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综合测试题(二)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7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26小题,每小题2分,共52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关于显微镜操作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①对光时,阳光照在反光镜上,视野越亮越好
②进行低倍镜与高倍镜的转换时,扳动物镜转动较省力
③使用完毕后,要用干布拭去截物台上的水和脏物
④装箱之前,应下降镜筒,使物镜插入通光孔中
⑤取、放显微镜时,要左手托镜座,右手握镜壁,并且要轻拿轻放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③⑤ D、②③④
2.下左图表示的是光照强度与光合作用强度之间关系的曲线,该曲线是通过实测一片叶子在不同光照条件下CO2吸收和释放的情况。能代表细胞中发生的情况与曲线中AB段(不包括A、B两点)相符的一项是
![]() |
放
3.在人体中,由某些细胞合成与释放,并影响其他细胞生理功能的一组物质是
A.信使RNA、必需氨基酸 B.激素、递质
C.淀粉酶、解旋酶 D.肝糖元、丙酮酸
4.马歇尔和沃伦因对引起胃溃疡的幽门螺杆菌的开创性研究成果,获得了200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请问幽门螺杆菌与蓝藻的共同特点是
A.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B.不具核膜,但有DNA和蛋白质结合的染色体
C.遗传物质主要在拟核区 D.细胞膜的化学组成和结构完全相同
5.蛋白质分子能被肽酶降解,至于哪一个肽键被断裂则决定于肽酶的类型。肽酶P能断裂带有侧链R4 的氨基酸和相邻氨基酸的氨基基团之间的肽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上图所示肽链由四种氨基酸脱水缩合而成
B.在肽酶P的作用下,经过脱水缩合可以形成两条肽链
C.肽酶P可以催化3处的化学键断裂
D.肽酶P可以催化2处的化学键断裂
6.有关细胞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有机化合物 | 组成元素 |
甲 | C、H、O |
乙 | C、H、O、N、P |
丙 | C、H、O、N,很多种类还含有P、S |
丁 | C、H、O,很多种类还含有N和P |
A.成熟植物细胞的细胞膜、液泡膜、细胞质共同组成原生质体
B.动物细胞在结构上没有溶酶体
C.植物细胞的叶绿体一般不属于细胞质
D.在温和的条件下,用纤维素酶、果胶酶处理植物细胞后可以得到原生质体
7.如上图所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与细胞膜功能无直接关系的是
A.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相对稳定的内部环境
B.完成细胞间信息传递需要①
C.选择性的物质运输并伴随着能量消耗
D.细胞经同化作用合成膜蛋白②的过程
8.美、英研究人员在2002年相继宣布,“敲除排斥基因”的猪已经降生。人们可望利用这种猪大量“生产”适用于移植手术的器官。在此之前如果把猪器官移植给人体,人类的免疫系统能识别猪细胞上的某种物质,从而发生强烈的排异反应。该物质所处的位置和化学成分分别是
A.细胞膜 胆固醇 B.细胞膜 糖与蛋白质的复合物
C.细胞质 蛋白质 D.细胞核 脱氧核糖核酸
9.胰腺所产生的胰液最终分泌到消化腔中,下列哪一途径最可能是酶移动的途径
A.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核 B.内质网→高尔基体→囊泡与质膜融合
C.高尔基体→内质网→溶酶体
D.内质网→溶酶体→囊泡与质膜融合
10.将红细胞转移至不同浓度(Ⅰ、Ⅱ、Ⅲ)的三种盐溶液中,结果如右图所示。这三种溶液的浓度是
A.Ⅱ>Ⅰ>Ⅲ B.Ⅱ>Ⅲ>Ⅰ
C.Ⅰ<Ⅱ<Ⅲ D.Ⅰ<Ⅲ<Ⅱ
11.在下列结构中含有核苷酸种类最多的是
A.线粒体 B.核糖体 C.中心体 D.内质网
12.下图表示3株脱淀粉(经充分“饥饿”处理)的同种相似植株放在不同的钟罩内,以下关于本实验的目的叙述中最准确的是
A.证明光合作用的速率随CO2浓度增大而增大 B.证明光合作用的必需条件是CO2
C.证明过多的CO2阻碍光合作用 D.证明NaOH能促进光合作用
13.关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说法正确的是
A.生命系统中各生物体均具有多种组织和系统
B.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故它的生命活动与细胞无关
C.蛋白质,核酸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D.生命系统层层相依,各生物具有相同的组成、结构和功能
14..在适宜的温度、水分和二氧化碳条件下,分别测定强光和弱光时不同植物的净光合作用量如图所示。请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条件下,使植物吸收二氧化碳量增加或
减少的主要生态因素是光
B.植物在强光下的净光合作用量一定比弱光
下高
C.同等光照条件下,玉米比小麦的光合作用
量高
D.大多数农作物都是喜阳性植物
15.下图为人体内两种重要化合物A与B的化学组成关系,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a的种类约有20种,b的种类有8种
B.a的结构通式可表示为
C.B中含有核糖
D.A的种类在神经细胞与表皮细胞中相同,B则不同
16.生物体的结构是与功能相适应的,不同组织细胞具有不同的结构和功能,下图为某组织细胞结构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若是肾小管上皮细胞,①处附近可能分布较多的线粒体
B. 若是胰岛细胞,①处的高尔基体和线粒体数目都增多
C. 若是皮肤表皮细胞,其细胞核膜上核孔数目较多
D.该细胞可能是人的小肠上皮细胞①处附近可能分布
较多的线粒体
17.提取和分离叶绿体色素的试剂是
A.丙酮、碳酸钙 B.碳酸钙、蒸馏水
C.丙酮、层析液 D.层析液、二氧化硅
18.光合作用的暗反应中,三碳化合物转变成葡萄糖,最起码需要的条
件是
①CO2; ②叶绿素分子 ③ATP; ④[H] ; ⑤多种酶; ⑥五碳化合物
A.②③④ B.③④⑤ C.①③⑥ D.①③⑤
19.下图示植物根细胞在一定时间内吸收K+与某些条件之间的关系(纵坐标表示吸收的速率,横坐标表示某个条件,假定其他条件均为理想状态)。则a、b、c三幅图的横坐标表示的条件正确的一组是
A.载体数量、温度变化、氧气浓度 B.氧气浓度、温度变化、载体数量
C.载体数量、氧气浓度、温度变化 D.温度变化、载体数量、氧气浓度
20.光合作用产生的[H]和呼吸作用产生的[H]用于
A.都还原O2 B.都还原CO2
C.前者还原O2,后者还原CO2 D.前者还原CO2,后者还原O2
21.右图为三个处于分裂期细胞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甲可能是丙的子细胞
B.乙、丙细胞不可能来自同一个体
C.甲、乙、丙三个细胞均含有二个染色体组
D.甲、乙、丙三个细胞均含有同源染色
22.下列哪一组是细胞衰老的特征
①细胞无限分裂 ②水分减少 ③畸形改变 ④酶活性降低
⑤色素沉着 ⑥易分散转移⑦呼吸速率减慢 ⑧细胞膜通透性改变
A.①③⑥⑧ B.①②⑤⑦ C.②④⑤⑦⑧ D.②④⑥⑧
23.如图,将长势相同的四株植物,分别扣在不同颜色的玻璃罩内,并置于同一环境,接受相同水肥和光照,经过一段时间后,长势最好和最差的依次是
A ④③ B ②① C ④② D ③①
24.下图是人体一个细胞分裂时,细胞核中染色体(实心)和DNA(空心)在A、B、C、D四个时期的统计数据,那么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发生在
25.下列关于细胞分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在生物体内高度分化的细胞一定具有分裂能力
B 在生物体内高度分化的细胞中遗传物质发生了变化
C 在生物体内高度分化的细胞可以发育成生物体
D 在生物体内高度分化的细胞形态结构与分化前有所不同
26.下列不属于细胞凋亡实例的是
A 蝌蚪变态发育中尾消失
B 切除六指患者的第六指
C 女性月经期子宫内膜脱落
D 人体血液中每时每刻都有很多红细胞在死亡
二、选择题:本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不只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全选对者得3分,其他情况下给分。
27.下列有关细胞分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细胞分裂一定有DNA的复制 B.细胞分裂一定有蛋白质的合成
C.细胞分裂一定有同源染色体的配对 D.细胞分裂一定有纺锤丝的出现
28.在人体内,HIV病毒与特异性抗体结合后产生沉淀,被吞噬细胞摄取彻底水解后可得到
A、多种氨基酸 B、一种五碳糖 C、五种含氮碱基 D、八种核苷酸
29.叶片中物质的量可以用下表中数据来表示的是
A、自由水的含量 B、蛋白质含量 C、叶绿素含量 C、铁元素含量
叶片存在天数 | 2 | 4 | 8 | 15 | 25 | 50 | 80 | 120 | 200 | 250 | 280 | 300 |
物质相对量 | 0.1 | 1.5 | 3.6 | 5.8 | 5.9 | 5.9 | 6.0 | 6.0 | 5.9 | 5.3 | 2.4 | 1.2 |
30.在适宜温度下,图中的曲线表示光照强度对植物产生O2的影响情况。两种不同的培养液中分别培养了同样数量的绿藻。溶液甲是完全培养液,溶液乙是缺Mg培养液。下面关于本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本实验说明光合作用与光照强度有关
B.本实验说明光合作用与必需矿质元素有关
C.在A与B点曲线间,绿色植物的代谢情况
是呼吸作用强于光合作用
D.在B与C点曲线间,绿色植物的代谢情况
是只进行光合作用
31. 当新鲜的洋葱表皮细胞在a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刚好发生质壁分离现象,并且原生质体不再继续收缩,对该洋葱表皮细胞进行下面处理可能使其复原的是
A. 转入
C. 转入
32.下列各项中可以通过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加以鉴定的有
A.成熟植物细胞的死活
B.蛋白质、淀粉、纤维素的亲水性依次递减
C.能进行渗透吸水
D.原生质层和细胞壁伸缩性大小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80分)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0个小题,共80分。
33.(9分)右图是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
图,请据图回答:
(1)如果将该细胞放入30%的蔗糖溶液
中,将会出现细胞壁与[ ]
分离的现象。
(2)有光的条件下,
细胞后,首先在[ ] 发生反应,
在该结构中含
。该结构产生的含
产物主要在[ ] 彻底氧化
分解成 ,为细胞生命
活动提供能量。
(3)若该细胞是植物根尖分生区细胞,则该细胞没有的结构是大液泡和[ ] ,在细胞分裂间期,代谢活动异常活跃的细胞结构有[ ] 、[ ] 、[ ] 。
34.(9分)下图表示生物体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和能量转变简图,分析回答:(注:①②④过程发生在高等生物体内)。
(1)图中①、②、④表示的生理活动所需要的酶分别存在于什么结构中?
①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③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作用。生理过程①与生理过程③的主要区别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②过程中产生的水是由呼吸作用第一、二阶段产生的________传递给__________合成的。
(4)进行③过程的生物所产生的代谢产物NO3—,可被绿色植物吸收用于合成____________________等高分子化合物。
(5)绿色植物的叶肉细胞在阳光下进行①产生的O2如果在同一细胞的②过程被利用,需要经过__________层磷脂分子层。
35.(10分)为了探究植物的生长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进行了如下的实验:选取相同的花盆和同样的植物,按下表给定的条件进行。
号码 | 选用的土壤 | 浇水量 | 光照时间 | 施肥量 | 说明 |
1 | 壤土 | + + + | + + + | + + + | +号的个数代表浇水量的多少或光照时间的长短或施同种肥料的多少 |
2 | 粘土 | + + + | + + + | + + + | |
3 | 壤土 | + + + | + + + + | + + | |
4 | 粘土 | + + + | + + + + | + + | |
5 | 壤土 | + + + | + + + + | + + + | |
6 |
(1)1、2号盆中的植物在实验中其他因素的设定都是相同的,唯一不同的因素是 ,因此对比这两盆植物的生长情况,我们要研究的课题应是《 对植物生长会造成什么影响》。
(2)为了研究施肥多少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应对 盆植物生长情况作比较。
(3)比较2号和4号植物的生长情况,能不能得出比较科学的结论?为什么?
。
(4)为了通过与4号盆比较确定浇水量的多少对植物生长的影响,请你在表格中对6号盆的土壤、浇水等情况作出合理的设定:(请表格中填写2分)
(5)在上述实验设计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6.(7分)影响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请据图回答:
(1)图一中曲线a表示 植物的光合速率,曲线b表示 植物的光合速率。当光照强度为n时,影响曲线a所示植物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 ,影响曲线b所示植物光合速率继续增加的主要内部因素是 。
(2) 图二中曲线1表示植物光合作用固定的CO2量,曲线3表示植物呼吸作用释放的CO2的量,则曲线2表示植物
量,该植物干重在_______
(3)叶面积指数是指单位面积上植物的总叶面积。图三表示一森林生态系统的相关生理变化过程,通过开采使叶面积指数大约为_______时,最有利于该生态系统的更新。
37.(7分) 下图中横坐标A、B、C、D表示某雄性哺乳动物(2n)在有性生殖过程中不同的时期,图中的a、b、c、d表示某四种结构或物质在不同时期的数量变化:
(1)根据a、b、c、d在不同时期的数量变化规律判断,a、b分别指什么结构或物质的数量变化:a 数;d 数。
(2)B→D表示的过程是 ,A可能表示的细胞是 。
(3)从B→C的过程中,染色体的最主要行为变化是 。
(4)基因的自由组合主要是在图中的 过程中完成。
(5)可能不含Y染色体的细胞是 时期的细胞。
38.(8分)下图中的甲、乙、丙、丁四个图分别表示某个生物(♂)(假定只含有两对染色体)的四个正在进行分裂的细胞,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表示 ________ 分裂 ________ 期,判断的依据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裂产生的子细胞是 ________ 细胞。
(2)丁图表示 ________ 分裂 ________ 期。该细胞中与 _________ 图的同源染色体数相同。甲、乙、丙、丁中染色体数目最多的图是 ____________ 。
39.(6分)科学家发现生长在高温、强光照和干旱环境中的植物气孔关闭,C4植物能利用叶片内细胞间隙中含量很低的CO2进行光合作用,C3植物则不能。
(1)取自热带不同环境下的甲、乙两种长势良好、状态相似的草本植物,已知甲是C4 植物,乙不知其光合作用固定CO2的类型。请利用一个密闭大玻璃钟罩,完成初步判别乙植物是C3植物还是C4植物的实验。
原理: 。
方法:将植物甲和植物乙一同栽种于密闭钟罩下,给予 条件培养。
连续若干天观察记录它们的生长情况。
预期结果:① 。
② 。
对结果的分析: 。
(2)研究性学习小组欲观察两种植物光合作用形成的淀粉粒在叶片内的位置有何不同,
用碘液对叶片染色后制成的横切片在显微镜下只能看到绿色微粒,却看不到淀粉粒,这一操作过程的错误是
40.(9分) 如图11-1表示胰腺细胞合成与分泌酶原颗粒的大体过程,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如果图示细胞是一个胰腺细胞,通常分泌到④部位外的酶原颗粒需经过
![]() |
加工和修饰后,以分泌小泡的形式排出。
(2)脂溶性物质易透过④部位,表明④部位的主要成分中有 。
(3) 图示细胞吸收葡萄糖和氨基酸提供条件有直接关系的细胞器是 和 。(填标号)
(4)②部位物质的合成与分泌需要的能量,主要来自于 (填细胞器)。
(5)合成②部位物质的过程需要的基本元素有 ,其中属于矿质元素的有 。
(6)放射性氨基酸被吸收进入该细胞内的运输方式区别于吸收水的不同点在于需要
和 。
41(7分)一项研究发现,某植物根系对某营养物质的吸收,与该物质溶液浓度的关系如图所示。从图中曲线可以看出,在一定浓度范围内,该植物根系对该物质的吸收速率随浓度增加而增加,当达到P点后吸收速率不再增加。有人认为这种现象可表明该植物根系对该物质的吸收方式为主动吸收,也有人认为是被动吸收。请设计一个实验加以确定。
(1)设计实验步骤。(3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预测实验结果并分析。(4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8分)将一株植物置于密闭的容器中,用红外测量仪测量,时间为1h,测定的条件及结果如下表:(数据均在标准状况下测得,单位ml)
在充分光照条件下 | 在暗处 | |||
| | | | |
CO2减少量 | 1mol | 2mol | ―― | ―― |
CO2增加量 | ―― | ―― | 0.5mol | 1mol |
计算时可用:6CO2+12H2O------C6H12O6+6O2+6H2O
⑴在
⑵在
⑶在
⑶这一株植物在 温度组合下生长得最好呢。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答卷(共80分)
| |||||||||||
![]() | |||||||||||
|
高三生物综合测试题(二)答案
1-5CABCC 6-10DDBBA 11-15AACBB 16-20CCBBD 21-26ACCBDB
27AB 28AB 29ABC 30ABC 31ABCD 32ACD
33.(9分)
(1)①原生质层
(2)⑦叶绿体 C3(或答:三碳化合物)、(CH2O)(或答:糖类、有机物) ⑥线粒体 二氧化碳(CO2)和水(H2O)
(3)⑦叶绿体 ⑩细胞核 ⑧核糖体 ⑥线粒体
34.(9分)
(1)叶绿体 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细胞质基质
(2)化能合成 所利用的能量来源不同 (3) [H] O2
(4)蛋白质和核酸 (5)8
35. (10分)(1)选用的土壤 不同的土壤
(2)3号与5号
(3)不能 。 因为光照时间与施肥量都不同,无法比较得出结论(2分)
(4)粘土 + +或+ + + + + + + + + +(2分,每格0.5分)
(5)对照性原则,单因子(单一)变量原则(2分)
36.(7分) (1)阳生 阴生 光照强度 酶的数量、酶的活性和色素的数量 ⑵CO2的吸收(净光合作用) 20 ⑶6
37、(7分)
(1)细胞;染色单体 (2)减数分裂;精原细胞 (3)同源染色体分离 (4)B→C (5)C、D
38、(8分)(1)减II 中 无同源染色体并排列在赤道板上 精
(2)减I 中(后) 乙 丙
39.(6分)答案(1)原理:在高温、干旱和强光下,随着植物光合作用的进行,造成密闭钟罩内CO2浓度逐渐降低,C4植物能利用极底浓度的CO2生长良好,而C3植物不能。
方法:高温、强光照和干旱 预期结果:①乙植物与甲植物生长状态相似。
②甲植物生长良好,乙植物逐渐枯萎。
对结果的分析:出现①结果,乙植物也是C4植物。出现②结果,乙植物是C3植物
(3)绿色叶片应该先在热的酒精中脱去叶绿素,再去染色制片
40.(9分)(1)内质网和高尔基体(2分)(2)脂质(脂类物质或磷脂)(3)② ⑤
(4) 线粒体 (5)C、H、O、N (全对得1分) N (6)载体蛋白 能量
41.(7分)
(1)①取甲、乙2组生长发育相同的植株,放入适宜浓度的含有该营养物质的溶液中;②甲组的根系给正常的呼吸条件,乙组的根系完全抑制呼吸,其它重要条件相同; ③一段时间后测定两组植物根系对该物质的吸收速率。
(2)①若两组植株的根系对该物质的吸收速率一样,说明该植物的根系对该物质不是主动吸收;②若乙吸收速率明显小于甲组吸收速率,或者完全不吸收,说明植物根系对该物质是主动吸收。
42(8分)(1)60 (2)90 (3)45 (4)白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