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生物试卷 - 高中三年级生物试题 - 正文*

高三生物尖子生辅导测试题1

2014-5-11 0:36:46下载本试卷

高三尖子生辅导测试题        班级__   姓名_____   得分_____

一.选择题 (每小题2分,共36分)

1、在生物体的所有细胞中,全能性最高的是                 (   )

A.卵细胞      B.植物花粉     C.体细胞      D.受精卵

2、利用植物的茎尖或叶片、茎段、花药、花粉等,在无菌条件下,培养在玻璃器皿中人工

配制的培养基上,使它发育成完整的植株。这种技术可以用来培育植物新品种,可以在较短

的时间内大量繁殖植物,还可以防止植物病毒的危害。关于这种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这种技术利用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②这种技术叫做组织培养,可以克隆生物体

③这种技术属于细胞工程的应用领域之一 ④这种技术是一种无性繁殖的方式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3、下列与细胞识别无关的化学物质是                     (  )

A.神经递质     B.限制性内切酶   C.抗体      D.抗原决定簇

4、有些植物在春天开花时,叶子尚未生长出来,开花时期植物需要的能量主要来自(  )

A.春天植物从土壤中吸收的矿质元素  B.春天植物从土壤中吸收的有机肥料

C.花瓣的光合作用          D.上一年贮存在植物体中的营养物质

5、豌豆种子萌发过程中的吸水过程分为I、Ⅱ、Ⅲ三个阶段,三个阶段吸水的特点如图所示。科学家研究发现,在第Ⅱ阶段种子O2的吸收量大大低于CO2的释放量,而在第Ⅲ阶段O2的吸收就显著增加。下列有关种子萌发初期生理变化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第I阶段吸水与蛋白质、淀粉等物质有关;

B.第Ⅱ阶段呼吸作用强度最弱

C.第Ⅱ阶段吸水缓慢或基本停止

D.第I阶段的干重最重

6、把混有反应物的液体,加到捣碎的土豆汁液中(酶液),在37℃下观察到某些反应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甲设计的对照实验是用蒸馏水代替反应物,

加入酶液中,也可观察到该反应现象;学生乙设计的对照实验是用蒸馏水代替酶液,加入反

应物中,则观察不到该反应现象。下面是对此问题的解释,其中可能性最大的一项是(   )

A.酶催化的反应即使完全没有反应物,也可缓慢进行

B.酶由于被蒸馏水溶解出来,因而能进行反应

C.由于该酶液中混有与反应物相同的物质

D.由于该酶液中混有催化同一反应的多种酶

7、右图是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曲线,图中A、B两点的催化效率是相等的,以下有关叙述

中不正确的是               (   )

A.酶处于t1温度时的寿命比处于t2温度时长

B.酶处于t1温度时的寿命比处于t2温度时短

C.处于t2温度时,酶可能开始发生蛋白质变性

D.处于t1温度时,酶分子结构可能比处于t2温度时稳定

8、取三粒质量相同的大豆种子,一粒在黑暗中长成豆芽甲,另两粒在光下发育成植株乙、丙。测定甲、乙的鲜重和丙的干重,并与大豆种子比较,增加的重量分别为a、b、c,则a、b、c的主要增重因素分别为            (   )

A.H2O;H2O和CO2、CO2;   B.CO2;H2O和CO2、H2O;

C.CO2;H2O;H2O和CO2;   D. H2O;CO2;H2O和CO2

9、下图所示某阳生植物细胞在夏季晴天某一天内的光合作用过程中C3、C5化合物的数量变化。若第二天中午天气由光照强烈转向阴天时,叶绿体中C3含量的变化、C5含量的变化分别相当于曲线的(  )

A.c~d段(X),b~c段(Y) B.d~e段(X),d~e段(Y)

C.d~e段(Y),c~d段(X) D.b~c段(Y),b~c段(X)

10、下图表示渗透作用装置图,其中半透膜为膀胱膜,装置溶液A、B、a、b浓度分别用MA、MB、M a 、Mb表示,图2、图4分别表示一段时间后,图l、图3液面上升的高度hl、h2。如果A、B、a、b均为蔗糖溶液,且MA>MB,Ma=Mb>MA>MB,则达到平衡后 (   )

 

A.hl>h2 Ma>Mb  B.h1>h2  Ma<Mb  C.hl<h2 Ma<Mb  D.hl<h2 Ma>Mb

11、右图所示为不同生态环境下生长的植物其细胞渗透压的大小。据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面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干旱矮灌木之所以能生活在少水的沙漠,是因为它的

细胞渗透压可以升高到接近80巴

B.红树植物细胞液渗透压在30-60巴之间,这一数值低

于它所生活的海水的渗透压  

C.针叶乔木细胞中的渗透压数值表明有的种类适宜湿地

生活,有的种类适宜山地生活

D.沼泽植物生活的水环境的渗透压一定小于盐沼植物

生活的水环境的渗透压

12、下列有关叶绿体和光合作用的几个简单的小实验,哪一个是不可能(  )

A.叶绿素的丙酮提取液放在自然光源和三棱镜之间,从三棱镜的一侧观察连续光谱中

变暗(或出现黑带)的区域是红光和蓝紫光区

B.在温暖晴朗的一天下午,在某植物向阳处采得一片叶,用酒精隔水加热脱色,用碘

液处理后做成切片,在显微镜下观察被染成蓝色的结构是叶绿体

C.叶绿素的丙酮提取液在透射光下是翠绿色的,在反射光下是棕红色的

D.在天气晴朗的一天,在上午10时左右,用钻有直径为lcm左右的小孔的锡铂纸将田

间的一株植物的叶片夹住,下午3时左右取下这片叶子,用酒精隔水加热脱色,用碘

液处理,小孔处照光的部位呈蓝色,而被锡铂纸遮住的部分呈白色或灰白色

13、南方盛夏的中午,高粱叶片由于阳光强烈照射而使气孔完全关闭,且持续较长时间,此时,叶片不能进行的生理活动是( )

①蒸腾作用  ②有氧呼吸  ③无氧呼吸  ④光合作用

A.只有①  B.①②  C.①④   D.②③

14、牧区收割青干草往往要在牧草结籽前,而且要尽快晒干堆贮。这样做的目的是因为(  )

①牧草在开花时营养成分向籽粒大量转移,而籽粒成熟后又极易脱落

②鲜草含自由水多,收割后不马上晒干微生物就旺盛活动而造成霉变

③鲜草晒干过程中,只是水分的丢失,矿质营养和有机营养并未损失

④新鲜青草,快速晾晒干燥,呼吸消耗降至最低,营养物质保留较多

⑤新鲜青草,迅速晒干后仍然保持着青绿色,可以继续进行光合作用

A.②③④  B.②④⑤  C.①③⑤  D.①②④

15、对某植物测得如下数据(光合作用的反应式可表示为


若该植物处于白天均温30℃,晚上均温15℃,有效日照15小时的环境下,那么该植物1

天中积累的葡萄糖为     (  )

A.765mg    B.l485mg    C.315mg     D.540rng

16、在光亮处用一种培养液分别培养绿藻和酵母菌,其结果如右图,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培养液中            (  )

A.缺少无机盐 B.含氧量太高 C.缺少有机养分 D.不含二氧化碳

17、下图表示淀粉的一段,数字对应的“—”表示单糖之间的化学键,则淀粉酶发挥作用的位置可能是      ( )

A.1处   B.2、4、6处   C.1、3、5处 D.任何一处

18、酵母菌广泛用于发酵,为研究酒精发酵的产物,某研究小组设计了如图装置。1号、2号试管中均加入3mL蒸馏水和少许0.1%BTB溶液至蓝绿色(水为较强酸性时,BTB液呈黄色)。下列有关评价合理的是                        ( )

A.1号管可以去除,应将1号管中BTB液换成澄清石灰水

B.该装置无法检验酒精的生成,仍需再补充其他装置

C.温度偏高,导致发酵管内O2少,酵母菌繁殖速度减慢,不利于发酵

D.为使发酵管中尽量少的含有O2,应先将葡萄糖液煮沸,待冷却后加入鲜酵母,再加少许石蜡油,使之浮于混合液表面

二、简答题(共64分)

1、(3分)非典肺炎、肺结核、疟疾三种传染病的病原体分别是_____、_____、____

2、(3分)与夏季相比,生活在内蒙古大草原上的野羊在冬季的生活状况是食物匮乏,代谢旺盛。为什么“代谢旺盛”?

3、(6分)细胞中的显微结构是直径0.2___以上,在________下能够观察到的结构。根据所学知识推断,在①叶绿体、②线粒体、③内质网、④高尔基体、⑤核糖体、⑥中心体、⑦溶酶体、⑧液泡这些细胞器中,属于显微结构和亚显微结构的分别是_____、________(请填写代号);脂肪在小肠内被消化,会产生水吗?____;能用甘蔗的薄壁组织及甜菜的块根做可溶性糖的实验吗?______。

4、(8分)一学生做了这样一个实验:将小球藻放在一只玻璃容器内,使之处于气密封状态。实验在保持适宜温度的暗室中进行,并从第5min起给予光照。实验中仪器记录了该容器内氧气量的变化,结果如下图。请据图分析回答:

(1)在0~5mjn之间氧气量减少的原因是          

           

(2)给予光照后氧气量马上增加的原因是         

            

(3)在5~20min之间,氧气量增加的速率逐渐减小,这是因

                                      

(4)加入NaHCO3溶液后,平均每分钟产生____摩尔的氧气。

5、(5分)下图是刚毛藻光合作用色素对不同波长光谱的吸收情况。

⑴C区是_______光

⑵甲色素是______。

⑶有人将刚毛藻置于显微镜下,并用精确光谱光线照藻丝,则藻丝的光合作用效率呈曲线甲, 在实验开始时,将一种细菌均匀地散布在藻丝周围,在照光数分钟后发现这些细菌都聚集在光谱A段和C段,这两个区域的细菌表现最活跃。

①如果在培养基中已经提供丰富的有机营养,则根据上述现象可知该种细菌的代谢类型是_________。

②A、C段光谱区给细菌提供的生存条件比B段光谱区更优越,根据绿藻代谢特点解释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如果有一类细菌在B段光谱区密度最大,这类细菌不同于上述细菌的代谢特点是___

6、(10分)下面为一测定叶片光合作用强度装置的示意图,其中叶室为透明玻璃材料制成。装置运行后,仪器气路管道中的气体流速满足正常测定的需求。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1)叶片的叶肉细胞叶绿体内进行的光合作用总反应式为:(要求标出氧气的来源)

___________________

其中参与光反应的四种反应物是①____②____③_____④_____。

(2)若采用一台精密酸度计作为CO2分析仪,进行叶室内CO2含量分析,则随着照在叶室上光照强度的增加(适宜范围内),仪表的PH将会由____变_____。

(3)若采用红外线CO2分析仪测定叶室内的CO2含量变化,则随着照在叶室上的光照强度的减弱,分析仪中的红外线被吸收的量将___。若从整个生物圈的角度考虑,地球上的植被遭破坏、地表产生的热辐将被日益增多的___气体大量吸收而形成_____效应。

7、(7分)下图为动植物细胞内部分物质或能量转变示意图,据图回答:


(1)在高等植物的叶肉细胞内完成①和④的场所是___;完成⑧和⑨的场所是___

(2)在反应①~⑿中?人体细胞中无法进行的有___;在植物细胞中无法进行的有____________。

(3)在反应⑧~⑿中,必须在有氧条件下进行的是_____,此反应产物中除CO2和H2O外,还产生较多的___。

(4)图中的[⒁]发生于机体的___细胞。

8、(7分)生活中的科学:“蒸馒头的学问”――蒸馒头为什么先要“发面(发酵)?

为什么要加碱(Na2CO3)?

  实验方案:

  (1)取经过发酵后的面团,不加碱,直接蒸熟,得到的馒头是否松软,口味如何?

(提示:参与发酵的主要微生物:酵母菌和乳酸菌)

 

 

 

  (2)取同上发酵面团加入Na2CO3后再蒸熟,馒头是否松软,口味如何?

 

 

 

 (3)用发酵方法做出的馒头比单纯用NaHCO3做出的馒头,其营养价值要高得多,其原理是什么?

 

 

 

 

9、(6分)为了验证“氯离子是唾液淀粉酶的一种激活剂”。三位同学进行了下列实验设计,下列是实验设计的基本思路,下列实验思路能否达到实验目的?为什么?

(1)取甲、乙两支试管,分别加入等量的淀粉糊,向甲试管中加入适量的自来水,向乙试管中加入等量的0.001mol/L的盐酸,然后同时向甲乙试管中加入等量的稀释唾液,向两支试管中各加入1滴碘液,观察比较哪支试管里蓝色较快褪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取甲、乙两支试管,分别加入等量的淀粉糊,向甲试管中加入适量的蒸馏水,向乙试管中加入等量的0.001mo l/L的盐酸,然后同时向甲乙试管中加入等量的稀释唾液,向两支试管中各加入l滴碘液,观察比较哪支试管里蓝色较快褪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取甲、乙两支试管,分别加入等量的淀粉糊,向甲试管中加入适量的自来水,向乙试管中加入0.001mol/L的NaCl溶液,然后同时向甲乙试管中加入等量的稀释唾液,向两支试管中各加入1滴碘液,观察比较哪支试管里蓝色较快褪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9分)

为证明光照和重力两种因素对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分布哪一个影响更大,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了如下探索:

(一)材料用具:

品种、大小相同的已用清水泡胀的玉米种子若干,空易拉罐四个,沙土,不透光的牛皮纸,剪刀等。

(二)方法步骤:

①取四个空易拉罐,分别剪去顶盖,装入湿润沙土并分别标号(甲、乙、丙、丁);在每个易拉罐内植入10颗玉米种子,放在温度适宜的阴暗处培养,待幼苗长到2cm左右时备用。

②将甲、乙、丙、丁均用不透光的牛皮纸包严(留出幼苗生长的足够空间),放在实验台上。甲、乙直立放置,在乙装置的一侧开直径1cm2左右的小口,在其侧面0.5m处用100W的白炽灯连续照射;丙、丁水平放置,在丙装置的正对地面处开直径1cm2左右的小口,在它们的下方0.5m处用100W的白炽灯连续照射;甲、乙、丙、丁的其他条件相同。

(三)实验现象:

两昼夜后,结果如右图所示(为简洁起见,每个装置中只画了一个幼苗作为示意)。

请回答:

(1)由甲、乙装置内的玉米苗生长情况可知玉米苗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性,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丙、丁装置内的玉米苗生长情况可知玉米苗具有__________________的特性,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丙、丁装置内的玉米苗生长情况可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实验开始后使整个实验装置失去重力,甲、乙、丙、丁四个装置的幼苗生长方向

将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 案

一、选择题答题卡(每小题2分,共36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D

D

B

D

B

C

B

A

B

D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B

B

A

D

A

C

B

D

二、简答题:(共64分)

1、(3分)SARS病毒  结核杆菌  疟原虫(真核单细胞动物)

2、(3分)“野羊”属于恒温动物,冬季与夏季相比外界环境温度低很多,有机物分解释放的能量可用于维持体温的恒定,野羊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比在夏季更多。所以虽然食物匮乏,但代谢旺盛。

3、(6分)微米  光学显微镜  ①⑧   ②③④⑤⑥⑦   不会  不能

4、(8分)(1)呼吸作用消耗了容器中的氧气

(2)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大于呼吸作用消耗的氧气量

(3)光合作用使密闭容器内的CO2浓度逐渐减少,光合作用速率逐渐下降  (4)5×10-8

5、(5分)⑴蓝紫  ⑵叶绿素

⑶①异养需氧型 ②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在红光和蓝紫光区域光反应最强释放氧气最多 ③厌氧型

6、(10)分                   

  

①H2O   ②NADP+(氧化型辅酶Ⅱ)  ③ADP    ④Pi(无机磷酸)

(2)低 高  (3)增加   CO2  温室

7、(7分)(1)叶绿体 细胞质基质、线粒体    (2)①④⑩ ②③⑥⑦

(3)⑨ ATP             (4)所有组织细胞

8、(7分)(1)松软(因为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了CO2),但有酒味和酸味,因有酵母菌和

乳酸菌无氧呼吸作用  

(2)松软,加Na2CO3后中和了原来的酸味,更加可口 。

(3)酵母菌,乳酸菌经过呼吸作用(有氧、无氧),分解蛋白质,淀粉、脂肪等

有机物,产生许多中间产物,而且酵母菌和乳酸菌本身就是单细胞蛋白,其营养价值远

非用NaHCO3做出的馒头相比 。

9、(6分)(1)不能。加入的盐酸可能影响淀粉酶的活性;自来水中也含有少量的氯离子;

甲乙两试管应该置于相同且适宜的温度下。

(2)不能。加入的盐酸可能影响淀粉酶的活性;甲乙两试管应置于相同且适宜的温度下。

(3)不能。自来水中也含有少量的氯离子;加入的NaCl溶液应该与蒸馏水等量;甲乙

两试管应该置于相同且适宜的温度下。

10、(9分)(1)向光生长(1分)  单侧光照使生长素在背光一侧分布较多,导致背光一

侧的组织伸长生长较快(2分)

(2)背地生长(1分)  重力作用使生长素在近地一侧分布较多,导致近地一侧的组织

纵向伸长生长较快(2分)

(3)重力对玉米苗生长的影响大于单侧光照的影响(1分)

(4)甲:直立生长;乙:弯向光源生长;丙:弯向光源生长(弯向下方生长);丁:水平生

长(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