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第一轮复习生物测试卷
第一单元《绪论、生命的物质基础与结构基础》测试题
时间:40分钟 总分:100分 命题人:曾凡洪
姓名: 班级: 成绩: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1~20小题,每小题2分,21~30小题,每小题3分,共70分)
1.生物体都具有生长现象,生长的根本原因是( )
A.细胞的生长和分裂 B.同化作用超过了异化作用
C.细胞分化的结果 D.组织、器官的形成
2.在“非典”患者体内,糖类不含有,脂质不一定有,蛋白质也不一定有,而核酸一定有的元素是( )
A.N B.P C.S D.P、S
3.下列有关微量元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微量元素是生物生命活动所必需的、含量很少的元素
B.微量元素是维持正常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 C.细胞中所有微量元素的总和少于3%
D.所有的占生物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下的元素都是微量元素
4.下列物质在元素组成上最相似的一组是( )
A.糖原、胰岛素、性激素 B.纤维素、性激素、生长激素
C.淀粉、淀粉酶、糖原 D.ATP、DNA、RNA
5.无论是探测月球还是探测火星,科学家都把寻找水作为最关键的工作之一。下列对水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意义,叙述最准确的是( )
A.能提供生命活动的液体环境 B.能与蛋白质结合,体现生命活动现象
C.能为各种生化反应提供条件 D.能调节生命活动所需的温度环境
6.下列与线粒体相关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线粒体携带的遗传信息可以表达出来
B.生长和代谢旺盛的细胞中,线粒体数量往往较多
C.真核细胞中都含有线粒体 D.细胞内大量耗能的部位往往集中了较多的线粒体
7. 在下列传染性疾病的病原体中,具有细胞结构是( )
A.疯牛病 B.艾滋病 C.流行性感冒 D.肺结核
8.DNA分子结构具有多样性,原因是( )
A.碱基和脱氧核糖排列顺序千变万化 B.碱基对的排列顺序千变万化
C.碱基配对的方式千变万化 D.两条核苷酸链的空间结构千变万化
9.牛胰岛素基因的编码序列共有306个碱基组成(不包含终止密码),由该基因控制合成的牛胰岛素有2条肽链组成,那么该胰岛素中至多含有多少种氨基酸;
A.20 B.
10.细胞内合成RNA聚合酶的场所是( )
A.细胞核 B.高尔基体 C.核糖体 D.内质网
11.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根尖分生区细胞和叶肉细胞不是都有细胞周期,但化学成分却不断更新
B.只有含叶绿体的细胞,才能进行光合作用
C.乳酸菌、酵母菌都含有核糖体和DNA
D.抑制根细胞膜上载体活性或影响线粒体功能的毒素,都会阻碍根细胞吸收矿质元素
12.下列有关细胞增殖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二倍体生物体细胞有丝分裂后期,细胞每一极均含有同源染色体
B.二倍体生物体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中的DNA平均分配
C.二倍体生物减Ⅱ后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2的倍数,不含有同源染色体
D.鉴别一个正在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是动物细胞还是植物细胞,检查胞质分裂的方式是最可靠的方法之一
13.下列有关细胞分裂时期的四个叙述中,有一个叙述与另三个叙述不在同一时期,这个叙述是( )
A.染色体数目加倍 B.DNA分子数目加倍
C.染色体的着丝点数目加倍 D.染色单体变为染色体
14.若右图表示某种活性物质在一个细胞有丝分裂周期中的含量变化曲线。请据此判断这种物质可能诱导( )
A.染色体的复制
B.染色质螺旋化缩短成染色体
C.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
D.染色体变成染色质
15.植物组织细胞,发现其分解有机物缓慢,
酶的催化效率极低。则该细胞正处在( )阶段
A.分化 B.分裂 C.衰老 D.癌变
16.下列关于植物细胞工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叶肉细胞脱分化后可以形成无定形状态的薄壁细胞
B.利用叶肉细胞等材料可以制成人工种子
C.叶肉细胞离体培养时,可以表现出全能性
D.在诱导生根时,一般要求细胞分裂素∕生长素的比例相对较高
17.下列关于细胞工程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植物细胞融合必须先制备原生质体
B.动物细胞培养一般传至10代左右便会出现生长停滞
C.动物细胞培养能够传到40~50代,但其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
D.动物细胞培养可用于检测有毒物质和获得大量自身健康细胞
18.下列关于动物细胞培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动物细胞培养选用的培养材料大多是动物的受精卵细胞
B.动物细胞培养液中通常含有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生长素和动物血清等
C.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要用胰蛋白酶处理使细胞分散
D.“海拉细胞系”在实验室中被广泛传代使用是因为其遗传物质保持了长时间的稳定
19.“生物导弹”是指( )
A.单克隆抗体 B.产生特定抗体的B淋巴细胞
C.杂交瘤细胞 D.在单克隆抗体上连接抗癌药物
20.农作物栽培中,有时一段时间内要“干旱”,这样有利于根向土壤深层生长。引起这种现象的因素及利用的生物特性分别是( )
A.水和适应性 B.水和应激性 C.重力和应激性 D.重力和适应性
21.下图哪一曲线能正确反映在一定O2浓度范围内,Na+进入人体成熟的红细胞内的情况( )
![]() ![]() | ![]() ![]() |
22.下列过程中,与生物膜的流动性有关的是( )
①K+进入植物根细胞 ②甘油进入小肠绒毛上皮细胞 ③植物双受精过程
④植物组织培养 ⑤植物体细胞杂交 ⑥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
A.②③④⑤ B.①③⑤⑥ C.②③⑤⑥ D.③⑤⑥
23.细胞分化过程中,不会出现( )
①细胞表面结构的改变 ②细胞器种类和数量的改变 ③蛋白质种类和数量的改变
④细胞核遗传物质的改变 ⑤RNA数量的改变
A.④ B.①②④⑤ C. ①②④ D.①②⑤
24.下列对细胞工程有关的几种叙述正确的是 ( )
A.植物体细胞杂交与多倍体育种比较,原理不同,染色体来源不同,方法相同。
B.植物体细胞杂交与杂交育种比较,原理相同,性质相同,亲本来源不同。
C.植物组织培养与动物细胞培养,起点不同,结果也不同。
D.细胞核移植形成杂种细胞,动物细胞融合形成重组细胞。
25.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初级卵母细胞,能形成()种类型的卵细胞。
A.8种 B.4种 C.2种 D.1种
26.下图细胞分裂图解中,在二倍体动物卵巢中不可能见到的是( )
27.在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后期,分向两极的两条染色体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形态、大小相同,一条来自父方,另一条来自母方
B.形态、大小都相同,一半来自父方,另一半来自母方
C.形态、大小两两相同,同时来自父方或母方
D.形态、大小相同,所有染色体来自父方或母方
28.含羞草的小叶受到震动后,就会合拢、下垂。对此现象的解释中,不确切的是( )
①这是生物应激性的表现 ②这是生物的向性运动 ③这种现象是生物遗传性决定的 ④这种现象是由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引起的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②④
29.植物细胞工程的理论基础是( )
A.具有完整的细胞结构,能进行各种生理活动
B.植物细胞有细胞壁,对内部结构有保护性
C.植物细胞具有使后代细胞形成完整个体的潜能 D.具有该物种所特有的遗传信息
30.下列关于单克隆抗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免疫过的B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后的杂交细胞产生的抗体
②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中经过了两次筛选
③单一的抗原进入动物体后,从动物体提取的抗体
④化学性质单一,特异性强,可用于防病、治病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④ D.①③④
二、非选择题(共30分)
31. 如图A、B分别表示高等植物和动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请据图回答:
(1)A、B两种细胞中都存在,其生理过程都有水产生的细胞器有[ ]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
(2)在细胞有丝分裂的分裂期,A细胞中直接发挥作用的细胞器是[ ]_____________,
B细胞中直接发挥作用的细胞器是[ ]____________。
(3)图中[②]____________的功能特性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NO3-进入细胞的方式不同于O2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细胞工程中,植物体细胞杂交时必须先完成的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动物细胞融合采用的诱导方法与植物细胞不同的是常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苏丹红Ⅰ”是一种红色的工业合成染色剂,用于溶剂、油、蜡、汽油增色以及鞋、地板等的增光。全球多数国家都禁止将其用于食品生产。科学家通过实验发现“苏丹红Ⅰ”会导致鼠类患癌,它在人类肝细胞研究中也显示出可能致癌的特性。
请设计实验探究“苏丹红Ⅰ”是否能诱导大鼠肝癌的发生。(患肝癌的大鼠体重会减轻)
(1) 实验材料和用具:大鼠若干只,普通饲料,三种不同剂量的“苏丹红Ⅰ”溶液A、B、C(分别为低、中、高浓度),清水,其它所需条件均满足。
(2) 实验方法步骤:
步骤1:选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大鼠若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分成__________组。并编号为________________。
步骤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步骤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步骤4:两年后,检查大鼠的健康状况,统计各组大鼠肝癌的发生率。
(3) 实验结果的预测与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择题答题区:(必须将答案填写在此处,否则无分)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答案 |
|
|
|
|
|
|
|
|
|
|
题号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答案 |
|
|
|
|
|
|
|
|
|
|
题号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答案 |
|
|
|
|
|
|
|
|
|
|
高三第一轮复习测试卷
第一单元《绪论、生命的物质基础与结构基础》测试题参考答案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答案 | B | B | D | D | C | C | D | B | A | C |
题号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答案 | B | B | B | C | C | D | C | C | D | B |
题号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答案 | B | B | A | C | D | C | C | D | C | C |
31.答案:(每空1分,共9分)
(1)[③]线粒体 [⑦]核糖体 (2)[⑥]高尔基体 [⑤]中心体
(3)细胞膜 选择透过性 需要载体协助并消耗能量(ATP)
(4)去除细胞壁 灭活的(仙台)病毒
32.答案:(共21分)
(2)步骤1:身体健康、发育正常、体重相当;(2分) 随机均等;(2分)
4;(1分) 甲、乙、丙、丁(1分)
步骤2:分别向以上四组喂以等量的普通饲料,并在饲料中分别加入等量的“苏丹红Ⅰ”溶液A、B、C和清水。(4分)
步骤3:将4组大鼠置于相同的条件下分开进行饲养,定期测量体重,注意观察记录。(2分)
(3) 实验结果的预测及结论:
预测结果一:4组大鼠体重相当。(1分)
实验结论:添加不同剂量的“苏丹红Ⅰ”对大鼠的健康均无影响。(2分)
预测结果二:体重状况为:丁>甲>乙>丙。(1分)
实验结论:添加不同剂量的“苏丹红Ⅰ”对大鼠的健康不利,且剂量越大越有害。(2分)
预测结果三:体重状况为:丙>乙>甲>丁。(1分)
实验结论:添加不同剂量的“苏丹红Ⅰ”对大鼠的健康有利,且剂量越大越有利。(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