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遗传与变异学质检模拟
一.选择题:
1.一色盲女人和一正常男人生了一个性染色体为XXY的非色盲儿子,则此染色体的畸变发生在什么之中?如果父亲色盲,母亲正常,则此染色体的畸变发生在什么之中?如果父亲正常,母亲色盲,儿子色盲,则此染色体的畸变又发生在什么之中?下列正确的一组是 ( )
A.精子、卵细胞、不确定 B.精子、不确定、卵细胞
C.卵细胞、精子、不确定 D.卵细胞、不确定、精子
2.人工建立一果蝇实验种群,该种群全部个体都是含有1个隐性致死基因的杂合子,观察这个实验种群的这个隐性致死基因从基因库中被淘汰的过程,预测该基因的基因频率变化曲线应该是( )
![]() |
A B C D
3.大肠杆菌某基因原有183对碱基,现经过突变,成为180对碱基(减少的碱基对与终止密码子无关),它指导合成的蛋白质分子与原来基因指导合成的蛋白质分子相比较,差异可能为 ( )
A.只差一个氨基酸,其他顺序不变 B.除长度相差一个氨基酸外,其他顺序也有改变
C.长度不变,但顺序改变 D.A、B都有可能
4.果蝇的一条染色体上,正常基因的排列顺序为123—456789,中间“—”代表着丝粒,下表表示了该染色体发生变异后基因顺序变化的四种情况,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
染色体 | 基因变化顺序 |
a | 123—476589 |
b | 123—4789 |
c | 1654—32789 |
d | 123— |
A a是染色体某一片段位置颠倒引起的
B b是染色体某一片段缺失引起的
C c是染色体某一片段易位引起的
D d是染色体增加某一片段引起的
5.有些品系的果蝇对二氧化碳非常敏感,容易受到二氧化碳的麻醉而死亡,后来发现这些品系有的果蝇对二氧化碳具有抗性。研究结果表明,果蝇对二氧化碳敏感与抗体的基因位于细胞内的线粒体中。下表是果蝇抗二氧化碳品系和敏感品系的部分DNA模板链碱基序列和氨基酸序列。下列有关果蝇抗二氧化碳品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抗性品系 | CGT丙氨酸 | GGT脯氨酸 | AAG苯丙氨酸 | TTA天冬酰胺 |
敏感品系 | CGA丙氨酸 | AGT丝氨酸 | AAG苯丙氨酸 | TTA天冬酰胺 |
氨基酸位置 | 150 | 151 | 152 | 153 |
A. 果蝇之所以具有抗性是由于基因突变导致第151号位的脯氨酸被丝氨酸取代
B. 果蝇抗二氧化碳品系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规律
C. 果蝇抗性产生的原因是由于决定第150号位氨基酸的密码子由GCU变为GCA
D. 果蝇抗性产生的根本原因是DNA模板链上决定第151号位氨基酸的有关碱基A被G替换
6.如果细菌控制产生的某种“毒蛋白”的基因发生下面三种突变,其决定的蛋白质的部分氨基酸序列如下:
原毒蛋白基因:甘氨酸 谷氨酸 丙氨酸 苯丙氨酸 谷氨酸
突变基因1: 甘氨酸 谷氨酸 天冬氨酸 亮氨酸 赖氨酸
突变基因2: 甘氨酸 脯氨酸 丙氨酸 苯丙氨酸 谷氨酸
突变基因3: 甘氨酸 谷氨酸 缬氨酸 苯丙氨酸 谷氨酸
根据上述氨基酸序列确定这三种突变基因DNA分子的改变是( )
A. 突变基因1和3为一个碱基的替换,突变基因2为一个碱基的增减
B.突变基因2和3为一个碱基的替换,突变基因1为一个碱基的增减
C. 突变基因2为一个碱基的替换,突变基因1和2为一个碱基的增减
D.突变基因3为一个碱基的替换,突变基因1和2为一个碱基的增减
7.下图是果蝇某一条染色体上几个基因的示意图,说法正确的( )
黄身
白眼
长翅
R M S Q N
… ATGT…CGA GTC…ACA GCTAC…ATGT CAGTGC GAC…TGA C…
… TACA…GCT CAG…TGT CGATG…TACA GTCACG CTG…ACT G…
A.R中的全部脱氧核苷酸序列均能编码蛋白质
B.R、S、N中只有部分脱氧核苷酸序列被转录
C.片段M应是基因R或S的非编码区
D.每个基因中只要有一个碱基对的替换,就会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
8.mRNA上的终止密码子不编码氨基酸,与之相对应的基因中的区段位于 ( )
A.编码区下游非编码区中的终止子 B.编码区上游非编码区中的启动子
C.编码区内 D.基因的最末端
9.下图为进行性肌营养不良遗传系谱图,7号的致病基因是由( )
A 1号遗传的 1
2 3
4
B 2号遗传的
C 3号遗传的 5 6
D 4号遗传的 7
10.右图是具有两种遗传病的某家族系谱图,设甲病显性基因为A,隐性基因为a,乙病显性基因为B,隐性基因为b。若Ⅰ-2无乙病基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B. II-3号是纯合体的概率是1/8
C.乙病为性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D.设Ⅱ-4与一位正常男性结婚,生下正常男孩的概率为3/8 。
11.一只雌鼠的染色体上的某基因发生突变,使得野生型性状变为突变型。若该雌鼠为杂合子,让其与野生型雄鼠杂交,子一代如下表1:
F1表现型 | 突变型♀ | 野生型♀ | 突变型♂ | 野生型♂ |
比例 | 1 | 1 | 1 | 1 |
再从F1代中选用野生型♀、野生型♂的个体进行杂交,其后代(F2)表现如下表2:
F2表现型 | 突变型♀ | 野生型♀ | 突变型♂ | 野生型♂ |
比例 | 100% | 0 | 0 | 100% |
由此可推知该基因突变为:(注:突变型基因为显性基因的为显性突变;突变型基因为隐性基因的为隐性突变)
A.显性突变 、位于常染色体上 B 隐性突变、位于常染色体上
C.显性突变 、位于X染色体上 D 隐性突变、位于X染色体上
12.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评判正确的是( )
①豌豆的高茎基因(D)与矮茎基因(d)所含的密码子不同。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是: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③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雌雄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
④将基因型为Aabb的玉米植株的花粉,授到基因型为aaBb的玉米植株上,所结籽粒胚乳细胞基因型有四种可能:AaaBBb、Aaabbb、aaaBBb、aaabbb。
A.四种说法都对 B.四种说法都错 C.只有一种说法对 D.只有一种说法错
13.2001年2月,国际水产界最权威的学术刊物《水产养殖》(Aquachcture)向世界披露:湖南师大生命科学院与湘东渔场协作,成功培育出全球首例遗传性状稳定且能自然繁殖的四倍体鱼类种群,这在脊椎动物中是首例。虽然四倍体鱼生长快、肉质好、抗病能力强,但研究人员并不直接将它投入生产,而是将它与二倍体鱼杂交的后代投入生产。你认为这样做的最主要意义是 ( )
A.防止基因污染,保护物种多样性 B.保护自身知识产权
C.避免出现新物种,维护生态平衡 D.充分利用杂交优势
14.现有两管果蝇,它们呈亲子代关系,甲管中全部都是长翅果蝇,乙管中既有长翅(V)果蝇,又有残翅(v)果蝇,根据上述信息可知: ( )
A.甲管中长翅果蝇的基因型全为Vv B.甲管中长翅果蝇一定是Vv和vv两种基因型
C.乙管中长翅果蝇的基因型全为Vv D.乙管中长翅果蝇一定是Vv和vv两种基因型
15.用生长素处理二倍体番茄所得的无籽番茄是 ( )
A. YR B. Dd C. Ab D. BC
16.由于医院护士的失误,导致一对夫妇所生的一个孩子与另一对夫妇所生的孩子发生了交换,根据下面的遗传系谱分析对换的孩子最可能是 ( )
1 2 3 4 5 6
A.1和3 B.2和6 C.2和4 D.2和5
17.无籽西瓜的培育过程如下列简图表示:
![]() |
根据上述图解,结合你学过的生物学知识,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秋水仙素处理二倍体西瓜幼苗的茎尖,主要是抑制有丝分裂前期纺锤体的形成
B.四倍体植株所结的西瓜,果皮细胞内含有4个染色体组
C.无子西瓜既没有种皮,也没有胚
D.根据上述图解可知培育三倍体无子西瓜通常需要年年制种,但如果应用现代生物技术就可以快速进行无性繁殖
18.质粒是基因工程中常用的运载体,它存在于许多细菌体内,质粒上有标记基因如图所示,通过标记基因可以推知外源基因(目的基因)是否转移成功。外源基因插入的位置不同,细菌在培养基上的生长情况也不同,下表示外源基因插入位置(插入点有a、b、c),请根据表中提供的细菌生长情况,推测①②③三种重组后细菌的外源基因插入点位置,正确的一组是 ( )
细菌在含氨苄青霉素培养基上生长的情况 | 细菌在含四环素培养基上生长的情况 | |
① | 能生长 | 能生长 |
② | 能生长 | 不能生长 |
③ | 不能生长 | 能生长 |
A.①是a;②是c;③是b B.①是c和b;②是b;③是c
C.①是c和b;②是c;③是b D.①是a;②是b;③是c
19.如果一种群中,基因型为AA的比例占25%,基因型为Aa的比例占50%,基因型为aa的比例占25%,已知基因型为aa个体失去繁殖能力,在该种群随机交配产生的后代中,具有繁殖能力的个体所占比例为
A. B.
C.
D.
20.已知某小麦的基因是AaBbCc,三对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利用其花药进行离体培养,获得N株小麦,其中基因型aabbcc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 ( )
A. B.
C.
D.0
21.某夫妇所生的2个孩子的基因型分别为AA和aa,则该对夫妇再生2个这样两种基因型的孩子的几率是
A. B.
C.
D.
22.将基因型为AaBb的接穗嫁接到一基因型为aabb的砧木上,异花受粉,接穗枝条上所结果实的一粒种子胚、胚乳、种皮的基因型可能为: ( )
A.AaBb AAaBBb AaBb B.AaBb AaaBbb AaBb
C.aaBb AaaBbb AaBb D.Aabb AAabbb aabb
23.用纯种的黑色长毛狗与白色短毛狗杂交,F1全是黑色短毛。F1代的雌雄个体相互交配,F2的表现如下表所示。据此可判断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两对基因位于 ( )
|
B.一对姐妹染色单体上
C.两对常染色体上
D.一对常染色体和X染色体上
24.用纯种甜玉米和纯种非甜玉米间行种植,收获时发现:在甜玉米结的果穗(子一代)上有非甜玉米子粒,而在非甜玉米结的果穗(子一代)上却找不到甜玉米子粒,但若将子一代非甜玉米子粒隔离种植后,植株再结的果穗上却出现了甜玉米。对上述现象的解释中错误的是 ( )
A.子一代非甜玉米子粒都是杂合体 B.两纯种玉米间发生了自然杂交
C.玉米子粒中的非甜对甜是显性 D.杂交第二代发生了性状分离
25.下列细胞中,可能含有等位基因的是 ( )
①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②二倍体植物花粉粒细胞 ③初级卵母细胞 ④二倍体植物的极体
⑤四倍体西瓜的配子细胞 ⑥水稻单倍体幼苗经秋水仙素处理后的细胞
A.①②③④ B.①③⑤ C.①③⑤⑥ D.②③⑤
26.下列为某一段多肽链和控制它合成的DNA双链的一段。“-甲硫氨酸-脯氨酸-苏氨酸-甘氨酸-缬氨酸-”。
密码表:甲硫氨酸 AUG 脯氨酸 CCA、CCC、CCU
苏氨酸 ACU、ACC、ACA 甘氨酸 GGU、GGA、GGG
缬氨酸 GUU、GUC、GUA
根据上述材料,下列描述中,错误的是 ( )
A.这段DNA中的①链起了转录模板的作用
B.决定这段多肽链的遗传密码子依次是AUG、CCC、ACC、GGG、GUA
C.这条多肽链中有4个“一CO—NH一”的结构
D.若这段DNA的②链右侧第二个碱基T为G替代,这段多肽中将会出现两个脯氨酸
27.豌豆灰种皮(G)对白种皮(g)为显性,黄子叶(Y)对绿 叶(y)为显性。每对性状的杂合体(F1)自交后代(F2)均表现为3︰1的性状分离比。以上种皮颜色的分离比和子叶颜色的分离比分别来自对以下哪代植株所结种子的统计? ( )
A.F1植株和F1植株 B.F2植株和F2植株
C.F1植株和F2植株 D.F2植株和F1植株
28.下图是甲、乙两种生物的体细胞内染色体情况示意图,则染色体数与图示相同的甲、乙两种生物体细胞的基因型可依次表示为 ( )
A.甲:AaBb 乙:AAaBbb
B.甲:AaaaBBbb 乙:AaBB
C.甲:AAaaBbbb 乙:AaaBBb
D.甲:AaaBbb 乙:AAaaBbbb
29.已知果蝇的灰身和黑身是一对相对性状,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将纯种的灰身蝇和黑身蝇杂交F1全为灰身。让F1自由交配产生F2,将F2中的灰身果蝇取出,让其自由交配,后代中灰身和黑身果蝇的比例为 ( )
A.1∶1 B.3∶1 C.5∶1 D.8∶1
30.已知西瓜R红瓤(R)对黄瓤(r)为显性。第一年将黄瓤西瓜种子种下,发芽后用秋水仙素处理,得到四倍体西瓜植株。以该四倍体植株作母本,二倍体纯合红瓤西瓜为父本进行杂交,并获得三倍体植株,开花后再授以纯合红瓤二倍体西瓜的成熟花粉,所结无籽西瓜瓤的颜色和基因型分别是 ( )
A.红瓤、RRr B.红瓤、Rrr C.红瓤、RRR D.黄瓤、rrr
二.非选择题
31.(22分)
某植物正常时是雌雄同株植物,其基因型为A_B_。但基因型aaB_的植株为雄株,基因型A_bb、aabb的植株为雌株。现将aabb与AaBb的植株杂交,其后代植株的类型及数目如下表:
类型 | 正常株 | 雄株 | 雌株 |
数目 | 998 | 1001 | 1999 |
(1)该种植物的性别是由什么决定的?这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什么规律?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2)如果要使后代只产生雄株和雌株,需选用何种基因型的亲本杂交?
(3)育种工作者利用基因型为AaBb的正常株,采用单倍体育种方法,获得了正常株、雌株、雄株三种表现型的纯合子植株(正常株、雌株、雄株性状可用肉眼分辨)。请画出其培育过程的简要示意图。
(4)要获得该植物转基因的新品种,其方法之一是:将获取的目的基因与 重组,并导入愈伤组织细胞中,经过培养发育成完整的植株。在培养过程中,除了所需要的营养成分外,还应当注意添加和调整 两种激素的比例。
32.(共20分)请根据下列四个模式图回答问题:
(1)从结构上分析C图与另外三种结构的最根本区别是 。
(2)作为合成蛋白质场所的结构可分布在 图中。
(3)如果B图产生的物质是一种蛋白质,则在该物质的合成与分泌过程中,生物膜的转移方向是: 。
(4)在基因工程中可作为运载体的是 图代表的生物。
(5)有人用与D图结构相似的生物重复了“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步骤如下:
①分别从S型菌落中提取DNA,蛋白质、多糖等成分
②制备符合要求的培养基分为若干组,将不同提取物质分别加入各组培养基上
③将R型菌落分别接种到各组培养基上
④将接种后的培养装置放适宜温度下培养一段时间,观察菌落生长情况:
请分析上述实验并回答问题:
①请总结实验结果并得出相应结论。
实验结果:
实验结论:
②该实验设计的指导思想是
33.(20分)现有两个品种的番茄,一种是圆形红果(YYRR),另一种是椭圆形黄果(yyrr),椭圆形红果番茄其形态和品质深受人们的喜爱。请回答问题:
(1)请设计一种快速培育出符合育种要求的椭圆形红果番茄品种的方法,写出主要的步骤:
(2)你选用的快速育种方法为______________育种。在得到椭圆形红果植株后,还可进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法进行快速繁殖;
(3)若用圆形红果的普通番茄(YyRr)做亲本自交,在其子代中选择圆形黄果再进行自交,后代中能稳定遗传的圆形黄果番茄所占的比例约为_______________。
(4)欲延长番茄果实的贮存期,可以采用的方法有(至少写出两种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20分)用黄色圆粒豌豆(YYRR)和绿色皱粒豌豆(yyrr)作亲本,杂交得到F1,F1自交得到F2。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从F2中取一粒黄色圆粒的豌豆(甲),欲鉴定其基因型。
(1)他们设计了如下方案:
I.选择表现型为 的豌豆与甲一起播种,并进行人工杂交试验。试验时,应先对作母本的未成熟的花采取 处理,待花成熟时再进行 。
Ⅱ.预测可能的试验结果及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述方案中,一粒豌豆长成的植株,所结种子的数量可能无法满足统计分析的需要,为获取可信的大量试验数据,在该试验中可采取的一种措施是 。
参考答案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B | B | D | C | D | B | B | C | A | B | C | C | A | A | B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B | C | A | B | D | C | A | C | A | B | D | D | C | D | B |
二.非选择题
31. 31、(22分)
(1)由基因决定的 … …2分
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 …2分
从测交后代植株类型及其数目,可推知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产生了四种不同的配子,且比值接近1:1:1:1。说明在配子形成过程中,发生了等位基因的分离和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 … …4分
(2)杂交亲本的基因型是:aabb(♀) × aaBb(♂) … …4分
(3)(6分)
AaBb
![]() |
配子(花粉粒) AB Ab aB ab … …1分
组织培养 … …1分
单倍体植株幼苗 AB Ab aB ab … …1分
秋水仙素处理 … …1分
纯合体植株 AABB AAbb aaBB aabb … …1分
表现型 正常株 雌株 雄株 雌株 … …1分
(4) 质粒或病毒 (运载体) … …2分
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 … …2分
32.(22分)(1)无细胞结构 (2分)
(2)A B D (3分)
(3)内质网→小泡→高尔基体→小泡→细胞膜 (3分)
(4)C (3分)
(5)①只有加入S型菌DNA时,R菌才能发生转化 (3分)
DNA是遗传物质,其他成分不是遗传物质 (3分)
②把DNA和蛋白质等区分开,直接地、单独地观察DNA和蛋白质等的作用。(3分)
33.(1)①先将两个品种的番茄杂交,得到F1代(的种子)。
②种植F1 种子得到F1植株,成熟后取F1花粉进行离体培养获得不同类型的单倍体植株幼苗。
③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植株幼苗,继续培育。
④待植株结果后选择椭圆形红果的种子留种
(2)单倍体 植物组织培养
(3)1/2
(4)低温 降低贮存环境中的氧气浓度 生产转基因耐贮存的番茄
34.(1)I.绿色皱粒 去雄 、套袋(缺一不得分) 授粉
II.① 若后代出现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四种表现型,说明甲的基因型为YyRr。
②若后代出现黄色圆粒、黄色皱粒两种表现型,说明甲的基因型为YYRr。
③若后代出现黄色圆粒、绿色圆粒两种表现型,说明甲的基因型为YyRR。
④若后代出现黄色圆粒一种表现型,说明甲的基因型为YYR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