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第三次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
1.下列几种微生物的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 )
①酵母菌 ②乳酸菌 ③硝化细菌 ④蓝藻 ⑤烟草花叶病毒 ⑥根瘤菌
A.从结构和成分看,①具有成形的细胞核,⑤的遗传物质中不含胸腺嘧啶
B.从同化作用类型看,③④⑥是自养型,①②是异养型
C.从异化作用类型看,①②是厌氧型,③④⑥是需氧型
D.从生态系统成分看,①②⑥是分解者,③④是生产者
2.右图为人体细胞及其内环境之间物质交换的示意图,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人体内不同部位的液体。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人体的内环境是由①、②、③组成的
B.体液①中含有激素、血红蛋白、尿素、CO2等物质
C.效应B细胞分泌的抗体通过②进入①④内,再经循环运输
到发炎部位
D.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进入①中,①中NaHCO3与之发生作用使pH基本稳定
3. 右图为嗅觉受体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下列对该图有关内容的描述错误的是( C )
A.①②③共同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相对稳定的内部环境
![]() |
B.②为糖蛋白,可作为气味分子的受体并完成信息的传递
C.①为多肽,其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
D.③为磷脂双分子层,作为细胞膜的基本支架
4.假设图中两个含生长素(IAA)的琼脂块和两个胚芽鞘尖端所产生的生长素量相同,则一段时间后对a、b、c、d 、e、f、g四个空白琼脂块中所含生长素量的分析正确的是( A )
![]() |
A.f>a=b=d=e>g>c B.a=f>d=e>b=g>c C.c>a=f>d=e>b=g D.c>f=d>a=b>e=g
5.右图表示三个神经元及其联系.其中“一○一<”表示从树突到胞体再到轴突及末梢,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A.与感受器相连的部位是A和C,图中共有
3个完整的突触
B.若在f点施加一强刺激,则f点的膜电位变为外正内负,
并在b点可测到电位变化
C.对该反射弧来说,大脑皮层对其活动不会产生影响
D.若在e点施加一强刺激,则f点不会测到电位变化,而下一神经元的兴奋将会加强
6.下图表示水稻淀粉酶在不同温度下的催化效率的部分曲线;下表代表人体胃、小肠中有关消化液的成分及部分酶的最适pH。则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B )
水稻淀粉酶活性与温度的关系
人体胃液与小肠液的pH及成分
器 官 | 消化液名称 | PH | 消化液成分 |
胃 | 胃液 | 1~2 | 胃酸(HCl)、胃蛋白酶(最适pH l.8左右) |
小 肠 | 胰液、胆汁、肠液 | 7~8 | 碳酸氢钠,胆盐、多种消化酶如蛋白酶、脂肪 酶、淀粉酶等(最适pH8.0左右) |
A.由图可知水稻淀粉酶的最适温度为30oC
B.水稻淀粉酶在a点与b点的催化效率相同,但本质不同
C.由于胃酸会随着胃液进入小肠,故胃液进入小肠后仍能催化蛋白质的分解
D.由于胃酸的进入将导致小肠中pH的改变,小肠中的消化酶会失去活性
7.下列表示概念从属关系的图形中,正确的是( B )
8.下面的曲线以及说明中, 正确的是( C )
1代表典型的阳生植物 2代表典型的阴生植物
α表示植物在黑暗中细胞呼吸放出CO2的量
β表示光补偿点(即光合作用吸收CO2的量等于细胞呼吸放出CO2的量时的光照强度)
A.I B.Ⅱ C.Ⅲ D.Ⅳ
9. 下面是四位同学的实验操作法或结果,其中错误的一项是 (A )
A、番茄汁中也含有丰富的葡萄糖和果糖,用作还原糖鉴定的替代材料
B、用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扩散最快的一条色素带呈橙黄色
C、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作用产生紫色反应
D、显微镜下观察根尖的有丝分裂,在细胞呈正方形的区域易找到分裂期的细胞
10、下列有关水对生命活动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B )
①在休眠的植物体内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降低,有利于降低植物的新陈代谢,有利于度过不利的环境条件
②细胞内自由水含量的降低是细胞衰老的基本特征之一
③癌细胞是一种失控的细胞,其自由水含量较正常的细胞低
④当人体缺水时,血浆的渗透压会降低,从而产生渴觉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1.用酶处理某一真核生物细胞的最外面部分,发现降解产物主要是葡萄糖,下列生化反应中不能够在该细胞的细胞器中完成的是( A )
|
A.
能量
R′ R″
R′ R″
B.H2N—C—COOH+H2N—C—COOH
H2N—C—CO—HN—C—COOH+H2O
|
C.
(丙酮酸)+
3
+10[H]+能量
|




12.一个细小的物体被显微镜放大的倍数是指该物体的长度或宽度的放大倍数;如果在一个显微镜的目镜为10×、物镜为10×时,视野中被相连的64个分生组织细胞所充满,若物镜转换为40×后,则在视野中可检测到的分生组织细胞数为 ( B )
A.2个 B.4个 C.8个 D.16个
13.下列关于动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正确的说法是 ( D )
A.植物之所以能够显示出向光性,是因为在单侧光的照射下,生长素在背光侧比向光侧产生得多
B.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作用相互协调,甲状腺激素与生长激素的作用相互拮抗
C.动物神经调节反应迅速、准确,作用时间比较长;体液调节比较缓慢,作用时间比较短
D.蜜蜂采蜜是动物的本能,它是由一系列非条件反射按一定顺序连锁发生构成的,完成这些活动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14.下列关于细胞增殖、分化、衰老、凋亡、癌变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C )
A.细胞总体的衰老导致个体的衰老,但细胞衰老不等同于个体的衰老
D.体内正常细胞的寿命受分裂次数的限制,细胞增殖受环境影响
C.细胞分化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细胞全能性的实现与分化无关
D.不分化与去分化都可能产生癌细胞,促进细胞凋亡可以治疗癌症
15.下图为植物体的新陈代谢,下列对图示所描述错误的是( D )
A.①过程中发生了光能转变成电能、电能
转变成活跃的化学能的过程
B.②过程中发生了活跃的化学能转变成稳定的化
学能的过程
C.③过程中发生了稳定的化学能转变成活跃的化学能的过程
D.④过程发生了活跃的化学能转变成热能散失的过程
16.某物质是动植物细胞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由104个氨基酸组成的化合物,在生成ATP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那么该物质生成的场所以及它发挥生理作用的场所分别是 ( C )
A.高尔基体和叶绿体 B.核糖体和细胞核
C.核糖体和线粒体 D.细胞核和线粒体
17.在动物的睾丸细胞中,由A、C、T三种碱基参与构成的核苷酸共有X种;DNA分子结构稳定性最低的时期是Y期;DNA分子复制出的两个DNA分子彼此分离发生在Z期。下列分别针对X、Y、Z 的答案正确的是( A)
A.5、分裂间期、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B.5、分裂间期、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C.3、分裂前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或第二次分裂后期
D.6、分裂间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18、在农业生产中,用一定浓度的植物生长素类似物作为除草剂,可以除去单子叶农作物间的双子叶杂草。如图表示生长素浓度对两类植物生长的影响,则A、B曲线分别表示何类植物,以及应当选用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是( D )
A、单子叶植物、双子叶植物;a点浓度
B、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b点浓度
C、单子叶植物、双子叶植物;b点浓度
D、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c点浓度
19、33.某学生在观察洋葱根尖有丝分裂永久装片时,在低倍镜下找到了中期的图像,但切换成高倍物镜后,不能在视野中发现中期的图像,以下不可能的原因( B )
A、细胞分裂由中期进入后期 B、永久装片放置反了,标本和盖玻片在载玻片下方
C、没有正确调焦 D、在低倍物镜下未将物像移至视野中央
20.若向日葵的根细胞间隙的液体浓度为甲,细胞液的浓度为乙,细胞质基质的浓度为丙。下列可导致向日葵缺水萎蔫的浓度关系是 ( B )
A.甲>乙>丙 B.甲>丙>乙 C.乙>丙>甲 D.乙>甲>丙
21.疯牛病的病原体是朊病毒,它是一种蛋白质分子(用▲表示)。在牛的体内含有正常生理功能的蛋白质(用◆表示)。如图表示朊病毒的增殖过程。
▲—▲+◆一▲▲+◆◆一▲▲▲▲+◆◆◆◆……
下列关于朊病毒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D )
A.▲和◆的氨基酸种类完全相同 B.▲和◆的氨基酸数目完全相同
C.▲和◆的氨基酸序列完全相同 D.▲和◆的空间结构完全相同
22、下列关于细胞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C )
1硝化细菌、霉菌、水绵的细胞都含有核糖体、DNA、RNA
②能进行有氧呼吸的细胞一定含有线粒体,含线粒体的细胞每时每刻都在进行有氧呼吸
3人的一生中.细胞分化的高峰期在青春期
④细胞分化使各种细胞的遗传物质有所差异,导致细胞的形态和功能各不相同 ⑤蛙红细胞、人脑细胞、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并不都有细胞周期,但这些细胞的化学成分都在不断更新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 C.②③④ D.①②④⑤
23.右图为人体内能源物质代谢的部分过程图解,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D )
![]() |
A.处于饥饿状态时,血液中的葡萄糖可来自于肝糖元和肌糖元的分解
B.d过程是氨基转换作用
C.葡萄糖是细胞呼吸最常利用的物质,故图中的[H]只来自于葡萄糖的氧化分解
D.人体所需的葡萄糖最终来源干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故人的同化作用类型为异养型
24.丝瓜为雌雄同株异花植物,将刚萌发的该植物种子先在下表5种物质一定浓度的溶液中浸泡24小时,然后种植。比较最初的雌花与雄花平均数,求出性别比(见下表)。
处理 | 雄花 | 雌花 | 比值(雄花∶雌花) |
水(对照) | 21.1 | 3.8 | 5.6 |
赤霉素(100毫克/升) | 4.7 | 4.7 | 1.0 |
CP(100毫克/升) | 6.2 | 6.8 | 0.9 |
乙烯利(1000毫克/升) | 19.6 | 3.7 | 5.3 |
整形素(10毫克/升) | 33.1 | 1.2 | 27.6 |
分析上表数据,其中表述不正确的是( B)
A.外源植物生长调节剂或激素打破了内源激素比例的平衡,从而影响雌雄花的性别分化
B.该实验浓度下的乙烯利对丝瓜性别分化影响不大,对其他植物也是如此
C.花器官的性别分化是各种激素和内外环境因子对基因表达调控的结果
D.该实验浓度下的赤霉素、CP有利雌花的形成,整形素有利雄花的形成
25. 右图表示光合作用与有氧呼吸作用过程中物质变化的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A.能为生物生命活动提供所需能量最多的过程是5
B.2过程需要ATP和多种酶。在该过程中CO2首先形成C4,这类植物叫C4植物
C.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过程中,都有水参加又都能够产生水,并且能形成ATP
D.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分别在叶绿体和线粒体中进行,产生的[H]都与氧结合生成水
26、下面甲、乙两图分别表示一天内某丛林水分的失与得(A、B)和CO2的吸收与释放(m、N、L)的变化情况(S代表面积)。请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
A.若SB – SA > 0,则多余的水分用于光合作用等生理过程
B.若SB – SA > 0,且Sm – SN – SL > 0,则丛林树木同化作用占优势
C.若SB – SA < 0,仅从环境推测,当日气温可能偏高或土壤溶液浓度偏低
D.从暗反应的角度考虑,若在一昼夜内SN + SL < Sm植物就能正常生长
27.洋葱根尖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时,下图哪条曲线能正确表示细胞中的染色体着丝点与另一极之间距离的关系( A )
28.下列关于无机盐在生物体内所起作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
A.合成ATP、DNA、RNA、NADPH、脂肪等物质时,都需要磷酸盐作原料
B.根瘤菌的固氮酶中含有钼、铁,说明某些金属元素可以成为一些复杂蛋白质的构成元素
C.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时要用浓度为0.9%的生理盐水,观察蛙的肠系膜中血液流动时使用的生理盐水浓度为0.65%,这说明无机盐在维持细胞的形态和功能中有重要作用
D.人缺碘会患大脖子病,是因为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原料
29.以下细胞中既有同源染色体,又含染色单体的是 ( A )
①有丝分裂中期细胞 ②有丝分裂后期细胞
③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细胞 ④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细胞
⑤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细胞 ⑥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②③ D.④⑤⑥
30.如果将1株绿色植物栽培在含H218O的完全培养液中,给予充足的光照,经过较长时间后,可发现18O存在于下列哪一组物质中( D )
①周围空气的氧气中 ②周围空气的二氧化碳中
③周围空气的水分子中 ④光合作用生成的葡萄糖中
A.只有①是正确的 B.只有①③是正确的
C.除④之外都正确 D.①②③④都正确
一、选择题的答题卡(共60分)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答案 | A | D | C | A | A | B | B | C | A | B | A | B | D | C | D |
题号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答案 | C | A | D | A | B | D | C | D | B | D | C | A | B | A | D |
二、非选择题(40分)
31.如图为某生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该生物最可能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_________。
2)若这是肾上管细胞,则其所处的内环境是_______。
3)如果该细胞是效应B细胞,则它最初来自于骨髓内的。
_____ __ ,它的主要功能是合成________。若这是T细胞,则它成熟的场所是__________。
4)最新研究发现,如果去掉①中的某种蛋白质,把该细胞置于10%的NaCl溶液中,细胞形态没有变化,说明该蛋白质参与__________(物质)的运输。在人体内,________(激素)通过促进该种蛋白质的功能,在维持体内的水平衡中起重要作用。
5)C3植物维管束鞘细胞与该细胞在结构上的区别是前者有 (写一种结构名称)。
答案:(1)消费者 (2)组织液 (3)造血干细胞(干细胞) 免疫球蛋白(抗体) 胸腺 (4)水 抗利尿激素 (5)细胞壁(或液泡)
32.下图表示一运动员在
体的数量受到神经和体流的调节,请据图分析回答:
1)呼吸主要受 调节。
2)由图中可知神经调节的特点是 。
3)曲线中显示呼吸运动吸进空气数量受到体液调
节的两个区段是 和 。
4)人运动前后体温基本恒定,调节体温的主要中枢在 。
5)O2从人的组织液进入细胞,到被消耗时,经过 层磷脂分子。
6)体液调节呼吸的基本原理是
答案:①神经 ②反应迅速短暂 ③CD, EF ④随着运动的开始,血液里CO2的含量逐渐增多,刺激呼吸中枢,使呼吸运动加快,加速CO2的排出;另一方面吸入空气增多,以获得足够的氧气 (答案合理可给分)。⑤6 ⑥下丘脑
33.某科研小组作了一系列生理实验,将小鼠依次置于
次数 相对值 指标项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A | 0.45 | 0.45 | 0.44 | 0.45 | 0.55 | 0.55 | 0.52 | 0.50 | 0.46 | 0.45 |
B | 0.31 | | 0.31 | 0.30 | 0.30 | 0.60 | 0.62 | 0.38 | 0.33 | 0.32 |
C | 0.23 | 0.23 | 0.23 | 0.23 | 0.18 | 0.17 | 0.16 | 0.22 | 0.23 | 0.23 |
1)进入
2)实验过程中,B指标增加到最大值后,A指标应 这种调解方式在生理学上叫做 。
3)在实验过程中,能调节小鼠产热量的生理指标是 (填字母),能调节小鼠散热量的生理指标是 (填字母)。此过程体温调节的方式属于
.答案: (1)A 皮肤血流量 (2)下降 反馈调节
(3)提高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34.有一恶狗正在追逐一男童:1)试把下列名词连成一流程图,显示该男童逃跑时神经冲动传导途径: A.大脑 B.脊髓 C.眼 D.传入神经 E.传出神经 F.骨骼肌(用字母连接)
2)该男童奔跑时,直接为其提供能量的生理过程是 ,该男童奔跑后,会感到腰酸腿疼,请写出反应式加以说明
3)在该男童的行为的形成过程中, 对该行为的形成起决定作用
答案:(l)C→A→B→E→D
(2)加快 升高 交感神经
|
(4)降低 乳酸可与血液中的碳酸氢钠反应,生成乳酸钠和碳酸,碳酸可分解成CO2和H2O,CO2通过呼吸运动排出体外使血液中PH值保持稳定。
34.下图为测量过氧化氢酶催化过氧化氢分解放出O2的实验装置。
水槽内注有清水,倒置的量筒内也充满了清水。提前制作大小相同的圆形小滤纸片若干。实验过程如下:
实验1:
①制备新鲜动物肝脏的研磨液;②将4片圆形小滤纸片在肝脏研磨液浸泡后取出,并贴在反应小室上侧的内壁上(如图A所示);③向反应小室内加入10mL 3%H2O2溶液(如图A所示);④将反应小室旋转180°,放置水槽中(装置如图B);⑤每隔30s读取并纪录量筒中水面的刻度一次,共进行5min。
请根据实验1,设计一对照实验(实验2)探究酶浓度与酶促反应速率的关系。
1)实验原理:
2)结合实验1,简要叙述实验2的设计思路:
3)请设计一个用记录上述实验观察结果的表格(记录的单位是mL/30s)。
答案:(1)新鲜肝脏中含有过氧化氢酶它可以催化过氧化氢分解成水和氧气,分别用不同的酶催化过氧化氢分解,根据氧气的生成量可以探索酶浓度与酶促反应的关系
2)改变圆形滤纸片的数量,其它的与步骤1相同
3)用于记录观察结果的表格
每30秒 的生成量(mL /30秒) | 平 均 值 | ||||||||||
观察次数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
实验一 | |||||||||||
实验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