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生物试卷 - 高中三年级生物试题 - 正文*

高三第一学期第四次月考生物试卷

2014-5-11 0:36:49下载本试卷

高三第一学期第四次月考生物试卷

(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70)

一、选择题(答案涂在答题卡上,每题1分,共40分)

1.下列哪种情况下尿液会相对增加?()

①剧烈运动时   ②天气转冷时   ③患糖尿病时   ④静脉注射葡萄糖溶液

 ⑤摄取过多过咸的食物时

A.①②③       B.①④⑤      C.②③④      D.③④⑤

2.下列有关氮循环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土壤中的氮肥经过硝化细菌的作用,最终转化为硝酸盐

B.氧气充足时,某些微生物可将硝酸盐最终转化为氮气

C.植物只能利用土壤中的硝酸盐和铵盐,不能直接利用大气中的氮气

D.植物根细胞以主动运输的方式从土壤中吸收硝酸盐和铵盐

3.根瘤菌是共生型的固氮微生物,具备的特点是             ()

A.它是需氧型微生物,所以线粒体含量较多 B.含有DNA和RNA,且DNA位于染色体上

C.遗传不遵循孟德尔的遗传定律       D.生长繁殖过程不需要氮源

4.下表表示某培养基的配方,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成分

蛋白胨

葡萄糖

K2HPO4

伊红

美蓝

蒸馏水

含量

10g

10g

2 g

0.4 g

0.065 g

1000 g

 

A.从物理性质来看该培养基属于液体培养基,从用途看该培养基属于选择培养基

B.培养基中属于碳源的物质主要是葡萄糖,属于氮源的物质是蛋白胨

C.该培养基缺少提供生长因子的物质

D.对培养基调节至合适的PH后就可以接种菌种使用

5.下列列出了两种微生物生长所必需的生长因子和它们合成并释放出的次级代谢产物。如果把这两种微生物培养在一起,它们最可能的关系是             ()

名称

生长因子

次级代谢产物

红酵母

嘧啶

噻唑

毛霉

噻唑

嘧啶

A.竞争       B.寄生       C.共生       D.腐生

6.将细菌放在固体培养基上培养,它会繁殖并形成菌落(如右图)。某实验小组想检验两种抗生素的杀菌作用,下列如下图哪个实验方案最合适          (   )

7.将由酵母菌、乳酸菌、黑曲酶等菌种组成的微生物复合剂,添加倒畜禽粪便(或食品加工废料)中,搅拌均匀,密闭后,在适宜的温度下放置7-10天,在此过程中不发生( )

①无养呼吸  ②竞争   ③ATP    ADP+Pi+能量   ④孢子生殖    ⑤捕食   ⑥出芽生殖   ⑦光合作用

A.①②    B.⑤⑦    C.③④    D.⑤⑥

8.有四种代谢产物u、p、q、s和影响其代谢的相应的突变基因。第一个突变型的缺陷是可以在加有u、s 或q的培养基上生长,而不能在只有p的培养基上生长;第二个突变型的缺陷是只有在加有q的培养基上才能生长;而第三个突变型在加有u或q时均可生长。则这些代谢产物的形成顺序为

A.s  p   u   q         B.p  q   s   u 

C.q  u   s   p          D.p   s   u   q

9.下列哪一种方法能将T2噬菌体的DNA标记上32P?( )

  A.用含32P标记的大肠杆菌培养     B.用含32P标记的植物细胞培养

  C.用含32P标记的动物细胞培养     D.用含32P标记的固体培养基培养

10.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酶合成的调节和酶活性的调节不能同时存在

  B.诱导酶一旦产生,其活性将一直保持下去

  C.与酶的合成调节相比,酶活性的调节是一种快速、精细的调节方式

  D.次级代谢产物是微生物生长繁殖必需的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发酵罐中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与代谢产物的形成都与pH有关

B.单细胞蛋白是从微生物细胞中提取出来的

C.谷氨酸棒状杆菌要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发酵才能得到谷氨酸(味精的主要成分)

D.人工诱变、细胞工程、基因工程等都对微生物进行定向改造

12.下图所示有关细菌的群体生长曲线的描述错误的是(  )

 A.种内斗争最激烈的是阶段3     

 B.增长最快的是阶段2 

C.在3阶段进行连续培养,可以延长培养周期,提高产量     

D.在2阶段是获取菌种的最佳时期

13.在一封闭的玻璃容器中,用18O标记的水培养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此水中的氧在容器中的循环途径是(  )
 A.水→O2→CO2     B.水→O2→水   C.水→葡萄糖→CO2    D.水→葡萄糖→水
14.右图是人体局部内环境示意图。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

  A.某人长期营养不良,则会引起C液减少       

  B.2结构的细胞所处的内环境为淋巴

  C.人发生过敏反应,1结构的通透性会升高

  D.A液中的O2进入组织细胞被利用至少要通过3层膜结构

15.在实验条件下测试某种恒温动物离体细胞的呼吸强度(E)受温度变化的影响,正确结果是( )

A           B          C           D

16.  研究发现,许多植物在遭受低温、干旱和盐碱等非致死性逆境袭击时,细胞内可溶性糖和氨基酸等含量有明显提高。下列有关推断比较合理的( )                 

A能提高渗透吸水的能力,因而不是对逆境的适应性反应

B能降低细胞吸胀吸水的能力,因而不是对逆境的适应性反应

C是合成淀粉和蛋白质的酶活性减弱的结果,因此,不属于应激性反应

D是细胞内氧化酶活性增强的结果,因此与遗传性无关

17    .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时( )

A蛋白质合成增加,葡萄糖利用增加    B蛋白质合成增加,葡萄糖利用减少

C蛋白质合成减少,葡萄糖利用增加    D蛋白质合成减少,葡萄糖利用减少

18.右图所示的两盆相似植物被完全密封,甲不透光,乙可透光,其余条件均相同。则较强光照两小时后,其结果最可能是( )

A.甲植物增重,装置内气体的量减少

B.乙植物增重,装置内气体的量减少

C.甲植物减轻,装置内气体的量不变

D.乙植物减轻,装置内气体的量不变

19.近年来南极上空的臭氧空洞逐渐增大,地表紫外线照射量增加。紫外线为高能量光线,在生物体内易激发超氧化物形成,致使脂质氧化而破坏其功能。据此分析,植物短暂暴露在高紫外线条件下,光合作用能力立即明显受到抑制的原因主要是 ( )

 A.光合作用酶受到破坏 B.囊状结构受到破坏 C.暗反应受抑制  D.DNA受到破坏

20.取三粒质量相同的大豆种子,一粒在黑暗中长成豆芽甲,另两粒在光下发育成植株乙、丙。测定甲、乙的鲜重和丙的干重,并与大豆种子比较,增加的重量分别为a、b、c,则a、b、c的主要增重因素分别为( )                 

A.H2O;CO2;H2O和CO2          B.CO2;H2O和CO2、H2O
C.CO2;H2O;H2O和CO2          D.H2O;H2O和CO2、CO2

21.有关水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呼吸作用的第三阶段既有水的生成又有水的分解

B.用H218O浇花草,一段时间后,在花草周围空气中的H2O、O2、CO2中可能会出现18O

C.苹果树不宜在热带地区栽种的主要限制因素是水

D.当人饮水不足时,由垂体细胞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增加,尿的排出量减少

22.硝化细菌通过化能合成作用形成有机物需要下列哪种环境条件( )

    A.具有氨气和缺氧                 B.具有氨和氧

    C.具有硝酸的氧             D.具有硝酸和缺氧

23.某学校科技活动小组的同学在考察被严重污染的地表水体时,发现两类景观:有机型污

染水体变黑发臭;无机型污染水体一般变绿。在前者、后者中生活着的主要生物依次是( )

A.异养厌氧型生物、光能自养型生物   B.光能自养型生物、异养厌氧型生物

C.异养需氧型生物、化能自养型生物   D.化能自养型生物、异养需氧型生物

24.如右图所示,原来置于黑暗环境中的绿色植物移到光下后,CO2的吸收量发生了改变,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曲线AB段表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弱于呼吸作用

②曲线BD段表示绿色植物仅进行光合作用

③在B点显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速率相等 

④整段曲线表明,随光照强度递增,光合作用增强,

呼吸作用减弱

A.②④         B.①③           C.①②           D.③④

25.某动物在呼吸过程中,若吸入的O中掺有37%的18O,那么呼出的HO中,

H18O占 (  )。

A、0;   B、37%;   C、63%;  D、100%

26.有关下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若Y表示胰岛素,则该细胞在血糖浓度过低时的活动加强

B、若Y表示抗体,则该细胞是由效应B细胞或记忆细胞增殖分化来的

C、若Y表示抗体,则Y从内质网腔到细胞外总共穿过4层生物膜

D、若Y表示生长激素,则该细胞为下丘脑中的细胞

27.生理学上将一定时间内集体的二氧化碳产生量与耗氧量容积的

比值称为呼吸商。糖、蛋白质、脂肪的呼吸商分别为:1.0、0.8.0.71。

一个长期处于病理性饥饿情况下的人,他的呼吸商最可能为( )

A.1.0   B.1.0--0.8   C 0.71—0.8   D. 0.71

28.右图为氮循环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③、④、⑤过程只能在生产者体内进行

B.进行②过程的生物的代谢类型为自养需氧型

C.①过程中通过生物固定的氮素远多于其他途径

D.⑥过程能使N2返回到大气中,有利于氮循环

29.一位科学家用高浓度的糖溶液饲喂一只动物,在接下来的3小时内,每隔半小时检查该动物血液中血糖的浓度。下表示这项试验的结果,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使用糖后的时间(min)

0

30

60

90

120

150

180

血糖浓度(mg·dL-1

75

125

110

90

75

75

75

A.该动物正常的血糖浓度时75 mg·dL-1

B.120min时,血糖浓度降至75 mg·dL-1,主要是胰岛素分泌增多,促进血糖利用和转化

C.180min时,血糖浓度仍维持在75 mg·dL-1,主要是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多,促进肝糖元分解

D.60min时,胰岛素分泌会促进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

30.为了解某种特定激素对小龙虾行为反映的影响,你认为下列不恰当的操作是( )

A.将小龙虾按性别分成两组,雄性组注射该激素,雌性组作为对照

B.随机分配小龙虾到实验组和对照组,使两组的性别比例大致一致

C.实验组注射特定激素,对照组在相同部位注射等量的激素溶液的溶剂

D.实验组与对照组应置于相同环境下饲养

31.据右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若在S处给予刺激,则在A处可测知有兴奋存在

B.线粒体在D和B分布最多

C.兴奋在A  B的传导速度等于D  E的传导速度

D.兴奋在神经细胞之间通过电流传导

32.图中为测定A、B这两个神经元之间电流传递的实验装置,图中ab=cd。用微电极分别刺激b、c处,电流表的变化是( )


A.刺激b点,B神经元上电位由“外负内正”迅速变为“外正内负”

B.刺激c点,A神经元上电位由“外正内负”迅速变为“外负内正”

C.刺激b点,灵敏电流计发生2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D.刺激c点,灵敏电流计发生2次方向相同的偏转

33.在扦插枝条时,在枝条基部的切口处涂抹上某种细菌的浸出液,枝条容易生根。这种细菌最可能是( )

A根瘤菌    B圆褐固氮菌    C硝化细菌    D乳酸菌

34.在下列科学研究过程中,采用的技术手段相似的一组是()

①证明光合作用的过程中,释放的氧气来自于水 ②利用大肠杆菌生产人类胰岛素  ③单克隆抗体  ④T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⑤鉴定乳制品或饮用水中是否含有大肠杆菌

A ①④    B ②④     C ④⑤      D ②③

35.给正常小狗实施垂体切除术后,短期内小狗血液中三种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a)、促甲状腺激素(b)、甲状腺激素(c)的含量变化正确的是(横轴为时间,纵轴为激素含量)

 

A.          B.           C.        D.

36.下列实例中能体现植物生长素作用两重性的是(  )

A.胚芽鞘的向光性   B.茎的负向重力性     C.无籽番茄的培育   D. 顶端优势

37.在利用谷氨酸棒状杆菌生产谷氨酸的过程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各个生长时期的长短是固定的,无法人为缩短生长周期  ② 对数其实采样留种的最佳时期   ③在稳定期补充营养物质可以缩短培养周期    ④调整期是收获代谢产物的最佳时期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8.通过选择培养基可以从混杂的微生物群体中分离出所需的微生物。在缺乏氮源的培养基上大部分微生物无法生长;在培养基中加入青霉素可以抑制细菌和放线菌;在培养基中加入10%酚可以抑制细菌和霉菌。利用上述方法不能从混杂的微生物群体中分别分离出(   )

A.大肠杆菌    B.霉菌     C.放线菌     D.固氮细菌 

39、病毒是一种没有细胞结构,结构十分简单的生物,在电镜下能够看到的最小形态学单位是:

A.衣壳     B.核酸   C.衣壳粒  D.囊膜

40、科学家认为病毒是生物,其主要理由是( )

A.由蛋白质和核酸构成               B.能够侵染其他生物

C.能够在寄主体内完成遗传物质的自我复制      D.能够控制蛋白质合成

二、简答题(共30分)

1.(7分)为探究光照和重力两种因素对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分布哪个影响更大,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玉米幼苗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探究。

(注:丁向上弯曲生长,丙也向上弯曲生长,但与丁相比,弯曲度要小一些)

根据图示的实验现象回答:

(1)由甲、乙装置内的玉米苗生长情况可知玉米苗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特性。

(2)由甲、丁装置内的玉米苗生长情况可知玉米苗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特性。

(3)由乙、丙、丁装置内的玉米苗生长情况可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实验刚开始后使整个实验装置失去重力,甲、乙、丙、丁四个装置的幼苗生长方向(或特点)将是:甲          ;乙          ;丙         ;丁          


2.(9分)下图表示雌性高等动物的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垂体细胞、性腺细胞及它们分泌的激素之间的关系。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性激素分泌活动的调节枢纽是         

(2)激素A是        。激素C是     ,其能促进雌性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生殖细胞的生成,激发和维持                    

(3)如果激素C的合成量过多时,激素A、B含量的变化趋势是    _________。这是一种      _________调节机制。

(4)X细胞作用于垂体细胞,使垂体细胞分泌某种物质,并调节对幼仔的照顾行为,则X细胞分泌的物质是        。在与垂体细胞膜相对应的X细胞的末端,发生的信号变化是                

30、(14分)下表为某科研小组在对能产生干扰素的酵母菌进行扩大培养阶段研究时获得的数据。但由于粗心技术人员忘了标记取样的时间(每次取样间隔时间为30min,表中数量单位为万个/ml)。

样品代号

a

b

c

d

e

f

g

h

菌体数量

30

60

220

235

760

820

822

825

pH值

6.0

4.7

5.9

4.9

5.7

5.3

5.1

5.6

试回答下列问题:

(1)研究中的菌种(产生干扰素的酵母菌)只能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技术培育。这一技术与人工诱变相比较明显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研究中培养液pH下降的主要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产中为研究pH改变对发酵的影响可以采用__________________方法维持培养液pH的相对稳定。

(3)试在右面的坐标图中画出本研究中酵母菌生长曲线。

(4)从第(3)小题曲线看,在扩大培养中最好将培养时间终止在开始后的___________小时左右,因为这一时期的菌种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