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生物试卷 - 高中三年级生物试题 - 正文*

高三生物生命活动调节和免疫练习

2014-5-11 0:36:45下载本试卷

一、人体的稳态

一、选择题:

1、正常情况下,当人体局部组织活动增加时,该组织中的

A组织液增加,淋巴增加    B组织液减少,淋巴增加  C组织液增加,淋巴减少  D组织液减少,淋巴减少

2.人体代谢终产物中,水的排出途径是:  (  )

①皮肤  ②肺  ③直肠  ④肾脏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天冷尿多”这反映的实质是  (  )

A.冷天刺激尿液形成    B.排水和水分摄入要平衡  C.热天肾脏功能受影响  D.冷天膀胱存尿量减少

4.间接接受下丘脑调控的腺体是  (  )

①垂体  ②甲状腺  ③肾上腺皮质  ④胰岛  ⑤卵巢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②③⑤

5.下列物质中不应该出现在内环境中的是  (  )

A.神经递质    B.氨基酸     C.氧气和二氧化碳    D.血红蛋白

6.将大白鼠从250C 移至00C 的环境中,大白鼠将出现的生理反应是

A耗氧量减少,立毛肌放松  B耗氧量增加,体表血管收缩  C耗氧量减少,心律变慢  D耗氧量增加,体温升高

7.下列有关人体水分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大量饮水,则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B.渴觉中枢兴奋,则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C.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则尿量增加  D.细胞外液中电解质浓度降低,则尿量减少

8.当一个人遇到危险的情景时,血中的肾上腺素的含量立即上升,产生多种生理反应.这一生理调节过程属于

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     C.神经体液调节    D.激素调节

9.下列属于人在寒冷环境中的身体变化的是:( )

①皮肤血管收缩   ②增加皮肤的血流量 ③汗液分泌增多   ④汗液几乎不分泌 

⑤肾上腺髓质分泌的肾上腺素增加    ⑥骨骼肌战栗 ⑦代谢活动增强

A.①④⑤⑥⑦   B.①②③⑤⑥⑦    C.④⑤⑥⑦    D.①②③⑦

10.若某人尿量为正常人的数倍,还经常口渴饮水,如果假定病变发生在肾脏则该病人最有可能是肾的哪个功能部位发生了障碍( )

A、肾小管   B、肾小囊       C、收集管      D、肾小管和集合管

11.对人体内水和无机盐平衡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只依靠神经调节    B有激素调节,没有神经参与调节

C.在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的共同作用下,主要通过肾脏来完成

D.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和醛固酮的分泌的调节都受下丘脑的直接控制

12.胰岛素长期分泌不足的人,会逐渐消瘦。原因是( )

A.体内能量供给不足           B.葡萄糖不能被利用而从尿中流失

C.体内的脂肪、氨基酸等非糖物质逐渐减少 D.糖原合成受阻,糖原储备减少

13.当人主要依靠出汗维持体温稳定的时候    (  )

A.外环境温度一定较高  B.外环境湿度较大,温度高 C.此刻体内产热一定多于散热 D.体温一定会升高较多

14.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调节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pH的调节通过只通过神经调节实现   B.水和无机盐平衡的调节是相互联系的

C.血糖的调节有多种激素参与,胰岛素是唯一降血糖激素  D.体温恒定主要是一个神经调节过程

15.人体在某时刻肾上腺释放醛固酮.这时相关解释正确的是( )

A、细胞内的钠离子升高或者降低 B.细胞内的钾离子降低或者升高

C.血钠降低或者血钾升高    D.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或细胞内液渗透压降低

16.对于高烧不退的病人,可采用一些辅助治疗措施降低体温。下列措施中不正确的是

A加盖棉被,增加排汗      B在额头上敷用冷水浸泡过的毛巾

C用酒精棉球擦拭四肢等部位    D适当撤减衣被

17.关于水平衡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水排出的途径中,只有肾脏调节水的平衡    B.通过线粒体的代谢过程不能提供水的来源

C.人体每天摄入的水和排出的水的量是绝对相等的  D.水排出的四条途径都能以水的摄入量调节水的排出量

18.可以使内环境中抗利尿激素增多的直接因素是            

A.渗透压升高   B.下丘脑兴奋     C.渗透压感受器兴奋   D.垂体后叶兴奋

19.稳态的生理意义是                                                                 

A.使体温维持相对恒定                 B.使体液的PH保持相对稳定

C.使内环境的渗透压处于相对平衡    D.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20. 细胞外液渗透压感受器、体温调节中枢、体温感觉中枢分别在      

A.大脑皮层、下丘脑、下丘脑      B.下丘脑、下丘脑、下丘脑 

 C.下丘脑、大脑皮层、下丘脑     D.下丘脑、下丘脑、大脑皮层

21、糖尿病患者容易出现

A、细胞内液增多    B、组织液增多       C、体液增多     D、尿量增多

22、当人处于炎热环境时,会引起           

A、冷觉感受器兴奋  B、温觉感受器抑制   C、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  D、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兴奋

23.当人体处于饥饿状态时

A、肾上腺素分泌减少,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 B、肾上腺素分泌增加,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

C、肾上腺素分泌减少,胰高血糖素分泌减少 D、肾上腺素分泌增加,胰高血糖素分泌减少

24、运动员在长跑比赛中,会出现呼吸极度困难、腿酸痛,甚至有不想再跑的念头,但是当听到震耳的“加油”声后,却能加速冲刺,其主要调节过程是

A、声音→神经系统→心血管活动增强→促进有氧呼吸 B、声音→神经系统→甲状腺素增高→促进无氧呼吸

C、声音→神经系统→甲状腺素增高→促进有氧呼吸 D、声音→神经系统→肾上腺素增高→促进无氧呼吸

25、遇海难而漂浮在海面的人,因缺乏淡水,此人

A、血浆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增加   B、血浆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减少

C、浆渗透压降低,抗利尿激素增加    D、血浆渗透压降低,抗利尿激素减少

26、下列关于人体血糖平衡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细胞内葡萄糖的氧化利用发生障碍,可导致血糖持续升高  B、糖尿病是由于经常摄入过量的糖所引起的 

C、胰岛细胞产生的激素均能降低血糖含量           D、胰岛A细胞和B细胞协同调节血糖平衡

27、关于内环境与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内环境主要由血液、组织液和淋巴组成    B、内环境中多余的H+主要从肺排出

C、Na+、K+以重吸收方式从消化道进入内环境   D、血浆是内环境中最活跃的部分

28、下列关于体温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大脑皮层是调节体温的主要中枢      B、温觉感受器只分布于皮肤

C、人在剧烈运动时主要产热方式是骨骼肌的收缩  D、降低新陈代谢是人在炎热环境中散热的主要方式

29、水和无机盐的平衡对内环境稳态具有重要意义,下列关于人体内水盐平衡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Na来自饮食,主要通过汗腺排出    B、K+排出的特点是多吃多排,少吃少排.不吃不排

C、调节水盐平衡的主要激素是抗利尿激素和醛固酮 

D、寒冷环境中人体内多余的水分只从肾、肺和消化道排出

30、多种激素共同调节人体生理活动。对于同一生理效应

A、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两者间表现为协同作用    B、甲状腺激素与肾上腺素两者间表现为拮抗作用

C、胰高血糖素与肾上腺素两者间表现为拮抗作用   D、甲状腺激素与生长激素两者间表现为协同作用

31、正常情况下,人体摄人和排出的无机盐是保持平衡的。若只饮水不进食,则

A、K排出量大于正常情况下的排出量  B、K排出量等于正常情况下的排出量

C、K排出量小于正常情况下的排出量  D、K排出量等于零

32.如图表示三种海蟹在其它环境条件一定时,实验条件下,不断改变海水盐度,它们血液浓度的变化情况(已知海水的浓度约为0.5mol/L),表达正确的是

(1).在较低浓度的海水才能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是甲  (2).无法判断

(3).调节渗透压相对稳定能力最弱的是乙

(4).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能力最强的是丙

A、(1)(3)(4)   B、(1)(3)   C、(3)(4)  D、(2)

33.某人患急性肠胃炎,严重腹泻,并出现心率加快、血压下降、四肢发冷等症;要缓解以上症状,应:

A.输入生理盐水    B.口服生理盐水    C.口服钾盐水   D.输入醛固酮

34.可以使内环境中抗利尿激素增多的直接因素是            

A.渗透压升高  B.下丘脑兴奋 C.渗透压感受器兴奋 D.垂体后叶兴奋

二、非选择题:

1.如图—1—18是盐平衡调节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⑴、在图示情况下,肾上腺皮质分泌的①激素类型及状况是:         

(2)①激素分泌后,②过程是如何完成的? ______     _______

(3)①激素到达肾小管、集合管后,引起的③生理变化是_        _。

2.请根据左图回答问题

(1)该图是皮肤对      环境反应的示意图,判断的主要依据是:                 

(2)左图反应的神经中枢位于   ,称为   中枢,通过该中枢的调节,使皮肤②结构发生的变   

(3)如果人处于剧烈运动状态,③结构的变化是            ,与②结构一起使机体增加散热。

(4)如果人并没有剧烈运动,但③结构的活动却很强烈,原因是             ,③的活动结果,维持了机体的        的平衡。

二、免疫

一.选择题:

1、现有一幼鼠,先天无胸腺,此鼠的免疫状况是

A、  有全部的细胞免疫能力         B、丧失一切免疫能力

C、有全部的体液免疫能力         D、保留部分体液免疫能力

2、下列关于抗原的正确叙述是

A、抗原只有突破前两道防线,才会引起特异性免疫 B、抗原能与抗体或效应B细胞结合,发生免疫反应

C、机体自身的组织细胞不可能成为抗原 D、抗原能与相应的抗体或效应T细胞结合,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

3、对非特异性免疫特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是人生来就有的天然防御功能    B、其包括三道对付病原体的防线

C、皮肤黏膜是其第一道防线       D、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是其第二道防线

4、下列哪种现象属于特异性免疫

A、泪液中的溶菌酶可杀死沙眼衣原体     B、淋巴结内的吞噬细胞吞噬侵入人体内的链球菌

C、胃液中的盐酸可杀死部分进入胃内的细菌  D、体内的天花抗体能防御天花病毒

5、关于淋巴细胞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免疫作用的主要是淋巴细胞

B、淋巴B细胞和淋巴T细胞都是由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分化、发育而来的

C、淋巴B细胞和淋巴T细胞都是在骨髓中发育成的

D、具有免疫效应的是效应B细胞和效应T细胞

6、下列属于人体第一道防线的是

①胃液对病菌的杀灭作用  ②唾液中溶菌酶对病原体的分解作用  ③吞噬细胞的内吞作用 ④呼吸道纤毛对病菌的外排作用  ⑤皮肤的阻挡作用 ⑥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接触  ⑦抗毒素与细菌外毒素结合

A、②⑤   B、④⑤   C、①②④⑤   D、②③⑤⑥⑦

7、大面积烧伤护理不当时,易发生感染而引起严重的后果,这主要是由于

A、体液大量流失   B、非特异性免疫能力减弱   C、特异性免疫能力减弱   D、营养物质得不到及时补充

8、  淋巴细胞起源于

A、骨髓    B、脊髓    C、胸腺    D、脾

9、效应T细胞作用最完整的一组是

①分泌淋巴因子   ②呈递抗原   ③识别抗原   ④与靶细胞结合

A、①③④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10、抗原进入人体以后,被体液中相应抗体消灭的过程是

①大多数抗原经吞噬细胞的摄取和处理   ②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B细胞,再由B细胞呈递给T细胞

③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再由T细胞呈递给B细胞  ④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

⑤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效应B细胞并产生抗体

A、①③⑤④    B、①②⑤④   C、①②④⑤   D、①③④⑤

11、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异同表述不正确的是

A、体液免疫中,抗体和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

B、细胞免疫中,效应T细胞的攻击目标是已经被抗原入侵了的宿主细胞

C、有免疫效应的是效应淋巴细胞

D、效应淋巴细胞都来自骨髓血干细胞,都在骨髓中分化、发育成熟

12、   关于体液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有的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淋巴细胞,产生效应B细胞  B、抗体是由B淋巴细胞分泌的

C、抗体一般可以直接杀死入侵的病菌  D、记忆B细胞经迅速增殖分化,可形成大量的记忆B细胞

13、   下列关于细胞免疫的叙述,错误的是

A、进行细胞免疫时,抗原也需经吞噬细胞的摄取和处理  B、细胞免疫主要消灭侵入人体细胞内部的抗原

C、效应T细胞可直接杀灭抗原    D、记忆T细胞接受同一种抗原再次刺激时,会迅速增殖分化成效应T细胞

14、   以下各种物质中不属于效应T细胞分泌释放的是

A、淋巴因子    B、球蛋白    C、白细胞介素  D、干扰素

15、   关于效应B细胞产生途径的叙述,错误的是

A、抗原直接刺激B细胞分化而成      B、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B细胞,分化而成

C、T细胞将抗原呈递给B细胞分化而成   D、抗原刺激记忆细胞分化而成

16、   在首次感染中,记忆细胞直接产生于

A、吞噬细胞  B、B细胞或T细胞   C、造血干细胞  D、效应细胞

17、   下列免疫效应与体液免疫无关的是

A、抑制病菌对宿主细胞的粘附           B、抑制病菌的繁殖

C、与病毒结合使病毒失去侵染宿主细胞的能力   D、伤口处白细胞吞噬病菌

18、   病毒进入人体后,体内发生的免疫效应是

A、细胞免疫就能消灭它       B、体液免疫就能消灭它

C、首先由细胞免疫发挥作用     D、首先由体液免疫发挥作用

19、下列免疫反应中,属于体液免疫反应的是

A、体液中的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        B、免疫球蛋白与病菌结合抑制病菌繁殖

C、体液中的可溶性免疫活性物质干扰素抵抗病毒感染   D、眼泪中溶菌酶可破坏侵入人体的细菌

20、接种卡介苗一段时间后,血液中就会出现结核杆菌抗体,这种抗体产生的结构单位和产生抗体的细胞及细胞器依次是

A、氨基酸、效应B细胞、核糖体    B、葡萄糖、效应T细胞、高尔基体

C、氨基酸、效应T细胞、高尔基体   核苷酸、效应B细胞、核糖体

21、打针能预防某些传染病,与这种免疫最有关的细胞器是

A、核糖体和线粒体  B、线粒体和高尔基体 C、内质网和中心体    D、染色体和核糖体

22、某国为了防止在战争中敌方使用生物武器,对所有参战人员接种了天花病毒,以提高特异性免疫能力。以下关于该免疫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免疫属细胞免疫,无体液免疫   B、抗原可由T细胞呈递给B细胞

C、只有形成记忆细胞,B细胞才能在再遇到天花病毒时形成效应B细胞

D、效应T细胞可引起靶细胞渗透压改变而致其裂解死亡

23、预防接种预防疾病的原理是

A、预防接种能消灭体内的细菌     B、预防接种能增强人的抵抗力

C、预防接种能提高人的兴奋性,加强新陈代谢,增强抗病能力

D、疫苗接种在健康人的体内,使人在不发病的情况下产生抗体,获得免疫力

24、体液免疫反应的抗体和过敏反应的抗体的区别表现在

①抗体产生过程   ②抗体分布位置    ③抗体作用的结果

④化学性质    ⑤所产生的细胞    ⑥抗体作用对象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②③⑥      D、①②⑤

25、人体发生花粉等过敏反应时,引起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渗出,会造成局部

A、血浆量增加    B、组织液增加     C、组织液减少     D、淋巴减少

26、对过敏反应的特点表述有误的是

A、由机体初次接受过敏原刺激引起   B、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

C、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    D、组织胺的释放引起相关过敏症状

27、酿脓链球菌表面有一种抗原决定簇,与心脏瓣膜上一种物质的表面结构十分相似,当人体感染了这种病菌后,对免疫系统的反应描述有误的是

A、仍具有分辨“自己”和“非己”成分的能力  B、迅速产生大量抗体向病菌进攻

C、心脏瓣膜也受到抗体进攻          D、导致人患上了风湿性心脏病

28、吸附在呼吸道、消化道、皮肤上的抗体

A、构成人体的第三道防线        B、可以产生特异性的免疫反应

C、能够使相应的细胞释放组织胺    D、能够使相应的细胞发生凝集

29、下列关于过敏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进入体内的病原体是过敏原  B、肺炎是过敏原引起的 C、过敏原不会成为抗原  D、能够引起过敏反应的物质

30、关于过敏原和抗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过敏原第二次进入机体才能引起过敏反应,抗原第一次进入就引起免疫反应

B、过敏原第一次进入机体就引起过敏反应,抗原第二次进入才能引起免疫反应

C、过敏原和抗原都是第一次进入机体就能引起反应

D、过敏原和抗原都是第二次进入机体才能引起反应

31、过敏反应发生的条件是

①已免疫的机体    ②未免疫的机体   ③接受相同的过敏原    ④接受过敏原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32、下列物质不属于过敏原的是

A、牛奶   B、结核杆菌   C、青霉素    D、花粉

33、参与过敏反应的是

A、抗体   B、淋巴因子   C、效应T细胞   D、干扰素

34、自身免疫疾病产生的原因是

A、人体免疫系统对病原菌的免疫反应        B、人体免疫系统对过敏原的反应

C、人体免疫系统对人体正常组织细胞的免疫反应  D、自身免疫功能不足引起

35、关于艾滋病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可通过握手传播      B、艾滋病患者的根本原因是病菌感染

C、HIV能攻击人体的免疫系统,特别是攻击B细胞和T细胞,导致患者丧失一切免疫机能

D、人体感染HIV后,潜伏期可达2----10年

36、下列属于自身免疫病的是

①哮喘   ②荨麻疹   ③系统性红斑狼疮   ④风湿性心脏病  ⑤艾滋病   ⑥过敏性休克

A、①③④     B、③④    C、③④⑥    D、①②⑤⑥

37、人体过敏反应中,通过释放组织胺,使毛细血管舒张和通透性增加;从而促进血浆从毛细血管中滤出,出现荨麻疹。此生理过程属于

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    C、神经体液调节        D、激素调节

38、下列属于体液免疫的抗原和过敏原的论述中,不正确的是

A、都具有异物性和大分子性的特点  B、凡是过敏原都属于抗原

C、凡是抗原都属于过敏原      D、一种抗原只能与相应的抗体或效应T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

39、对于过敏反应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由于第一次接触过敏原,体内没有抗体,不能及时清除过敏原

B、由于过敏原与自身某些细胞表面物质相似而引起

C、当过敏原再次进入机体内,引起某些细胞产生相应反应

D、原可直接刺激某些细胞,使其释放组织胺等物质

40、过敏反应中的抗体与特异性免疫反应中的抗体的区别是

A、产生的细胞不同   B、化学成分不同  C、作用的方式不同    D、作用的结果不同

41、下列生理反应中会使细胞释放组织胺的反应是

A、效应T细胞与被感冒病毒侵染的细胞密切接触    b、抗原被呈递给T细胞

C、病原体被吞噬细胞吞噬          d、青霉素皮试中部分人的注射部位会红肿

42、艾滋病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一大杀手。下列有关艾滋病的说法正确的是

A、HIV主要攻击人体内的T细胞,使人丧失一切免疫功能

B、获得性免疫缺陷就是指艾滋病

C、HIV主要由DNA、RNA和蛋白质构成,但没有核糖体

D、HIV在离开人体后还能存活很长时间,危害极大

43、生活中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人最可能因下列哪一种方式感染艾滋病病毒

A、与病毒携带者握手

B、使用了病毒携带者用过的而又未经严格消毒的餐具

C、住旅店时,使用了病毒携带者用过而又未及时更换的被褥

D、洗牙或补牙时,使用了病毒携带者用过的而又未经严格消毒的器械

44、风湿性心脏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一类疾病是

A.病原体感染机体而引发的疾病,有传染性

B.机体免疫功能不足或缺乏而引发的疾病,无传染性

C.人体免疫系统对自身的组织和器官造成损伤而引发的疾病

D.已免疫的机体再次接受相同物质的刺激而引发的过敏反应

45、在临床治疗上已证实,将受SARS病毒感染后治愈患者(甲)的血清,注射到另一SARS患者(乙)体内能够提高治疗效果。甲的血清中具有治疗作用的物质是

A.疫苗      B.外毒素     C.抗原       D.抗体

46、某种病毒已入侵人体细胞内,机体免疫系统对该靶细胞发挥的免疫作用是

A.体液免疫      B.细胞免疫    C.自身免疫     D.非特异性免疫

47、不含抗体的是

A、乳汁   B、组织液    C、血清    D、细胞内液

48、细胞免疫过程中,效应T细胞形成免疫的机制是

A、释放穿孔素        B、作用于抗原使其失去感染能力

C、直接杀伤靶细胞      D、将抗原呈递给B细胞

49、人体过敏反应中,通过释放组织胺,使毛细血管舒张和通透性增强,从而促进血浆从毛细血管中流出 ,出现荨麻疹。此生理过程属于

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   C、神经体液调节     D、激素调节

50、不能获得对传染病的抵抗力的是

A、移植肾脏     B、预防接种     C、输入抗体和胸腺素    D、感染病原体

51、下列细胞不可能在淋巴液中出现的是

A、效应B细胞    B、T细胞     C、红细胞      D、吞噬细胞

52、下列各项与免疫无关的是

A、抵抗病原体的侵袭       B、维持内环境平衡稳定,清除体内衰老或受损细胞

C、监视识别并杀伤体内的癌细胞 D、铜铅等化合物被肝脏转化继无毒物质,随胆汁进入肠道排出

53、在体液免疫中吞噬细胞起作用的阶段是

①感染阶段     ②感应阶段      ③增殖分化阶段   ④效应阶段

A、在①②阶段     B、在②③阶段   C、在①③阶段     D、在②④阶段

54、效应B细胞来自于

①B淋巴细胞   ②胸腺    ③造血干细胞    ④凝集   ⑤溶解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55、下列不属于过敏原的是

A、室内尘土    B、鸡蛋      C、病原菌       D、牛奶细菌

二、填空题

1、抗原的特异性取决于抗原物质表面具有的某些特定的化学基团,这些基团叫做         ,它是免疫细胞识别抗原的重要依据。

2、特异性免疫包括                ,其反应大体上分为三个阶段,依次是                          ,其记忆细胞形成阶段属于          

3、人体对进入人体内的细菌外毒素的免疫方式为          ,对结核杆菌等胞内寄生菌的免疫方式为          。而对病毒感染的免疫方式为                   

4、过敏反应的特点是有明显的           倾向和              差异。

5、免疫缺陷有两种类型,其一是          ,其二是              

6、某种哺乳动物的心脏形状、大小很像人的心脏,有可能成为人体器官移植的重要来源,但会遭到人体的强烈排斥,这主要是因为该动物有一对纯合的基因(AA)能表达GT酶,从而使细胞表面具有一种多糖类物质。人体能够识别该多糖类物质,从而确定该心脏是外来异种器官。经过科学家多年的努力,目前得到了编码GT酶的一对基因中有一个丧失表达功能的一些新型个体(Aa).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对该动物心脏的排斥,是人类   系统起作用的结果,其本质是人体的  与该动物的   相互作用。

(2)上述新型个体能否作为人体器官移植的来源吗?为什么?

(3)今后用常规的杂交方法能否获得GT酶一对基因都丧失表达功能的个体?说明理由。

7、阅读下列短文并回答问题:

炭疽热是由炭疽芽孢杆菌引起的,它可引起动物组织水肿,粘膜出血,造成动物死亡。法国著名科学家巴斯德做了如下实验:把实验绵羊用毒性削弱的炭疽芽孢杆菌制剂注射,这些绵羊感染后没有发病。四天后,对实验绵羊注射毒性极强的炭疽芽孢杆菌制剂,经过一段时间后,实验绵羊全部正常生活。结论是:实验绵羊获得了免疫力,请回答:

(1)实验绵羊在第二次注射炭疽杆菌后没有发病,其原理是绵羊体内产生相应的对付芽孢杆菌外毒素的       ,这属于      免疫。

(2)毒性极弱的炭疽芽孢杆菌进入绵羊体内作为抗原起作用,使其体内产生了具有免疫力的物质,请写出所有与该物质有关的细胞名称:           

8.如下图示某种淋巴细胞,膜外颗粒状物为抗体,请回答:

(1)这是         细胞,它是由            分化而来,这种有分化能力的细胞来源有①                 

                         

(2)抗体的化学本质是        ,它能消灭        。 抗体从开始合成到分泌出细胞,经过的细胞结构顺序是(用标号)      

(3)在分泌抗体时要消耗由[   ]        提供的能量。

9.在两种免疫的方式中:体液免疫是靠B淋巴细胞产生的游离于体液中的抗体实现的免疫,如接种牛痘后所表现出的对天花病毒的免疫;另一种细胞免疫,它不产生游离的抗体,而是依靠另一种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直接冲击和破坏外来细胞的免疫,如器官移植免疫。下面是有关这两种免疫方式的相关实验。

将切除胸腺的小鼠用大剂量X射线照射后,进行如下实验,实验过程和结果如下表:

实验

输入胸腺淋巴细胞

输入骨髓淋巴细胞

免疫反应

细胞免疫

体液免疫

实验一

×

×

实验二

×

实验三

×

实验四

根据上述实验,你能得出哪些结论?


《内环境与稳态》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1.A 2.A  3.B  4.D(垂体和胰岛都是直接受下丘脑调控的).  5.D  6.B  7.C  8.C  9.A  10. D  11-15 CCAAC  16-20  AADBD 21 D 22 D  23 B    24A     25A  26A     27D 28C  29C 30D  31C     32A  33A          34D 

二、非选择题:1.(1)醛固酮分泌增加  (2 )通过体液运输  (3)促进吸收钠、分泌钾

2.(1)炎热  立毛肌舒张、汗腺分泌汗液等    (2)下丘脑  体温调节    血管舒张

  (3)汗腺分泌   ⑷人处于炎热环境中时  体温 

《免疫》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

1、  D  2、D  3、B  非特异性免疫是人生来就有的防御功能,包括二道防线,每一道防线是皮肤和黏膜,第二道防线是吞噬细胞和杀菌物质。第三道防线属于特异性免疫。

4、D   5、C  6、C  7、B  8、A  9、D 

10、A  11、D  12、A  13、C 14、B 15、B  16、B 17、D  18、D  19、B  20、A  21、A  22、A   23、D  24、C 25、B  26、A  27、A  28、C  29、D  30、A  31、A  32、B  33、A  34、C 35、D 36、B 37、B  38、C  39、C  40、D  41、D  42、A  43、D  44、C 45、D

46、B  47、D  48、A   效应T形成免疫的机制主要是分泌穿孔素,使靶细胞的通透性改变,最终使靶细胞裂解死亡,将抗原释放出来。49、B   50、A  51、C  52、D  53、D  吞噬细胞在感应阶段起处理抗原并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的作用,在效应阶段将已沉淀或凝集的抗原吞噬最后消化排出的作用。

54、D  55、C  病原菌属于抗原,不属于过敏原。

二、非选择题

1、抗原决定簇

2、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    感应阶段    增殖分化阶段    效应阶段

3、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    先为体液免疫,后为细胞免疫

4、遗传    个体

5、先天性免疫缺陷   获得性免疫缺陷

6、(1)免疫  抗体  抗原

(2)不能  因为该新型个体控制GT酶的一对基因中仍有一个具有表达功能。

(3)能。因为现有新型个体的一对GT酶基因中,有一个丧失表达功能,所以杂交后代会出现隐性性状,既一对GT酶基因都丧失表达功能的个体。

7、(1)抗体   体液  

 (2)吞噬细胞  T细胞  B细胞  效应B细胞

8.⑴ 效应B细胞  B淋巴细胞和记忆细胞  T细胞把抗原呈递给B淋巴细胞  抗原直接刺激B淋巴细胞   抗原刺激记忆B细胞     ⑵ 球蛋白 抗原  ④⑤③②①  ⑶ 6 线粒体

9.(1)实验一说明大剂量的X射线照射可杀死小鼠体内的淋巴细胞

(2)实验二与实验一和实验四的对比,可说明胸腺产生的淋巴细胞是T淋巴细胞

(3)实验三与实验一和实验四的对比,可说明骨髓的淋巴细胞不是T淋巴细胞,而是B淋巴细胞

一、选择题:1.A 2.A  3.B  4.D(垂体和胰岛都是直接受下丘脑调控的).  5.D  6.B  7.C  8.C  9.A  10. D  11-15 CCAAC  16-20  AADBD 21 D 22 D  23 B    24A     25A  26A     27D 28C  29C 30D  31C     32A  33A          34D 

二、非选择题:1.(1)醛固酮分泌增加  (2 )通过体液运输  (3)促进吸收钠、分泌钾

2.(1)炎热  立毛肌舒张、汗腺分泌汗液等    (2)下丘脑  体温调节    血管舒张

  (3)汗腺分泌   ⑷人处于炎热环境中时  体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