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考试生物卷
高三生物试卷
命题:高三生物备课组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7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6小题,每小题2分,共5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选项的序号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
1.炭疽杆菌在“9·
A.炭疽杆菌遗传物质的只是DNA
B.炭疽杆菌产生的可遗传的变异来自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
C.炭疽杆菌无核膜、无细胞器
D.炭疽杆菌质粒的遗传属于细胞质遗传
2.下列与动物细胞培养有关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培养液通常含有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维生素和动物血清
B.原代培养的细胞一般传至10代左右便会出现生长停滞
C.动物细胞培养一般能够传到40~50代,但其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
D.动物细胞培养可用于检测有毒物质和获得大量自身健康细胞等
3.下表是关于三种生物的能源、碳源、氮源、光合色素的描述,正确的是
硝化细菌 | 固氮蓝藻 | 根瘤菌 | |
能 源 | 氧化有机物 | 光能 | 氧化氮气 |
碳 源 | 利用二氧化碳 | 利用二氧化碳 | 利用糖类等 |
氮 源 | 利用铵盐 | 利用氮气 | 利用氮气 |
光合色素 | 没有 | 有 | 没有 |
A.根瘤菌 B.固氮蓝藻 C.硝化细菌和固氮蓝藻 D.上述三种生物
4.下列有关硝化细菌和固氮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A.硝化细菌固氮的基因在质粒上 B.圆褐固氮菌合成的生长素属于初级代谢产物
C.硝化细菌和根瘤菌都是需氧型生物 D.豆科植物由于共生固氮菌的大量增殖而形成根瘤
5、谷氨酸的R基为C3H5O2,一分子谷氨酸的C、H、O、N原子数分别是
A 5、9、4、1 B 4、8、5、
6.下列肯定不含有核糖参与组成的结构或物质是
A.线粒体 B.核糖体 C.质粒 D.酶
7.下列物质中属于分泌蛋白的是
①肠肽酶 ②抗体 ③载体 ④氧化酶 ⑤性激素 ⑥胰岛素
A.①②③④ B.②③⑤⑥ C.①②⑥ D.①④
8.各种生物膜在结构上具有一定的联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内质网膜与核膜相连 B.高尔基体膜与内质网膜直接相连
C.内质网膜与线粒体膜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 D.内质网膜与细胞膜相连
9.用纤维素酶果胶酶处理一种生物细胞后,外层结构无明显变化,但能进行光合作用。此生物为
A.酵母菌 B.硝化细菌 C.蓝藻 D.水稻
10.过敏反应中的抗体与特异性免疫反应中的抗体的区别是
A.产生的细胞不同 B.化学成分不同 C.作用的方式不同 D.作用的结果不同
11.我市某科研机构培育出一批兰花幼苗用于出口,据其技术人员介绍,这批兰花幼苗经得起严格的进出口检疫。培育这批兰花苗应用的技术是
A.利用兰花茎尖进行组织培养 B.利用兰花体细胞杂交技术
C.利用有性杂交技术 D.利用细胞核移植技术
12.糖蛋白普遍存在于细胞膜上,如果将细胞培养在含药物X的培养基中,发现细胞无法制造糖蛋白的糖侧链,则此药可能作用于
A.核糖体 B.内质网 C.叶绿体 D.细胞膜
13.乳酸杆菌的全部遗传信息储存于它的
A.细胞核中 B.脱氧核糖核苷酸中
C.DNA和RNA分子中 D.拟核与质粒中
14.微生物生长繁殖所必须,但微生物自身却不能通过代谢来形成的物质属于微生物营养的
A.初级代谢产物 B.碳源或氮源
C.次级代谢产物 D.生长因子
15.以下关于基因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与RNA聚合酶结合的位点即起始密码
B.花生细胞中起始密码位于编码区中的外显子上
C.乳酸菌中终止密码位于编码区下游的非编码区上
D.大肠杆菌中半乳糖苷酶的合成与非编码区有关
16.用人工培养基培养圆褐固氮菌,当向无菌培养箱充入氮气时与充入无菌空气时相比,其固氮量和菌落大小的情况是
A.多和大 B.多和小 C.少和大 D.少和小
17.试管婴儿、试管苗和“多莉羊”三者均属于生物工程技术的杰出成果,下列对其生物学原理及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
A.都属于无性生殖 B.都属于细胞工程的技术范畴
C.都不会发生基因重组 D.都体现了分化的细胞具有全能性
18.由单克隆抗体研制而成的“生物导弹”由两部分组成,一是“瞄准装置”,二是杀伤性“弹头”,下列对此描述不正确的是
A.“瞄准装置”是由识别肿瘤的单克隆抗体构成
B.“弹头”是由放射性同位素、化学药物和毒素等物质构成
C.“弹头”中的药物有选择杀伤肿瘤细胞的功能
D.“生物导弹”是利用细胞工程制备出来的
19.选择培养基可以从混杂的微生物群体中分离出所需的微生物,通过缺氮培养基、含青霉素培养基、含氨的无机培养基,可从土壤中分离出的微生物依次是
A.硝化细菌、放线菌、根瘤菌 B.根瘤菌、霉菌、圆褐固氮菌
C.圆褐固氮菌、放线菌、硝化细菌 D.圆褐固氮菌、霉菌、硝化细菌
20.若将酵母菌的线粒体DNA进行诱变,使其线粒体DNA不再具有自我复制能力,再将此突变的酵母菌接种在含有葡萄糖的培养基上培养,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A.因为子代中没有线粒体,所以无菌落形成
B.酵母菌仍能进行有机物的氧化分解,所以有小菌落形成
C.因为线粒体DNA对真核细胞不重要,所以有正常大小的菌落形成
D.因为酵母菌对糖类的彻底氧化分解可以不依赖线粒体,所以有正常大小的菌落形成
21.细胞增殖过程中DNA含量会发生变化。通过测定一定数量细胞的DNA含量,可分析其细胞周期。根据细胞DNA含量不同,将某种连续增殖的细胞株细胞分为三组,每组的细胞数如右图。从图中所示结果分析其细胞周期,不正确的是
A.乙组细胞正在进行DNA复制
B.细胞分裂间期的时间比分裂期长
C.丙组中只有部分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加倍
D.将周期阻断在DNA复制前会导致甲组细胞数减少
22.糖蛋白普遍存在于细胞膜上(形成糖被),如果将细胞培养在含某种抑制剂的培养基中,发现细胞无法糖基化,不能在蛋白质上形成糖链。据此推断此抑制剂可能作用的细胞器是
A.内质网 B.高尔基体
C.核糖体 D.中心体
23.有关全能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受精卵在自然条件下能使后代细胞形成完整个体,因此全能性最高
B.生物体内细胞由于分化,全能性不能表达
C.卵细胞与受精卵一样,细胞未分化,全能性很高
D.植物细胞离体培养在一定条件下能表现出全能性
24.下列过程不在动物细胞内进行的是
①氨基转换作用 ②脱氨基作用 ③胰液分解各种有机物 ④抗体与抗原特异性结合
⑤血液中尿素的排出 ⑥葡萄糖转变成脂肪
A.②③④ B.③④⑤ C.①②③ D.④⑤⑥
25.用蔗糖、奶粉和经蛋白酶水解后的玉米胚芽液,通过乳酸菌发酵可生产新型酸奶,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蔗糖消耗量与乳酸生成量呈正相关 B.酸奶出现明显气泡说明有杂菌污染
C.应选择处于对数期的乳酸菌接种 D.只有奶粉为乳酸菌发酵提供氮源
26.紫外线具有杀菌和诱变功能。用相同剂量、不同波长的紫外线处理两组等量的酵母菌,结果见下表:
实验结果记录表
紫外线波长(nm) | 存活率(%) | 突变数(个) |
260 | 60 | 50~100 |
280 | 100 | 0~1 |
据表推断,在选育优良菌种时,应采用的紫外线波长及依据是
A.260nm;酵母菌存活率较低 B.260nm;酵母菌突变数多
C.280nm;酵母菌存活率高 D.280nm;酵母菌突变数少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每题有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全选对者得3分,其他情况不给分。
27.根瘤菌是一种固氮微生物,下列不是其生物学特征的是
A.在土壤中独立生活时能够固氮 B.需氧的异养细菌
C.所需能量由自身的线粒体提供 D.单细胞真核生物
28.限制性内切酶的作用实际上就是把DNA上某些化学键打断,一种能对GAATTC专一识别的限制酶不能打断的化学键是
A.T与A之间的键 B.G与C之间的键 C.A与T之间的键 D.磷酸与脱氧核糖之间的键
29.在生物的生命活动中, 能产生ATP的细胞结构有
A.叶绿体
B.细胞质基质 C.高尔基体 D.线粒体
30.观察右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如果该图表示的是组成原生质的各种化学元素,则A应该是C。
B.如果该图为组成原生质的化合物,则A中含有的元素为H、O。
C.如果该图是已经完全脱水后的原生质,则A是蛋白质。
D.如果该图表示的是组成原生质的各种化学元素,则其中微量元素的总量不超过3%。
31.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对下图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有A和D。
B.图C代表的生物类群,在生态系统中的成分中可属于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C.在遗传物质传递中,不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的基因存在于C和D细胞中。
D.与C细胞相比,B细胞中基因结构的主要特点是具有成形的细胞核。
32.下表是黄豆和玉米两种植物种子食用部分营养成分表(表中数据表示每百克含量),从表中分析可得出
比较项目 | 能量(千焦) | 水分(克) | 蛋白质(克) | 脂肪(克) | 糖类(克) | 铁(毫克) |
黄豆 | 1502 | 10.2 | 35.1 | 16.O | 18.6 | 8.2 |
玉米 | 1423 | 12.1 | 8.1 | 3.3 | 69.6 | 3.2 |
A.种植黄豆施用的氮肥比玉米的多
B.黄豆种子萌发时吸水较玉米种子多
C. 玉米种子萌发时的耗氧量比黄豆多
D.从人体的生长需要看,黄豆的营养价值比玉米高
第II卷(非选择题 共80分)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0个小题,共80分。
33. (5分)下图是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洋葱根尖的图像,请分析回答:
图像B是在_______物镜下观察到
的图像,要观察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各
时期的图像,首先应移动__________,
找到根尖的____________。待观察清楚并
将要观察的细胞移至视野正中央后,再转
动______________,使_____________正对通光孔,调节细准焦螺旋和反光镜使图像清晰。
34. (9分)甲、乙两图是红枫叶肉细胞和根尖分生区细胞的亚显微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表示根尖分生区细胞的是图_______;若将两种细胞分别置于30%蔗糖溶液中,则能发生质壁分离现象的细胞是图_______,图中结构[ ]___________起重要作用。
⑵图中标号6所示结构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甲、乙两图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对标号4和标号5所示结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
A.生理活动中都产生水 B.前者有片层结构,后者有嵴
C.黑暗条件下,生理活动中都消耗O2 D.前者不产生ATP,后者产生ATP
⑸细胞进行下列各种生命活动,正常情况下图甲细胞________,图乙细胞_______。(填入编号)。
①不增殖 ②能继续增殖 ③细胞核DNA只转录不复制 ④出现染色体结构 ⑤有mRNA经核孔进入细胞质中
35.(l4分)右图是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
(l)将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的场所是[ ]___________。合成蛋白质的场所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遗传信息的转录发生在_____________内,转录的产物通过_____________进入细胞质。
(3)若这是叶肉细胞,正处于光照下,则将二氧化碳还原成糖类的部位是[ ]________,完成此生理过程需要光反应提供________和________。
(4)若这是根尖分生区细胞,正处于有丝分裂的前期,则[ ]和[ ]会消失,不存在的细胞器有________和液泡。
(5)若这是成熟区细胞,正处于营养液中,则在正常情况下,与其吸收矿质元素有关的细胞器主要是[ ]和[ ]。因为进行此生理活动需要前者提供________,后者提供________。
36.(5分)下图为正处于分裂间期的某种动物细胞模式图。
(1)若这是人体的骨髓细胞,正处于细胞周期的S期,则该细胞核内所发生的主要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写出该细胞在有丝分裂前期将结束时所发生的四种最为显著的形态结构变化,并注明这些结构在图中的标号(在括号内写标号,横线上写相应的说明)。
① ( )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④ ( )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7.(8分)农业科技工作者在烟草中找到了一抗病基因,现拟采用基因工程技术将该基因转入棉花,培育抗病棉花品系。请回答下列问题:
(1)要使载体与该抗病基因连接,首先应使用____________进行切割。假如载体被切割
后,得到的分子末端序列为 则能与该载体连接的抗病基因分子末端是_________
(2)切割完成后,采用_________酶将载体与该抗病基因连接,连接后得到的DNA分子称为______________。
(3)再将连接得到的DNA分子导入农杆菌,然后用该农杆菌去____________棉花细胞,利用植物细胞具有___________性的原理进行组织培养,从培养出的植株中筛选出抗病的棉花。
(4)该抗病基因在棉花细胞中表达的产物是 ( )
A.淀粉 B.脂类 C.蛋白质 D.核酸
(5)转基因棉花获得的________是由该表达产物来体现的。
38.(9分)右图为谷氨酸发酵装置图。
(1)图中3,6处是发酵罐夹层中水的进出口,水在发酵罐夹层流动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谷氨酸发酵液的pH应控制在7~8范围内,随着代谢产物的积累,发酵液pH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__,控制办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酵过程中,若谷氨酸积累过量,会抑制____________的活性,导致合成途径中断,这种代谢调节方式称为_________________调节。
(3)如果在4处通入空气,谷氨酸产量会_______________,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谷氨酸发酵过程中当培养液_______________,会生成乳酸或琥珀酸。当培养液中呈酸性时会生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9. (8分)下图是用两栖动物卵所做实验的图解,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蝌蚪肠上皮细胞核中含有青蛙发育所需的 ,重新组合的细胞相当于蛙的 ;基因重组发生在图中[ ]过程。
(2)图中④⑤过程合称为 ,通过图示过程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类型为 。
(3)图中③过程采用的技术手段称作 技术,④过程所用的培养液与植物组织培养基的成分主要不同点是 。
(4)本实验结果说明 具有全能性。
40.(6分)今有一个多肽化合物,其分子式为C55H70O19N10,已知将它彻底水解后只得到下列四种氨基酸:
问:(1)该多肽是________肽。
(2)该多肽进行水解后,需________个水分子,得到________个谷氨酸分子,________个苯丙氨酸分子。其理由是(写出计算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
41.(8分)炭疽热是由炭疽芽孢杆菌引起的,它可引起动物组织水肿,粘膜出血,造成动物死亡。法国科学家巴斯德在研究牲畜炭疽病时进行了如下实验:把实验绵羊用毒性已削弱的炭疽芽杆菌制剂注射,这些绵羊感染后没有发病。四天后,对实验绵羊用毒性极强的炭疽芽孢杆菌制剂注射,经过一段时间后,实验绵羊全部正常生活。请回答以下问题:
(1)实验绵羊在第二次注射炭疽芽孢杆菌制剂后没有发病,其原理是体内产生了________,与之合成和分泌相关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它与酵母菌细胞在基因结构上的差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们认为该实验过程不足以严密论证以上结论,请在上述试验的基础上补充相应的实验设计原则、步骤、预测结果。
①实验设计原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操作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预测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为了验证这一假设,科学家得到了如下材料:
a、分离纯化的水通道蛋白;b、含有水通道蛋白的细胞;c、去除水通道蛋白的细胞;d、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的内含水溶液的球状体(其膜结构能与加入的蛋白质结合);e、能够抑制蛋白质活性的含汞离子的试剂;f、蒸馏水。
某生物小组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以研究水通道:取一只培养皿,加入一定量的蒸馏水,放入含有水通道蛋白的细胞,一段时间后用显微镜观察。加入水通道蛋白的细胞吸水胀破。
结论:水分子通过水通道蛋白进入细胞内部。
①此实验的目的是 。
②找出上述实验过程中的不合理之处,并加以改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选取科学家找到的材料设计另外一个实验,验证科学家提出的假设。
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计将出现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三生物答题纸
一、二、请将选择题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共70分)
![]() |
2006~200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三生物试卷答案
一、单选题: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答案 | A | C | B | C | A | C | C | B | C | D | A | B | D |
题号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答案 | D | D | D | B | C | D | B | D | A | C | B | D | B |
二、多选题:
题号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答案 | ACD | ABC | ABD | BCD | ACD | BD |
三、非选择题33.(5分)低倍 装片 分生区 转换器 高倍物镜
34、(9分)(1)乙; 甲;[1]大液泡;(2)纤维素 (3)线粒体; 叶绿体;
(4)A; (5)①③⑤; ②④⑤
35.(14分)(1)[3]细胞质(两个都对给1分)[2]核糖体(两个都对给1分) (2)细胞核 核孔
(3)[7]叶绿体基质(两个都对给1分) ATP NADPH (答能量和氢也对)
(4)[4][5]叶绿体 (5) [1][2]能量(或ATP)蛋白质(或载体)
36、(5分)(每空格1分)。 (1)进行DNA复制
(2) ①4 染色质变成染色体 ②5核仁逐渐消失
③6 核膜逐渐解体 ④9 两中心体分别向两极移动,并发出星射线
37.(8分)(1)限制性内切酶 A(2)DNA连接酶 重组DNA
(3)感染 全能 (4)C(5)抗病性状
38.(9分)(1)冷却(降温) (2)降低 增加碱(加NH3·H2O) 谷氨酸脱氢酶 酶活性调节(3)降低 谷氨酸被杂菌分解 (4)溶O2不足 乙酰谷氨酰胺
39.(8分)(1)全套基因 (全套遗传物质) 受精卵 b (2)个体发育 无性生殖(克隆)
(3)核移植 前者必须含有动物(蛙)血清 (4)高度分化后的动物细胞核
40、 (6分)(计算过程2分,其余每空1分) (1)10 (2)9 4 3
设甘氨酸、丙氨酸、苯丙氨酸及谷氨酸分别为a\,b\,c\,d个。根据守恒原则:
C:
H::
O:(a+b+c+2d)=19+(a+b+c+d-1)
N::a+b+c+d=10 解得:a=1
b=
41.(8分)(1)抗体 线粒体、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 (不全不给分)
(2) 炭疽杆菌的编码区是连续的。 (3)①对照原则 ②将未经免疫的绵羊同时注射感染性极强的炭疽芽孢杆菌(2分)③全部死亡 (2分)
42、(8分)①验证水分子进出细胞需要通过水通道蛋白 (1分)
②缺少对照实验;改正:取另一只培养皿,加等量的蒸馏水,将不含有水通道蛋白的细胞放入,在相同的条件下放置一段时间后用显微镜观察。不含有水通道蛋白的细胞,保持原状(2分)
③方法:A、将分离纯化的水通道蛋白与球状体混和,得到含有水通道蛋白的球状体;B、取甲、乙两只培养皿,加入等量的蒸馏水;C、将含有水通道蛋白的球状体放入甲培养皿中,将不含有水通道蛋白的球状体放入乙培养皿中;D、在相同条件下放置一段时间 (3分)
预计将出现的现象:含水通道蛋白的球状体吸水胀破,不含水通道蛋白的球状体保持原状(2分)
结论:水分子通道蛋白进入球状体(1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