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生物试卷 - 高中三年级生物试题 - 正文*

高三生物第一学期12月月考试卷

2014-5-11 0:36:49下载本试卷

高三生物第一学期12月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26小题,每小题2分,共52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婴幼儿期分泌过少而引起呆小症的激素是                  ( )
A.胰岛素   B.甲状腺激素   C.生长激素   D.性激素

2.下图为三个处于分裂期细胞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甲可能是丙的子细胞           B.乙、丙细胞不可能来自同一个体
 C.甲、乙、丙三个细胞均含有二个染色体组  D.甲、乙、丙三个细胞均含有同源染色体

3.一个人的手掌触到裸露电线(110v)会立即反射性地握紧电线,被解救后他再次看到裸露的电线,会立即反射性地把手缩回,这两种反射的正确叙述是             ( )

A.两种反射中枢都在脊髓    B.两种反射中枢都在大脑

C.前一种反射中枢在脊髓,后一种反射中枢在大脑

D.前一种反射中枢在大脑,后一种反射中枢在脊髓

4.下列能解除植物顶端优势的措施是                      (  )

A.去掉顶芽    B.在去掉顶芽的断口处放一块含有生长素的羊毛脂

C.在去掉顶芽的断口处放一块含有细胞分裂素的羊毛脂

D.在去掉顶芽的断口处放上琼脂小块

5.下列关于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中,存在问题的是                ( )

A.人体新陈代谢中的化学反应主要发生在细胞内

B.肝脏细胞和肾脏细胞都生活在组织液中

C.毛细淋巴管管壁细胞生活在组织液和淋巴中

D.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生活在组织液和消化液中

6.人的神经系统中,有些神经细胞既能传导兴奋,又能合成与分泌激素。这些细胞位于  ( )

  A.大脑皮层    B.垂体    C.下丘脑      D.脊髓

7.某种药物可以阻断蟾蜍屈肌反射活动。下图为该反射弧的模式图。A、B为神经纤维上的实验位点,C为突触间隙。下列实验结果中,能够证明这种药物在“神经系统中仅对神经细胞间的兴奋传递有阻断作用”的是                        ( )

 

  ①将药物放在A,刺激B,肌肉收缩 ②将药物放在B,刺激A,肌肉收缩

③将药物放在C,刺激B,肌肉不收缩 ④将药物放在C,刺激A,肌肉收缩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8.下列关于激素和氨基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①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促进葡萄糖合成为糖元

②生长激素和胰岛素均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

③人体内没有酪氨酸就无法合成黒色素,所以酪氨酸是必需氨基酸

④当血液中甲状腺激素浓度降低时,引起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增加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9.在用脊蛙(去除脑保留脊髓的蛙)进行反射弧分析的实验中,破坏缩腿反射弧在左后肢的部分结构,观察双侧后肢对刺激的收缩反应,结果如下表:

刺激部位

反      应

破 坏 前

破 坏 后

左后肢

左后肢收缩

右后肢收缩

左后肢不收缩

右后肢不收缩

右后肢

左后肢收缩

右后肢收缩

左后肢不收缩

右后肢收缩

上述结果表明,反射弧的被破坏部分可能是                    ( )

A.感受器  B.感受器和传入神经  C.传入神经和效应器  D.效应器

10..在下列研究激素的实验中,实验处理不会取得预期结果的是           ( )

 A.注射甲状腺激素使正常幼鼠发育加快

 B.切除哺乳期雌鼠的垂体使其乳汁分泌减少

 C.通过研磨鼠的胰腺来获取胰岛素

 D.给幼年雄鼠喂食含雄激素的食物可使其性早熟

11.右图表示一反射弧,若在S点处给予一定强度的刺激,则可能发生的现象有     (  )

 A.感受器产生感觉 B.兴奋只向效应器方向传导

 C.神经纤维膜内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与兴奋传导

  方向一致

 D.刺激强度越大,效应器发生反应越快

12.在一个正在发育的玉米种子中,肯定与胚细胞的基因型相同的细胞是                ( )

 A.胚柄细胞      B.胚乳细胞   C.珠被细胞      D.子房壁细胞

13.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与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内环境主要由血液、组织液和淋巴组成

 B.剧烈运动刚结束时,血液pH显著减小

 C.K+在维持细胞内液的渗透压上起决定性作用

 D.体内细胞只通过内环境就可以和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14.下列有关荠菜胚的发育与蛙胚胎发育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荠菜与蛙的胚发育过程中胚的DNA总量都会增加

 B.荠菜与蛙的胚发育过程中,胚的有机物总量都会减少

 C.荠菜胚的发育是在胚珠内完成的,蛙的胚胎发育是在羊膜内完成的

 D.荠菜与蛙发育到8个细胞的胚时,受精卵都要经过3次有丝分裂

15.右图示突触的亚显微结构,a、d分别表示两个神经元的局部。下列与此相关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

    A.图中①②③合称为突触小体,是神经元树突的末端

B.兴奋由b传至c的过程中,①处膜外电流方向是b→c

C.经④释放的递质必然引起神经元d的兴奋

D.③内的递质只能经④释放再作用于⑥

16.下表是对甲、乙、丙图所示的生命现象及a、 b、 c所表示的变量的分析,正确的一组为                            ( )

   

选项

生命现象

变量

生长素浓度对根和茎生长速率的影响

恒温动物、变温动物体温变化与温度的关系

光照强度与光合作用速率的关系

CO2的吸收量(释放量)

温度

生长速率

A

B

C

D

17.在人体内环境中可以发生的生理过程是                   ( )

A.抗体与相应的抗原发生特异性的结合    B.合成生长激素、胰高血糖素

C.丙酮酸的氧化分解             D.食物中的淀粉经消化分解成葡萄糖

18.荠菜胚发育过程中,细胞开始分化的时期是                 ( )

A.受精卵第一次分裂后       B.受精卵第三次分裂结束

C.球状胚体后期          D.种子开始萌发时

19.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内染色体的数目与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相同的一组是     ( )

①分裂前的间期②减Ⅰ前期③减Ⅰ中期④减Ⅰ后期 ⑤减Ⅰ末期 ⑥减Ⅱ前期⑦减Ⅱ中期       ⑧减Ⅱ后期⑨减Ⅱ末期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④⑧   C.⑤⑥⑦⑧⑨   D.⑤⑥⑦⑨

20.—个初级精母细胞在减数分裂的第一次分裂时,有一对同源染色体不发生分离,所形成的次级精母细胞减数分裂的第二次分裂正常。另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减数分裂的第一次分裂正常,减数分裂的第二次分裂时,在两个次级精母细胞中,有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1条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没有分开。上述两个初级精母细胞减数分裂的最终结果应当是    ( )

A.两者产生的精子全部都不正常

B.前者产生全部不正常的精子,后者只产生一半不正常的精子

C.两者都只产生一半不正常的精子

D.前者产生一半不正常的精子,后者产生的精子都不正常

21.在动物的睾丸细胞中,由A、C、T三种碱基参与构成的核苷酸共有X种;DNA分子结构稳定性最低的时期是Y期;DNA分子复制出的两个DNA分子彼此分离发生在Z期。下列分别针对X、Y、Z的答案正确的是                       (  )

A.5、分裂间期、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B.5、分裂间期、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C.3、分裂前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或第二次分裂后期

D.6、分裂间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22.右图表示某种生命活动中的一种调节机制。下列有关该图含义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若甲代表下丘脑,则乙代表的是垂体

B.若甲代表呼吸中枢,则乙代表的结构是呼吸肌

C.若甲代表胰岛B细胞,则乙代表的物质是胰岛素

D.若甲代表下丘脑,则乙代表甲状腺激素

23.不符合人体体温及其调节实际情况的是              ( )

A.处于炎热环境中时,机体只通过神经调节保持体温相对恒定

B.正常体温因年龄性别等不同而在狭小范围内变动

C. 人的体温来源于体内物质代谢过程中所释放出来的热量

D. 由垂体分泌的激素促进肾上腺分泌肾上腺素

24.下列有关果实发育的图解中,表达正确的是                  ( )

25.下列有关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高等动物的减数分裂与性激素有关   B.青蛙的胚胎发育过程属于变态发育

C.荠菜的个体发育是从受精卵开始的   D.爬行类的胚胎发育过程中出现羊膜

26.下图中甲~丁为某动物(染色体数=2n)睾丸中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和DNA分子数的比例图,关于此图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甲图可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

B.乙图可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

C.丙图可表示有丝分裂间期的第一阶段

D.丁图可表示有丝分裂后期

二、多选题:本题包括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每题有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27.生长素对植物的生理作用往往具有双重性,具体表现在             ( )

 A.既能促进植物生长,也能抑制生长  B.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

 C.既能促进果实成熟,也能抑制果实成熟D.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

28.细胞质基质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生物化学反应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而下列生物化学反应不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的是                     (  )

  A.葡萄糖的无氧分解  B.色盲基因的转录 C.水的光解  D.消化酶的合成

29.下面关于神经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有                    (  )

  A.突触前膜释放的某种递质可使后一个神经元发生兴奋或抑制

  B.人类大脑皮层第一运动区内的代表区与躯体各部分的关系是倒置的

  C.人类神经调节不同于动物的特点是只有人类才具有条件反射

D.神经系统控制激素的分泌,而激素又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

30.大豆种子在肥沃的土壤中萌发初期所需要的矿质营养和有机物不可能来自     (  )

  A.土壤  B.土壤溶液和光合作用  C.种子本身   D.水和光合作用

31.下面是关于高等动物减数分裂形成配子及受精作用的描述,其中错误的是    (  )

  A.每个卵细胞含有初级卵母细胞1/4的细胞质

  B.在形成卵细胞的过程中,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C.进入卵细胞并与之融合的精子几乎不携带细胞质

  D.雌、雄配子彼此结合的机会相等,因为它们的数量相等

32.下列关于动物实验与结果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摘除公鸡的睾丸,并将母鸡的卵巢移植给它,它就能生蛋

B. 破坏幼小蝌蚪的垂体,只要还有甲状腺,它就能变成青蛙

C. 摘除幼犬的胸腺,它将丧失细胞免疫

D. 破坏猫的大脑与小脑,它的体温还能基本恒定

三、综合题:本题包括10小题,共80

33.(10分)图甲为被子植物的雌蕊示意图,图乙为高等动物的生活史。分析回答:

⑴图甲中的[3]在受精完成后,第一次分裂形成的靠近珠孔的细胞名称是________。该细胞发育成的结构,其功能是可以________,供球状胚体发育,还能________,促进胚体发育。

⑵若图甲为黄桃的子房,接受绿桃的花粉[1],则果实形成后,果实的颜色为________色,图甲中[5]最终发育成桃种子的________。

⑶小麦种子形成后,由图甲中[6]发育成的结构的细胞中含有的染色体的数目a与由[4]受精后发育成的结构的细胞中含有的染色体的数目b之间的数量关系为a:b=________。

⑷若图乙中的子代患有线粒体肌病,该病遗传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_和________。

⑸若图乙中的亲代表示一对表现型均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白化色盲的男孩,问他们再生一个男孩,是色盲、色盲兼白化病的概率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34.(10分)下图为人体体温调节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⑴示意图中字母表示的结构名称:A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__。
⑵人体主要的散热器官是__________________。当人体处在41℃的外界环境中时,主要的散热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⑶人体受到寒冷刺激时,甲状腺分泌活动加强。完成这一反射活动的反射弧是______。这种反射属于__________________反射。
⑷甲状腺能参与体温调节,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
⑸当传入神经与传出神经兴奋时,神经细胞膜外由__________电位变为________电位。

35.(10分)如图所示为人体的生命活动调节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⑴在神经系统中,___ _______是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枢纽;___ _______是调节人和高等动物生理活动的高级神经中枢。

⑵若图中激素为甲状腺激素,则表示其反馈调节的过程有___ _______(用图中字母表示);若图中激素为抗利尿激素,则其作用的靶器官是___ _______,作用机理是___ _______

⑶日照变长促使多数鸟类产蛋,据图用字母表示该生理的调节过程___ _______

⑷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相比其特点是___ _______;神经调节中兴奋的传导包括___ _______和___ _______,神经递质的作用是___ _______

36.(7分)下图为生殖与发育的关系网络图,请据图回答:

⑴①过程中染色体数变化的原因是                        ,可能发生的遗传定律有                            (至少答出两种)。

⑵由②过程形成的受精卵,其核基因和质基因的来源分别是           

           

⑶③、④过程依次称为                         

⑷㈡与㈠两种生殖方式相比,前者的优越性表现在               

                  

37.(6分)下列A图为体细胞增殖过程示意图,B图为精子形成过程示意图。图中标明了染色体与染色体上的基因。设①--⑦细胞都处于染色体的着丝点向两极移动的时期,请据图作答。

⑴写出下列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用n表示)

①细胞       ;④细胞      

⑵写出下列细胞内的DNA含量(用a表示)

 ③细胞       ;⑥细胞      

⑶绘出①细胞与⑤细胞示意图

38.(6分)下图甲、乙均表示细胞的一部分结构。

 

 

⑴如果图甲、乙是同一个细胞的两个部分,则该细胞叫______。图乙中_____(填数字)是兴奋部位,兴奋的传导是通过________来实现的。

⑵如果图甲、乙是两个细胞的各一部分,兴奋在两者之间的传递必须通过_________这一结构来进行,该过程是通过一类叫______的物质传递实现的,在此过程中_______(填细胞器)活动较明显。

39.(5分)下图为脊髓反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⑴刺激结构④时,图中会产生具体效应的结构是[   ]      。该结构在组成上包括                        。  

⑵若该图代表青蛙右侧反射弧的组成。假如把浸有稀硫酸溶液的小纸片放在青蛙的任一后肢的皮肤上:要后肢都能产生相应的反射。那么把浸有稀硫酸溶液的小纸片放在青蛙的右后肢时,只要剪断[  ]    神经,左后肢能产生相应的反射而右后肢不产生相应的反射。

⑶若该图代表人进食时产生唾液的反射方式,则它与看到食物时产生唾液的反射相比, 在反射弧组成上的区别是:后者的③还包括           。  

⑷若仅仅用该图来解释人在寒冷环境中骨骼肌会出现战栗时,不科学的地方是______。

40.(8分)右图为某一雄性动物的细胞分裂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⑴图中各细胞可在该动物的____________________器官中找到,若甲细胞为果蝇体细胞,图中少画的一对染色体应为_________________。

⑵甲细胞形成乙细胞的分裂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其最终产生的子细胞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

⑶丙细胞内_________个染色体组,其分裂产生的子细胞的基因组成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

⑷若该动物还患有由线粒体DNA缺陷引起的疾病,当它与正常的雌性个体交配,后代中患病的概率几乎为________。

⑸甲细胞在形成乙细胞和丙细胞的过程中发生变异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1.(10分)为探索影响动物体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相关因素。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做了如下一些实验:

⑴实验一:取生长正常的成年雄鼠甲,对其体内甲状腺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进行不间  断检测。每隔3d对甲鼠的甲状腺做一次等量切除,其甲状腺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水平如上图所示,请据图回答:

①图中曲线a表示的激素是_______,曲线b表示的激素是____。

②实验结果表明,在正常情况下.甲状腺细胞的分泌功能(产生的激素量)与甲状腺的体积成______关系。

③通过该实验,还可以给人启示,对于患_____的病人可以实施手术治疗。

⑵实验二:取生长正常的成年雄鼠乙,每隔3d注射一次等量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  素,并测得其体内甲状腺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含量的变化,总是先上升后下降,请分析产生这种生理变化的原因。

①当体内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浓度升高时,_____合成和分泌增多,进而刺激甲状腺合成和分泌甲状腺激素。

②当停止注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时,其体内过高的_____就会抑制_______和_____  的分泌活动,从而使相应的激素水平下降。

⑶为了验证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某同学提出了这样一个实验方案;取生长状  况相同的雄鼠丙和雌鼠丁,其中给丙鼠每天喂含碘的食物,丁鼠每天喂不含碘的等量的食物;两只鼠放在不同室内条件下饲养,一段时间后对两只鼠体内甲状腺激素水平进行测定。请改正该方案中的不足之处:

①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

42.(8分)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常常表现出顶端优势,即顶芽具有优先生长的优势。为了探究同一枝条中是离根基部最远处(直线距离)的芽具有生长优势还是离地面最远处(垂直距离)的芽具有生长优势,某学习小组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究活动。

  方法步骤:

 ⑴初春,选择四根长势相似的葡萄一年生枝条,每一枝条上留取3个茁壮的芽,从离根最远处依次定为A、B、C。

 ⑵弯曲并绑扎固定甲、乙、丙、丁4根枝条,分别使A、B、C三个芽留取在枝条上显示出某种“顶端”的含义;其中甲、乙、丁的姿态如下图所示,试在方框内画出丙枝条的姿态并标出A、B、C三个芽的位置。

⑶过一时间段后,同时测量各芽发育成的新枝长度,请你设计一表格,以便科学地记录数据:

 

结果预测及相关结论

⑷预测1:                                 

 结论:离根基部最远处的芽有生长优势。

⑸预测2:                                

 结论:离地面最远处的芽有生长优势。

⑹预测3:甲中的A芽、乙中的A和C芽、丙中的A和B芽在各枝条中发育成的新枝

 最长,丁中的A、B、C芽发育成的新枝一样长,结论:              

⑺在这个学习小组中,有人根据自己的实验假设预测了在同一时间内各个芽发育成新 枝长度,并根据自己的预测,在电脑上用Excel软件绘制出新枝的生长情况柱状图,如下图所示。

由上图分析可知,此人的预期是:甲、乙、丙枝上发育生长最快的芽依次是      

             (填字母),此人的实验假设是:             

高三生物月考(12)试卷答卷纸

三、综合题:本题包括10小题,共80

33.⑴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34.⑴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

⑵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35.⑴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⑵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6.⑴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答出两种)。

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37.⑴ ①               ④        

⑵ ③    __________           ⑥      ________ 

⑶绘出①细胞与⑤细胞示意图。

38.⑴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填数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9.⑴ [   ]                                _______ 

⑵ [  ]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0.⑴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⑵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⑶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 _________________

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1.⑴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

⑵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⑵

⑷预测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预测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⑹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⑺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三生物月考(12)试卷答案

一、单选题

1--5BACBD  6—10CADCC  11--15 C ACAD

16--20DACBB  21--25ADDDB  26D

二、多选题:本题包括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每题有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27.ABD  28.BCD  29.ABD  30.ABD   31.ABD  32.CD

三、综合题:本题包括10小题,共80

33.(10分)

(10分)(1)基细胞 从周围组织中吸收并运送营养物质 产生一些激素类物质(生长素)

(2)黄 种皮    (3)2:3 

(4)母系遗传(子代性状由母方决定) 后代不出现一定的性状分离比

  (5)1/2 1/8

34.10分

⑴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 骨骼肌; 肾上腺  ⑵皮肤  蒸发散热
⑶皮肤温度感受器→传入神经→体温调节中枢→传出神经→甲状腺  非条件
⑷甲状腺能分泌甲状腺激素,促进新陈代谢  ⑸正  负

35.(10分)(1)下丘脑;  大脑皮层  (2)C、H; 肾(或肾小管和集合管);  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  (3)A→B→D→E  (4)反应较缓慢,作用范围广,作用时间长;  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细胞间的传递;  在神经细胞间作为化学信号传递兴奋(或作用于突触后膜,使突触后膜兴奋或抑制)

36.(7分)⑴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染色体数减半 基因的分离定律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⑵核基因由父母双方各提供一半  质基因几乎全部来自母方 ⑶胚胎发育  胚后发育 ⑷㈡过程的子代具有双亲的遗传性,具有更强的生活能力和变异性

37.(6分)(1)4n 2n  (2)4a 2a 

(3) (每图为1分)

38.(6分)⑴神经元(1分) ②(1分) 膜电位改变(1分) ⑵突触(1分) 递质(1分) 线粒体(或高尔基体)(1分)

39.5分(1)⑤效应器  

 运动神经末梢及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 

(2)④传出 

(3)大脑皮层(视觉中枢)

(4)人体体温调节中枢主要在下丘脑而不在脊髓

40.(8分)⑴精巢或睾丸,XY染色体或性染色体      ⑵有丝分裂,AaBbCC   ⑶2 ABD、abD、AbD、aBD    ⑷0   ⑸甲细胞形成乙细胞没有基因重组或甲细胞形成丙细胞有基因重组

 41.(每空1分,共10分)⑴①促甲状腺激素 甲状腺激素 ②正相关 ③甲亢 ⑵①促甲状腺激素 ②甲状腺激素 下丘脑 垂体 ⑶①丙鼠和丁鼠的性别应相同 ②放  在相同的适宜条件下饲养

42.(8分)  ⑵如图(2分)

    枝 别

长度

芽别

  甲

  乙

  丙

  丁

  A

  B

  C

(3)(2分)

  ⑷甲、乙、丙中均为A芽发育成的新枝最长,丁中各芽发育成的新枝一样长。(1分)

  ⑸甲中A芽、乙中C芽、丙中B芽在各枝条中发育成的新枝最长,丁中各芽发育成的新枝一样长。(1分)

 ⑹离地面最远处和离根基部最远处的芽具有同样的生长优势。(1分)

 ⑺A、C、B(1分) 离地面最远处的芽有生长优势。(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