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生物试卷 - 高中三年级生物试题 - 正文*

高三生物矿质营养测试

2014-5-11 0:36:50下载本试卷

高三生物矿质营养测试

基础扫描

一、植物的矿质营养:植物对矿质元素的                 

  思考:植物吸收的矿质元素,是通过         作用或     回到无机环境中的。

二、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

1、矿质元素:除       以外,主要由植物的根系从土壤中吸收的元素。

  判断:矿质元素都是由根系从土壤中吸收的(   )

     根系从土壤中吸收的元素都是矿质元素(   )

2、植物必需的矿质  大量元素(共6种):           

  元素:共14种

           微量元素(共8种):                Ni(镍)

3、溶液培养法:用含有全部或部分矿质元素的营养液培养植物的方法。

可验证某一矿质元素是否为植物生活所必需的矿质元素。方法如下:

        植物生长发育正常:所缺元素不是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

  缺素培养 植物生长发育不正常  补充所缺元素后,植物生长发育又恢复正常:所补元素是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

实验方案:

                                          

思考:①溶液培养法所用的培养液,是天然培养基还是合成培养基?    培养基

②溶液培养法为什么不用基质?              

③溶液培养法能同时缺乏两种元素吗?    ,每次培养只缺乏一种元素,这是按照实验设计的         原则来设计的。

三、根对矿质元素的吸收

1、吸收形式:      ;吸收器官:主要是         ,次要是       

       主要部位:                  

2、吸收部位 次要部位:     (根外施肥。优点是:             )和根尖伸长区的表皮细胞

3、吸收过程:主动运输(如何用实验证实其吸收方式为主动运输)

                                                

4、吸收特点:        性(不同植物吸收的矿质元素的种类和数量是不同的,这是由细胞膜上的                    决定的)

5、根吸收矿质元素和呼吸作用有密切关系:呼吸作用为主动运输提供       

(呼吸抑制剂能抑制矿质元素的吸收,不能抑制水分的吸收。)

6、根吸收矿质元素和渗透吸水是二个相对独立的过程。比较:

水分吸收

矿质元素的吸收

原理

中央液泡形成之前,通过    作用吸水

中央液泡形成之后,主要通过    作用吸水(理解主要的含义)

            

 

方向

水分从溶液浓度低的一侧向高的一侧渗透

矿质离子从  溶液吸收进入   

动力

       作用

      作用

特点

      二侧溶液浓度的影响

具有      

联系

①吸收的主要器官和部位一致,都是            细胞

②矿质离子           运输

③根吸收矿质离子,提高了        的浓度,从而提高了吸水能力

7、影响根吸收矿质元素的因素

  内因:载体的      、     不同

  外因:土壤      和氧气量;土壤溶液的酸碱度和      

问题讨论:中耕松土为什么能提高氮肥的利用率?                 

四、矿质元素的运输和利用

1、运输途径是      ,运输动力是       

  (比较:水分的运输途径是      ,运输动力是       

判断:矿质元素的运输是随水分的运输而运输的(   )

   矿质元素的吸收是随水分的吸收而吸收的(   )

2、矿质元素的利用

矿质

元素

吸收形式:

全是离子

存在

形式

利用形式

能否

转移

缺乏

危害

鉴别方法

叶中含量

K

K+

可以重复再利用(反复利用)

能转移

老叶 


嫩叶

老叶先

受损害

溶液培养法:   

     

      

     

      

嫩叶中含量高,可用来沤制绿肥

N、

P、

Mg

NO3、NH4+

PO43

Mg2+

Ca、

Fe

Ca2+

Fe2+

稳定化合物

       

     

      

不能转移:

     

     

老叶中含量高

五、矿质元素的作用

①组成植物体的成分  ②调节植物体的生命活动

其中,植物营养的三要素是N、P、K

  N:促进细胞的分裂和生长,使枝叶长得繁茂。(光合作用中还有何作用?)

  P:促进幼苗的发育和花的开放,使果实和种子提早成熟(光合作用中还有何作用?)  K:使茎杆健壮,抗倒伏;促进淀粉的形成和运输  另外,缺硼(B)会使油菜花而不实

六、合理施肥

1、植物的需肥规律:不同植物的需肥量不同,同一植物在不同生长期,需肥量也不同。2、合理施肥:根据植物的    规律,适时地、适量地施肥,以便使植物茁壮地生长,并且获得          的效果。

3、施肥方式:①深土施肥好于表土施肥,不仅肥料损失少,而且有利于利用根的向肥性(应激性一),促进根系向土壤深处生长;②根外施肥:特点是         ;③农家肥好于化肥:有利于疏松土壤(为什么?)               

④光照充足时,大棚中可施气肥    (为什么?)              

七、无土栽培

1、概念:利用溶液培养法的原理,把植物体生长发育过程中所需要的各种    ,按照一定的比例配制成       ,来栽培植物的技术。

2、特点:人工环境取代土壤环境,能直接调节和控制这种人工环境,使植物更好地生长发育。3、优点:①全年栽培,产量很高

②节水节肥,产品清洁卫生,有利于实现农作物栽培的工厂化和自动化

③扩大了农作物栽培的范围和面积

注意:培养时,应注意向培养液中通空气,为什么?             

限时作业:一单选题:

1给某种蔬菜施用含14N的氮肥,人食用该种蔬菜后,通过代谢14N最终出现在

A.蛋白质中    B.氨中      C.ATP中      D.尿液中

2把蚕豆叶表皮浸在7%的尿素溶液中,其细胞便发生质壁分离,不久这些细胞又发生了质壁分离复原,其原因是

  A.细胞液溶质透出细胞B.尿素分子进入细胞 C.细胞壁被破坏D.尿素溶液浓度低于细胞液的浓度

3在培养玉米的溶液中加某种负离子,结果发现玉米根细胞在吸收该种负离子的同时,对Cl-的主动吸收减少,而对K的主动吸收并没有影响,原因是

A.该种负离子妨碍了ATP的形成B.该种负离子抑制了主动运输

C.该种负离子抑制了呼吸作用D.该种负离子和Cl载体相同

4某人从花店买回一盆米兰,几周后老叶依然油绿,新生叶片发黄,你认为最可能的原因是                           

  A、缺水 B、缺Fe C、缺阳光D、缺Mg

5用完全培养液在相同的容器内分别培养水稻和番茄幼苗,一段时间后,测定培养液中各种离子,与试验开始时各种离子浓度之比如下图所示:该试验的结果不能说明

A.植物根对水分的吸收和对矿质元素的吸收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

B.植物对离子的吸收有选择性C.植物对离子的吸收与溶液中离子的浓度有关

D.水稻吸收Si的载体多  

6.给绿色植物施加含15N的氮肥,羊吃了绿色植物后,在尿液中检测出15N。下列有关15N的转移途径,不正确的是

A. 15N(15NH4+15NO3-)经主动运输到根细胞内部

B.经同化作用15N转变成葡萄糖、淀粉,最后转化成植物蛋白

C.羊吃进植物蛋白,经代谢后,在细胞内15N参与组织蛋白的合成

D.羊体内部分组织蛋白可分解产生尿素等,含15N的尿素经肾脏排出

7.下列实例中,与植物细胞呼吸强度变化有关的是    

  A. 水稻白天对K+和对Ca2+的吸收有差异B.番茄白天和夜晚对Ca2+的吸收量有差异

C. 小麦白天和夜晚的吸水量有差异 D.甘蔗白天和夜晚吸水量与吸收PO43-的量不成比例

二.多选题:

1.对绿色植物自身来说,制约其吸收矿质元素离子的因素有 

 A.根细胞呼吸作用的强弱  B.根细胞内细胞液浓度

 C.植物的蒸腾作用     D.物种自身的遗传性

广口瓶编号

试剂

PH值

放植株前

放植株后

1

(NH42SO4

6.21

6.01

2

NaNO3

6.84

7.82

3

蒸馏水

6.96

6.68

2.对植物嫩叶所必需的矿质元素Fe和Mg的来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Fe和Mg既来源于土壤又来源于老叶

B.Fe和Mg来源于土壤,Mg又可来源于老叶

C.Fe和Mg只来源于土壤,不来源于老叶

D.Fe和Mg来源于老叶,Mg又可来源于土壤

3.根吸收水分和吸收矿质元素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下面解释正确的是

 A.吸收部位不同  B.吸收方式不同  C.吸收动力不同  D.与载体关系不同

文本框: 相对量4要证明一种元素是否是哺乳动物的必需元素,下列各项中符合实验目的的是

A. 使用天然农产品制作的饲料   

B. 使用营养成分定量的合成饲料

C. 把实验动物饲养在无尘环境中  

D. 选择青蛙为实验动物

5.下图中能表示的是                

A.叶绿素含量      B.Mg含量

C.单位时间光合作用的生产量(条件适宜)  D.叶片中Ca含量

6.下列各项生理活动中与植物吸收矿质元素离子有关的一组是   

  A、植物的蒸腾作用            B、根细胞的呼吸作用

C、根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数量       D、土壤中被吸收的离子浓度大小

7.在叶绿体类囊体膜上可以找到的矿质元素有

A.Mg  D.H  C.N  D.P

8.(2005·广东生物·29)温度下降会引起植物对矿质元素的吸收减缓,其原因是

 A、降低了呼吸强度        B、改变了植物对矿质元素的吸收方式

 C、降低了蒸腾作用强度      D、降低了部分蛋白质活性

三非选题

1在控制温度和大气成分的温室中,可以用人工配制的营养液无土栽培蔬菜。下面是无土栽培的番茄体内代谢示意图和营养液成分表,请回答有关问题:

成分

含量

Ca(NO3)2

1g

KH2PO4

0.25g

KCl

0.12g

MgSO2

0.25g

FeSO4

0.25g

钼等微量元素

极少量

蒸馏水

1000mL


(1)天气晴朗,光照充足,营养液中矿质离子完全满全满足需要,为使番茄增产,应当采取的措施是     

(2)图中①和②依次表示---反应和----反应,其正常进行的生态因素还有          

(3)物质E是----作用非常重要的中间产物,它产生于细胞质基质,在有氧的情况下,转移到   分解,此外,E还可以通过       

(4)营养液中,-----离子进入番茄体内后,将成为不可再利用元素,Mg2进入叶绿体后,可用于---的合成。而H2PO4进入番茄体内后,可用于-----的合成。

2下表是几种植物部分器官灰分的成分,请根据表格回答下列几个问题。

几种植物灰分成分(%)

植物成分

K2O

Na2O

CaO

MgO

Fe2O3

P2O5

SO2

SiO2

Cl

小麦种子

30.2

0.6

3.5

13.2

0.6

47.5

0.7

小麦茎叶

13.6

1.4

5.8

2.5

0.6

4.8

67.4

玉米种子

29.8

1.1

2.2

15.5

0.8

45.6

0.8

2.1

0.9

玉米茎叶

27.2

0.8

5.7

11.4

0.8

9.1

40.2

马铃薯块茎

60.0

3.0

2.60

4.9

1.1

16.9

6.5

2.1

3.4

(1)从上表的比较中可以看出,植物的___________含磷最多,含___________次之。这说明这两种元素对___________形成是非常重要的。

(2)从上表还可以看出,植物的茎和叶中含___________较多;地下贮藏器官含___________最多,这可证明该元素在贮藏___________的过程中起着很大作用。

(3)因此,对于收获籽粒的农作物应该多施___________肥,对于收获块茎的农作物应该多施___________肥。

3.请利用如下实验材料做相关实验,再选择其中的一种实验材料,设计一个实验,以展示你的科学素养和创新才能。

(1)如用上述材料做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观察植物的向性运动等实验。你选择的最佳材料依次是(答图中序号即可)           

(2)如用紫色洋葱表皮做完细胞的质壁分离及复原实验后,又用此装片观察细胞分裂,结果未观察到处于分裂期的细胞。请解释原因:        

(3)创新实验设计方案

实验课题:探究镍为植物生活所必需的矿质元素

材料用具:完全营养液甲、缺镍的完全营养液乙、适当的容器和固定材料、长势相似的玉米幼苗、含镍的无机盐。

方法步骤:

①_______                                ___;

②___________                              _;

③___________                            ____。

实验预期:              

为进一步验证镍元素一定是必需元素,还应增加的实验步骤及结果是    

矿质营养限时作业答案:

一单选题:DBDBC  BB

二.多选题:

1AD  2ACD  3BCD  4BC  5ABC  6BC  7ACD  8AD

三非选题

1(1)补充CO2 (2)光、暗,光、温度(3)呼吸作用 线粒体、氨基转换 (4)Ca2+、Fe2+、 叶绿素、  核酸、ATP。

2(1)种子 钾 果实、种子 (2)硅 钾 淀粉 (3)磷 钾

3(1)①⑤③(2)高度分化的细胞不能继续分裂(3)①将长势相似的玉米幼苗分成等量的两组 ②将一组玉米幼苗放在缺镍的完全营养液乙中培养,另一组玉米幼苗放在等量的完全营养液甲中培养 ③将两组玉米幼苗放在相同的适宜环境中培养数天,观察实验结果  

若缺镍的完全营养液乙中培养的玉米幼苗正常生长,则镍不是必需矿质元素;若缺镍的完全营养液乙中培养的玉米幼苗不能正常生长(或表现出缺素病症),则镍是必需矿质元素。 

在缺镍的完全营养液乙再加入镍元素,一段时间后玉米恢复正常生长(或病症消失)

矿质营养限时作业答案:

一单选题:DBDBC  BB

二.多选题:

1AD  2ACD  3BCD  4BC  5ABC  6BC  7ACD  8AD

三非选题

1(1)补充CO2 (2)光、暗,光、温度(3)呼吸作用 线粒体、氨基转换 (4)Ca2+、Fe2+、 叶绿素、  核酸、ATP。

2(1)种子 钾 果实、种子 (2)硅 钾 淀粉 (3)磷 钾

3(1)①⑤③(2)高度分化的细胞不能继续分裂(3)①将长势相似的玉米幼苗分成等量的两组 ②将一组玉米幼苗放在缺镍的完全营养液乙中培养,另一组玉米幼苗放在等量的完全营养液甲中培养 ③将两组玉米幼苗放在相同的适宜环境中培养数天,观察实验结果  

若缺镍的完全营养液乙中培养的玉米幼苗正常生长,则镍不是必需矿质元素;若缺镍的完全营养液乙中培养的玉米幼苗不能正常生长(或表现出缺素病症),则镍是必需矿质元素。 

在缺镍的完全营养液乙再加入镍元素,一段时间后玉米恢复正常生长(或病症消失)

矿质营养限时作业答案:

一单选题:DBDBC  BB

二.多选题:

1AD  2ACD  3BCD  4BC  5ABC  6BC  7ACD  8AD

三非选题

1(1)补充CO2 (2)光、暗,光、温度(3)呼吸作用 线粒体、氨基转换 (4)Ca2+、Fe2+、 叶绿素、  核酸、ATP。

2(1)种子 钾 果实、种子 (2)硅 钾 淀粉 (3)磷 钾

3(1)①⑤③(2)高度分化的细胞不能继续分裂(3)①将长势相似的玉米幼苗分成等量的两组 ②将一组玉米幼苗放在缺镍的完全营养液乙中培养,另一组玉米幼苗放在等量的完全营养液甲中培养 ③将两组玉米幼苗放在相同的适宜环境中培养数天,观察实验结果  

若缺镍的完全营养液乙中培养的玉米幼苗正常生长,则镍不是必需矿质元素;若缺镍的完全营养液乙中培养的玉米幼苗不能正常生长(或表现出缺素病症),则镍是必需矿质元素。 

在缺镍的完全营养液乙再加入镍元素,一段时间后玉米恢复正常生长(或病症消失)

矿质营养限时作业答案:

一单选题:DBDBC  BB

二.多选题:

1AD  2ACD  3BCD  4BC  5ABC  6BC  7ACD  8AD

三非选题

1(1)补充CO2 (2)光、暗,光、温度(3)呼吸作用 线粒体、氨基转换 (4)Ca2+、Fe2+、 叶绿素、  核酸、ATP。

2(1)种子 钾 果实、种子 (2)硅 钾 淀粉 (3)磷 钾

3(1)①⑤③(2)高度分化的细胞不能继续分裂(3)①将长势相似的玉米幼苗分成等量的两组 ②将一组玉米幼苗放在缺镍的完全营养液乙中培养,另一组玉米幼苗放在等量的完全营养液甲中培养 ③将两组玉米幼苗放在相同的适宜环境中培养数天,观察实验结果  

若缺镍的完全营养液乙中培养的玉米幼苗正常生长,则镍不是必需矿质元素;若缺镍的完全营养液乙中培养的玉米幼苗不能正常生长(或表现出缺素病症),则镍是必需矿质元素。 

在缺镍的完全营养液乙再加入镍元素,一段时间后玉米恢复正常生长(或病症消失)