构上存在明显区别的有    。

A.噬菌体 B.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C.禽流感病毒D.肺炎双球菌 E.酵母菌

F.硝化细菌

G.乳酸菌

(4)谷氨酸发酵的培养基成分,主要有葡萄糖、氨水、磷酸盐、生物素等,发酵装置如图所示。可以判断谷氨酸棒状杆菌的新陈代谢类型是         。某厂用谷氨酸棒状杆菌发酵生产谷氨酸,结果代谢产物中出现了大量的乳酸,从发酵条件看,其原因很可能是                                   

(5)谷氨酸发酵生产过程中,需要添加氨水,它不仅是细菌生长所需的_____,而且还有调节培养液_____的作用,所以应该分次加入。

(6)某厂的发酵液曾不慎被噬菌体污染,菌群死亡殆尽,但人们却侥幸从中获得了少数可抵抗噬菌体的新菌种,细菌这种新性状的产生来自于           

(7)下图所示连续培养的方法,以一定的速度不断添加新的培养基,同时又以同样的速度放出旧的培养液,此工艺流程可以大大提高生产效率,试阐述其原因

45.(12分)使用从化学试剂商店购买的α-淀粉酶,分别探索温度、反应物浓度、pH对酶催化作用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22所示。

(1)探索温度对酶活性影响最合理的实验步骤是

①取3支试管,编号并分别注入2 mL淀粉液 ②向各试管注入l mL淀粉酶溶液 ③向各试管滴一滴碘液 ④将3支试管分别放在60℃的热水、沸水和冰块中保持5 min⑤观察实验现象  A.①②④③⑤   B.①③②④⑤   C.①③④②⑤   D.①④②③⑤ 

(2)图B中,反应物达到某一浓度时,反应速度不再上升,其原因是:          。若检验本实验的生成物,应选用的试剂是                    

(3)图C曲线的变化表示出酶活性与pH的关系是:(要求阐述根据曲线由低到高、最高值、由高到低3段变化可获得的结论)_____                 

(4)下图为测量过氧化氢酶与过氧化氢反应放出O2的实验装置。水槽内注有清水,倒置的量简内也充满了清水。提前制作大小相同的圆形小滤纸片若干。实验过程如下:

 图A      图B

实验一:

①制备新鲜动物肝脏的研磨液;②将4片固形小滤纸片植肝脏研磨液浸泡后取出,并贴在反应小室上侧的内壁上(如图A所示);③向反应小室内加入10 mL3%H2O2溶液(如图A所示);④将反应小室旋转180°,成图B所示状态;⑤每隔30s读取并记录量筒中水面的刻度一次,共持续5 min。

实验二:

除了将圆形小滤纸片的数量改成2片,其他均与实验一相同。请回答:

①上述两实验探究的问题是         与酶促反应速度的关系。

②请你设计一个用于记录观察结果的表格,记录的单位是每30 s O2的生成量(mL)


-、选择题

1.C 2.D 3.C 4.D 5.D 6.A 7.D 8.D 9.B

10.B 11.D 12.D 13.B 14.D 15.B 16.B 17.D 18.C 19.B 20.B 21.A 22.C 23.D 24.D 25.B 26.D

27.D 28.A 29.C 30.A 31.B 32.D 33.C 34.C 35.C 36.B 37.C 38.B 39.C 40.D

二、简答题

41.(1)电子 (2)特殊状态叶绿素a 光反应 O2   ATP

NADPH (3)固定 还原 上升 光反应受阻,其产物NADPH和ATP减少而影响C3的还原 B 斐林试剂(加热)  (4)叶绿体色素 叶绿素

42.(1)消费者 分解者 阳光、空气、水 (2)C (3)矿质元素  大气污染 (4)分解者 硝化细菌 主动运输 中耕松土可增加土壤的氧气含量,一方面促进细胞的有氧呼吸,有利根对矿质养料的吸收;另一方面有利于硝化细菌的活动,将氨(NH3)转化为15NO3-,以增加土壤肥力         

(5)DNA    mRNA    蛋白质   BCD (6)乳酸菌 异养厌氧型

C6H12O6――→2C3H6O3十能量 B (7)人们经营管理农田生态系统,其目的在于使农田中的能量更多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除草灭虫都是为了保护农作物,减免杂草、害虫争夺物质和能量,从而提高粮食产量

43.(1)杂交 单倍体 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2)花药离体培养 (3)基因突变 (4)秋水仙素 (5)基因工程(或DNA拼接技术或DNA重组技术或转基因技术)、植物细胞融合技术和植物细胞组织培养技术

(2)GAG (3)ABCE(答案不全不得分) (4)异养需氧型(答案不全不得分) 通气量

不足 (5)氮源    pH (6)基因突变(或突变)(注:其他答案不给分) (7)①保证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需求;②排出部分代谢产物;③使微生物保持较长时间的快速生长。(注:答出一点即可得满分)

45.(1)D (2)受反应液中酶浓度的限制(其他类似的表述亦可) 斐林试剂 (3)在一定的pH范围内,随着pH增大,酶的活性增强;在pH 5.5~7.5范围内(或6.5),

α-淀粉酶的活性最高;超过最适pH,随着pH增大,酶的活性下降 (4)酶浓度

用于记录观察结果的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