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生物试卷 - 高中三年级生物试题 - 正文*

高三生物细胞呼吸练习

2014-5-11 0:36:49下载本试卷

细胞呼吸练习

【注意】

1. 在呼吸作用过程中转移到ATP中的能量与热能散失的能量一样多吗?为什么?  答:不一样多。在有氧呼吸过程中,1 mol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释放2870 kJ的能量,其中1161 kJ的能量转移到ATP中,大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掉;在无氧呼吸过程中1 mol葡萄糖分解成乳酸后,共放出196.65 kJ的能量,其中储存在ATP中的能量有61.08 kJ,大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掉。

2.人体剧烈运动后,血液pH会明显下降,为什么?  答:人体剧烈运动时,有氧呼吸不能满足生命活动对能量的需要,部分骨骼肌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进入血液使其pH明显下降。

3.用大豆生豆芽的过程中为什么要注意换水?  答:防止豆芽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而烧根烂根。

4.通过对植物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的比较,理解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区别与联系,这两种生理作用在体内是相互对立而又密切联系的两个方面。植物的光合作用为呼吸作用提供有机物和氧气,呼吸作用又可以为光合作用提供二氧化碳。

 5.通过对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指产生酒精和CO2过程)中气体变化的分析,培养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生物在有氧呼吸时,吸收O2的物质的量与放出的CO2物质的量相同;而在无氧呼吸时不需要O2,但产生CO2。如果某种生物吸收O2的物质的量与放出CO2的物质的量相同,则该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如果某种生物不吸收O2,但有CO2释放,则说明该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如果某种生物释放的CO2物质的量比吸收的O2的物质的量多,则说明该生物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同时存在时,哪种呼吸作用占优势,则要从CO2产生量与O2吸收量的差值来计算。

1 在有氧呼吸过程中,进入细胞的氧将

①与氢结合生成水  ②与碳结合生成二氧化碳  ③在线粒体中被消耗  ④在线粒体与细胞质基质中被消耗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有氧呼吸产生ATP最多的阶段是

A.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  B.丙酮酸分解成CO2和[H] C.释放出CO2时  D.[H]和O2化合成水时

3人体内C6H12O6彻底氧化分解放出的能量中,大部分的直接去向是

A.以热能散失      B.贮存在ATP中     C.存在于线粒体中   D.供生命活动

4用含18O的葡萄糖跟踪有氧呼吸过程中的氧原子,18O转移的途径是

A.葡萄糖→丙酮酸→水 B.葡萄糖→丙酮酸→氧 C.葡萄糖→氧→水 D.葡萄糖→丙酮酸→二氧化碳

5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相同点是

①都在线粒体中进行  ②都需要酶  ③都需要氧  ④都产生ATP  ⑤都经过生成丙酮酸的反应

A.①②⑤  B.②④③  C.②③⑤ D.②④⑤

6高等植物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都能产生CO2,它们分别形成于

①细胞质基质  ②叶绿体  ③核糖体  ④线粒体

A.②④       B.①④      C.③②      D.④①

7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A摩尔的CO2,人在正常情况下消耗同样量的葡萄糖,可形成CO2

A.A/3摩尔      B. A /12摩尔     C.6A摩尔     D.3A摩尔

8陆生植物不能长期忍受无氧呼吸,这是因为    ①产生的酒精对细胞有毒害作用 ②产生的乳酸对细胞有毒害作用 ③没有专门的无氧呼吸结构 ④产生的能量太少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①

9制造啤酒的工艺流程中,实际是应用酵母菌的呼吸作用。将小麦和酵母菌放入发酵罐应怎样处理方能制造出大量的啤酒

A.马上密闭,保持30℃~40℃的温度   B.一直通风,不封闭,保持30℃~40℃

C.先通风后密闭,保持60℃以上   D.先通风后密闭,保持30℃~40℃

10将水果放在密封的地窖里,可以保存较长时间。地窖影响水果代谢的原因是

A.温度恒定,水果抵抗病虫害的能力强   B.温度适宜,水分容易保持

C.黑暗无光,不易引起早熟         D.二氧化碳浓度增加,抑制呼吸作用

11对于绿色植物来说,在下图所示的4种条件下,哪一种生理活动不可以在4个条件持续进行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渗透吸水  D.水分运输

12用黄豆生豆芽,1 kg黄豆可以生 5kg豆芽。在这一过程中,有机物含量的变化是

A.变少  B.变多   C.不变  D.先变少后变多

13在温室中栽培农作物时,为提高农作物产量,在长时间遇到大雾笼罩的天气,应采取的措施是

A.盖上黑色塑料薄膜    B.适当降低温室温度  C.适当提高温室温度  D.充入大量O2

14检验绿色植物在呼吸过程中放出CO2,以下哪项实验条件是必要的

A.要用一株叶子多的植物   B.要在黑暗条件下实验  C.把植物淹没在水中  D.用一株幼小植物

15好氧细菌的有氧呼吸和厌氧细菌的无氧呼吸产生的CO2分别形成于

①细胞质基质  ②叶绿体  ③核糖体  ④线粒体

A.①④     B.②③    C.④①      D.①①

16在营养丰富、水分充足、气温适宜、黑暗密闭的环境中,分别培养下列各种生物,过一段时间后,它们中仍能生存的是

A.乳酸菌       B.白菜      C.蚯蚓      D.蘑菇

17田间豌豆种子萌发的初期,CO2释放量比O2吸收量大3~4倍 ,其原因是

A、光合作用比呼吸作用强B、有氧呼吸比无氧呼吸强C、无氧呼吸比有氧呼吸强D、呼吸作用比光合作用强

18下图烧杯内装有含酵母菌的葡萄糖溶液,试管中装有澄清的石灰水,两日后发现石灰水变浑浊并有沉淀,对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试管内     B.酵母菌进行光合作用时放出二氧化碳

C.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时放出二氧化碳  D.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时放出二氧化碳

19将酵母菌研磨离心后,得到的上清液(含细胞质基质)、沉淀物(含细胞器)和未离心的匀浆分别放入甲、乙、丙三个试管,向试管内分别滴加等量的丙酮酸,最终产物是CO2和H2O的试管是

A.甲          B.乙        C.丙        D.乙和丙

20在剧烈运动时,肌肉处于暂时相对缺氧状态,葡萄糖的消耗量剧增,但产生的ATP增加不多。这是因为

A.大量能量以热能形式散失了     B.大量能量在酒精中未释放出来

C.大量能量在乳酸中未释放出来    D.大量能量随汗流失了

22.右图为酵母菌无氧呼吸实验装置图,请据图回答:

(1)为什么要用煮沸又冷却的葡萄糖溶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盛有清水的试管在此发酵实验中有何作用?_____________。

(3)容器中溶液A一般是指_________,发酵实验过程中,两试管分别发生什么现象?

盛水试管:_________________;溶液A试管:____________________。

(4)随着时间推移,盛水的试管现象最终消失,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时测定烧瓶中溶液的成分应该是__________。

(5)本实验主要验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如用乳酸菌代替酵母菌,溶液A有何现象发生?请说明理由(用有关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

23.如下图表示大气中氧浓度对酵母菌细胞产生CO2的影响,请据图回答:

(1)A点产生CO2较多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A→B,CO2越来越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B→C,CO2释放增多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纵轴表示呼吸作用强度,请画出乳酸菌代谢与氧气含量变化之间的关系。

24.下图表示北方的一个贮存白菜地窖,随着氧气的消耗,二氧化碳浓度变化的情况。请回答:

(1)A~B段O2的消耗量很大,CO2浓度上升也很快,白菜在进行_____呼吸。

(2)C~D段O2浓度接近于0,而CO2浓度仍在上升,白菜在进行_____呼吸。

(3)B~C段O2浓度已很低,CO2浓度几乎不上升,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4)从哪点开始,氧气浓度的高低成为限制有氧呼吸的因素?_________。

(5)为了有利于较长时间贮存大白菜,应把地窖里的氧气控制在__段范围内。

25向正在进行有氧呼吸的细胞悬液中分别加入A、B、C、D四种抑制剂。加入A后,O2不能被消耗;加入B后,细胞质中丙酮酸增多;加入C后,线粒体中ADP增加;加入D后,丙酮酸减少,这四种抑制剂的作用分别是:_____抑制葡萄糖分解;_____抑制丙酮酸分解;_____抑制[H]氧化成水;____抑制ATP生成。

26下面是家庭酿酒的具体操作过程:先将米煮熟,待冷却到30℃时,加少许水和一定量的药酒(实际是酵母菌菌种)与米饭混匀后置于一瓷坛内(其他容器也可),在中间挖一个洞,加盖后置于适当的地方保温(28℃),12小时即成,现请你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其发酵过程作一简单的分析:

①在中间挖一个洞的目的是什么?

②发酵没有密封,但坛内无氧呼吸(发酵)的环境是由什么造成的?

③请用文字或坐标曲线的形式来说明在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此消彼长的过程。

27有人曾做过下述实验,装置如下图(指示剂使用麝香草酚蓝,其变色范围是:pH=6.0呈黄色,pH=7.0呈绿色,pH=7. 6呈蓝色),实验结果如下表,试分析回答:

 试管编号

A

B

C

D

开始时指示剂颜色

绿色

绿色

绿色

绿色

开始后指示剂颜色

蓝色

绿色

黄色

绿色

 (1)该实验将验证植物的哪两个生理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导致溶液pH发生变化的化学平衡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试管指示剂变蓝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C试管指示剂变黄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B与D试管在该实验中起______________作用。

28下图表示生活状态的植物体在一天24小时内CO2净吸收量和净释放量:

(1)一天中什么时刻植物体既不吸收也不释放CO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暗处,植物呼吸作用的速率可用什么表示?数值是多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假定一天中植物呼吸速度相同,则光合作用的最高速度是________。

(4)图中面积B表示_________。

(5)如何说明植物体处于旺盛生长状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与正午12:00前后CO2吸收情况相比,导致12:00时CO2吸收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29利用下列装置设计一个测定呼吸作用的装置图,如下图。要求:所给装置均要用到,必要时只能重复使用所给三个装置中的其中一个。

(1)用字母表示测定呼吸作用的最佳程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程序中B装置图中的药品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

(3)该程序中C装置图中的药品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A装置图中要用不透光的玻璃罩罩住植物是因为_______________。

(5)如果A中植株换成萌发的种子,实验结果相同吗?__________。

30下图表示刚萌发的完全相同的水稻,分别放在有日光的地方和无日光的地方培育,然后称其干重,对该水稻的生长情况做出下图,请回答:

(1)a和b开始时重量为何都减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和b哪个在日光下___________。

(3)随着天数增加,a和b出现了干重差,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a、b两种状态下的水稻生理状况完全相同,则图中的阴影部分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下图为绿色植物新陈代谢图解,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①是_______过程,完成此过程的主要是________细胞,此细胞具有________,其溶液的浓度必须___于土壤溶液的浓度。

(2)②是_____过程,必须通过____才能进行。

(3)③是_________,④表示____________。

(4)⑥和17是_________,形成时需由_______作用和_______提供能量,在细胞器_______、_______中形成,也可以在_________中形成。

(5)⑦是_____,需要________、[ ]_________和[ ]_________参与。若CO2的供应突然减少,将影响[  ]_________进行,[  ]_________含量将上升。

(6)若遇低温或水淹,将影响⑩进行,而对①的影响不大,⑩应当是_____________过程。

(7)121314全过程中产生的相同物质是_________和_________。14过程一定要有_________参与,细胞中决定C6H12O6向12过程还是向13过程进行的物质是_________。

(8)19表示能量的_________过程,例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细胞呼吸练习参考答案

1:A 2:D 3:A 4:D 5:D  6:D 7:D 8:D 9:D 10:D  11:A 12:A 13:B 14:B 15:D

16:A 17:C18:C 19:D 20:C

22:(1)煮沸的目的是为了排尽圆底烧瓶中原有的空气,为酵母菌发酵营造厌氧环境;冷却是为了避免酵母菌酶在高温下失活,为酵母菌提供发挥最高活性而需要的适宜温度  (2)进一步过滤氧气,防止氧气进入圆底烧瓶抑制酵母菌发酵  (3)澄清石灰水  有气泡溢出  溶液变浑浊  (4)葡萄糖逐渐耗尽  酒精溶液  (5)酵母菌发酵可产生CO2  (6)无浑浊现象  C6H12O62C3H6O3+能量

23:(1)无氧呼吸旺盛  (2)有氧呼吸微弱,无氧呼吸逐渐被抑制  (3)有氧呼吸越来越旺盛  (4)如下图所示

24:(1)有氧  (2)无氧  (3)氧气浓度很低,有氧呼吸十分微弱,而无氧呼吸仍处于抑制状态  (4)B点  (5)B~C

25:D B A  C

26:①增加氧气,保证酵母菌在一开始生长时有足够的氧气进行有氧呼吸,使其大量繁殖。

②有氧呼吸时产生的水逐渐增加,液面逐渐升高,最后将发酵基质没入水中,水中的氧被消耗尽后,形成了无氧环境。

③有氧气存在时,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这时繁殖了大量的酵母菌菌体,种群达到较高的密度,在较短的时间内就占据了整个空间,以后氧气逐渐消耗,有氧呼吸减弱,当氧气被完全消耗时,就转入发酵,酒精开始生成。

27:(1)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2)CO2+H2OH+HCO (3)强光照射,叶片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吸收CO2,pH增大,所以指示剂变蓝 (4)由于锡纸遮光,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只进行呼吸作用,产生CO2,pH减小,所以指示剂变黄 (5)对照

28:(1)6∶00,18∶00 (2)用黑暗时单位时间内CO2的净释放量表示 10  (3)75+10=85 (4)黑暗状态,植物呼吸作用放出的CO2的总量 (5)图中A的面积大于B的面积,表示植物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 (6)气孔逐渐关闭

29:(1)BCAC (2)吸收空气中CO2  (3)验证空气中CO2是否被吸收干净 验证呼吸作用产生CO2 (4)有光时,光合作用吸收CO2,影响CO2的测定 (5)相同

30:(1)种子萌发时呼吸作用旺盛,消耗了大量的有机物  (2)a (3)a在日光下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b不进行光合作用 (4)a在光下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量

31:(1)渗透吸水  根毛区  大型液泡  大  (2)蒸腾作用  叶表面气孔  (3)水的分解  叶绿体中的色素  (4)ATP 光合 细胞呼吸 叶绿体 线粒体 细胞质基质 (5)还原 多种酶 ⑤ [H] ⑥ ATP  ⑧  CO2固定  ⑨  五碳化合物  (6)主动运输  (7)丙酮酸  ATP O2 酶 (8)利用 矿质离子的吸收 细胞分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