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遗传和变异阶段检测卷
第Ⅰ卷(共40分) 拟题:林祈文
一、选择(每题2分)
1.乳酸杆菌的全部遗传信息储存于它的 ( )
A.拟核中 B.细胞核与细胞质中
C.DNA和RNA分子中 D.脱氧核糖核酸分子
2.某DNA分子中含有2000个碱基对(P元素只是P32)。若将DNA分子放在只含P31的脱氧核苷酸的培养液中复制三次,则一个子代DNA的相对分子质量平均比原来( )
A.减少3500 B.增加3500 C.增加1750 D.减少1750
3.若细胞质中tRNA1(AUU)可转运氨基酸a,tRNA2(ACG)可转运氨基酸b,tRNA3(UAC)可转运氨基酸c,现以DNA的一条单链—A—C—G—T—A—C—A—为模板合成蛋白质,该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的部分排列可能是( )
A.a—b—c B. c—b—a C.b—c—a D.b—a—c
4.科技工作者从一种生物的细胞中分离得到A基因片段及A基因转录来的完整mRNA,
把A基因片段解离成两条单链H和L,将L链与mRNA在适宜温度下保持一段时间,获得如图所示的杂种分子。下列与此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
①A基因不可能来自放线菌的拟核DNA
②该杂种分子由4种脱氧核糖核苷酸组成
③A基因的H链与mRNA不能形成这种杂种分子
④图中1和7位于基因结构中的非编码区
⑤A基因中编码序列共有4段,非编码序列共有5段
A.①③④ B.①③⑤ C.②③④⑤ D.①③④⑤
5.右图示某DNA片段,有关该图的叙述中,
不正确的是 ( )
A.②③④可形成DNA的基本组成单位
B.②③④在DNA中特定排列顺序可代
表遗传信息
C.某限制性内切酶可选择⑤作为切点
D.DNA连接酶可连接①处断裂的化学键
6.将豌豆一对相对性状纯合显性和隐性个体间行种植;另将玉米一对相对性状纯合显性和隐性个体间行种植。问隐性纯合一行植株上所产生的F1是( )
A.豌豆和玉米都有显性个体和隐性个体 B.豌豆都为隐性个体,玉米既有显性又有隐性
C.豌豆和玉米的显性和隐性比例都是3:1 D.玉米都为隐性个体,豌豆既有显性又有隐性
7.玉米籽粒黄色对五色显性。现用五色玉米为母本,去雄后授以黄色玉米花粉,若母本植株所结籽粒中出现五色籽粒,原因可能是
①父本是杂合子 ②外来花粉授粉 ③多倍体不育 ④未受精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第1页(共5页)
8.甜豌豆的紫花和白花是一对相对性状,由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共同控制,只有当同时存在两个显性基因(A和B)时花中的紫色素才能合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紫花甜豌豆自交,后代中紫花和白花的比例一定是3 :1。
B.AaBb的紫花甜豌豆自交,后代中紫花和白花的比例为9 :7。
C.若杂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3 :5,则亲本基因型只能是AaBb和aaBb。
D.白花甜豌豆与白花甜豌豆相交,后代不可能出现紫花甜豌豆。
9.人类的卷发对直发为显性性状,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遗传性慢性肾炎是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有一个卷发患遗传性慢性肾炎的女人与直发患遗传性慢性肾炎的男人婚配,生育一个直发无肾炎的儿子。这对夫妻再生育一个卷发患遗传性慢性肾炎的孩子的概率是( )
A.1/4 B.3/
10.位于常染色体上的A、B、C三个基因分别对a、b、c完全显性。用隐性性状个体与显性纯合个体杂交得F1,F1测交结果为aabbcc:AaBbCc;aaBbcc:AabbCc=1:1:1:1,则下列正确表示F1基因型的是( ) B
11.科学家发现栽种抗除草剂基因的农作物后会使附近与其亲缘关系较近的野生植物也获得抗除草剂基因,野生植物获得该基因最可能的途径是( )
A.基因突变 B.染色体变异 C.自然选择 D.自然杂交
12.某种遗传病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下图为该遗传病的系谱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Ⅱ1为纯合子
B.该病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Ⅱ4为纯合子
C.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Ⅲ2为杂合子
D.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Ⅱ3为纯合子
13.现有黑色短毛兔和白色长毛兔,要育出黑色长毛兔。理论上可采用的技术是( )
①杂交育种 ②基因工程 ③诱变育种 ④克隆技术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14.既可以发生于无性生殖过程中,又可以发生于有性生殖过程中的是( )
①.基因突变 ②.染色体复制 ③.基因重组 ④.染色体变异
A.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①②
第2页(共5页)
15.关于DNA粗提取与鉴定实验中所使用的材料、操作及其作用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试 剂 | 操 作 | 作 用 |
A | 柠檬酸钠溶液 | 与鸡血混合 | 防止血液凝固 |
B | 蒸馏水 | 与鸡血细胞混合 | 使鸡血细胞破裂 |
C | 蒸馏水 | 加入到溶解有DNA的NaCl中 | 析出DNA丝状物 |
D | 冷却的酒精 | 加入到过滤后DNA的NaCl中 | 溶解DNA |
16.右下图为某家系遗传病的遗传图解,该病不可能是( )
A.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B.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C.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D.细胞质遗传病
17.基因突变分为显性突变(如d→D)和隐性突变(如D→d)两种,如果在一个群体中发现了一个突变性状,经过培养,到了第三代才选出能稳定遗传的纯合突变类型,那么该突变为( )
A.显性突变(如d→D) B.隐性突变(如D→d) C.显性和隐性都有 D.不能确定
18.已知基因A、B、C及其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现有一对夫妇,妻子的基因型AaBBCc,丈夫的基因型为aaBbCc,则其子女中的基因型为aaBBCC的比例和出现具有aaB C 表现型女儿的比例分别为( )
A、1/16 ,3/16 B、1/8 , 3/
19.科学家做了两项实验:(1)用适当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处理未授粉的番茄花蕾,其子房发育成无子番茄。(2)用四倍体西瓜作母本与二倍体西瓜作父本进行杂交,获得三倍体西瓜植株,给其雌蕊授以二倍体西瓜成熟的花粉,其子房发育成无子西瓜。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上述无子番茄性状能遗传 ( )
B.若取无子番茄植株的枝条进行无性繁殖,长成的植株所结果实中有种子
C.若取上述无子西瓜植株的枝条进行无性繁殖,长成的植株所结果实中有种子
D.若取上述无子西瓜植株的枝条进行无性繁殖,长成的植株开花后其子房壁细胞含有四个染色体组
20.下列有关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目前已知人类有三千多种遗传病,这些疾病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
染色体变异。
B.爱滋病母亲生下的婴儿患爱滋病是遗传病。
C.21三体综合征是一种染色体异常遗传病,患病个体的染色体组成为44+XXY。
D.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伴X染色体的显性遗传病,属单基因遗传病,若夫妻基因型为XaXa和XAY时应选择生男孩。
第3页(共5页)
高三生物《遗传和变异》阶段检测卷
班级 姓名 座号 成绩
第Ⅰ卷(共40分)
答案 |
|
|
|
|
|
|
|
|
|
|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题号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答案 |
|
|
|
|
|
|
|
|
|
|
第Ⅱ卷(共60分)
21.(每空2分,共22分)下图为水稻的几种不同育种方法示意图。据图回答:
![]() |
(1)图中A、D方向所示的途径表示杂交育种方式,这种方法属常规育种,一般从F2代开始选种,其原因是
。A→B→C的途径表示的育种方式与杂交育种方式相比较,该育种方式优越性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 _。
(2)B常用方法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然状态下获得的单倍体植株如单倍体玉米最可能是由 发育而成。
(3)E方法所运用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用该种方法育种时所需处理的种子应是
的种子。
(4)C、F过程中最常用的药剂是_________。其作用的原理是
(5)由K→J的过程涉及 技术和 技术。诱导植物原生质体融合的常用的化学药剂是 。
第4页(共5页)
22.(共20分)用黄色圆粒豌豆(YYRR)和绿色皱粒豌豆(yyrr)作亲本,杂交得到F1 ,F1自交得到F2。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从F2中取一粒黄色圆粒的豌豆(甲),欲鉴定其基因型。
(1)他们设计了如下方案:
I.选择表现型为 的豌豆与甲一起播种,并进行人工杂交试验。试验时,应先对作母本的未成熟的花采取 处理,待花成熟时再进行 。
Ⅱ.预测可能的试验结果及相应的结论:
①
②
③
④
(2)上述方案中,一粒豌豆长成的植株,所结种子的数量可能无法满足统计分析的需要,为获取可信的大量试验数据,在该试验中可采取的一种措施是
.
23.(每空2分,共18分)小猫狗的皮毛颜色由位于不同常染色体上的两对基因(A、a和B、b)控制,共有四种表现型,黑色(A_B_)、褐色(aaB_)、红色(A_bb)和黄色(aabb)。下图是小猫狗的一个系谱,请回答下列问题:
(1)Ⅰ2 的基因型是 。
(2)欲使Ⅲ1 产下褐色的小狗,应让其与表现型为 的雄狗杂交。
(3)如果Ⅲ2 与Ⅲ6 杂交,产下的小狗是红色雄性的概率是 。
(4)Ⅲ3 怀孕后走失,主人不久找回一只小狗,分析得知小狗与Ⅱ2 的线粒体 DNA序列特征不同,能否说明这只小狗不是Ⅲ3,生产的? (能/不能);请说明判断的依据: 。
(5)有一只雄狗表现出与双亲及群体中其他个体都不同的新性状,该性状由核内显性基
因 D 控制,那么该变异来源于 。
(6)让(5)中这只雄狗与正常雌狗杂交,得到了足够多的 F1 个体。
①如果 F1 代中出现了该新性状,且显性基因 D 位于 X 染色体上,则 F1 代个体的性状表现为: ;
②如果 F1 代中出现了该新性状,且显性基因 D 位于常染色体上,则 F1 代个体的性表现为: ;
③如果 F1 代中没有出现该新性状,请分析原因: 。
第5页(共5页)
参考答案
答案 | D | A | C | B | C | B | A | B | D | B |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题号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答案 | D | C | D | A | D | C | A | A | B | D |
21.(1)从F2代开始发生性状分离 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2)花药离体培养 未受精的卵细胞
(3)基因突变 萌动
(4)秋水仙素 在细胞分裂时,抑制纺锤体形成,引起染色体数目加倍
(5)植物细胞融合 植物组织培养 聚乙二醇
22.(共20分)
(1) I 绿色皱粒 去雄、套袋 人工授粉 (每空2分)
Ⅱ.预测可能的试验结果及结论:(每空3分)
①若后代出现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四种表现型,说明甲的基因型为YyRr。
②若后代出现黄色圆粒、黄色皱粒两种表现型,说明甲的基因型为YYRr。
③若后代出现黄色圆粒、绿色圆粒两种表现型,说明甲的基因型为YyRR。
④若后代出现黄色圆粒一种表现型,说明甲的基因型为YYRR。
(2) 以待测豌豆为父本,多株绿色皱粒豌豆为母本进行杂交试验(或:在待测豌豆萌发后通过扦插、组织培养等途径,增加个体数量)(2分)
23.(每空2分,共18分)
(1)AaBb (2)黑色,褐色 (3)1/12
(4)能
线粒体 DNA只随卵细胞传给子代,Ⅱ2 与Ⅲ3 及Ⅲ3 所生小狗的线粒体 DNA序列特征应相同。
(5)基因突变
(6)①F1 代所有雌性个体表现该新性状,所有雄性个体表现正常性状。
②F1 代部分雌、雄个体表现该新性状,部分雌、雄个体表现正常性状。
③(5)中雄狗的新性状是其体细胞基因突变所致,突变基因不能传递给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