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生物试卷 - 高中三年级生物试题 - 正文*

高三级生物科第二次月考试卷

2014-5-11 0:36:49下载本试卷

高三级生物科第二次月考试卷

班级       姓名              号数          成绩          

说明:本试卷第I卷为单项选择题。1~20每小题1分;21~40每小题1.5分,共50分。第II卷为非选择题,得分按题中的标注,共50分。全卷满分为100分。请将第I卷答案填涂在第7页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第II卷答案直接写在题中的相应位置上。

I单项选择题

1.新陈代谢是指:

A.生物体内的同化作用          B.生物体内的能量代谢

C.生物体内的异化作用          D.生物体内全部有序的化学变化的总称

2.在测定唾液淀粉酶活性时,将溶液PH由8降到6的过程中,该酶活性将:

A.不断上升      B.没有变化     C.先升后降    D.先降后升

3.常温常压下,要使过氧化氢溶液迅速放出大量的氧气,应投入

A.新鲜猪肝     B.煮熟猪肝     C.冰冻猪肝    D.生锈铁钉

4.下图中能正确表示人体胰蛋白酶对底物的分解速度和温度关系的是:

5.科学家研究发现,向刚刚失去收缩功能的离体肌肉上滴葡萄糖溶液,肌肉不收缩;向同样一块肌肉上滴ATP溶液,肌肉很快就发生明显的收缩。这说明:

A.葡萄糖是能源物质           B.ATP是能源物质

C.葡萄糖是直接能源物质         D.ATP是直接能源物质

6.有些植物在春天开花时,叶子尚未生长出来,开花时期植物需要的能量主要来自:

A.春天植物从土壤中吸收的矿质无素    B.春天植物从土壤中吸收的有机肥料

C.花瓣的光合作用             D.上一年贮存在植物体中的营养物质

7.夏季中午强烈的阳光会导致植物气孔关闭。此时,下列植物中光合作用强度最高的是:

A.高粱       B.水稻       C.大豆       D.小麦 

8.生长于弱光照条件下的植物,当提高CO2浓度时,其光合作用速度并未随之增加,主要原因在于:

A.蒸腾作用过慢  B.光反应速率不高   C.暗反应速率过快  D.呼吸作用过快

9.光合作用包括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下列参与暗反应必需的物质是:

A. H20、C02、ADP   B.CO2、NADPH、ATP  C.H20、C02、ATP   D.NADPH、H20、ADP

10.下列能鉴别野牛草是否为C4植物的简便方法是:

A.制作叶表皮临时装片,观察气孔大小   B.制作叶横切临时装片,观察叶脉结构

C.分离、测定叶片中各种色素的含量    D.用碘液测定叶片中淀粉的含量

11.右图表示在适宜的温度、水分和CO2条件下,两种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变化情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C4植物比C3植物光能利用率高

B.C3植物比C4植物光合作用强度更容易达到饱和

C.水稻是阴生植物,玉米是阳生植物

D.当光照强度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加,即达到饱和

12.要提高农作物的光合作用效率,人们开展研究的最大领域应定位于:

A.光能转换成化学能的过程        B.CO2转变成C3的过程

C.光能转换成电能和C3转变成葡萄糖的过程D.能量转换和物质变化的过程

13.给正在阳光下生长的一株植物,突然进行遮光处理,则叶绿体中O2的生成量、[H]含量C3化合物含量将:

A.降、升、升    B.降、升、降    C.升、降、升   D.降、降、升 

14.有人设计实验探究有机肥是否能提高土壤肥力并优于化肥。实验分为两组,一组农田施有机肥,一组农田施化肥。该实验设计缺少:

A.施用有机肥和适量化肥的对照田     B.既不施用有机肥也不施用化肥的对照田

C.施用大量化肥和少量有机肥的对照田   D.施用少量化肥和大量有机肥的对照田

15.自生和共生固氮微生物可以将:

A.大气中的N2转化为NH3                 B.大气中的N2转化为NO3-

C.土壤中的NH3转化为NO3-               D.土壤中的NO3-转化为N2

16.右图是发酵装置,为了保证实验成功并能观察到良好的实验效果,应在试管中装入:

①氨基酸  ②酵母菌  ③碘液  ④葡萄糖  

⑤天然水  ⑥龙胆紫  ⑦凉开水 ⑧衣藻

A.②④⑦      B.①②⑤  

C.①②④⑤⑦    D.①②

17.我们每天摄入一定量的蛋白质主要用来:

A.提供能量     B.修复与更新组织  C.合成糖元    D.转变成脂肪

18.在人体内,当氨基酸作为能源物质时,其实际参与氧化分解释放能量的部分是:                            

A.羧基       B.氨基        C.含氮部分     D.不含氮部分

19.糖尿病患者容易出现:

A.细胞内液增多   B.组织液增多    C.体液增多     D.尿量增多

20.严重贫血的病人可能会出现: 

A.乳酸中毒     B.尿素中毒     C.丙酮酸中毒    D.二氧化碳中毒

21.动物体内甲种氨基酸通过氨基转换作用生成乙种氨基酸,可以肯定的是:

A.甲种氨基酸是必需氨基酸        B.甲种氨基酸是非必需氨基酸

C.乙种氨基酸是必需氨基酸        D.乙种氨基酸是非必需氨基酸

22.关于真核细胞呼吸正确的说法是:

A.无氧呼吸是不需氧的呼吸,因而其底物分解不属于氧化反应

B.水果贮藏在完全无氧的环境中,可将损失减小到最低程度

C.无氧呼吸的酶存在于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D.有氧呼吸的酶存在于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内膜、线粒体基质

23.下列有关根瘤菌及其生物固氮方面的叙述,正确是:

A.制备根瘤菌DNA时需用纤维素酶处理细胞壁

B.根瘤菌的固氮基因编码区含有内含子和外显子

C.大豆种子用其破碎的根瘤拌种,不能提高固氮量

D.根瘤菌固氮量与其侵入植物的生长状况有关

 
24.在氮循环中实现下列物质变化的三种细菌a、b、c,其新陈代谢同化作用类型依次是:

A.自养型、异养型、异养型

B.自养型、自养型、异养型

C.异养型、自养型、异养型

D.异养型、异养型、异养型

25.右图示某种植物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强度,若不考虑光照、水分、矿质营养等其他因素,最有利于植物体积累有机物的温度是:

A.t1~t2 

B.t2~t3

C.t3~t4 

D.t4以上

26.在无土栽培过程中,需不断地向培养液中泵入空气,其主要原因是: 

A.防止植物根部无氧呼吸产生的酒精对根的毒害作用,不利于植物生存

B.提高植物的有氧呼吸水平,使积累的有机物更多

C.有利于植物根部有氧呼吸,以及对矿质元素的吸收

D.根细胞只能进行有氧呼吸,根在水中会缺氧而死

27.将一植物细胞放入KNO3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发生了质壁分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原生质层两侧溶液存在浓度差,KN03溶液浓度低于细胞液浓度

B.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一段时间后可自动质壁分离复原

C.此细胞是活细胞            D.原生质层具有选择透过性

28.采用黑—白瓶(不透光—可透光瓶)法测定池塘群落各深度日代谢的平均氧浓度变化,结果如下表,请据表分析,该池塘一昼夜制造的氧气和消耗氧气量各为多少g.m-2

深度

瓶中O的变化(g.m-2

白瓶

黑瓶

1m

+3

-1

2m

+2

-1

3m

-1

4m

-1

-1

水底

-3

-3

A.5;7  

B.8;7   

C.8;11   

D.5;11

29.下面列举了一些与温室大棚种植蔬菜有关的生产措施,你认为不合理的是:

A.温室的设计应尽量提高采光效率    

B.夜晚适当降低温度可提高作物产量

C.施足有机肥可直接为植物提供有机营养,同时可以补充大棚内的CO2

D.采用无土栽培技术,可按植物的需求配给营养,节约成本

30.下图表示3株脱淀粉(经充分“饥饿”处理)的长势相同的同种植株放在透光的不同钟罩内,以下关于本实验的目的叙述中最准确的是:

A.证明光合作用的必需条件是CO2    B.证明光合作用的速率随CO2浓度增大而增大

C.证明过多的CO2阻碍光合作用      D.证明NaOH能促进光合作用

31.在一个新鲜萝卜中挖凹槽,放入浓盐水,过一段时间,结果

A.萝卜变硬,凹槽中水分减少     B.萝卜变硬,凹槽中水分增多

C.萝卜变软,凹槽中水分减少     D.萝卜变软,凹槽中水分增多

32.现有一瓶掺有酵母菌的葡萄糖液,吸进氧气的体积与放出二氧化碳的体积之比为1:2,这是因为:   

A.有1/4的酵母菌在进行有氧呼吸    B.有1/3的酵母菌在进行有氧呼吸

C.有1/2的酵母菌在进行有氧呼吸    D.有2/3的酵母菌在进行有氧呼吸

33.请据右图回答,经数小时后,U形管A.B两处的液面会出现下列哪种情况(实验装置足以维持实验过程中小白鼠的生命活动,瓶口密封,忽略水蒸气和温度变化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A.A处上升,B处下降

B.A.B两处都下降

C.A处下降,B处上升

D.A.B两处都不变

34.右下图表示外界CO2浓度与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关系,甲、乙、丙代表三种不同植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注:净生产量=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的量-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的量)

A.甲对二氧化碳的利用率最高

B.a点表示植物不进行光合作用

C.b点的数值越小,其对CO2的利用能力就越弱

D.d点限制光合作用强度进一步增加的主要原因是暗反应

35.下面的曲线以及说明中,正确的是:

1代表典型的阳生植物;2代表典型的阴生植物;α表示植物在黑暗中细胞呼吸放出CO2的量;β表示光补偿点(即光合作用吸收CO2的量等于细胞呼吸放出CO2的量时的光强度)


A.I        B.Ⅱ         C.Ⅲ         D.Ⅳ

36.如右实验装置,玻璃槽中是蒸馏水,半透膜允许单糖透过。倒置的长颈漏斗中先装入蔗糖溶液,一定时间后再加入蔗糖酶。最可能的实验现象是:

A.漏斗中液面开始时先上升,加酶后,再上升后又下降

B.在玻璃槽中会测出蔗糖和蔗糖酶

C.漏斗中液面开始时先下降,加酶后一直上升

D.在玻璃槽中会测出葡萄糖、果糖和蔗糖酶

37.将淀粉溶液和淀粉酶的混合物放入玻璃纸袋中,扎好袋口,浸入流动的温水中,经过相当一段时间后,取袋内的液体分别与碘水、新制Cu(OH)2悬浊液(加热),浓硝酸(微热)作用,其现象依次是:

试  剂

A

B

C

D

碘  水

显蓝色

显蓝色

无明显现象

无明显现象

新制Cu(OH)2(加热)

无砖红色沉淀

砖红色沉淀

无砖红色沉淀

砖红色沉淀

浓硝酸(微热)

显黄色

无明显现象

显黄色

无明显现象

文本框: 酶促反应速度文本框: 吸收CO2量文本框: 酒精浓度文本框: 促进生长38.下列对甲~丁生命活动或生物现象变化曲线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甲图Ⅱ和Ⅰ相比较,酶促反应速率慢,这是由于低温影响了酶的催化效率

B.乙图中,影响曲线AB段的主要因素是温度

C.丙图可表示酵母菌在恒定容积的培养液中无氧呼吸产生的酒精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D.丁图中,曲线BC段的生理效应是随着生长素浓度的增大,促进作用减弱

39.下列是有关某种淀粉酶的实验,处理方式及结果如下表与下图。根据结果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物质可能是淀粉酶的抑制剂   

B.此种淀粉酶在作用35分钟后便会失去活性

C.此淀粉酶在中性环境中的作用速度比碱性快D.此淀粉酶较适合在40℃的环境下作用

试管I

试管II

试管III

pH值

8

8

7

温度

60℃

40℃

40℃

淀粉酶

1 ml

1 ml

1 ml

淀粉

1 ml

1 ml

1 ml

 


文本框: 气体交换相对值40.右图为氧的浓度与有氧、无氧呼吸之间的关系,下列表示表示图中几条曲线的内容,正确的是:

A.①有氧呼吸  ②无氧呼吸   ③总的CO2释放

B.①总的CO2释放 ②无氧呼吸 ③有氧呼吸

C.①CO2的释放 ②无氧呼吸  ③氧气的供应量

D.①有氧呼吸  ②总的CO2释放  ③无氧呼吸

高三年生物科第一次月考试卷

班级       姓名              号数          成绩          

第I卷:单项选择题答题卡(1~20每小题1分;21~40每小题1.5分,共50分)

1【A】【B】【C】【D】  6【A】【B】【C】【D】  11【A】【B】【C】【D】  16【A】【B】【C】【D】

2【A】【B】【C】【D】  7【A】【B】【C】【D】  12【A】【B】【C】【D】  17【A】【B】【C】【D】

3【A】【B】【C】【D】  8【A】【B】【C】【D】  13【A】【B】【C】【D】  18【A】【B】【C】【D】

4【A】【B】【C】【D】  9【A】【B】【C】【D】  14【A】【B】【C】【D】  19【A】【B】【C】【D】

5【A】【B】【C】【D】  10【A】【B】【C】【D】  15【A】【B】【C】【D】  20【A】【B】【C】【D】

 

21【A】【B】【C】【D】  26【A】【B】【C】【D】  31【A】【B】【C】【D】  36【A】【B】【C】【D】

22【A】【B】【C】【D】  27【A】【B】【C】【D】   32【A】【B】【C】【D】  37【A】【B】【C】【D】

23【A】【B】【C】【D】  28【A】【B】【C】【D】  33【A】【B】【C】【D】  38【A】【B】【C】【D】

24【A】【B】【C】【D】  29【A】【B】【C】【D】  34【A】【B】【C】【D】  39【A】【B】【C】【D】

25【A】【B】【C】【D】  30【A】【B】【C】【D】  35【A】【B】【C】【D】  40【A】【B】【C】【D】

 


第II卷:非选择题(共50分)

41.(1分)写出生物细胞内形成ATP的三种结构                  

42.(3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安全问题成了大家普遍关注的焦点,购买罐头等真空包装的食品,若发现罐头盖已经向外鼓起,虽然密封完好,也不能购买,不能食用。

⑴这种食品不能食用的原因是有        型的细菌生存和繁殖,食品已经腐败。

⑵罐头食品的包装向外鼓起的原因是这类细菌在进行       呼吸时,产生了       

43.(8分)下图表示生物体内糖类代谢部分过程。请回答:

 
       

⑴在人体内,①的生理过程叫___________   ;在_________ 情况下发生②过程;A物质表示________________     

⑵图中需要氧气的过程是[    ];产生许多能量的过程是[    ],这一过程发生在细胞内的____________内。

⑶据图写出乳酸菌与酵母菌获得能量的途径分别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44.(7分)下图为几种含氮物质相互转化示意图,请根据图分析回答:

 


⑴与人体细胞相比,能完成①过程生物的细胞结构的主要特点是                               

⑵能完成①过程生物的可遗传变异来源一般是            

⑶疏松土壤对②④过程的影响分别是                  。(2分)

⑷若某人血液中催化图中[   ]过程的某酶含量大增,则医生将认为此人可能患有肝炎。

⑸人体细胞通过⑦过程最多约可产生       种氨基酸。

⑹不能独立进行⑧过程的生物的遗传物质是              

45.(6分)20世纪30年代,美国科学家鲁宾(S·Ruben)和卡门(M·Kamen)利用氧的同位素——18O,分别标记水和二氧化碳,使它们分别成为H218O和C18O2,然后进行如下图所示的两组光合作用实验(容器中为一种低等绿色植物——小球藻悬液,将容器置于光照条件下)。

⑴该研究方法是__________    18O具有___________性,在该实验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⑵该实验说明光合作用过程中释放的氧气中的氧原子来自 ______,根据该实验写出乙图中光合作用的总反应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⑶在光合作用过程中,NADPH和ATP是在叶绿体的类囊体中形成的,请写出NADP+转化为NADPH的反应式:                             

46.(7分)1864年,德国科学家萨克斯将绿色叶片放在暗处几小时,然后把此叶片一半遮光,一半曝光。经过一段时间后,用碘蒸气处理叶片,成功地证明绿色叶片在光合作用中产生了淀粉。请据此实验回答相关问题:

⑴在该实验中,萨克斯看到的现象是(  )

A.叶片全变蓝  B.遮光一半变蓝   C.曝光一半变蓝   D.叶片全不变蓝

⑵萨克斯将绿色叶片先放在暗处几小时的目的是(  )

A.将叶片中的水分消耗掉       B.将叶片中原有的淀粉消耗掉

C.增加叶片的呼吸强度        D.提高叶片对光的敏感度

⑶萨克斯对这个实验的设计具有很强的逻辑上的严密性,具体体现在 (  )

A.没有对照实验           B.本实验不需要设对照实验

C.曝光处作为对照实验        D.遮光处作为对照实验

⑷该实验中若曝光时间过长,遮光处经碘液处理后也呈现蓝色,其原因是                                     

⑸该实验中叶片内含有的叶绿素等色素,会对碘液处理后表现出的蓝色造成干扰,影响实验现象的观察,为增强实验效果,对叶片应做怎样的处理?                                    

                                      

⑹该实验除了证明“光合作用产生了淀粉”外,还成功地证明了                                     

47.(8分)为研究果实贮藏效率与O2浓度的关系,将质量相同的苹果果肉放在O2浓度不同的密闭容器中,一小时后测定O2吸收量和CO2释放量,结果如下表,请回答以下问题:

氧气相对量(%)

0

1

2

3

5

7

10

15

20

25

O2吸收量(mol)

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1.0

CO2释放量(mol)

1.0

0.8

0.6

0.5

0.4

0.5

0.6

0.7

0.8

1.0

文本框:	
	
	
	
	
	
	
	
	
 
⑴根据上表数据,在右边的方格纸中正确描点并绘出O2吸收量与CO2释放量的关系曲线。(2分)

⑵在氧浓度为3%时,每小时葡萄糖有氧分解量为

     mol,在氧浓度为5%时,每小时葡萄糖无氧分解量为      mol。

⑶根据以上实验结果分析,仓库中贮藏苹果时,O2相对浓度在              时较好,理由是                                。(2分)

贮藏时还可采取什么措施?                           

⑷将成熟的苹果榨成汁,取少量注入试管中,然后加入新制的Cu(OH)2悬浊液,水浴加热煮沸,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48.(10分)现在用无土栽培的方法培养蔬菜非常的广泛,但无土栽培的培养液中如缺少某种植物生长的必需元素,植物就不能正常的生长。而研究植物所需矿质元素的一个方法就是水培法,就是在蒸馏水中加入或减少某种矿质元素来观察植物的生长情况,从而判断植物生长所必需的矿质元素。如果让你设计一个实验,检验番茄生长发育过程中所必需的某种矿质元素,你应如何设计?

实验材料和用具:若干株番茄幼苗 蒸馏水 各种矿质元素 多个培养瓶等。

①简要实验步骤:

a、配制完全培养液和缺少某种元素的培养液备用

b、取2个大小相同的培养瓶,分别装入                     溶液,标记为A、B;将                 的番茄置于A、B培养瓶中,在                条件下培养;

c、一段时间的后观察结果,A中表现正常,B中              

d、再向       中加入         ,表现为              ,则可知该元素是必需元素。

②在该实验的操作中应注意哪些事项?(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