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生物试卷 - 高中三年级生物试题 - 正文*

高三级生物十月月考试题

2014-5-11 0:36:48下载本试卷

高三级生物十月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填在答题卡上.每题2分,共50分)

1 .下图中的图 a 和图 b 是细胞结构的模式图。以下描述不正确的是

A . ① ⑤ 是人体细胞不具有的结构  B . ① ② ③ ④ 都具有膜结构

C . ① 可产生O2,也可消耗 CO2   D . ⑤ 内浓度的高低,可影响细胞的渗透吸水

2.下列是人体细胞中两种重要有机物B、E的元素组成及相互关系图。关于此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E→G发生的场所是细胞核

②G→B发生的场所是细胞质

③B具有多种重要功能是由于b的种类、

数目和排列次序不同

④B具有多种重要功能是因为E中e的排列次序不同

⑤E在氯化钠中的溶解度是随着氯化钠浓度的变化而变化的

A.①②             B.①②③⑤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⑤

3.下列选项中前者为科枝成果、后者为应用原理的是

A.单克隆抗体,基因重组   B.八倍体小黑麦,植物体细胞杂交

C.向日葵豆,基因突变    D.无子辣椒,生长素的作用原理

4.下列对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各种生物膜在结构和化学组成上完全相同

②生物膜把细胞质分隔成一个个小的区室,使细胞内同时进行多种化学反应,而互不干扰

③各种生物膜在结构、功能上各自独立

④细胞内广阔的膜面积为酶提供了附着位点,为多种化学反应的进行创造了有利条件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 .下图示科学家进行的蝾螈受精卵横溢实验。你认为该图最能说明

A .细胞质控制着细胞的代谢      B .细胞核控制着细胞的代谢

C .细胞质是细胞遗传特性的控制中心  D .细胞核是控制细胞分裂和分化的中心

6.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下面有关叶绿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叶绿体中的色素都分布在囊状结构的膜上  B.叶绿体中的色素分布在外膜和内膜上

C.光合作用的酶只分布在叶绿体基质中   D.光合作用的酶只分布在外膜、内膜和基粒上

7. 下列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   )

A.   人体中酶的活性受温度、PH的影响,并只在人体的内环境中起作用

B.   酶的形成都要经过核糖体的合成、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细胞膜的分泌等几个阶段

C.   酶合成的调节增强了微生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D.   酶是由腺体合成的物质

8.下列关于酶的叙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不应将加酶洗衣粉在沸水中使用   B.所有消化酶只在消化道中起作用

  C.麦芽糖酶水解后为许多氨基酸分子  D.淀粉酶可高效催化淀粉为麦芽糖

9.下图纵轴为生成物量,横轴为反应时间,其中能正确表示酶浓度增加,而其他条件不变

时,生成物量变化的曲线图是(图中虚线表示酶浓度增加后的变化曲线)        C

10.(06年广东卷)下表是探究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作用实验设计及结果。

  

  根据实验结果,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A.蔗糖被水解成非还原糖    B.淀粉在淀粉酶的作用下水解成还原糖

C淀粉酶活性在60℃40℃高  D.淀粉酶对蔗糖的水解具有专一性

11.光合作用暗反应阶段中直接利用的物质是                (   )

  A.O2和C3化合物   B.叶绿体色素   C.HO2和O2   D.氢[H]和ATP

12.下列有关叶绿体和光合作用的几个简单的小实验,你认为哪一个结果有科学性错误?(  )

A.叶绿素的丙酮提取液放在自然光源和三棱镜之间,从三棱镜的一侧观察连续光谱中变暗

(或出现黑带)的区域是红光和蓝紫光区

B.在温暖晴朗的一天下午,在某植物向阳处采得一片叶,用酒精隔水加热脱色,用碘液处

理后做成切片,在显微镜下观察被染成蓝色的结构是叶绿体

C.在显微镜的高倍镜下观察叶绿体时,可看到叶绿体在细胞质基质中向光集中移动,当光

照过强时叶绿体会以较小的侧面朝向光源

D.在天气晴朗的一天的上午10时左右,用钻有直径为1cm左右小孔的锡铂纸将田间一株植

物的叶片夹住,下午2时左右取下这片叶,用酒精隔水加热脱色,用碘液处理,小孔处照光的部位成蓝色,而被锡铂纸遮住的部分则呈黄白色

13.图为光度计测定叶片中两类色素吸收不同波长光波的曲线图,请判定A和B分别为何种色素  (   )       

  A.叶绿素,类胡萝卜素   B.类胡萝卜素,叶绿素

  C.叶绿素a,叶绿素b   D.叶黄素,叶绿素b

14.北魏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提到,种植农作物时要“正其行,通其风”。以下对这句话意义的理解最正确的是(    )                     

A.有利于作物充分利用环境中的“气肥”和光能              

B.有利于作物利用土地中的矿质营养使其生长茂盛

C.有利于作物呼吸时对氧的需求和二氧化碳的排出

D.有利于农民灌溉、除草、松土等田间操作

15.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y                                              (  )

    A.ATP分子储存能量和释放能量过程中都与磷酸分子有关

    B.生态系统中能量往往伴随着物质而循环利用

    C.在光合作用中光能以它原来的形式储存于糖类中

    D.叶绿体既进行光合作用又进行呼吸作用

16.下列有关光合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在光合作用过程中,NADPH可产生于叶肉细胞、幼茎的皮层细胞及C4植物的维管束鞘细胞中

B.在其他条件均正常时,若CO2的供应减少,则细胞中C3含量上升,C5含量下降

C.若给予阳生植物充足的光照并保证CO2的供应,则可提高其光合作用效率

D.在某一光照下实验时,检测到新鲜叶片没有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则可判断出此叶片没有进行光合作用

17.下列关于玉米叶片结构及其光合作用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

    ①围绕维管束的叶肉细胞呈“花环型”,且排列紧密;②水的光解主要在维管束鞘细胞的叶绿体中进行;③CO2中的C首先转移到C4途径;④光能转化为电能时,电子的最终受体是ATP和NADP+;⑤NADPH既是还原剂,又是活跃的化学能源物质之一。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④⑤          D.①③⑤

18.下面为生物体的新陈代谢示意图,下列对图示描述错误的是(  )

A.① 过程中发生了光能转变成电能、电能转变成活跃的化学能的过程

B.② 过程中发生了活跃的化学能转变成稳定的化学 能的过程

C.③ 过程中发生了稳定的化学能转变成活跃的化学 能的过程

D.④ 过程为活跃的化学能转变成热能散失的过程

19.某C3植物的两相对性状分别由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A、a和B、b控制。现将一双杂合体的此C3植物放入一个密封的玻璃钟罩内培养,罩中养有以此植物为食的小动物,罩内的氧气用18O标记。给予光照若干天后,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18O既能在植物体内的有机物中出现,也能在动物体内的有机物中出现

B、该植物固定CO2用于合成有机物,CO2都要穿过3层膜性结构

C、取C3植物叶片做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时,叶黄素将扩散在滤纸条的最上端,因为叶黄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最高

D、若在自然环境中,此C3植物自交的下一代中出现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占该代总数的1/16

20、关于人和动物细胞的叙述中,正确的一组是:               (  )

①正常细胞癌变后在人体内可成为抗原,在体外可培养成

②由胚胎中胚层细胞分化成某种细胞的过程是可逆的

③细胞内水分减少,代谢速率慢是衰老细胞的主要特征之一

④癌变是细胞原癌基因从激活状态转为抑制状态的过程

⑤动物细胞膜表面的糖蛋白具有特异性,是细胞间相互识别和联络用的语言或文字

⑥癌细胞容易在体内转移,与其细胞膜上糖蛋白等物质减少有关

A、①③⑤⑥   B、①②③⑤⑥    C、①②④⑤   D、②③④⑥

21.下图表示某植物细胞的部分结构和相关代谢中发生的气体转移情况,有关的正确叙述是    (   )

A.在光反应的过程中,发生了a、e和C5的结合  

B.此细胞一定不是紫色洋葱鳞片叶细胞

C.d和f分别代表不同的气体  

D.e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变化后,可以变成b

22.在适宜的温度、水分和CO2条件下,分别测定强光和弱光时不同植物的净光合作用量如下图所示,请据此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该条件下,使植物吸收CO2量增加或减少的主要生态因素是光

B.植物在强光下的净光合作用量一定比弱光下高

C.同等光照条件下,玉米比小麦的净光合作用要高

D.大多数农作物都是喜阳植物

23.下列情形与图1坐标曲线走势相符的是

A. 人体肌细胞中ATP生成量随氧分压的变化 

B. 酶的催化反应速率随温度的变化

C. 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的变化  

D.恒定容积的液体培养基中细菌数目的变化

24.在水稻叶片的维管束鞘细胞中能进行下图所示生理过程的结构有:

①细胞核  ②叶绿体  ③线粒体  ④核糖体  ⑤高尔基体

  A.①          B. ①②③       

C. ①③          D. ①②③④

高三级十月月考生物试题

班级   学号    姓名    

一.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填在答题卡上.每题2分,共5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5.下列各项叙述正确的是天星教育网

 A. 鉴定蛋白质时,要先将双缩脲试剂A和B混合均匀后,再加入组织样液

B. 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色素的原理是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不同

C. 观察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时,应选用根尖分生区作实验材料

D. DNA遇二苯胺在沸水浴时会染成紫色

二、简答题:

26.(16分)下图是一组关于植物新陈代谢的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

(1)土壤中水分经①过程进入根细胞内的主要方式是     作用,与这一过程直接相关的细胞器是      ,植物体内水分经⑩过程散发到外界的方式叫

       作用。

(2)若遇低温天气,将严重影响⑥过程的进行而对①过程的影响很小,这充分说明                       。大雨之后,农田渍水过多、过久会严重影响⑥过程的完成,主要原因是图中       (填番号)生理过程受阻。

(3)图中④过程叫       ,物质③代表   ,它将转移到

             (场所)再次参加反应。

(4)在光反应过程中,促使H2O氧化分解成O2、H+和e的物质是少数因     而处于特殊状态的        ,e的最终受体是      

(5)在暗反应过程中,如果CO2直接与C5结合,则该植物为    植物,其叶片结构的主要特点是                         

(6)(CH2O)在完成⑦、⑧和⑨的全过程中产生的相同物质有      。若该图表示的植物为马玲薯,在①~⑨过程中,其根细胞能够进行的过程有

         ( 填番号)。     

(7)在温室中增施农家肥可以提高植物光合作用效率,其原因是,一方面农家肥含有         ;另一方面农家肥中的有机物被分解者降解时会                          

27.(6分)使用- 淀粉酶分别探索温度、反应物浓度、pH 对酶催化作用的影响, 实验如下图所示。

   

    (1)探索温度对酶活性影响最合理的实验步骤是          (  )     

①取3支试管,编号并分别注入2mL淀粉溶液  ②向各试管注入1 mL淀粉酶溶液   ③向各试管滴一滴碘液   ④将3支试管分别入在60℃的热水、沸水冰块中保持5 min  ⑤观察实验现象

A.①②④③⑤    B.①③②④⑤     C.①③④②⑤     D.①④②③⑤

(2)图B中,反应物达到某一浓度时,反应速率不再上升,其原因是:____   ___                     __。若检验的生成物,应选用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

    (3)图C曲线的变化表示出酶活性与pH 的关系是:(要求阐述根据曲线由低到高、最高值、由高到低三段变化可获得的结论)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

28.(11分)叶面积指数是指单位土地面积上植物的总叶面积,叶面积指数越大,叶片交错重叠程度越大。下图表示叶面积指数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两个生理过程的关系。

  (1)A点代表的含义是_                ___

  (2)两条曲线所围成的部分代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叶面积指数大约为________时(用图中数字回答),对农作物增产最有利。

  (4)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首先将光能转变为电能,此过程主要由____ ____     完成,电能转变成的活跃的化学能储存在________和________中;有氧呼吸时也有还原剂的产生,其中[H]来源于________和________,H的作用是________。

  (5)据图解释为什么农作物不能过度密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5分)通过细胞工程技术,利用甲、乙两种植物的各自优势,培育高产耐盐的杂种植株。请完善下列实验流程并回答问题:

①A是        酶。B是    。C是    性状的幼芽。

②若目的植株丢失1条染色体,不能产生正常配子而高度不育,则可用    (试剂)处理幼芽,以便获得可育的植株。

30.(12分)植物叶绿素的合成可能需多种条件,如光照、适宜的温度和必要的矿质元素等。为验证光照是叶绿素合成需要的条件,有人设计了如下实验:

(一)实验目的(略)

(二)实验原理(略)

(三)实验步骤:

①配制含有蔗糖、水、琼脂及植物必需的所有矿质元素的1号培养基调至适宜pH备用。

②取250mL锥形瓶2个,标号甲、乙并分别装入等量的1号培养基,并进行灭菌处理,然后冷却。

③选取40粒小麦种子,用清水浸泡后,消毒,将种子的胚剥落下来,去掉胚乳,在无菌条件下,将胚等量接种在2个锥形瓶的培养基上。

④将2个锥形瓶置于以下条件下培养:

甲:充足光照,适宜温度30℃

乙:黑暗,适宜温度30℃

(四)实验结果:

组别

幼苗颜色

绿色

黄色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⑴为什么每个锥形瓶中均接种20粒种子的胚,而不是只接种1粒种子的胚?__________     _____

⑵甲与乙对比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若要设计一个实验,验证Mg2+是叶绿素合成需要的条件,试补全本实验?

①   配制                               

               培养基调至适宜pH备用。

                                        

                                          

③选取40粒小麦种子,用清水浸泡后,消毒,将种子的胚剥落下来,去掉胚乳,在无菌条件下,将胚等量接种在2个锥形瓶的培养基上。

④将2个锥形瓶置于以下条件下培养:

                                      

⑤设计表格并填写预测的实验结果: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填在答题卡上.每题2分,共5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B

D

D

D

D

A

C

B

C

B

D

D

A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A

A

C

D

D

A

A

B

B

A

C

B

二、简答题:

26.(16分)

(1)渗透 液泡 蒸腾(每空1分,共3分)

  (2)植物吸收矿质元素与吸收水分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  ⑦(每空1分,共2分)

  (3)C3的还原 ADP和Pi  叶绿体囊状结构薄膜上(每空1分,共3分)

(4)失去电子 叶绿素a NADP+(每空1分,共3分)

(5)C3维管束鞘细胞不含叶绿体、无“花环型”结构(每空1分,共2分)

(6)丙酮酸[H]和ATP ①⑥⑦⑧(每空1分,共2分)

(7)多种植物生长必需的矿质元素 产生CO2为光合作用提供原料(每空1分,共2分)

27.(6)(1)D (2)溶液中酶的数量(或浓度)有限  斐林试剂

  (3)在一定的pH范围内,随着pH增大,酶的活性增强;在pH 5.5 ~ 7.5范围内(或6.5左右时),淀粉酶的活性最高;超过最适pH,随着pH增大,酶的活性下降

28(11分)(1)光合作用的强度等于呼吸作用的强度(2)有机物的积累量或光合净产量

(3)5(4)特殊状态的叶绿素a分子ATP NADPH    还原氧气产生水并释放能量(5)种植过密,叶面积指数过大 田间通风不良 光合强度弱 呼吸作用会明显加强,故有机物积累减少,产量降低

29.(6)①纤维素酶和果胶;融合的原生质体;耐盐

②秋水仙素

30.⑴种子发芽率一般不能达到100%,使实验更准确科学。

⑵叶绿素合成需要光照。

⑶①配制含有蔗糖、水、琼脂及植物必需的所有矿质元素的1号培养基和不含Mg2+(其它成分与1号相同)的2号培养基,。

②取250mL锥形瓶2个,标号丙、丁,并分别装入等量的培养基。丙装入1号培养基,丁装入2号培养基,并进行灭菌处理,然后冷却。

④将两个锥形瓶置于以下条件下培养:

丙:充足光照,适宜温度30℃

丁:充足光照,温度30℃

⑤实验结果:

组别

幼苗颜色

绿色

黄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