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生物试卷 - 高中三年级生物试题 - 正文*

高三生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练习

2014-5-11 0:36:45下载本试卷

高三生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复习练习

                       班级      姓名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运动中,属于向性运动的是

A、捕虫草的叶子受到昆虫触碰时,立即闭合将其捕捉

B、触碰含羞草的小叶,小叶立即合拢,叶柄下垂

C、植物的根向地生长,茎背地生长

D、碟类白天活动,蛾类夜间活动

2.将一株正在生长的植物水平放入在太空中飞行的航天飞机的暗室内,暗室朝向地心的一侧开一个小孔,小孔附近放一光源(如图),一段时间后,该植物茎的生长方向是
A.背地(心)生长 B.向水平方向生长C.向光生长 D.无法确定

3.在小麦地里施用一定浓度的2,4-D能除掉双子叶杂草,而对小麦无影响,对此现象的错误解释是

 A.双子叶杂草对2,4-D的敏感性强  B.小麦对2,4-D的敏感性差

C.2,4-D对小麦的生长无作用    D.同一浓度的2,4-D对小麦和杂草的作用不同

4.手术摘除小白兔的垂体后,其甲状腺功能衰退的原因是

A.大脑功能异常  B.缺乏促性腺激素  C.缺乏促甲状腺素

D.垂体与甲状腺之间的神经被切断

5.下列关于动物趋性行为的叙述,哪一句是不正确的

A. 趋性是动物对环境刺激的最简单的定向反应

B. 趋性行为一定是由大脑皮层下(如脊髓)的神经中枢控制完成的

C. 趋性是应激性的一种方式  D. 低等动物也具有趋性行为

6.在反射活动中能够起分析综合作用的部分是 

A.传出神经    B.传入神经    C.神经中枢   D.感受器

7.下列属于条件反射的是

A、见到话梅就分泌唾液   B、一粒糖放入口里就分泌唾液

C、手一碰到火就缩回来   D、婴儿一出生就会吮奶

8.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相比,条件反射是

①先天的   ②经过学习形成的   ③会消退的   ④固定不变的  

⑤脊髓参与调节  ⑥大脑参与调节

A、①③⑥   B、②④⑥   C、②③⑤   D、②③⑥

9.(重庆卷)在用脊蛙(去除脑保留脊髓的蛙)进行反射弧分析的实验中,破坏缩腿反射弧在左后肢的部分结构,观察双侧后肢对刺激的收缩反应,结果如下表:

刺激部位

反应

破坏前

破坏后

左后肢

左后肢收缩

右后肢收缩

左后肢不收缩

右后肢不收缩

右后肢

左后肢收缩

右后肢收缩

左后肢不收缩

右后肢收缩

上述结果表明,反射弧的被破坏部分可能是

A.感受器  B.感受器和传入神经 C.传入神经和效应器 D.效应器

10.(天津卷)某种药物可以阻断蟾蜍屈肌反射活动。下图为该反射弧的模式图。A、B为神经纤维上的实验位点,C为突触间隙。下列实验结果中,能够证明这种药物“在神经系统中仅对神经细胞间的兴奋传递有阻断作用”的是

①将药物放在A,刺激B,肌肉收缩  ②将药物放在B,刺激A,肌肉收缩

③将药物放在C,刺激B,肌肉不收缩 ④将药物放在C,刺激A,肌肉收缩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11.(广东卷)卷阻断下丘脑与垂体的联系后,受影响最小的内分泌腺是

A.肾上腺  B.甲状腺  C胰岛  D.性腺

12.(广东卷)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对某品种番茄的花进行人工去雄后,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2,4—D涂抹子房,得到的无籽番茄果实平均重量见下表。

2,4—D浓度( mg/L)

0

5

10

15

20

25

30

35

无籽番茄平均重量(g/个)

0

13.5

26.2

46.5

53.6

53.7

43.0

30.2

    据表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2,4—D浓度超过25 mg/L,对果实的发育起抑制作用

    B.2,4—D与生长素的作用效果相同   C.2,4—D可以促进扦插枝条生根

    D. 2,4—D诱导无籽番茄的最适浓度范围为20—25mg/L.

13.丝瓜为雌雄同株的异花植物,某同学将刚萌发的丝瓜种子分别泡在下表列出的5种溶液中24 h,种植后长成植株。一段时间后比较最初开出的雌花与雄花的平均数,求出性别比。实验结果如下表:

溶液

雄花

雌花

比值(雄花:雌花)

水(对照)

21.1

3.8

5.6

赤霉素(100 mg/L)

4.7

4.7

1.0

CP(100 mg/L)

(一种生长调节剂)

6.2

6.8

0.9

乙烯利(1000 mg/L)

19.6

3.7

5.3

整形素(10 mg/L)

33.1

1.2

27.6

 下列有关实验结果的叙述,恰当的是

 A.花的性别分化是各种激素和内外环境因子对基因表达调控的结果

 B.乙烯利对丝瓜性别分化影响不大,对其他植物的性别分化也影响不大

 C.可能因为人为添加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或激素打破了自身激素的正常比例,而影响了雌雄花的性别分化

 D.赤霉素(100 mg/L)、CP(100 mg/L)有利丝瓜雌花的形成,整形素(10 mg/L)有利丝瓜雄花的形成

14.(江苏卷)一个人的手掌触到裸露电线(110V)会立即反射性地握紧电线,被解救后他再次看到裸露的电线,会立即反射性地把手缩回,这两种反射的正确叙述是

  A.两种反射中枢都在脊髓   B.两种反射中枢都在大脑

  C.前一种反射中枢在脊髓,后一种反射中枢在大脑

  D.前一种反射中枢在大脑,后一种反射中枢在脊髓

15.下图表示反射弧的模式图,如果从b点给予强刺激,则能测到动作电位变化的部位是

   A. 只有a、c  B. 只有c、d   C. a、c、d  D. 只有c

16. 在一个以肌肉为效应器的反射弧中,如果传出神经遭到损伤,而其它部分正常,当感受器受到刺激后将表现为

A. 既有感觉又能运动        B. 无感觉也无收缩反应 

C. 有感觉但无收缩反应         D. 无感觉但能运动

17.下列关于兴奋沿神经纤维向前传导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神经纤维在未受到刺激时,膜内为正电荷 B. 膜内电流由兴奋部位流向未兴奋部位

C. 膜外电流由未兴奋部位流向兴奋部

D. 兴奋的传导方向是轴突→另一个细胞的树突或胞体

18.下列关于大脑皮层中央前回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代表区的位置与躯体各部分的关系是倒置的   

B. 代表区的大小与躯体运动的精细复杂程度有关

C. 刺激大脑皮层中央前回的中部引起下肢的运动  

D. 头面部代表区的位置在中央前回的下部

19.光周期影响许多动物的性行为,该过程的调节方式为       

A. 神经调节 B. 体液调节  C. 神经—体液调节 D. 体液—神经调节

20.某人因外伤而成“植物人”,处于完全昏迷状态,饮食也只能靠“鼻饲”,人工往胃内注流食,呼吸和心跳靠自己。请问他的中枢神经系统中,仍能保持正常功能的部位是  

A. 脑干和脊髓   B. 小脑和脊髓    C. 小脑和脑干 D. 只有脊髓

21.以下不属于神经调节的是

A. 皮肤、肠粘膜组织损伤、发生和释放的组织胺使毛细胞血管舒张和通透性增大、血浆渗入细胞间隙而形成水肿       B. 天气变冷时,人骨骼肌“战栗”

C. 所吃的食物过咸时,想喝水   D. 小狗看到食物时,流出唾液

22.下列属于后天性行为的是b

A. 某些昆虫(如蛾)的趋光性      B. 鸡用爪扒地觅食

C. 人的眨眼反射            D. 哺乳动物哺育后代

23.母狼的幼仔丢失后,会将人的婴孩哺育成狼孩,这个事实说明

A. 母狼试图使婴孩成为自己的孩子     B. 母狼有哺育幼体的本能

C. 母狼对人有报复行为          D. 母狼有较高的哺育能力

24.动物后天性行为的最高级形式是

A. 反射活动   B. 模仿学习   C. 印随    D. 判断和推理

25.下列关于动物行为产生与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的关系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在动物行为的形成中,激素调节和神经调节的作用是同等重要的

  B. 在动物行为的形成中,激素调节和神经调节都有一定的作用,而以激素调节为主

  C. 在动物行为的形成中,激素调节与神经调节都有一定的作用,而以神经调节为主

  D. 在动物行为的形成中,神经调节有重要的作用,而激素调节没有影响

26.“鹦鹉学舌”在动物行为上属于  

A. 印随       B. 模仿     C. 本能      D. 趋性

27.下列有关神经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神经系统控制激素的分泌,另一方面激素控制神经系统的调节

B.反射是神经系统调节动物体各部分活动的基本方式

C.单细胞动物接受刺激和发生反应是不依靠神经系统来完成的

D.反射弧是动物接受刺激和发生反应的神经传导途径

28.给小白鼠注射一定量的胰岛素后,小白鼠进入休克状态,要使其及时苏醒,可适量注射

A.甲状腺素  B.葡萄糖      C.性激素   D.生理盐水

29.神经冲动在一个神经元中传导的方向是

A.轴突→树突→细胞体   B.树突→轴突→细胞体

C.轴突→细胞体→树突   D.树突→细胞体→轴突

30.右图表示3只小鹅在跟随一个玩具,以下哪项是对这一行为的最好解释:

A、由于亲鹅不在而转移

B、印随行为,这一玩具是它们孵化后看到的第一个移动的物体,它们把这一物体作为亲鹅

C、它们让饲养员训练后跟着这个玩具跑

D、小鹅有先天的能力追逐任何它们看到的物体

31.只有人类才能建立的条件反射是:

  A、看见红灯停车  B、谈虎色变  C、听见铃声吃饭  D、闻到香味垂涎

32.运动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属于:

A、自由扩散,不消耗能量     B、主动运输,消耗能量

C、外排作用,不消耗能量     D、外排作用,消耗能量

33.某人患脑溢血,下肢瘫痪,则可能损伤的部位是:

A、中央前回顶部  B、中央前回底部  C、中央前回中间  D、脊髓

34.止痛药并不损伤神经元的结构,却能在一段时间内阻碍神经冲动向感觉中枢的传导,它的作用部位在:

A、细胞体      B、轴突    C、突触间隙    D、树突

35.盛花期的连续暴雨影响植物的正常受粉,为防止减少,采用喷施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此举对下列哪种植物有效:

A、小麦      B、玉米     C、黄豆     D、辣椒

二.多项选择题:

36.为验证胰岛素能降血糖,某同学给几只刚进食的小鼠腹腔注射一定剂量的胰岛素溶液(用酸性生理盐水配制),观察现象,若出现惊厥,则达到目的。该实验需要完善的是

   A.为使反应出现得较快且明显,实验前应将小鼠饥饿处理,以消耗肝糖元

  B.应设置注射等量酸性生理盐水的对照组,且注射的部位、方法同实验组

  C.应设置口服胰岛素的实验组,对照组灌喂等量的清水

  D.出现惊厥现象后,还应对其中的一半注射葡萄糖溶液抢救,另一半不予抢救

37.下图示三个神经元及其联系,其中      表示从树突到细胞体再到轴突末梢。下列有关图中兴奋传导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刺激②点,能发生兴奋的有①、②、③、④、⑤、⑥

 B.刺激④点,能发生兴奋的只有③、④、⑤、⑥

 C.刺激③点,细胞内将出现电信号(电位变化)但突触间不出现化学信号(递质释放)

 D.兴奋在一个神经元上的传导是单向的,在两个神经元间的传递是双向的

38.如果某人下丘脑受到损伤,则会导致:

A、细胞外液渗透压发生变化     B、体温发生变化

C、血糖浓度发生变化        D、甲状腺激素分泌量的变化

39.下列对激素调控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激素调控是通过改变细胞的代谢而发挥效能的

B、人和高等动物的生理活动主要是通过激素调控来协调的

C、激素调控的启动较慢,持续时间较长

D、激素调控迅速而精确,反应时间短

40.下列有关反射弧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兴奋在神经元之间进行传导往往是从一个神经元的树突传给下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或胞体。

B.参与膝跳反射的反射弧中的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上。

C.在人体进行反射活动过程中,神经元膜内电荷移动的方向与膜外电荷移动的方向相反。

D.狗在听到铃声后分泌唾液这一反射活动中,唾液腺和支配它活动的神经末梢一起构成效应器。

答案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三.非选择题:

1.如图表示生长素对某种植物根、茎和芽生长情况的影响曲线。看图回答下列问题:
 (1)促进芽生长的最适宜浓度是__  ,生长素的这一浓度对根生长的效应是_      __。
 (2)曲线AB段表示:          
 (3)A点所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茎生长的效应是_   __,对芽生长的效应是_     __。
 (4)B点所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茎的效应是____       
 (5)从图中可以看出,植物体的根、茎和芽对生长素浓度的敏感程度由高到低的顺序       

2.下图为人体神经元细胞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④中的物质释放到⑤的方式是     ,这一功能主要由细胞质中[ ]    完成。

(2)若其人身体健康,则该细胞中有无酪氨酸酶基因?为什么?

(3)若刺激A点,图中电流计B将偏转     次。

(4)若①中含有一病基因,则其人该病基因来自其祖母的几率为   

(5)脂肪肝患者多食动物的神经组织有利于缓解病情,原因是神经元结构有         而使其     面积大大增加,因而细胞中含有丰富的        

(6)若抑制该细胞的呼吸作用,发现神经纤维在一次兴奋后,其细胞膜不能再恢复到外正内负的状态,这说明神经元在恢复到静息状态时,其带电离子通过细胞膜的方式为        

3.右图是人的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部分结构示意图,甲、乙、丙、丁分别表示四种腺体,请分析回答:

(1)人过度紧张时,在大脑皮层相关部位的影响下,下丘脑中的一些细胞能合成并分泌___________,最终促使乙合成并分泌甲状腺激素;当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可以抑制下丘脑和甲的分泌活动,这种调节作用称为_________调节。

(2)当人体的血糖含量降低时,丙分泌的_______和丁分泌的   _________增加,使血糖浓度升高。

(3)甲分泌的_______激素与甲状腺激素在调节机体正常生长发育方面表现为_____作用。

(4)某患者体温调节能力下降甚至丧失,图中最可能受损的部位是____________。

(5)综上所述,人的各项生命活动受_________________调节。

4.细胞通讯是细胞间或细胞内通过高度精确和高效地发送与接收信息的通讯机制,是一种对环境作出综合反应的细胞行为。下图A、B所示细胞通讯方式为人体内常见的两种不同类型的信号分子及其信号传导方式,C、D表示不同的信号分子对靶细胞作用的方式。

请据图回答问题:

(1)在人体内图A所示过程中的信号分子最可能的名称为___________。那么参与这类物质合成与分泌的细胞器肯定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种。(2分,不得少于三种)

(2)如果图A过程表示的是胰岛素分子对机体的作用过程,那么胰岛素分子主要通过[1]____ __运输途径到达所作用的靶细胞,主要的靶细胞有________。(不得少于两种)

(3)根据C、D可知靶细胞上接受信号分子的受体有两种,一类是细胞表面受体,一类是细胞内受体。信号分子与受体结合的部位是与细胞膜的特性以及信号分子的化学性质有关。下列所列物质属于信号分子并且通过细胞内的某些物质选择性的识别和结合而实现的是___

A.唾液淀粉酶    B.性激素   C.生长激素    D.呼吸氧化酶

(4)如果图B所示的靶细胞为人体唾液腺细胞,那么从神经调节方式的组成结构来看,[2]应该属于______________。接受[3]所释放物质的主要是该靶细胞膜上的____________物质。

(5)细胞完成信号应答之后,要进行信号解除,终止细胞应答。已知[3]所释放的某种物质可使该靶细胞发生兴奋分泌唾液,当完成一次兴奋传递后,该种物质立即被分解。某种药物可以阻止该种物质的分解,这种药物的即时效应是________

A.[2]持续性兴奋       B.靶细胞持续性兴奋并分泌唾液

 C. [2]持续性抑制       D.靶细胞持续性抑制不再分泌唾液

答案:

1-5.CCCCB 6-10.CADCA 11-15.CDBCC 16-20.CACCA 21-25.ABBDC 26-30.BABDB

31-35.BDACD 36.ABD 37.BCD 38.ABCD 39.AC 40.AB

1、(1)10-9、抑制作用(2)开始时,随着浓度的增加,促进作用加强,达到最适宜浓度后,随着浓度的增加,促进作用减弱。(3)促进作用、促进作用(4)不促进,也不抑制(5)根、芽、茎

2、(1)外排 [2]高尔基体

(2)有 所有体细胞都是由同一受精卵经有丝分裂产生的,具有人的全套基因

(3)2  (4)0 (5)突起 细胞膜 磷脂 (6)主动运输

3、(1)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反馈   (2)肾上腺素 胰高血糖素 

(3)生长 协同   (4)下丘脑   (5)神经系统和体液的共同

4.(10分)(1)激素    高尔基体.线粒体.内质网(只要合理即可) (2)血液循环  

 肝脏细胞.脂肪细胞.骨骼肌细胞  3)B  (4)传出神经   糖蛋白 (5)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