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限时训练专题练习
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及化合物、细胞结构与功能、植物代谢 阶段测试
(满分100分,40分钟内完成) 2006年11月
姓名 得分
一、单选题(共50分,每小题2.5分)
( )1.下列有关组成生物体化学元素的论述,正确的是
A.组成生物体和组成无机自然界的化学元素中,碳元素的含量最多
B.人、动物与植物所含的化学元素的种类差异很大
C.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可以找到
D.不同生物体内各种化学元素的含量比例基本相似
( )2.纤维素被称为第七营养素.食物中的纤维素虽然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但能促进肠道蠕
动、吸附排出有害物质.从纤维素的化学成分看,它是一种
A.二糖 B.多糖 C.氨基酸 D.脂肪
( )3.牛奶中含有乳球蛋白和酪蛋白等物质,在奶汁的形成过程中,与上述物质的合成和分泌有密切关系的细胞结构是
A. 核糖体、线粒体、中心体、染色体 B.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核膜
C. 核糖体、线粒体、质体、高尔基体 D.线粒体、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
( )4.水在生物体及细胞内生命活动中具有非常重要的生理功能,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代谢活动的强度与细胞内自由水和结合水的比值有关
B.生物体内出现水分过多或过少会影响新陈代谢活动
C.线粒体、核糖体、中心体等在其活动中都可以产生水
D.糖类、蛋白质、脂质在其彻底氧化分解过程都产生水
( )5. 如右图所示为细胞周期各个时期的图解,在S期(DNA分子复制期)进行下列工作实践可能取得良好效果的是
①植物组织培养 ②作物(如小麦、水稻)诱变育种
③肿瘤的某些药物治④二倍体西瓜体细胞用秋水仙素处理变成四倍体西瓜体细胞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 )6.右图中的甲、乙、丙表示动物细胞有丝分裂中的三个阶段,a是染色体数、b是染色单体数、c是DNA分子数,a、b、c的数量关系正确的是
A.甲、乙 B.甲、丙
C.乙、丙 D.甲、乙、丙
( )7. 下列属于细胞分化、癌变和衰老的共同表现的是
A.细胞形态、结构和功能上的变化 B.新陈代谢速度减慢
C.遗传物质改变 D.细胞膜的通透性降低
( )8.下表是探究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作用实验设计及结果。
根据实验结果,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A.蔗糖被水解成非还原糖 B.淀粉在淀粉酶的作用下水解成还原糖
C淀粉酶活性在
( )9.下列有关生物新陈代谢的叙述,正确的是
A.完成有氧呼吸所需要的酶由线粒体DNA指导合成
B.植物根系吸收矿质元素的速率与土壤溶液中矿质离子的浓度成正比
C.用15N标记的蛋白质饲喂小白鼠,一段时间后可在其肝糖元中发现15N
D.用14CO2研究玉米的光合作用过程,最早在C4化合物中检测到
( )10.以紫色洋葱鳞茎表皮为材料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现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在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中能观察到紫色中央液泡逐渐缩小
B.滴加30%的蔗糖溶液比10%蔗糖溶液引起细胞质壁分离所需时间短
C.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放入清水中又复原,说明细胞保持活性
D.用高浓度的NaCl溶液代替蔗糖溶液不能引起细胞质壁分离
( )11.下图为植物在夏季晴天的一昼夜内CO2吸收量的变化情况,对此正确的判断是
A.影响bc段光合速率的外界因素只有光照强度
B.ce段下降是由于气孔关闭造成的
C.ce段与fg段光合速率下降的原因相同
D.该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时间区段是bg
( )12.图表示某绿色植物在生长阶段体内物质的转变情况,①和④过程中的[H]产生的场所依次是
A.叶绿体;细胞质基质、线粒体 B.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叶绿体
C.细胞质基质;叶绿体、线粒体 D.线粒体;叶绿体、细胞质基质
( )13.图a曲线表示在一定光照强度、不同温度条件下,某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单位时间内同化的C02量);b曲线表示同等条件下的呼吸作用量(单位时间内释放的CO2量)。
依据检测结果,可获得的结论之一是
A.在
B.在
C.在
D.在
( )14.关于真核细胞呼吸正确的说法是
A.无氧呼吸是不需氧的呼吸,因而其底物分解不属于氧化反应
B.水果贮藏在完全无氧的环境中,可将损失减小到最低程度
C.无氧呼吸的酶存在于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D.有氧呼吸的酶存在于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内膜、线粒体基质
( )15.一位农民种植的某块农田小麦产量总是比邻近地块的低。他怀疑该农田可能是缺少某种元素,为此将该块肥力均匀的农田分成面积相等的五小块,进行田间实验。除施肥不同外、其他田间处理措施相同。实验结果如下表:
从表中可判断,该农田最可能缺少的元素是
A.K B.N C.P D.S
( )16.下列关于细胞结构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凡是生物的细胞壁都可以通过纤维素酶和果胶酶把它分解掉
B.在植物叶肉细胞中能够产生ATP的场所有叶绿体、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
C.蓝藻在生物进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因为它具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
D.线粒体中的基因在遗传时表现为母系遗传,不出现性状分离现象
( )17.种子萌发过程中的吸水过程分为Ⅰ、Ⅱ、Ⅲ一个阶段,三个阶段吸水的特点如图所示。科学家研究发现,在第Ⅱ阶段种子O2的吸收量大大低于CO2的释放量,而在第Ⅲ阶段O2的吸收就显著增加。下列有关种子萌发初期生理变化的说法错误的是
A.第Ⅰ阶段吸水与蛋白质、淀粉等物质有关
B.第Ⅱ阶段呼吸作用强度最弱
C.第Ⅱ阶段吸水缓慢或基本停止
D.第Ⅰ阶段的干重最重
( )18.下面甲、乙两图分别表示一天内某丛林水分的失与得(A、B)和CO2的吸收与释放(m、N、L)的变化情况(S代表面积)。请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若SB – SA > 0,则多余的水分用于光合作用等生理过程
B.若SB – SA > 0,且Sm – SN – SL > 0,则丛林树木同化作用占优势
C.若SB – SA < 0,仅从环境推测,当日气温可能偏高或土壤溶液浓度偏低
D.从暗反应的角度考虑,若在一昼夜内SN + SL < Sm植物就能正常生长
( )19. 有一瓶混合酵母菌和葡萄糖的培养液,当通入不同浓度的氧气时,其产生的C2H5OH和CO2的量如下表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氧浓度为b时,经有氧呼吸产生的CO2为6mol B.a值应当为O
C.氧浓度为c时,有50%的葡萄糖用于酒精发酵 D.d浓度时只进行有氧呼吸
( )20.植物组织培养依据的原理、培养过程的顺序及诱导的植物激素分别是( )
①植物细胞全能性 ②离体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 ③根、芽 ④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⑤生长素和乙烯 ⑥愈伤组织 ⑦再分化 ⑧脱分化 ⑨植物体
A.①、②⑧⑥⑦③⑨、④ B.①、②⑦⑥⑧③⑨、⑤
C.①、⑥②⑨⑧③⑦、⑤ D.①、②⑨⑧⑥⑦③、④
二、简答题(共50分,每空2分)
21.(10分)下图一表示A,B两种植物光合效率随光照强度改变的变化曲线,图二表示将A
植物放在不同浓度CO2环境条件下,A植物光合效率受光照强度影响的变化曲线,请
分析回答:
(1) 图一在较长时间连续阴雨的环境中,生长受到显著影响的植物是____ 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在c点时,叶绿体中ADP的移动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e点与d点相比较,e点的叶肉细胞中C3的含量________(填“高”、“低”、“基本一致”);
e点与f点相比较,e点时叶肉细胞中C3的含量________。(填“高”、“低”、“基本一致”) 。
22.(8分)下图表示人体内几种化学元素和化合物的相互关系,其中a、b表示有机小分子物质,A、B、X代表有机高分子物质,虚线表示遗传信息的流动方向。请据图分析回答:
(1)b的分子结构简式可表示为____________。
(2)B可分为B1、B2、B3等,其原因是:从b分析是由于________
___;从A分析是因为_____ _
_____。
(3)与合成B3有关的x 片段在人体的肝细胞中是否存在?并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
23.(16分)活动小组用大豆作实验材料进行如下实验,根据具体实验内容分析回答:
⑴大豆种子萌发过程中,有机物的种类和含量如何变化? 。
⑵用培养液培养大豆苗,很快植物出现了萎蔫现象,其原因可能是
, 可采用 措施,使植物正常生长。
⑶大豆苗在光下培养一段时间后,基部叶片变黄,活动小组的学生在培养液中添加了一定量的尿素,结果上述缺素症状仍存在,由此推测植物缺少的元素最可能 。
⑷为探索CO2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同学们设计实验装置如右图,直接将该装置放在光下照射,几小时后,摘下叶片,放在烧杯中水煮脱色,再将叶片漂洗后放在培养皿里,向叶片滴加碘液,观察叶片颜色的变化。请指出该实验设计的三处错误并改正。
① 。
② 。
③ 。
⑸若在此密闭的装置钟罩内再放一株玉米,每天光照12小时以上,一星期后,两种植物最可能的生长情况是 。
24.(18分)某医院病理室为确诊一患者的肿瘤是良性还是恶性,切取了一小块肿瘤组织进行培养。请回答下列与肿瘤细胞的培养及其癌症的治疗有关的一些问题:
(1)进行体外培养时,肿瘤组织必须先用____________________等处理成单个细胞。
(2)在培养中若要测量肿瘤细胞的数量,可以通过与红细胞数目对比的方法。将待测样品与等量的已知含量为a的红细胞混匀,涂布在载玻片上,经处理后观察,在显微镜下随机选若干个视野进行计数并计算平均数,其中肿瘤细胞平均数量为b,红细胞平均数量为c,则待测样品中肿瘤细胞的含量为___________。
(3)从新陈代谢角度看,癌细胞能迅速生长、增殖是由于____________ ______ 。
(4)化学治疗可采用药物,如5-氟尿嘧啶,它的结构与尿嘧啶非常相似,可以干扰___________________的过程,从而影响癌基因的表达。
(5)若利用对某种肿瘤细胞具有靶向性的特异性单克隆抗体治疗肿瘤,单克隆抗体与肿瘤细胞结合并发挥作用的过程属于______________免疫的________________阶段。
(6)某科研单位研制了一种新药X,为了验证此药物对此类肿瘤有较好的疗效,将肿瘤细胞悬浮液分成等细胞数的A、B两组。A组加入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B组应加入
。相同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洗去培养液,把两组细胞做相应的处理,分别检测两组细胞的放射性强度。如果出现的实验现象为
,则说明此药物的疗效好。
参考答案:
1—10 CBDCB BABDD
11—20 BADDA BBCCA
21. (1) A A的生长需较强的光照强度 (2) 从叶绿体基质向类囊体膜方向移动 (3) 低 高
22.(1)
(2)氨基酸的种类、数量和排列次序的不同 DNA分子结构具有多样性(不同的基因控制合成的蛋白质不同)
(3)不存在 人体肝细胞不表达血红蛋白基因,因此不转录得到血红蛋白的mRN A
23.⑴有机物的种类变多,有机物总量减少
⑵培养液过浓,植物细胞失水 加水稀释培养液
⑶Mg
⑷①直接将该装置放在阳光下照射是错的,应该改为先将实验装置放在暗室内饥饿,消耗掉叶片内储藏的有机物,再转移到光下照射 ②摘下叶片,放在烧杯中水煮脱色是错的,应改为将摘下的叶片放在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 ③未设对照实验,对照实验的装置需在玻璃罩内放一小杯NaOH溶液,其他与实验组的装置及处理方式相同
⑸玉米生长正常,大豆生长不良,逐渐死亡
24(1)胰蛋白酶 (2)ab/c
(3)同化作用大于异化作用
(4)转录(或转录、翻译) (5)体液 效应
(6)等量的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和药物X A组的放射性强度大于B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