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上学期二检试卷
一、选择题:
1.右下图-1表示细菌的反应程序,在这个程序中一种氨基酸从另一种氨基酸通过酶的作用产生。1到6代表不同的氨基酸,V到Z代表不同的酶。所有氨基酸对生命都是重要的。原始种的细菌只需要氨基酸1,而细菌的变种只有在培养基中提供氨基酸1、2、5才能生存,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对于该细菌的变种而言,氨基酸1、2、5都是生长因子
B.氨基酸1、2、3、4、5都是原始种的细菌的初级代谢产物
C.控制酶X合成的基因,其结构与青霉菌的基因结构一样,都是由非编码区和编码区构成的
D.变种细菌体内不存在酶V和Z。
2.选取一群动物,仅有Aabb和AAbb两种类型个体,Aabb︰AAbb=2︰1,且该群动物中雌雄个体比例为1︰1,个体间可以自由交配,则该群动物自由交配产生的子代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比例为( )
A.1/2
B.1/
3.下列叙述中,能够使机体保持稳态的是:( )
A.正常人每天从饮食中摄取的水量与尿液中水量基本相等
B.感冒发烧病人大量喝温开水,通过排尿以维持体温恒定
C.正常人进食1小时后血液中胰岛素浓度明显升高
D.过敏原二次侵入人体引起过敏反应
4.下列有关性染色体组成为 XY 的受精卵和初级精母细胞形成精子的分裂过程的叙述中,哪项与正常情况下的事实不符:( )
A.进行卵裂的细胞中性染色体不会只有 XX (或只有 YY )
B.出现 X 和 Y 的分离现象,发生在初级精母细胞形成精子的过程中
C.出现着丝点分裂和同时含 XXYY 的细胞,发生在卵裂过程中
D.产生染色单体和染色单体变成染色体的过程一定发生在同一个细胞同一时期中
5.牵牛花的茎可以缠绕在其他物体上,如果测量幼茎靠近物体一侧与远离物体一侧的生长素浓度时,会发现( )
A.靠近物体一侧高于远离物体一侧
B.靠近物体一侧低于远离物体一侧
C.靠近物体一侧与远离物体一侧相当
D.无法确定
30.(20分)下图1表示某类C3植物固定和还原CO2的过程。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 | |||
![]() | |||
图2
(1) 图1所示植物在固定CO2上与C4植物的共同点是 ,但此类植物在叶片结构上与C3植物是相同的,区别于C4植物的是
。
(2) )某同学通过查资料得知,图1所示植物夜晚能吸收CO2,却不能合成(CH2O),你认为该植物夜间不能合成(CH2O)的原因是 。
(3)现请你根据所给的实验方法和实验装置,设计一实验,来验证该种植物确实夜晚能吸收CO2,却不能合成(CH2O)。
①实验方法:同位素示踪法;
②实验装置:如图2装置,在一个大锥形瓶上安放一个能测定瓶内CO2浓度的传感器,瓶口用橡胶塞塞上,传感器的另一端与计算机连接以监测一段时间内瓶中CO2浓度的变化;瓶内充满
③ 材料:不含
④实验步骤:a:将图2所示装置置于 环境中,把一株该植物幼苗及培养装置放入锥形瓶中, ;
b: ;
c:用同位素示踪法检测该植物体内
⑤实验结果 :
⑥实验结论: 。
31、(22分)帕金森氏症的主要症状表现为运动时不自主地震颤,患者十分痛苦.瑞典科学家卡尔松的研究表明,神经末梢中的“多巴胺”缺乏是帕金森氏症的病因,并找到了“多巴”作为缓解该病的有效药物,卡尔松因此获得2000年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
(1.)根据上述材料试推测多巴胺可能是什么物质 (2分),
其作用机制是 (2分)
(2)现在已知“多巴”可以在人体内转化成“多巴胺”;而一种名为“利血平”的药物可耗竭神经末梢中的多巴胺.为了验证“多巴胺缺乏是引起运动震颤的原因”,请你依据所给的材料和用品来分析实验原理、完成实验设计的方法步骤,并预测实验结果.
主要实验材料和用品:健康小鼠、生理盐水、用生理盐水配制的一定浓度的利血平溶液、用生理盐水配制的一定浓度的多巴溶液等.
实验原理:
。
实验步骤:
① ;
② ;
③ ;
④一段时间后A组会出现 B组会出现 的实验现象,随后继续实验;
⑤ ;
⑥ ;
实验结果:
A组: ;
B组: 。
题号 | 1 | 2 | 3 | 4 | 5 |
答案 | B | C | C | D | B |
30(1)CO2都是首先被固定为C4 (2分) 在维管束的外面没有两圈花环型的细胞(2分)
(2)光反应不能正常进行,无法为暗反应提供所需的ATP、NADPH (2分)
(3)④黑暗环境(2分) 测量并记录实验开始时锥形瓶中14CO2的浓度(2分), b将该实验装置置于黑暗环境中培养几小时,再次检测并记录锥形瓶中14CO2的浓度(2分)
⑤锥形瓶中14CO2的浓度降低 (2分),
⑥该植物在黑暗中确实吸收了CO2,但没有合成(CH2O)(2分)
31、(22分)
(1)神经递质 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的兴奋(答案合理也给分)
(2)健康小鼠体内的多巴胺会因注入利血平溶液而耗 竭,从而引发运动震颤症状出现.如果再注入多巴溶液,则可以在体内转化为多巴胺,症状消失.
实验步骤:
①把生长发育状况相同的健康小鼠分为数量相等的A、B两组;(2分)
②A组注射一定浓度的利血平溶液,B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2分)
③在相同的适宜条件下饲养,观察并记录小鼠的运动状况;(2分)
④A组小鼠出现运动震颤,B组运动正常;
⑤A组注射一定浓度的多巴溶液,B组注射等量的生量盐水(2分)
⑥继续饲养,观察并记录小鼠的运动状况.(2分)
实验结果:
A组:注射利血平后出现运动震颤,注射多巴后运动恢复正常;(2分)
B组:实验过程中始终运动正常.(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