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生物试卷 - 高中三年级生物试题 - 正文*

高三生物上册第四次月考试试题

2014-5-11 0:36:47下载本试卷

高三生物上册第四次月考试试题

班级         姓名           学号      

一、选择题:(30×2=60分)

1.下列关于细胞主要化学成分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蛋白质的多样性与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序等有关

B.脱氧核糖是染色体的主要成分之一

C.胆固醇、性激素、维生素D都属于脂质

D.动物乳汁中的乳糖和植物细胞中的纤维素都属于多糖

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参与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细胞器有线粒体、高尔基体和中心体

  B.脂褐素的增加会阻碍细胞物质交流和信息传递,可导致人体细胞衰老

  C.动物肝细胞和神经细胞功能不同的根本原因是所含有的转运RNA不同

  D.在植物体细胞杂交过程中,纤维素酶能除去细胞壁,果胶酶可分解细胞膜

3.下列细胞器中,不含胸腺嘧啶和磷脂的是          

  A.线粒体、核糖体          B.线粒体、中心体

  C.叶绿体、液泡           D.核糖体、中心体

4.水溶性染色剂(PI)能与核酸结合而使细胞核着色,可将其应用于细胞死活的鉴别。细胞浸泡于一定浓度的PI中,仅有死亡细胞的核会被染色,活细胞则不着色,但将PI注射到活细胞中,则细胞核会着色。利用PI鉴别细胞的基本原理是

  A.死细胞与活细胞的核酸不同     B.死细胞与活细胞的核酸含量不同

  C.活细胞能分解染色剂PI       D.活细胞的细胞膜组止PI的进入

5.下图是同一种动物体内有关细胞分裂的一组图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只有②和③  B.动物睾丸中不可能同时出现以上细胞

  C.③所示的细胞中不可能有基因重组  D.上述细胞中有8条染色单体的是①②③

6.已知豌豆的高茎和矮茎是一对相对性状。将纯种的高茎豌豆和矮茎豌豆杂交,F1全为高茎。让F1自交产生F2,将F2中的高茎豌豆取出,让其与矮茎豌豆杂交,则后代中的高茎和矮茎的比例为       

  A.1:1      B.2:1     C.3:1      D.9:1

7. 下列关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正确叙述是                           

    A.在植物细胞中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总是同时进行

    B.光合作用形成的糖类能在呼吸作用中被利用

    C.光合作用产生的ATP主要用于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分别在叶肉细胞和根细胞中进行

8.黄色圆粒(YYRR)和绿色皱粒(yyrr)杂交得F1,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从F1自交所得种子中,拿出一粒绿色圆粒和一粒绿色皱粒,它们都是纯合子的概率为         

  A.1/16      B.1/2      C.1/8       D.1/3

9.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具有1:1:1:1比例的是      

①F1产生配子类型的比例 ②F2表现型的比例 ③F1测交后代类型的比例

④F1表现型的比例 ⑤F2基因型的比例

  A.②④      B.①③     C.④⑤      D.②⑤

10.现有一绿色(yy)圆粒(Rr)豌豆,它们的相对性状是黄色、皱粒。已知这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该豌豆种植并自花传粉结实(称子一代);子一代未经选择便全部种植,再次自花传粉,收获了n枚子粒,(称子二代)。可以预测,这n枚子粒中纯合的绿色、圆粒约有                

  A.2n/3      B.3n/8     C.n/2       D.n/4

11.AbC、aBc、ABC、aBC是某个体(AaBbCc)所产生的几种精细胞类型,至少需要几个精原细胞      

  A.2        B.3       C.4        D.5

 
12.如图所示为某动物卵原细胞中染色体组成情况,该卵原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3个极体和1个卵细胞,其中一个极体的染色体组成是1、3,则卵细胞中染色体组成是

  A.2、4

  B.1、3

  C.1、3或2、4

  D.1、4或2、3

13.下面关于DNA分子结构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每个双链DNA分子含有四种脱氧核苷酸

  B.每个碱基分子上均连接着一个磷酸和一个脱氧核糖

  C.每个DNA分子中碱基数=磷酸数=脱氧核糖数

  D.一段双链DNA分子中含有40个胞嘧啶,就会同时含有40个鸟嘌呤

14.有人试图通过实验来了解H5N1型禽流感病毒侵染家禽的过程,设计实验如右图所示:一段时间后,检测子代H5N1型禽流感病毒的放射性及S、P元素,下表结果的预测中,最可能发生的是      

选项

放射性

S元素

P元素

文本框:

A

全部无

全部32S

全部31P

B

全部有

全部35S

多数32P、

少数31P

C

少数有

全部32S

少数32P、

多数31P

D

全部有

全部35S

少数32P、

多数31P

 
15.如图示DNA分子复制的片段,图中a、b、c、d表示各条脱氧核苷酸链。一般地说,下列各项中正确的是              

  A.a和c的碱基序列互补,b和c的碱基序列相同

  B.a链中(A+C)/(G+T)的比值与d链中同项比值相同

  C.a链中(A+T)/(G+C)的比值与b链中同项比值相同

  D.a链中(G+T)/(A+C)的比值与c链中同项比值不同

16.烟草花叶病毒的繁殖方式和进行的场所是          (  )

  A.DNA的自我复制,在宿主细胞内   B.DNA的自我复制,在病毒体内

  C.RNA的自我复制,在宿主细胞内   D.RNA的自我复制,在病毒体内

17.假如某大肠杆菌含14N的DN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a,若将其长期培养在含15N的培养基中,便得到含15N的DNA,相对分子质量为b。现将含15N的大肠杆菌再培养在含14N的培养基中,那么,子二代DNA的相对分子质量平均为   

  A.(a+b)/2    B.(3a+b)/4   C.(2a+3b)/2)D.(a+3b)/4

18.如果DNA分子上某一片段是基因,则该片段               

①携带遗传信息 ②上面有密码子 ③能转录产生mRNA

④能进入核糖体 ⑤能运载氨基酸 ⑥能控制蛋白质的合成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③⑥     D.②④⑤

19.某同学在做提取叶绿体色素的实验时,收集到的色素提取液为淡绿色。分析产生该结果的可能原因是    

①研磨不充分,色素未能充分提取出来 ②丙酮加入量太多,稀释了色素提取液

③丙酮加入量太少,色素未提取出来  ④未加碳酸钙粉末,叶绿素分子已被破坏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③④      D.①②

20.不是RNA功能的                           

  A.作为某些病毒的遗传物质      B.作为某些细菌的遗传物质

  C.催化某些代谢反应         D.作为基因表达的媒介

21.下列为某一段多肽链和控制它合成的DNA双链的一段。

“—甲硫氨酸—脯氨酸—苏氨酸—甘氨酸—缬氨酸—”

 

密码表:甲硫氨酸 AUG       脯氨酸  CCA  CCC、 CCU

苏氨酸 ACU、 ACC、 ACA    甘氨酸 GGU、 GGA、 GGG

缬氨酸 GUU GUC  GUA

根据上述材料,下列描述中,错误的是                 

  A.这段DNA中的①链起转录模板的作用

  B.决定这段多肽链的遗传密码子依次是AUG、CCC、ACC、GGG、GUA

  C.这条多肽链中有4个“—CO—NH—”的结构

  D.若这段DNA的②链右侧第二个碱基T为G替代,这段多肽中将会出现两个脯氨酸

22.下面对不同性状自由组合现象的理论解释,阐明其遗传实质的是

  A.不同性状受不同对等位基因控制

  B.非等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C.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间分离或重组互不干扰

  D.基因重组是生物变异的原因之一

23.如果已知子代基因型及比例为1YYRR:1Yyrr:1YyRR:1Yyrr:2YYRr:2YyRr。并且也知道上述结果是按自由组合规律产生的,那么双亲的基因型是     

  A.YYRR×YYRr   B.YYRr×YyRr  C.YyRr×YyRr   D.YyRR×YyRr

24.如图,用燕麦胚芽鞘做实验,可使其发生向右弯曲生长现象的是  

25. 下列有关光合作用光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叶绿素A失去电子即成为强氧化剂,失去的电子最终将转移给NADP+

  B.电能转化的活跃化学能可储存在ATP和NADPH中

  C.不同季节将光能转化为电能的色素不同,叶子变黄后主要是依赖叶黄素进行转化

  D.光照条件下某些叶绿素A能不断丢失和获得电子而形成电子流

26. 下图为脉胞霉体内精氨酸的合成途径示意图。

  从图中不可得出

A.精氨酸的合成是由多对基因共同控制的

B.基因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

C.若基因②不表达,则基因③和④也不表达

D.若产生鸟氨酸依赖突变型脉胞霉,则可能是基因①发生突变

27.豌豆的高茎对矮茎是显性,现进行高茎豌豆间的杂交,后代既有高茎豌豆又有矮茎豌豆,若后代全部高茎进行自交,则所有自交后代的表现型比为
A.3:1:5    B.5:1    C.9:6    D.1:1

28.下图表示神经元联系的一种形式,与此相关的表述正确的是

A.刺激a处,会导致b处兴奋或抑制,c处也发生电位变化

B.刺激b处,不会引起a和c处发生电位变化

C.刺激c处,a和b处都会发生兴奋

D.刺激a处,b、c同时兴奋或抑制

29.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细胞核膜对物质的通过具有选择性

B.叶绿体利用光能分解水的反应发生在类囊体的薄膜上

C.若某男士表现出线粒体基因控制的疾病,则其女儿很可能会患有此病

D.用15N标记的蛋白质饲喂小鼠,则在其尿液中可检测到15N

30. 糖蛋白普遍存在于细胞膜上,如果将细胞培养在含药物X的培养基中,发现细胞无法制造糖蛋白的糖侧链,则此药物可能作用于               

A.核糖体     B.内质网    C.高尔基体   D.细胞膜

高三第四次月考试生物试题 

班级         姓名           学号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二、简答题(40分)

31.(5分)下图为人体内物质代谢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食物中蛋白质的营养价值主要在于                 _能否满足机体的需要。

(2)图中A、C的物质名称分别是                      

(3)在线粒体中进行的途径有               (用图中标号表示);图中标号⑧和⑨分别表示                            

(4)高糖膳食会导致肥胖,用图中标号表示其中物质转化途径           

  

32.(2分)过去人们以为作物播种密度越大,产量越高。在保证营养需要的情况下,有人对小麦的产量与播种量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图所示。


(1)根据上图分析,当播种密度过大时小麦产量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影响光合作用效率的因素分析,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    ________。

33.(6分)右图是某高等生物细胞局部结构模式图,请分析回答:

⑴一般可认为该图细胞处在______  __       ______期,图中有       个染色体组。如果1代表Y染色体,则形成该细胞的场所是___  __________。该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最多有_________条。

⑵该生物同化作用类型最可能是____    _____。

⑶如果a上某位点有基因B,a'上相应位点的基因是b,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__        _ ____。

⑷假如该细胞为第一极体,请在下列方框中画出与其同时产生的次极卵母细胞减II分裂产生的卵细胞图。(注:空心、实心分别表示来自父母方)

34.(9分)科学家已经证明密码子是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以下是遗传密码破译过程的几个阶段。

(1)1955年,尼伦伯格等成功建立了体外蛋白质合成系统,破译了第一个密码子:苯丙氨酸(UUU)。具体的做法是在代表“体外蛋白质合成系统”的20支试管中各加入作模板(mRNA)的多聚尿嘧啶核苷酸(也即只由U组成的mRNA),再向20支试管中分别加入20种氨基酸中的一种,结果只有加入苯丙氨酸的试管中才出现了多聚苯丙氨酸肽链。体外蛋白质合成系统中除了加入全套必要的酶系统、tRNA、人工合成的mRNA、ATP和氨基酸外,还需提供___   _            _。

(2)上述实验后,又有科学家用C、U两种碱基相间排列的mRNA为模板,检验一个密码子是否含有三个碱基,如果密码子是连续翻译的,则:

①假如一个密码子中含有两个或四个碱基,则该RNA指导合成的多肽链中应由_______种氨基酸组成。

②假如一个密码子中含三个碱基,则该RNA指导合成的多肽链中应由____  ___种氨基酸组成。

(3)1964年又有科学家用2个、3个或4个碱基为单位的重复序列,最终破译了全部密码子,包括终止密码。下表是部分实验

 实验序号

 重复的mRNA顺序

 生成的多肽所含氨基酸种类

   l

   (UC) n

   丝氨酸、亮氨酸

   2

   (UUC) n

 苯丙氨酸、亮氨酸、丝氨酸

   3

   (UUAC) n

 亮氨酸、苏氨酸、酪氨酸

说明:表中(UC)n表示UCUCUCUCUCUC……这样的重复mRNA顺序

请分析上表后推测下列氨基酸的密码子:

亮氨酸________________、丝氨酸____________、苯丙氨酸_______________。

(4)如果将含A、C两种碱基的核苷酸以25%:75%的比例混合合成mRNA,那么合成的信使RNA含有       种密码子,其中CAC理论上应占      

(5)有一种六肽,当用化学方法将其降解后,得到了多种多肽,测得其中的三种多肽是:甲硫氨酸—组氨酸—色氨酸;精氨酸—缬氨酸—甘氨酸;甘氨酸—甲硫氨酸—组氨酸。则该六肽的氨基酸序列为                               

35.(5分)某学生在学校调查了人的拇指能否向背侧弯曲(如右下图所示)的遗传情况,他们以年级为单位,对各班级的统计进行汇总和整理,见下表:

    亲代类型

子代类型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双亲均为拇指能向背侧弯曲

双亲中只有一个拇指能向背侧弯曲

双亲全为拇指不能向背侧弯曲

拇指能向背侧弯曲

480

480

0

拇指不能向背侧弯曲

288

448

全部子代均为拇指不能向背侧弯曲

请根据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你根据表中第___ ___组婚姻状况调查,就能判断属于显性性状的是___          _____。

(2)设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为A,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为a,请写出在实际调查中,上述各组双亲中可能有的婚配组合的基因型:

第一组_            ______      __。

第二组_________                     __________      __。

第三组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6.(3分)有人设计了下列试验,试图说明“豌豆植株的高茎性状对矮茎性状呈显性”(假定已知茎的高度遗传受细胞核中基因控制)。

Ⅰ.材料和用具:纯种高茎豌豆、纯种矮茎豌豆、剪刀、毛笔;

Ⅱ.步骤:①用剪刀去掉纯种高茎豌豆花中的雄蕊。

    ②用毛笔蘸取矮茎豌豆花中的花粉,并涂到纯种高茎豌豆花中雌蕊的柱头上。

Ⅲ.结果:将此高茎豌豆植株上所结种子种下,所得植株全部为高茎。

Ⅳ.结论:豌豆植株的高茎对矮茎呈显性。

专家认为,仅用以上实验步骤还不足以严密论证以上结论,请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补充相应的步骤和结果。

步骤: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7.(6分)豌豆的紫花和白花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于基因间的相互作用,这一对性状受两对等位基因(A和a,B和b)控制,其单倍体植株开花不结实。

显性基因控制花色的过程


白色前体物质         白色中间物质         紫色物质

①上图说明,紫花豌豆体细胞内必须有基因___________存在;

②基因型AaBb和aaBb的豌豆分别开_________________色花;

③一株豌豆接受父本的花粉后,形成受精极核的基因组成全是Aaabbb,则母本是开__________花的植株;

④在AaBb×AaBb的子代中,紫花与白花植株的比例是__________;紫花植株中的纯合体占___________;

⑤取AaBb豌豆的花药壁细胞和与其等量花粉粒(对花粉粒的类型随机取样)离体培养成植物体,其中开紫花的植株占________%(理论值);

38. (4分) 父亲李有皮肤病,母亲梅皮肤正常

李和梅的第一个孩子是女孩,叫做吉玛她和父亲一样患有皮肤病。

梅的姐姐也有相似的皮肤病,但梅的父母没有。

李有个哥哥的皮肤是正常的,但有个姐姐也患有皮肤病。

李的妈妈有皮肤病,而李的爸爸没有皮肤病。

(1) 划出李一家三代与皮肤病相关的遗传系谱图(要求标出每一个成员)

(图式:□正常男性、○正常女性、■男患者、●女患者)

(2) 案例中的皮肤病最有可能是受           基因控制的。

(3)如果李和梅再生一个孩子,那么新生儿患皮肤病的机率有多大?说说理由。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D

B

D

D

C

B

B

D

B

B

B

C

B

D

C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C

B

C

A

B

D

C

B

A

C

C

B

A

C

B

31:(1)氨基酸的种类和数量  (2)丙酮酸 含氮物质 

(3)③④⑤(或③④⑤⒁⒂) 氨基转换作用和脱氨基作用 (4)①②③⒁⒃和①②⑿⒃

32.(1)基本稳定(或不再增加,或略有下降)

(2)植株过密,叶片接受光照不足  通风透气差,CO2供应不足

33.(1)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中期,1,睾丸(精巢),16。(2)异养型 (3)基因突变。

34.(1)核糖体  (2)1种;2种   (3)CUC,CUU;UCU;UUC

(4)8(2分)14 .1%(5)增加三个或减少三个碱基 (6)精一缬一甘一甲一组一色

35.(1)① ;拇指能向背侧弯曲 

(2)(共3分,每组全部答对,给1分)

第一组:AA×AA   AA×Aa   Aa×Aa

第二组:AA×aa   Aa×aa   

第三组:aa×aa

36. 步骤:①用剪刀去掉纯种矮茎豌豆花中的雄蕊;

      ②用毛笔蘸取高茎豌豆花中的花粉,并涂到纯种矮茎豌豆花中雌蕊的柱头上;

结果:将此矮茎豌豆植株上所结种子种下,所得植株全部为高茎

37. ①A和B (只答A或B无分,顺序不计较)

  ②紫和白 (只答紫或白无分,强调顺序)

  ③白

   ④9/7 或(9:7);1/9

   ⑤62.5

38. (1)如右图

(2)(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3)因为李为患者,梅为携带者,所以,他们的孩子中,患病的几率为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