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生物试卷 - 高中三年级生物试题 - 正文*

高三生物选择题训练10

2014-5-11 0:36:44下载本试卷

高三生物选择题训练十

1.一对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患白化病的女儿和一个患色盲的儿子。该男孩成年后产生精子的种类和比例是A.2;1:l   B.4;2:2:1:1  C.4;1:1:1:l  D.3;1:2:1          ( )

2.从个体发育的过程来看,被子植物的营养器官是下列哪一部分发育而成的( )

A.受精极核 B.基细胞  C.顶细胞  D.胚乳

3.北魏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提到,种植农作物时要“正其行,通其风”。以下对这句话意义的理解最正确的是( )

A.有利于作物充分利用环境中的“气肥”和光能

B.有利于作物利用土地中的矿质营养使其生长茂盛

C.有利于作物呼吸时对氧的需求和二氧化碳的排出

D.有利于农民灌溉、除草、松土等田间操作

4.关于下丘脑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下丘脑能分泌多种激素直接参与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B.当日照变长时,许多鸟类的下丘脑会分泌更多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C.当饮食中缺乏碘时,会导致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减少

D.当人剧烈运动丢失大量无机盐时,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会减少

5.下面是一组鉴别生物体内几种有机物的实验,其中的数字分别代表( )

A.①葡萄糖、②苏丹Ⅲ、③紫色、④二苯胺    B.①蔗糖、②苏丹Ⅳ、③紫红色、④碘液

C.①还原糖、②苏丹Ⅳ、③蓝紫色、④硫酸铜  D.①果糖、②苏丹Ⅳ、③紫色、④二苯胺

6.如图表示当鱼的密度上升时,鱼产量、个体生长量、食物量和寻食耗

能量的变化曲线。其中能代表鱼个体生长量的曲线是( )

A.l       B.2      C.3       D.4

7.细胞分化的主要机制是( )

A.由于遗传物质的改变 B.由于基因的重组C.转录水平的控制 D.翻译水平的控制

8.小麦的抗锈对感锈是显性。让杂合的抗锈小麦连续自交,F5播种后长出的抗锈植株中纯合子占( )

A.31/32  B.15/32   C.31/64  D.63/64

9.影响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外界因素有光照强度、

CO2的含量、温度等,内部因素有酶的活性、色素的数量、五碳化合物的

含量等。根据上述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分析如图,其中不正确的是( )

A.当x代表温度时,能够表示净光合速率的曲线是d

B.当x代表光照强度时,若a曲线表示阳生植物,则c曲线最可能代表阴生植物       

C.当x代表CO2的含量时,若a曲线表示水稻,则b曲线表示玉米

D.当x代表CO2的含量时,能表示水稻在不同光照条件下CO2浓度对植物光合速率影响的曲线是a、b、e

10.下列有关光合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光合作用过程中,NADPH可产生于叶肉细胞、幼茎的皮层细胞及C4植物的维管束鞘细胞中

B.在其他条件均正常时,若CO2的供应减少,则细胞中C3含量上升,C5含量下降

C.若给予阳生植物充足的光照并保证CO2的供应,则可提高其光合作用效率

D.在某一光照下实验时,检测到新鲜叶片没有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则可判断出此叶片没有产生氧气

11.以下是对甲、乙、丙三人血清中的氨与尿素,尿液中的尿素检测的结果,三人的健康状况最可能是( )

A.甲可能是一次摄入蛋白质过多,乙可能是肝脏病变,丙可能是肾脏病变

B.甲和乙的肾脏可能病变,丙的肝脏可能病变

C.甲正常,乙和丙的肾脏可能病变       D.甲和丙肾脏可能病变,乙肝脏可能病变

12.在0.5 mL培养液中放入5只大草履虫,然后每隔一天统计一次大草履虫的数量。经过反复实验,得出如右图所示的结果,对这一结果的分析,错误的是( )

A.大草履虫的生长呈现出“S”型增长

B.大草履虫放入瓶内第一天起就进入指数增长期

C.在第四天至第六天中,种群的出生率等于死亡率

D.该瓶内大草履虫种群的K值为400

13.据东方网2002年11月19日援引科技日报消息称,美图弗吉尼亚大学

研究人员在最新一期癌症研究杂志上发表论文,称他们发现了一种命名为RhoGD12的基因,该基因有助于避免癌细胞扩散。他们发现带有该基因的癌细胞会失去转移能力。对该基因的作用最可能的解释是( )

A.当这种基因添加到癌细胞后,在其中表达并产生一种糖蛋白,由此阻止癌细胞入侵其他组织器官

B.当这种基因添加到癌细胞后,在其中表达并产生一种蛋白质,由此使癌细胞迅速分化为其他组织器官

C.该基因使癌细胞迅速衰老     D.以上说法都不对

14.在纯净的糖、脂肪、蛋白质中加入矿物质和水,配成纯化饲料培养大白

鼠,同时甲、乙两组先后分别加入牛乳进行实验。结果如右图。请根据实

验结果分析,纯化饲料中不具有而牛乳中真有的营养成分是( )

A.蛋白质  B.氨基酸  C.脂肪   D.维生素

15.下列关于植物水分代谢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植物吸收水分和水分运输的主要动力是蒸腾作用

B.植物细胞都是通过渗透作用吸收水分

C.植物吸收水分主要由根尖成熟区的表皮细胞完成

D.植物根吸收的水分只有1%~5%参与生命活动,绝大部分通过蒸腾作用散失掉

16.水在生物体内是一种良好的溶剂,是各种化学反应的介质。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细胞的线粒体中,水的生成不仅仅来自一个反应途径

B.当人体缺水时,血浆渗透压升高,下丘脑产生渴觉,并合成抗利尿激素

C.羊水使动物在胚胎发育过程中摆脱对外界水的依赖,增强了对陆生环境的适应能力

D.越冬的植物体内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下降

17.右图为某种微生物体内合成氨基酸的途径。在发酵工程中利

用该种微生物来生产大量氨基酸甲,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

A.增加酶①浓度      B.在高温、高压下发酵

C.对该种微生物进行诱变,选育出不能合成酶②的菌种

D.对该种微生物进行诱变,选育出不能合成酶③的菌种

18.生命物质、生命活动和生命世界蕴藏着大量的尚未被揭示的自然奥秘,需待各门学科间交叉渗透、协同探索来解开。以下是2005年十大科学突破中的四项,哪一项不属于生命科学的研究范畴( )

A.“小矮人”的发现   B.人类早期胚胎克隆成功  C.凝聚态的研究  D.百万新基因的发现

19.成熟的甜瓜在淋雨后常会崩裂,原因是( )  

A.细胞壁的伸缩性差 B.热胀冷缩 C.甜瓜细胞大量吸水膨胀 D.雨水刺激使甜瓜细胞不断分裂

20.对分布在吉林、湖北、云南三地区某种晡乳动物的测量结果如右图所示。

a、b、c三地区依次是( )

A.云南、湖北、吉林    B.吉林、湖北、云南

C.湖北、吉林、云南    D.吉林、云南、湖北

三( )班   姓名        学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十、1.B 2.C 3.A 4.B 5.D 6.A 7.C8.C9.C 10.C 11.A 12.B 13.A 14.D 15.B 16.B.17.D 18.C19.C 20.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